-
题名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7
- 1
-
-
作者
马海军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
出处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1-103,共3页
-
基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中青年教师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项目名称"大学生廉洁教育问题研究"
项目编号:WGY200819
-
文摘
大学生廉洁教育是社会参与反腐倡廉的重要举措,也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廉洁教育是一个系统体系,它由廉洁教育实施者构成教育主体、受教育的大学生和大学生廉洁思想状况构成客体、教育内容、方法和教育媒介等构成介体和实施廉洁教育的外部环境构成。为了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就要从大学生廉洁教育系统分析入手,依据系统优化的原则,提高廉洁教育实效。
-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大学生
廉洁教育
反腐败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马海军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
出处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8-99,共2页
-
文摘
长期以来,教育者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挫折教育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进行心理干预。然而,社会因素也是导致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重要因素,教育者利用社会学知识促进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非常必要。当前,导致大学生就业挫折的主要社会因素是供需矛盾、就业市场成熟度、社会风气因素,为此,就要结合社会力量,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培养人才、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制度、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帮助大学生克服就业挫折,提高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成效。
-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挫折教育
社会因素
-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大学生思想状况动态掌控机制研究
- 3
-
-
作者
李淑娜
周如东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9-22,共4页
-
基金
2014年度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青少年教育科学专项)"学校德育活动对青年学生作用研究"(课题编号:14-ZX-ZC-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5年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接受机制研究"(项目编号:QDSKL15045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依据目的性与科学性的融合、系统性与客观性的整合、静态性与动态性的统一原则建构和运行的大学生思想状态动态机制是由组织制度和物质保障体系、信息收集体系、研判预测和反馈调节体系组构而成的一个系统体系。这个机制内体系要素间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构筑起大学生思想状况动态掌控机制的理论和实践的模型范式。
-
关键词
思想动态
掌控
机制
大学生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浅析中国传统社会国家治理形式的局限性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李林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5期8-12,共5页
-
文摘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家国不分、国家与社会不分、政治与伦理不分的共同体,因此,国家治理也就沿用了家庭治理的一套规范。中国传统社会国家治理的政治逻辑就是以道德来整合社会,以此实现政治和社会的一体化。本文分别对"德治国"的结构性缺陷和中国传统社会"法治"缺失因素进行分析,阐述中国传统社会国家治理形式上的局限性。
-
关键词
中国传统社会
国家治理
德治
法治
局限性
-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基于心理安全的社会风险治理创新机制研究
被引量:2
- 5
-
-
作者
李淑娜
刘海燕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
-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5期34-40,共7页
-
基金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课题
编号:11SHB009
-
文摘
当前社会风险处于高发阶段,心理安全角度的"软治理"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心理安全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意识的培养,对于社会风险治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社会风险治理需要从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完善社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等方面开展以心理安全为基础的机制创新。
-
关键词
心理安全
社会风险治理
创新
机制
-
分类号
D035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网络舆情视域下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治理
- 6
-
-
作者
王克
刘海燕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5期54-57,共4页
-
文摘
随着社会矛盾的凸显,由此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呈现了高发的态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网络舆论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能否有效进行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治理,已成为能否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关键环节。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是辩证的,社会治理必须遵循网络舆论的特点及网络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机制,从科研、立法、政府网站的建设等方面加大对网络舆情的治理力度,才能稳妥处理群体性事件,实现社会和谐。
-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群体性事件
治理
-
分类号
D631.4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美国智库对中外能源关系的认识
- 7
-
-
作者
