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陆主要地质构造单元岩石圈地热特征 被引量:63
1
作者 汪洋 汪集 +1 位作者 熊亮萍 邓晋福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22,共6页
根据中国大陆的 80 0余个大地热流值数据 ,作者研究了中国大陆主要地质构造单元的地热特征。中国大陆热流的空间分布以及其他岩石圈热状态参数均表现出明显的横向变化 ;这些特征源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印度 亚洲碰撞导致的新生代构造热... 根据中国大陆的 80 0余个大地热流值数据 ,作者研究了中国大陆主要地质构造单元的地热特征。中国大陆热流的空间分布以及其他岩石圈热状态参数均表现出明显的横向变化 ;这些特征源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印度 亚洲碰撞导致的新生代构造热活动。中国大陆各构造单元的地壳生热率亦表现出横向非均匀性 ,这意味着各构造单元的地壳平均成分存在显著的横向变化。研究表明 ,各主要构造单元的地壳力学强度和地震活动性均受其地热特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地质构造单元 岩石圈 地热特征 大地热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北政和洋后变质超镁铁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及矿物化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任胜利 李继亮 +1 位作者 周新华 孙敏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3-23,共11页
岩石化学研究表明,洋后变质用镁铁岩是由变质方辉橄榄岩和变质超镁铁堆积岩组成。变质方辉橄榄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矿物化学特征表明,应为亏损的残余地幔产物。通过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化学及年代学研究,认为洋后变质超镁铁... 岩石化学研究表明,洋后变质用镁铁岩是由变质方辉橄榄岩和变质超镁铁堆积岩组成。变质方辉橄榄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矿物化学特征表明,应为亏损的残余地幔产物。通过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化学及年代学研究,认为洋后变质超镁铁岩可能为华南晚震旦-早古生代的蛇绿岩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矿物化学 变质超镁铁岩 铁质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沂水地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演化及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苏尚国 顾德林 朱更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31-345,共15页
山东沂水麻粒岩相岩石出露于断裂带中,它是断裂带中最古老的岩石。主要岩石类型有孔兹岩(石榴石-石英-条纹长石-夕线石片麻岩)、紫苏辉石麻粒岩(紫苏辉石-斜长石-条纹长石-石榴石-石英片麻岩)、紫苏斜长麻粒岩、二辉斜长角... 山东沂水麻粒岩相岩石出露于断裂带中,它是断裂带中最古老的岩石。主要岩石类型有孔兹岩(石榴石-石英-条纹长石-夕线石片麻岩)、紫苏辉石麻粒岩(紫苏辉石-斜长石-条纹长石-石榴石-石英片麻岩)、紫苏斜长麻粒岩、二辉斜长角闪岩(紫苏辉石-普通辉石-石榴石-斜长石-石英片麻岩)以及紫苏花岗岩等。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变质反应、温压条件得出本区麻粒岩相岩石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变质作用:峰前阶段为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温压条件为T=575℃~600℃,P=0.59GPa;峰期阶段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温压条件为T=850℃~900℃,P=0.9~0.95GPa;峰后阶段亦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是峰期阶段麻粒岩经历了等压冷却的变质作用形成,其温压条件为T=750℃,P=0.90GPa;第四阶段变质作用为角闪岩相的退变质作用,T=525℃,P=0.65GPa;第五阶段为绿片岩相的退变质作用,T=400℃,P=0.35GPa,变质作用PTt演化趋势为等压冷却(IBC)的反时针轨迹。麻粒岩中反时针演化轨迹的形成及地壳热的扰动可能与板底大量幔源岩浆侵入有关,工作区存在基性岩浆岩,并且变质相呈热中心分布(麻粒岩相→高角闪岩相→角闪岩相)。沂水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粒岩相 变质作用 大地构造意义 沂水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无量山北缘弧形推覆构造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述靖 单业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6-305,共10页
滇西无量山北缘弧形推覆构造是一个具有多重叠置结构的复杂推覆系统。原地系统为保罗系和白垩系组成的北西西向弧形褶皱带。外来系统主要是上三叠统。总体上自南向北推覆,上盘向北北东方向推移距离在10km以上。形成深度约5—10km,形成... 滇西无量山北缘弧形推覆构造是一个具有多重叠置结构的复杂推覆系统。原地系统为保罗系和白垩系组成的北西西向弧形褶皱带。外来系统主要是上三叠统。总体上自南向北推覆,上盘向北北东方向推移距离在10km以上。形成深度约5—10km,形成环境不超过绿片岩相。大体生成于渐新世时期,约40—20M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推覆构造 逆掩断层 飞来峰 滇西 推覆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