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班怒带中西段斑岩铜矿遥感选区、地质评价与重大发现 被引量:3
1
作者 荆林海 李光明 +3 位作者 丁海峰 赵洁 李金祥 张夏楠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2-382,共21页
班公湖-怒江(班怒)成矿带是西藏地区三大斑岩成矿带之一,其西段产出多龙等一系列斑岩-矽卡岩矿床。近年来该带的找矿勘查不断有新发现,表明该带仍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该带属高寒山区,地质研究程度很低,常规的矿产勘查技术效率低下。本... 班公湖-怒江(班怒)成矿带是西藏地区三大斑岩成矿带之一,其西段产出多龙等一系列斑岩-矽卡岩矿床。近年来该带的找矿勘查不断有新发现,表明该带仍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该带属高寒山区,地质研究程度很低,常规的矿产勘查技术效率低下。本次研究中,参照斑岩铜矿的面状蚀变特征和蚀变带内含水蚀变矿物组合,以及班怒成矿带中已有典型斑岩铜矿的成矿模式和勘查模型,从多分辨率、多类型遥感图像中提取了与斑岩铜矿密切相关的围岩蚀变信息;在成矿带、矿集区等不同尺度上综合遥感、地质等多元地学信息,圈定了斑岩铜矿找矿远景区;通过野外验证和综合地质评价,发现了多处具有重大成矿潜力的斑岩铜矿远景区。这些远景区将羌塘南缘斑岩成矿带向中-东段延伸了约600km,同时指示在班怒成矿带已有多龙矿集区北侧、羌塘地块腹地存在一个新的斑岩铜矿成矿带,并且在班公湖-怒江带北侧、羌塘南缘还可能存在与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相关的斑岩铜矿成矿事件。总之,本次研究提出的遥感勘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班怒成矿带斑岩铜矿的勘查效率,新发现的斑岩铜矿成矿带和成矿事件对于丰富班怒成矿带的区域成矿规律、拓展新的找矿方向和部署新的找矿勘查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矿 遥感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信息感知技术方法构建及模型研究
2
作者 肖飞 曾建鹰 +5 位作者 李政 陈从喜 郭文华 张玉韩 朱力维 仇巍巍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6,2,共10页
收集和分析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信息情报对于建立战略性矿产监测预警机制至关重要。得益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国政府、矿业企业和研究机构等通过互联网公开发布了海量的矿产资源信息,但这些信息具备鲜明的大数据特征,使得感知分析面临... 收集和分析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信息情报对于建立战略性矿产监测预警机制至关重要。得益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国政府、矿业企业和研究机构等通过互联网公开发布了海量的矿产资源信息,但这些信息具备鲜明的大数据特征,使得感知分析面临巨大挑战。本文研究了面向矿产资源信息感知的大数据技术方法和信息感知模型,构建了“采集—处理—存储”一体化的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信息感知大数据技术框架,解决了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信息实时监测和分析的数据采集和信息提取问题;面向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全生命周期重要信息节点,针对性地提出了实体识别、关系抽取、事件抽取和文本分类四项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信息感知任务,构建了万条规模的矿产资源信息感知数据集,建立了基于BERT的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信息感知模型,解决了非结构化矿产资源信息语义内容的结构化提取问题。实验表明,模型在各项感知任务的精准率和召回率指标均达到0.75以上,且各项任务预测的平均值达到0.80以上,证明模型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能够有效理解矿产资源领域专业术语要素,精准捕捉要素关联关系,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提出了一套自动化的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信息感知技术方法和模型,可为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预警提供信息感知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矿产资源 信息感知 大数据 感知模型 预训练 BER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信息元数据标准的多源空间数据管理系统 被引量:11
3
作者 刁明光 薛涛 +3 位作者 李建存 许彩 邹森忠 赵鹏飞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5-170,共6页
