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69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简介
1
作者 张保民 李海(图)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2025年1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2024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和地质科技十大进展”。这是对过去一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完成的数百项项目中遴选出的亮点成果。由于篇幅所限,现介绍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如下。1.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发现中新世浅... 2025年1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2024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和地质科技十大进展”。这是对过去一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完成的数百项项目中遴选出的亮点成果。由于篇幅所限,现介绍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如下。1.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发现中新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开发局,紫金地球物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四川西冶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调查局 地质调查 矿产资源研究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质矿产 地球物理 冈底斯成矿带 成都理工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宠佑对中国地质学会的贡献
2
作者 焦奇 李玉馨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5-1429,共5页
在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及早期的发展史上,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及葛利普等都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在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相继担任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之后,王宠佑担任了第四任会长。通过查阅《中国地质学会志》和《地质论评》有... 在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及早期的发展史上,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及葛利普等都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在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相继担任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之后,王宠佑担任了第四任会长。通过查阅《中国地质学会志》和《地质论评》有关记载王宠佑的信息及发表的文章,在参考其他有限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并研究王宠佑在地质学会成立、缓解经费困难、设置购书基金、设立葛氏奖章以及学术等方面做出的贡献,了解他在地质学会所做的努力及地质学会早期发展的艰辛,以此纪念中国地质学会百年发展中的重要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宠佑 中国地质学会 葛氏奖章 学术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赓续百年初心 勇担时代使命 奋力开启一流学会建设新征程——在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金发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2,共4页
(2024年11月22日)各位代表,同志们:秋日胜春朝,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汇聚于此,隆重举行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首先,我代表中国地质学会第40届理事会向大家致以衷心的问候,并诚挚地... (2024年11月22日)各位代表,同志们:秋日胜春朝,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汇聚于此,隆重举行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首先,我代表中国地质学会第40届理事会向大家致以衷心的问候,并诚挚地感谢大家对学会工作长期以来的关心和大力支持!现在,我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学会 时代使命 会员代表大会 三中全会精神 新征程 理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学会第1届监事会工作报告
4
作者 王真奉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4,共2页
(2024年11月22日)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根据大会的安排,由我代表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监事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一、第一届监事会期间履职情况2017年11月23日,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 (2024年11月22日)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根据大会的安排,由我代表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监事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一、第一届监事会期间履职情况2017年11月23日,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监事会(以下简称监事会)。监事会是对学会工作实施全面监督的常设机构,独立行使监督权,促进学会依法依章开展工作。监事会成立以来,在中国科协、自然资源部、学会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第40届理事会、常任理事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下,认真履职、不断探索、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完成了既定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科协 自然资源部 监事会 常设机构 履职情况 会员代表大会 监督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聚科技力量 服务行业发展 奋力谱写中国地质学会事业发展新篇章——在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5
作者 许大纯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共3页
