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成藏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17
1
作者 苏奥 陈红汉 +4 位作者 陈旭 马玉华 杨文帅 刘洪平 李培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16-1026,共11页
以平湖构造带平湖组中下段为例,基于烃源岩及油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尝试利用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技术厘定的油气充注史结合储层岩石学恢复的孔隙度演化史,得到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演化与成藏之间具有"独特"的耦合关系,从而识别出该区... 以平湖构造带平湖组中下段为例,基于烃源岩及油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尝试利用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技术厘定的油气充注史结合储层岩石学恢复的孔隙度演化史,得到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演化与成藏之间具有"独特"的耦合关系,从而识别出该区存在2种不同成因类型的致密砂岩油气藏。即第1期(16.2~13.8 Ma)油充注于储层致密化之前,在浮力作用下进入储层,形成"后成型"致密油藏;第2期(5~0 Ma)油气充注于储层逐渐致密化时期,在浮力和毛细管压力共同作用下进入储层,形成"边成藏边致密型"油气藏。同时分别对应2种不同的成藏模式,即"早期侧向充注古构造、晚期改造"的复合成藏模式和"原油从源岩垂向充注于圈闭,同时受后来天然气气侵改造"的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平湖构造带 流体包裹体 致密砂岩 成岩 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南地区官庄群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郑德顺 李明龙 李守军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4期1-7,共7页
鲁西南地区上白垩统—始新统主要发育官庄群,前人对该群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地层归属年代的划分上,而对于沉积环境的分析涉及较少。本文主要运用岩石学、沉积地球化学方法对鲁西南地区平邑盆地广阜庄-挑沟剖面地层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演化... 鲁西南地区上白垩统—始新统主要发育官庄群,前人对该群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地层归属年代的划分上,而对于沉积环境的分析涉及较少。本文主要运用岩石学、沉积地球化学方法对鲁西南地区平邑盆地广阜庄-挑沟剖面地层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官庄群的固城组为陆相河湖碎屑岩沉积,卞桥组为浅湖碳酸盐岩和蒸发岩沉积,常路组以滨浅湖碳酸盐岩沉积为主,朱家沟组为一套山麓洪积扇沉积;卞桥组和常路组碳酸盐岩总体属于高盐度、强蒸发的陆相咸化湖泊环境沉积产物;官庄群沉积旋回的发育主要受蒙山断裂的多期次活动及古气候条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沉积地球化学 官庄群 鲁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源盆地中侏罗统马凹组沉积环境演化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宋自成 郑德顺 +2 位作者 李明龙 周璐 程涌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3-550,共8页
通过对济源盆地中侏罗统马凹组露头剖面的详细实测和野外资料的室内整理分析,运用沉积学和地层学方法,进行了马凹组沉积相划分和沉积环境演化研究,并探讨了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该剖面马凹组下段主要发育河流相,上段主要发育湖泊相,其... 通过对济源盆地中侏罗统马凹组露头剖面的详细实测和野外资料的室内整理分析,运用沉积学和地层学方法,进行了马凹组沉积相划分和沉积环境演化研究,并探讨了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该剖面马凹组下段主要发育河流相,上段主要发育湖泊相,其中河流相识别出河床、堤岸和河漫滩3种亚相,湖泊相主要发育湖泊三角洲、滨湖和浅湖3种亚相.马凹组下段沉积时期由于北秦岭发生逆冲推覆活动,黛眉寨背斜隆升,大量粗碎屑进入济源盆地,形成了厚层的河流相砂岩沉积;之后其活动性减弱,由于气候周期性变化,经历了2个浅湖-滨湖的沉积旋回,形成了多个细砂岩-泥岩-泥灰岩的沉积韵律.马凹组下段沉积主控因素为构造运动;上段沉积受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和构造运动共同作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构造运动 气候变化 济源盆地 马凹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