基于对空间数据特点的分析,结合当前的空间数据存储技术,通过对元数据标准的扩展解决多源空间元数据交换的问题;利用单机多空间数据库引擎(spatial database engire,SDE)数据存储技术解决多源空间数据定位及共享的问题;通过建立空间索... 基于对空间数据特点的分析,结合当前的空间数据存储技术,通过对元数据标准的扩展解决多源空间元数据交换的问题;利用单机多空间数据库引擎(spatial database engire,SDE)数据存储技术解决多源空间数据定位及共享的问题;通过建立空间索引数据库,在单机多SDE的基础上,解决空间数据的快速检索定位的问题;从而实现多源空间数据的组织和管理,构建基于地质信息元数据标准的多源空间数据管理系统,为解决资源与环境遥感信息基础平台建设中的空间数据多源、空间数据共享及空间元数据交换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库 多源空间数据管理 地质信息元数据标准 单机多SDE 数据服务 Arc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量模型、确定性系数模型与逻辑回归模型组合评价地质灾害敏感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8
4
作者 张晓东 刘湘南 +4 位作者 赵志鹏 吴文忠 刘海燕 张勇 高宇亮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2-610,共9页
为探索区域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方法,以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区域,选取坡度、坡向、坡高、高程、地层、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植被覆盖度等8个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评价因子,分别采用信息量模型+逻辑回归模型(I+LR)和确定性系数模型+逻辑回... 为探索区域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方法,以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区域,选取坡度、坡向、坡高、高程、地层、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植被覆盖度等8个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评价因子,分别采用信息量模型+逻辑回归模型(I+LR)和确定性系数模型+逻辑回归模型(CF+LR)2种组合模型对盐池县地质灾害敏感性进行评价,将该区域地质灾害划分为极低、低、中和高敏感区4类,并完成结果检验。结果表明:(1)2种组合模型得到的低、中敏感区面积基本相当,而高敏感区面积相差较大,CF+LR模型较I+LR模型高敏感区面积增加约533.6 km2,而极低敏感区面积减少约6%;(2)2种组合模型的合理性均符合检验要求,且ROC精度检验AUC值分别为0.868和0.829,渐进Sig.b均小于0.05,表明2种组合评价模型都能较为客观准确地评价盐池县地质灾害敏感性;(3)ROC检验精度与盐池县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均表明I+LR模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敏感性 确定性系数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宁夏盐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信息学30年发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郑新奇 胡业翠 +2 位作者 张春晓 艾刚 原智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0-96,共7页
研究目的:明确土地信息学核心研究内容和学科地位,系统总结1980—2017年中国土地信息学研究的重要进展,划分土地信息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各个阶段重要成果,指出土地信息学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研究方法:理论归纳法和文献计量法。研究结... 研究目的:明确土地信息学核心研究内容和学科地位,系统总结1980—2017年中国土地信息学研究的重要进展,划分土地信息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各个阶段重要成果,指出土地信息学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研究方法:理论归纳法和文献计量法。研究结果:土地信息学是以权籍为核心、土地信息为对象,研究土地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存储与表达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一门学科,服务于土地调查、评价、规划、利用、整治和保护等信息共享与决策支持。中国土地信息学发展可划分为起步阶段(1980—1995年)、关键技术应用阶段(1996—2006年)与稳步加速发展阶段(2007—2017年)三个阶段。研究结论:未来土地信息学应树立大权籍观,围绕权籍信息采集、管理、分析、表达、安全、标准等问题,研究快速、高效、精准的多元土地信息获取技术;研究土地信息的标准化、安全组织、数据交换和共享管理机制和技术;开展土地信息数据的深度挖掘分析、综合表达、集成应用技术,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在土地信息学中的应用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科学 土地信息学 权籍信息 总结与展望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数据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约束的属性建模方法:以北京市通州城市副中心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薛涛 包训栓 +1 位作者 朱小弟 黄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9-536,共8页