(2024年11月22日)各位代表,同志们:大家下午好!在刚刚结束的全体理事大会上,大家选举我担任中国地质学会第41届理事会理事长,我感到非常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在此,我代表新当选的第41届理事会对大家的信任表示衷心地感谢!我将认真履行... (2024年11月22日)各位代表,同志们:大家下午好!在刚刚结束的全体理事大会上,大家选举我担任中国地质学会第41届理事会理事长,我感到非常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在此,我代表新当选的第41届理事会对大家的信任表示衷心地感谢!我将认真履行理事长的职责,和全体理事一道,在中国科协的领导和民政部、自然资源部的指导支持下,在历届理事会工作的基础上,团结带领全体理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做好学会的各项工作,为全国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推动地质科技进步,促进地质行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体理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行业 科技进步 中国科协 理事会理事长 服务行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助力行业地质科技创新发展——中国地质学会第41届理事会召开第三次党委会议
6
作者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4-884,共1页
近日,中国地质学会第41届理事会召开第三次党委会,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致“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的重要贺信。会议由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党委书记许大纯主持。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充分肯定了科技人员“自... 近日,中国地质学会第41届理事会召开第三次党委会,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致“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的重要贺信。会议由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党委书记许大纯主持。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充分肯定了科技人员“自立自强和使命担当”,并对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在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拓展国际海洋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确要求。中国地质学会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贺信精神,牢记“为国找矿、科技报国”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地质科技工作者,助力地质行业创新发展,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 中国地质学会 贺信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力哲教授团队研发出自然资源立体调查车系统
7
作者 王力哲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7-358,共2页
复杂艰险地区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一直是行业难题。这些地区往往峰谷交错,地形复杂多变,导致部分区域难以到达,且缺乏地面通信设施。这大大影响了相关地区自然资源监测工作的开展,严重限制了监测工作的效率。针对人工作业成本高、安全风... 复杂艰险地区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一直是行业难题。这些地区往往峰谷交错,地形复杂多变,导致部分区域难以到达,且缺乏地面通信设施。这大大影响了相关地区自然资源监测工作的开展,严重限制了监测工作的效率。针对人工作业成本高、安全风险大、数据获取受限等痛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力哲教授团队凭借在自然资源调查、地质信息应用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历经多年技术攻关,研发了集成多模态传感器的车载自然资源调查系统-Landexplorer-1(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调查 通信设施 王力 调查监测 数据获取 地质信息 安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果卓著
8
作者 马玉波 张永生 +6 位作者 陈伟 陈懋弘 王成辉 李以科 王春连 陈其慎 侯献华(供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立足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工作定位,紧密围绕国家需求,聚焦铜、钾盐、三稀、铁等战略性矿产,以推动建设大型矿产资源基地为目标,产学研融通创新,不断创新成矿理论,完善...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立足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工作定位,紧密围绕国家需求,聚焦铜、钾盐、三稀、铁等战略性矿产,以推动建设大型矿产资源基地为目标,产学研融通创新,不断创新成矿理论,完善勘查技术方法,组织了柴达木盆地钾盐保供、青藏高原铜矿会战、三稀矿产勘查和南疆铁矿勘查等系列工作,部署实施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验证和开发利用实验,获得了柴达木盆地钾盐、青藏高原铜、阿尔金三稀、南疆铁多金属等重要找矿突破,引领和带动了商业性勘查取得重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科学院 矿产资源研究 战略性工作 地球物理勘探 成矿理论 产学研 野外地质调查 部署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战略找矿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在行动:北方盆地取得多处铀矿找矿重大突破
9
作者 程银行 俞礽安 +8 位作者 汤超 王佳营 朱强 徐增连 赵华雷 司庆红 曾威 陈路路 王少轶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牵头组织实施的铀矿调查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紧密围绕国家需求,聚焦北方砂岩型铀矿,以推动建设大型资源基地建设为目标,积极创新成矿理论和技术方法,落实推进...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牵头组织实施的铀矿调查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紧密围绕国家需求,聚焦北方砂岩型铀矿,以推动建设大型资源基地建设为目标,积极创新成矿理论和技术方法,落实推进“央地企”协调联动机制,针对北方系列盆地开展砂岩型铀矿调查工作,取得显著的找矿成果,引领和带动了商业性勘查取得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中国地质调查局 地质调查 成矿理论 找矿成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找矿重大突破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地质学会创立看青年的作为
10
