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鲁西南高氟区生活饮用水供水模式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郝奇琛
石建
苏晨
姜山
邵景力
万淼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中国地科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出处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45,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2010CB428804)
山东省2009年度地质勘查项目"山东鲁西南高氟区地下水调查与供水评价示范"(鲁勘字(2009)060号)
-
文摘
为有效解决鲁西南高氟区生活饮用水供水安全问题,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水质分析、岩土样分析、综合评价研究,查明高氟水的分布规律、圈定生活饮用水找水靶区。结合供水水源空间分布特征、供水现状及供水方式,因地制宜,提出了3种供水模式:以浅层孔隙水或岩溶裂隙水为水源的集中供水模式;以深层孔隙水为饮用水源集中供水并且以浅层孔隙水为生活用水水源的分散供水模式,以及以地表水为主要水源的集中供水模式。供水模式的划分可为鲁西南高氟改水工作及供水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
-
关键词
高氟水
找水靶区
供水模式
鲁西南
-
Keywords
aquifers
high-fluoride groundwater
target area for drinking water
water supply mode
-
分类号
R123
[医药卫生—环境卫生学]
-
-
题名地下水调蓄及其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意义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福存
安永会
姚秀菊
-
机构
中国地科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保定分部
-
出处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5-17,共3页
-
文摘
南水北调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其实施对中国北方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气象学家研究认为中线供水区和受水区有同步枯水的可能,作为城市供水要求连续而稳定,故需要在调水的同时,对水资源进行时空上的调节,其方式有地表水库调蓄和地下水调蓄。本文论述了地下水调蓄的概念、优点、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意义。
-
关键词
地下水调蓄
南水北调工程
水资源
-
分类号
TV6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