支持多源异构数据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一直是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以北京市通州城市副中心工程地质勘察为例,设计了一种多源数据三维地质模型自动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利用剖面、地震剖面解译及等值... 支持多源异构数据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一直是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以北京市通州城市副中心工程地质勘察为例,设计了一种多源数据三维地质模型自动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利用剖面、地震剖面解译及等值面(线)等数据生成虚拟钻孔,从而将异构的多源数据统一转换成同构的虚拟钻孔数据,然后利用钻孔和虚拟钻孔实现三维地质结构的自动化建模;根据已构建的三维地质结构创建属性模型结构约束,采用六面体网格或四面体的单元结构构建属性模型网格;属性模型网格中的每个属性块通过三维空间插值方法进行属性赋值,然后将属性变化映射为颜色变化,建立了相应的三维地质属性模型,实现了多源数据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约束的属性建模。该方法已经应用在工程地质勘察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等领域,通过使用多源异构的建模数据,使构建的三维地质模型更加完善,有助于三维地质模型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三维地质建模 属性建模 虚拟钻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据信度模型的致矿地质异常信息提取与集成 被引量:1
7
作者 龙亚谦 刘湘南 +2 位作者 刘文灿 刘美玲 杨琴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59-2067,共9页
地质异常信息是找矿靶区圈定的重要依据,适当的异常提取方法和决策模型能从多元地学数据中获得准确可靠的致矿地质异常信息。以祁连山玉石沟川刺沟铜铅锌矿区为研究区,应用证据信度模型评价岩性、断裂、遥感蚀变、化探元素的空间信息:... 地质异常信息是找矿靶区圈定的重要依据,适当的异常提取方法和决策模型能从多元地学数据中获得准确可靠的致矿地质异常信息。以祁连山玉石沟川刺沟铜铅锌矿区为研究区,应用证据信度模型评价岩性、断裂、遥感蚀变、化探元素的空间信息:首先由各致矿因子与矿点分布的关系计算证据层的可信度、怀疑度、不确定性3项指标,并采用分形、主成分分析等非线性提取方法剔除假异常;然后通过Dempster 法则集成得到成矿综合信度图。结果显示,96%的矿点位于信度异常值区域(0.17~0.60),且异常分布与实地勘查信息一致。模型增大证据因子输入参数的可靠性,减弱了证据因子间独立性假设的影响,有效地提取了单一因子的致矿地质异常及综合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信度 地质异常 矿产评价与预测 祁连山玉石沟 川刺沟铜铅锌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非中心城区土地利用-人口-经济协同预测
8
作者 黄语晨 胡佳怡 +3 位作者 冷骏杰 刘鑫耀 张子玉 张春晓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5-171,共7页
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政策涉及城市化建设、经济、人口等多个方面,当前的预测研究多针对单一的空间要素进行模拟和预测,而未关注到城市发展中多个空间要素相互交织的影响。本文将北京市非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以多年度土地利用数据、GDP格网... 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政策涉及城市化建设、经济、人口等多个方面,当前的预测研究多针对单一的空间要素进行模拟和预测,而未关注到城市发展中多个空间要素相互交织的影响。本文将北京市非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以多年度土地利用数据、GDP格网数据和人口格网数据为基础,通过PLUS模型和SCS方法,以多要素协同模拟的方式模拟了规划情景下2030年的土地利用格局,以及2030年GDP-人口公里格网数据,并计算了时空与总量变化特征。结果显示:①在生态优先的政策情景下,北京市非中心城区的林草地及水体将会扩张但整体扩张趋势不明显;②政策指导下,2020—2030年研究区人口与GDP承载了中心区的外溢,经济与人口都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本文的研究为城市化建设、人口监控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经济人口空间分布 PLUS模型 SCS方法 情景构建 非首都功能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5年中国饱和水汽压差的时空变化特征
9
作者 栾鹿鸣 王元鑫 朱文彬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4-916,共13页