作者 焦奇 沈舒 徐红燕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9-403,共5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地质学会成立的过程,分析了学会成立背景中青年的作用,从制度的建立、奖项设置、组织建设、学术活动上等方面梳理了学会百年历程中对青年会员工作的重视,提出传承优良传统,坚定地质文化自信,丰富并开拓新的服务方式,...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地质学会成立的过程,分析了学会成立背景中青年的作用,从制度的建立、奖项设置、组织建设、学术活动上等方面梳理了学会百年历程中对青年会员工作的重视,提出传承优良传统,坚定地质文化自信,丰富并开拓新的服务方式,凝聚广大地质青年,发挥青年会员在学会服务地质科学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学会 成立 青年会员 作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调查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油气调查工作成果与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丹丹(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聚焦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新领域油气资源,以培养油气资源战略拓展区和建设油气资源接续基地为目标,部署实施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油气钻井和地层含气性测试工作,获得了多...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聚焦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新领域油气资源,以培养油气资源战略拓展区和建设油气资源接续基地为目标,部署实施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油气钻井和地层含气性测试工作,获得了多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勘探 中国地质调查局 油气资源 成果与进展 油气地质调查 含气性 野外地质调查 新层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前寒武纪地质研究进展专辑——庆贺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专业委员会成立四十五周年
12
作者 初航 钟焱 +1 位作者 相振群 王惠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31-3335,共5页
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专业委员会(简称前寒武专委会)成立于1979年,是中国地质学会下设的分支机构之一,旨在汇集国内外前寒武纪地质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推动前沿科学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成果的共享。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前寒武专委会作为... 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专业委员会(简称前寒武专委会)成立于1979年,是中国地质学会下设的分支机构之一,旨在汇集国内外前寒武纪地质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推动前沿科学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成果的共享。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前寒武专委会作为我国前寒武纪地质研究领域最具专业性的学术团体,在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科普宣传、咨询服务和人才托举等方面取得卓著成效。近年来,国内外前寒武纪地质学科的发展进入了深时地球系统科学的新时期。前寒武专委会聚焦学科前沿热点领域,以国家需求和专业重大科学问题为导向,以科技创新驱动学科发展,在项目申报、成果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多位专委会委员申报获批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等。以长期的工作积累和详实的资料数据为基础,依托上述科研项目的稳步实施,我国地质学家在早期地球和类地行星构造体制演化、超大陆旋回及其资源效应、深时地球多圈层耦合机制、地球宜居性演化过程等新兴的前寒武纪地球科学热点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资料、新认识和新成果。时值前寒武专委会成立四十五周年之际,《岩石学报》特别组织了本专辑,收录了二十篇精选文章,以庆祝这一重要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学会 学术团体 科研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地球科学 专委会委员 卓著成效 成果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科学全民科普教育一体化建设探索与实践: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晓鸿 熊金玉 +1 位作者 田楠 赵卫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6-152,共7页
地球科学科普教育是新时代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全民地球科学素养、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对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地球科学科普教育是新时代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全民地球科学素养、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对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对现阶段我国地球科学全民科普教育一体化建设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目前主要存在科普基地资源分配不均衡,发展后劲不足;地球科学科普目标群体针对性不强,科普内容创作和科普传播形式均有待进一步创新发展;基层单位对科普工作重视不够,高水平科普队伍建设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地球科学科普宣传效果难以定量评价,科普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明显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一是优化地球科学科普基地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快高校科技场馆科普化进程;二是细化地球科学科普目标群体,不断创新发展科普形式;三是加强高校科协基层组织建设,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科普积极性;四是规范地球科学科普宣传效果评价体系,有效提高科普宣传效果等相关参考建议,以期充分发挥高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普主力军作用,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 全民科普教育 一体化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图书馆初创时期负责人的历史贡献与当代启发
14
作者 陈萍 沈舒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1-2044,共4页
中国地质图书馆可追溯到1916年,是中国最早的科技专业图书馆机构。初创时期的负责人李学清、赵志新、卢祖荫致力于规范图书管理、建设独立馆舍、服务学术研究等,为发展中国地质事业、推动地质科技创新、培养地质人才、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中国地质图书馆可追溯到1916年,是中国最早的科技专业图书馆机构。初创时期的负责人李学清、赵志新、卢祖荫致力于规范图书管理、建设独立馆舍、服务学术研究等,为发展中国地质事业、推动地质科技创新、培养地质人才、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个人作为机构初创者和领域科学家,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与影响力,时至今日仍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图书馆 负责人 贡献 启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Th)/He同位素定年实验室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内建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文 张彦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40-840,共1页