韦磊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2-18,51,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世纪以来美国的中共党史研究评析>(项目编号:11CDJ0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新世纪以来美国智库的当代中国研究评析>(项目编号:2011YXS059)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随着中国发展对于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中国能源问题影响力的增强,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智库对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关系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美国智库近年关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中美能源摩擦;第二,中美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第三,中国与世界其他能源富集区的关系。围绕上述方面,智库主要评论了中国围绕能源问题展开的行为影响、中美合作的重要性及其方式,针对这些问题,智库也提出了诸多建议。
-
关键词
美国智库
中外能源关系
热点问题
-
分类号
C932
[经济管理—管理学]
F41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实践社团:研究生知识管理新视角
被引量:3
- 8
-
-
作者
施莉莎
赵乐华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
出处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2年第4期118-121,共4页
-
文摘
在知识管理领域,实践社团日益成为知识共享、转移和创新的重要形式,这与研究生的创新性培养目标不谋而合。文章在对研究生知识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实践社团的知识管理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以期能为研究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找到新的突破口。
-
关键词
实践社团
知识管理
知识共享
-
Keywords
community of practice
knowledge management
knowledge sharing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互联网治理新常态之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被引量:5
- 9
-
-
作者
张博
刘海燕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5期13-17,共5页
-
文摘
互联网作为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体,其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且已全面超越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伴随着便利的移动网络使用条件和新奇的人群互动体验,公众逐渐脱离了信息接受者的单一角色,成为了信息发布和接受的双重主体,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需要,我们应以人为本,依法治网,通过研究互联网的传播规律,有针对性地处理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继续推进互联网领域的制度建设,尽快实现依法治国理念有效的贯彻,引导互联网朝向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自我优化,营造出互联网治理的新常态。
-
关键词
互联网治理
新常态
意识形态安全
意识形态建设
-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协商民主视域下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孙畅
刘海燕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5期3-7,共5页
-
基金
北京市博士爱心基金的大力支持
-
文摘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由于政府与社会协商对话条件的不平等,面临着协商者自身的困境、协商对话制度的困境和协商对话结果的困境。而重塑开放型的民主政府,培育参与性公民文化等是破解困境的有效路径选择。
-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公民参与
公共决策
路径选择
-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21.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基于群体认同的群体冲突化解的社会治理策略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苗瑞凯
刘海燕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5期40-44,共5页
-
文摘
群体歧视、群体冲突事件的不断出现,威胁着社会的治安稳定,亟须创新社会治理策略,群体认同理论为群体冲突的化解提供了新的视角。群体认同理论认为社会类化、社会比较以及积极区分所形成的群体会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歧视,刻板印象、个体自我不确定感会增强对外群体的歧视程度。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对外群体的刻板印象、提高内群体的自尊水平、采用积极的群体比较的策略来减少群体间的歧视,化解群体间的冲突。
-
关键词
群体认同
群体冲突
刻板印象
自我不确定感
-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艺术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以艺术治疗为例
被引量:4
- 12
-
-
作者
王晓宁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
出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22期14-17,共4页
-
文摘
艺术作为人类心理发展的成果,通过审美体验过程与人的情感发生关联,从而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深刻影响。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艺术如何通过审美过程影响情绪情感,探讨了艺术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途径,并通过对以艺术手段增进心理健康的典型理论与实践——艺术治疗的基本内容的介绍和讨论,从微观角度阐释了艺术与心理健康的密切关联。
-
关键词
艺术
心理健康
审美
情感
艺术治疗
-
分类号
G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公务员公共行政精神的培育
被引量:2
- 13
-
-
作者
杨海龙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Z期26-28,共3页
-
文摘
在学术界看来,公共行政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脱胎于政治、受命于管理、问责于法律、服务于公众利益的特点。公务员作为公共行政事务的代表人,被认为是接受任命、进入完善的组织机构、摆在适当级别上和接受特有纪律之后的行政人员,也为此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批评和质疑。拉斯基的建议是中肯而明智的,"让公务员在一个带有批评的且有见识的公众意见中开展工作";伍德罗·威尔逊则在期盼中透露出少许批评——"
-
关键词
伍德罗·威尔逊
拉斯基
行为失范
公众意见
思想观念
组织机构
公众利益
价值理性
公共管理者
鉴别能力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