饱和水汽压差(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是指示地区大气干燥程度的重要指标,探究我国各地区VPD时空变化特征对气候变化研究和实际农牧业生产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国772个气象站日平均气温和日相对湿度等资料,采用协同克里金插值、M... 饱和水汽压差(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是指示地区大气干燥程度的重要指标,探究我国各地区VPD时空变化特征对气候变化研究和实际农牧业生产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国772个气象站日平均气温和日相对湿度等资料,采用协同克里金插值、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对中国1961—2015年饱和水汽压差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特征进行分析,并讨论了VPD与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961—2015年中国VPD时空分布差异显著,时间上呈现夏高冬低的特征,空间上年均VPD高值主要集中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低值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青藏地区以及南方部分地区。全国绝大部分地区VPD呈升高趋势,以2000年为突变点,平均升高趋势由1.5196 hPa/(10 a)增长到7.0743 hPa/(10 a)。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VPD变化的主导因子均是最高气温,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VPD变化的主导因子分别为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四个地区突变年前后VPD变化的主导因子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水汽压差 时空变化 MANN-KENDALL检验 偏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及其在矿物问答系统中的应用
10
作者 季晓慧 刘成健 +4 位作者 杨眉 何明跃 张招崇 曾姗 王玉柱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3-461,I0002,共10页
大语言模型(LLMs,Large Language Models)具有极强的自然语言理解和复杂问题求解能力,本文基于大语言模型构建了矿物问答系统,以高效地获取矿物知识。该系统首先从互联网资源获取矿物数据,清洗后将矿物数据结构化为矿物文档和问答对;将... 大语言模型(LLMs,Large Language Models)具有极强的自然语言理解和复杂问题求解能力,本文基于大语言模型构建了矿物问答系统,以高效地获取矿物知识。该系统首先从互联网资源获取矿物数据,清洗后将矿物数据结构化为矿物文档和问答对;将矿物文档经过格式转换和建立索引后转化为矿物知识库,用于检索增强大语言模型生成,问答对用于微调大语言模型。使用矿物知识库检索增强大语言模型生成时,采用先召回再精排的两级检索模式,以获得更好的大语言模型生成结果。矿物大语言模型微调采用了主流的低秩适配(Low-Rank Adaption,LoRA)方法,以较少的训练参数获得了与全参微调性能相当的效果,节省了计算资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检索增强生成的大语言模型的矿物问答系统能以较高的准确率快捷地获取矿物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矿物 检索增强生成 低秩适配 问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性分类综合数据集的新建监测坡面位移预测
11
作者 田原 张建学 +4 位作者 赵文祎 程楚云 邓杨兰朵 马睿平 黄儒豪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9-718,共10页
针对普适型滑坡监测工作中新建监测坡面有效数据量少,代表性不足,难以开展高精度单坡建模的问题,建立基于岩性分类的综合数据集,开展模型预训练,从而提升建模效果。通过综合数据集,模型可以挖掘和利用多坡面监测数据中更丰富的变形特征... 针对普适型滑坡监测工作中新建监测坡面有效数据量少,代表性不足,难以开展高精度单坡建模的问题,建立基于岩性分类的综合数据集,开展模型预训练,从而提升建模效果。通过综合数据集,模型可以挖掘和利用多坡面监测数据中更丰富的变形特征。依据基础岩性对综合数据集进行分类,构建不同的预训练模型,并应用于对应岩性的新建坡面,能够在保证数据集数量较为充足的同时,增强分类数据集对不同类别坡体变形规律的表征能力,通过提升预训练数据和目标域数据分布的一致性,进一步提高建模效果。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岩性分类综合数据集的预训练模型,在对应岩性新建坡面上,建模效果总体上显著优于单坡面模型和基于其他综合数据集的预训练模型,可以为新建坡面位移预测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短期位移预测 岩性分类综合数据集 预训练模型 新建坡面 普适型滑坡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电子信息类课程的教学实验平台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梅 陈玉东 刘慧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1期53-54,105,共3页
利用虚拟仪器技术,以最小的资金投入开发一个全新的电子信息类课程的综合教学实验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教师可以设计电子信息类课程的实验和课堂演示程序,学生可以自主设计课程实验和大型综合性实验,这将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实验内容落... 利用虚拟仪器技术,以最小的资金投入开发一个全新的电子信息类课程的综合教学实验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教师可以设计电子信息类课程的实验和课堂演示程序,学生可以自主设计课程实验和大型综合性实验,这将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实验内容落后于技术发展的局面,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技术 教学实验平台 电子信息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型数据同化中的时间尺度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伶 刘湘南 +3 位作者 王春乙 秦其明 郑小坡 孙越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42-148,共7页