2010年5月1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承担的地质调查项目"同位素年代学方法技术研究"之工作内容"磷灰石(U-Th)/He同位素定年技术研究"进行了评审验收,评审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该项目验... 2010年5月1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承担的地质调查项目"同位素年代学方法技术研究"之工作内容"磷灰石(U-Th)/He同位素定年技术研究"进行了评审验收,评审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该项目验收,评定结果为优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调查局 同位素定年 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专家委员会 系统 同位素年代学 地质调查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构造及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
16
作者 朱志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08-108,共1页
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地质学会、国科联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委员会、湖北省石油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以及中国地质大学等六单位发起筹备的“大陆构造及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1989年1... 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地质学会、国科联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委员会、湖北省石油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以及中国地质大学等六单位发起筹备的“大陆构造及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1989年11月20日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正式开幕.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80多个单位,共198人,其中有马杏垣等知名学者.会议收到论文摘要262篇,已汇编成册.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前一阶段在室内进行报告交流,后一阶段到野外进行现场考察.11月20~21日大会报告,22~23日分为四个分会报告.四个分会场各以一个议题为中心:造山带及区域构造、沉积盆地及能源资源、断裂构造及控矿构造、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会议传达了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与大陆构造有关的学术报告和研究动向,包括从板状构造到大陆构造、造山带、变形构造动力学研究进展、大陆岩浆活动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构造 中国地质学会 造山带 学术讨论会 深部构造 构造动力 中国地质大学 控矿构造 沉积盆地 区域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
17
作者 张晓波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共4页
风雨兼程一甲子,继往开来续辉煌.2016年11月9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原全国政协秘书长、地质矿产部部长朱训,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宋瑞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院士,国土资源部党组... 风雨兼程一甲子,继往开来续辉煌.2016年11月9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原全国政协秘书长、地质矿产部部长朱训,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宋瑞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院士,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寿嘉华,原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科学院 学术研讨会 中国地质调查局 国土资源部 地质矿产部 中国科学院 副部长 秘书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鸿钊在中国地质学史上的贡献及其科学史意义
18
作者 曹希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03-1509,共7页
中国地质学会第一任会长章鸿钊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攻读地质学期间,萌生了创立中国地质事业和地质调查机构的设想,并将世界发达国家地质科研机构的情况介绍到中国。回国后,章鸿钊先生着手中国地质事业起步的规划和地质调查机构的设计,并在... 中国地质学会第一任会长章鸿钊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攻读地质学期间,萌生了创立中国地质事业和地质调查机构的设想,并将世界发达国家地质科研机构的情况介绍到中国。回国后,章鸿钊先生着手中国地质事业起步的规划和地质调查机构的设计,并在规划实施阶段做出卓越的贡献。按照章鸿钊的思路创建的中国地质调查所是中国现代科学起步阶段的里程碑。章鸿钊先生自幼国学功底深厚,在身体状况限制了野外地质调查的中年和晚年时期,他专注地质与矿产方面的古籍考证和整理,并将考证结果与地质科学知识相结合,撰写了《石雅》、《古矿录》、《三灵解》等一批论著。章鸿钊先生晚年提出了与燕山运动有别的自中生代晚期至始新世后的震旦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鸿钊 中国地质事业 中国地质调查所 规划 科学机构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双月刊)栏目设置与稿约
19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I0001-I0002,共2页
《中国地质》(双月刊)是由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反映中国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 《中国地质》 双月刊 栏目设置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 自然资源部 学术期刊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双月刊)栏目设置与稿约
20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I0003-I0004,共2页
《中国地质》(双月刊)是由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反映中国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中国地质》(双月刊)立足地质调查,面向地质行业,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展示国... 《中国地质》(双月刊)是由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反映中国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中国地质》(双月刊)立足地质调查,面向地质行业,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展示国家层次、高水平的学术科研成果,着重反映地质调查和国家级科研项目中具有创新性、前沿性、综合性、导向性和标志性的研究成果,推出一大批地学科研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 双月刊 栏目设置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 学术期刊 研究成果 自然资源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