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矿业经济区发展阶段划分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吴青
周进生
潘习平
宋伟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发展研究中心
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0-52,101,共4页
-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重要成矿区带找矿突破与保护综合评价体系研究"资助(编号:1212011220851)
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资助
-
文摘
在霍夫曼定理和资源型城市分类的基础上,以矿业经济区矿产资源储量、矿产资源开发、资源服务年限、科技支撑能力、环境容量、政府政策为标准,将矿业经济区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富集型-成长型矿业经济区、成长型-发展型矿业经济区、发展型-成熟型矿业经济区、成熟型-转型矿业经济区,并总结了各矿业经济区发展阶段的特点。分析了矿业经济区阶段发展趋势和矿业经济区间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各矿业经济区阶段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实现途径。
-
关键词
矿业经济区
发展阶段划分
发展趋势
协同发展
可持续发展模式
-
Keywords
mining economic zone
development stages
trends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
-
分类号
F407.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矿业经济区的发展定位研究
- 2
-
-
作者
王晶
周进生
沙景华
吴青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6-49,共4页
-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重要成矿带找矿突破与保护综合评价体系研究"资助(编号:1212011220851)
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资助
-
文摘
本文首先从实践经验的角度界定了矿业经济区发展定位的内涵,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确定了其发展定位研究的主要内容。以此为基础,梳理了矿业经济区发展定位研究的理论基础——区位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及启示。从而从国家产业布局导向、地区产业专门化与综合化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角度归纳总结了矿业经济区发展定位的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矿业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具有资源决定性、动态性与阶段性的特点,从而提出矿业经济区具有保证矿产资源可持续供给、推动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加速矿业技术创新、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功能。
-
关键词
矿业经济区
发展定位
区域经济理论
功能
-
Keywords
mining economical areas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regional economic theory
function
-
分类号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矿业经济区发展建设情况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周进生
潘习平
吴青
闫晶晶
沙景华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7-70,共4页
-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重要成矿区带找矿突破与保护综合评价体系研究"资助(编号:1212011220851)
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资助
-
文摘
本文根据矿业经济区发展特点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持续性要求,基于系统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区域竞争力评价理论,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构建了矿业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为评估全国75个矿业经济区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对矿业经济区现状评价以及未来发展的政策支持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矿业经济区
发展情况评价
指标体系
-
Keywords
mining economic zones
evalu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index system
-
分类号
F407.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特征与成藏史研究
被引量:6
- 4
-
-
作者
吴青
许化政
周新科
那未红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发展研究中心
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集团发展计划部
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5-510,共6页
-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煤系在埋藏早期因释放有机酸而使地层水呈弱酸性,含氧羧酸溶蚀铝硅酸盐生成大量孔隙而使砂岩易于压实,其后的地层升温促进Al3+和Si2+的络合物分解生成SiO2、自生粘土和铁方解石,导致砂岩区域致密化。晚侏罗—早白垩世的构造热事件导致煤系大量生烃和地层水汽化,促使高压流体(甲烷+水蒸气)充斥整个封存箱,形成盆地级高温高压气藏。晚白垩—古新世盆地区域性抬升剥蚀导致煤系埋藏变浅,地温梯度降低,使地层中甲烷被保留而水蒸气凝析成水,高温高压气藏逐渐转化为低温负压气藏。
-
关键词
地层水矿化度
压力异常
成藏阶段
深盆气
上古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
Keywords
salinity of formation water
abnormal pressure
accumulation phase
deep basin gas
Upper Paleo-zoic
Ordos Basin
-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