光谱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型同化的效率提升是同化方法区域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文通过设置不同步长的光谱观测值同化时相,开展针对光谱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型WOFOST(world food studies)同化的时间尺度优化研究,以提高同化效率。基于长... 光谱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型同化的效率提升是同化方法区域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文通过设置不同步长的光谱观测值同化时相,开展针对光谱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型WOFOST(world food studies)同化的时间尺度优化研究,以提高同化效率。基于长春地区水稻生长周期,该文设置了4个等距时间尺度(步长分别为5,10,20和30 d)和一个关键时相时间尺度(同化时相对应水稻生长关键时期),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利用光谱信息计算的修正叶绿素吸收比值指数MCARI1(modified chlorophyll absorption ratio index)同化WOFOST模型,通过比较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同化精度和效率,优化同化时间尺度。结果表明:随着同化时间尺度增大,同化效率逐渐提高,而同化精度逐渐降低。在平衡精度和效率的前提下,选择步长介于10~20 d的时间尺度或关键时相尺度作为光谱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型的同化时间尺度是合理的。该文提出的优化同化时间尺度方法为提高光谱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型同化的区域应用效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遥感 模型 优化 光谱指数 生长 同化 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盐池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53
14
作者 张晓东 刘湘南 +3 位作者 赵志鹏 武丹 吴文忠 褚小东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3-192,共10页
为探讨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在充分研究盐池县地质灾害孕灾环境的基础上,以多源遥感数据和基础地质数据为数据源,选择地层、岩组、土壤、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坡向、地形湿度指数、径流强度指数、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归一... 为探讨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在充分研究盐池县地质灾害孕灾环境的基础上,以多源遥感数据和基础地质数据为数据源,选择地层、岩组、土壤、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坡向、地形湿度指数、径流强度指数、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以及降水量等12个因子,利用GIS提取因子信息,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建立评价因子及其类型的判断矩阵,构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数,对盐池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和分区,划分出极低、低、中、高和极高危险区5类分区并完成精度检验。结果表明:①极低、低危险区的面积分别占全县面积的34%和28%,主要分布在盐池县中北部的丘陵区,中危险区面积约占全县的25%,主要分布在南部麻黄山、王乐井以西以及道路周边地区,高和极高危险区分别占总面积的12%和1%,主要集中分布在河流两侧以及麻黄山地区;②成功率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0.77和0.89,检验结果精度较好,同时,灾害点密度从极低危险区到极高危险区呈增加趋势且极高危险区的灾害点密度最大,达到了1.076个/km 2;③AHP方法适用于盐池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可为盐池县地质灾害的防范与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价 层次分析法(AHP) 盐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像元二分法的盐池县植被覆盖度与地质灾害点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晓东 刘湘南 +3 位作者 赵志鹏 赵银鑫 马玉学 刘海燕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5-201,共7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地处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较为发育。