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造体制转换与成藏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高帮飞 邓军 +1 位作者 王庆飞 徐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11,15,共4页
构造体制转换在控制油气成藏中起着决定作用。其对成藏的控制作用可分为直接和间接2种方式。前者指构造体制转换使盆地构造应力场强度和性质发生变化,于盖层岩系中发育各种形式褶皱和断裂构造,组成了流体输运—定位网络,使物质和能量在... 构造体制转换在控制油气成藏中起着决定作用。其对成藏的控制作用可分为直接和间接2种方式。前者指构造体制转换使盆地构造应力场强度和性质发生变化,于盖层岩系中发育各种形式褶皱和断裂构造,组成了流体输运—定位网络,使物质和能量在盆地内重新分布;而后者指构造体制转换引起盆地沉积场、温度场及化学场等变化,并最终控制油气生、运、储。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典型实例的剖析,认为多板块相互作用是盆地大规模成藏作用发生的根本动力,它控制着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样式;同时,致使盆地不同部位形成差异升降和反转构造2种不同的构造样式。盆地中部构造作用微弱地带形成差异升降,而盆地边缘构造作用强烈部位发育反转构造。受其控制,盆地中部以构造-岩性圈闭为主,而盆地边缘则发育构造圈闭。抬升作用形成的区域不整合以及构造反转作用形成的断裂和裂隙系统,构成了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油气发生垂向和侧向运移,最终在反转构造上升盘或隆起与坳陷转换部位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体制转换 多板块相互作用 反转构造 差异升降 成藏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