基于像元二分模型,利用1989—2014年间4期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分析了25 a间盐池县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结合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数据,进一步探讨了植... 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地处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较为发育。基于像元二分模型,利用1989—2014年间4期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分析了25 a间盐池县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结合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数据,进一步探讨了植被覆盖度与地质灾害点的关系。结果表明,25 a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整体偏低,且具有东部相对较高、西部较低的特点,植被表现为恢复—退化—恢复的反复过程,总体处于恢复趋势中。植被覆盖度与地质灾害点密度呈现明显负相关,灾害点密度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降低,植被覆盖度越高,灾害点密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法 时空格局 地质灾害 盐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N和Faster R-CNN的生命体征参数智能识别
16
作者 刘佳颖 刘金城 +4 位作者 綦雅婷 吴思圻 黄标晟 胡志雄 王建林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75-1082,共8页
传统的多参数监护仪检定方法依赖人工读数和测量,效率低下。亟待研究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目标检测算法,实现多参数监护仪中生命体征参数的智能化识别,推动多参数监护仪自动化检定技术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PN和Faster R-CN... 传统的多参数监护仪检定方法依赖人工读数和测量,效率低下。亟待研究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目标检测算法,实现多参数监护仪中生命体征参数的智能化识别,推动多参数监护仪自动化检定技术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PN和Faster R-CNN的神经网络模型自动识别和分类生命体征参数,为后续实现多参数监护仪自动检定提供支持。为克服传统Faster R-CNN在中小目标识别任务上的不足,结合了ResNet50和FPN提取网络,以提升中小目标识别率。在实际临床采集的图像数据集上验证ResNet50+FPN的有效性,并与VGG16、MobileNetV2、EfficientNetB0、ResNet50等网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esNet50+FPN识别的均值平均精度达到了83.32%,比VGG16提升了3.88%,在中小目标识别均值平均精度上分别提升了4.05%和9.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计量 生命体征参数 多参数监护仪 FPN Faster R-CNN 自动化检定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8n的鄱阳湖轻量级鸟类目标检测与识别模型研究
17
作者 王青羽 姚国清 方朝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
当前鄱阳湖地区鸟类野外自动监测设备的资源有限,致使在野外场景下鸟类快速精准识别存在目标特征不明显、轮廓模糊、尺寸较小等挑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n的轻量级鸟类检测识别模型YOLOv8-Birds.首先,重新构建模... 当前鄱阳湖地区鸟类野外自动监测设备的资源有限,致使在野外场景下鸟类快速精准识别存在目标特征不明显、轮廓模糊、尺寸较小等挑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n的轻量级鸟类检测识别模型YOLOv8-Birds.首先,重新构建模型网络结构,删除深层下采样模块,增加小目标层,以减小模型体量和提升浅层特征权重;其次,融入第3代可变形卷积(DCNv3)设计了C2f_D3模块,提高模糊目标的识别精度;再次,引入分组混洗卷积(GSConv)和加权融合拼接(Concat_BiFPN)模块对颈部网络优化,增强模型特征表达能力,适应不同尺寸目标;最后,应用Slide Loss函数强化困难样本学习.该文以鄱阳湖地区10种珍稀鸟类为研究对象开展模型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精度均值mAP@0.50、mAP@0.75、mAP@0.50∶0.95分别达到93.7%、84.9%、72.8%,测试集鸟类目标平均的正检率提升2.3%,达到89.0%,模型的参数量、体积仅为原模型的5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鸟类检测识别 YOLOv8n 网络结构优化 可变形卷积 Slide Loss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地球化学图解信息分析辅助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2
18
作者 刁明光 薛涛 +3 位作者 吕志成 陈建平 李玉龙 王新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9-736,共8页
在岩石地球化学理论的框架下,用该领域专家在实际工作中的思维方法来描述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固有流程,以岩石地球化学参数和图解为应用研究对象,利用岩石地球化学与计算机软件技术交叉的研究方法,概括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的特征... 在岩石地球化学理论的框架下,用该领域专家在实际工作中的思维方法来描述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固有流程,以岩石地球化学参数和图解为应用研究对象,利用岩石地球化学与计算机软件技术交叉的研究方法,概括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的特征及其处理方法。通过对双变量图解、三变量图解特征的分析,将数据计算分为主量和微量元素相关参数计算、主量和微量元素标准矿物计算、同位素相关计算,设计合理、有效的算法,实现岩石地球化学图解的数据管理、分类、参数选择与计算、表达式识别、绘制、坐标转换、投点等图解成图全过程的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岩石地球化学图解 岩石地球化学参数 辅助系统 三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QI和多元统计分析的官厅水库水质评价
19
作者 陈慧 黎小红 +3 位作者 谢建枝 阚海明 徐恒康 张微微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5-197,共13页
官厅水库自2007年恢复为北京备用水源地之后,进一步加强了全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库区水质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变化。为深入评估官厅水库近10余年水质特征和明晰库区水体关键污染源,文章选取了水库8个监测断面2011-2020年9项水质... 官厅水库自2007年恢复为北京备用水源地之后,进一步加强了全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库区水质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变化。为深入评估官厅水库近10余年水质特征和明晰库区水体关键污染源,文章选取了水库8个监测断面2011-2020年9项水质指标,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WQI)和多元统计分析探究了官厅水库水质的时空变化及主要污染源。结果表明:(1)2011-2020年官厅水库DO、BOD5、COD、高锰酸盐指数和NH_(3)^(-)N稳定在地表水Ⅲ类标准以内,TN和TP超出了地表水Ⅲ类标准;DO、BOD5、NO_(3)^(-)-N和TN指标季节差异显著,旱季显著高于雨季;COD、高锰酸盐指数和TP雨季高于旱季,但差异不显著。(2)雨季水质总体优于旱季,基本处于中等和良好水平,尤其自2016年以后水质整体呈现出逐年向好的良好态势,这归因于上游对水库的集中输水和引黄生态补水显著改善了入库口断面水质状况。(3)主成分分析表明,水库上游农业活动和工业生活污水排放等产生的氮磷集聚是官厅水库水质的主要污染源,有机污染物和自然过程也对库区水质产生了重要影响。(4)官厅水库水质在旱季和雨季均呈现空间异质性。旱季污染最严重的断面是2个入库断面和距离上游河岸带较近的1个库区断面,雨季污染最严重的断面为2个入库断面,均以氮磷污染为主;其余库区断面污染风险较低,以有机污染为主;出库断面水质相对清洁,但需关注潜在的氮污染。研究结果可为官厅水库水环境时空管理政策顶层设计以及污染管控措施制定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厅水库 水质评价 旱季 雨季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池县地质灾害遥感调查及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晓东 刘湘南 +3 位作者 赵志鹏 赵银鑫 马玉学 刘海燕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4-170,共7页
宁夏盐池县地处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较为频繁。以SPOT6、Rapid Eye、无人机以及Land Sat8 OLI等多源遥感数据为基础,通过研究遥感影像特征,建立地质灾害解译标志,共解译出滑坡125处、崩塌84处、泥石流19处、地面塌陷区3处。结合区域地... 宁夏盐池县地处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较为频繁。以SPOT6、Rapid Eye、无人机以及Land Sat8 OLI等多源遥感数据为基础,通过研究遥感影像特征,建立地质灾害解译标志,共解译出滑坡125处、崩塌84处、泥石流19处、地面塌陷区3处。结合区域地理地质环境特征,总结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点的基本特征,并利用GIS技术对灾害点进行点密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划分了7个集中分布区,归纳了盐池县地质灾害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同时,对研究区地层构造、植被、地形等因素与地质灾害点空间分布特征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盐池县地质灾害点具有规模小,灾害轻;点密度整体南高北低,且南部聚集、北部分散;地层、植被、坡度、坡向等因素与地质灾害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遥感解译 空间分布特征 GIS 盐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