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政治史研究的反思 被引量:11
1
作者 和卫国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108-112,共5页
中国政治史地位的衰落,值得认真反思。面对新的学术要求,政治史研究不应局限于权力斗争、利益争夺及纯粹的制度研究,而应以政府政策与政府行为作为研究主线,突出政府角色和地位问题,以此体现政治史在历史学中的统帅作用。
关键词 政治史 政府政策 政府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云春秋鉴古今 行业风姿传后人——读《中国烟草通志》有感
2
作者 张英聘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中国烟草 春秋 烟云 行业 框架结构 委员会 编委会 志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隆朝钱塘江海塘修筑的政治史解读
3
作者 和卫国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0-174,共5页
政治史研究应以"政治"内涵为依据,以往研究对国家治理和政府行政等多有忽略,应该引起特别关注。以此为基点,政治史必须采取"大政治史"的姿态,才能拓展研究领域,重塑自身在史学研究中的主帅地位。乾隆朝钱塘江海塘... 政治史研究应以"政治"内涵为依据,以往研究对国家治理和政府行政等多有忽略,应该引起特别关注。以此为基点,政治史必须采取"大政治史"的姿态,才能拓展研究领域,重塑自身在史学研究中的主帅地位。乾隆朝钱塘江海塘修筑的"政治化",体现了政治理念与政府行为的密切互动,为政治史研究的深入提供了典型的分析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理念 政府行为 钱塘江海塘 乾隆朝 政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外交协会与近代国民外交“对内”趋向 被引量:1
4
作者 曾荣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3-92,共10页
巴黎和会前后,外交风潮迭起,国民外交与北京政府外交走向极不明朗,国民外交协会的成立为其中重要关节。国内舆论界对中日谈判前后北京政府"秘密外交"的批评,孕育了国民外交的"对内"趋向;留日学生的罢学归国行动,强... 巴黎和会前后,外交风潮迭起,国民外交与北京政府外交走向极不明朗,国民外交协会的成立为其中重要关节。国内舆论界对中日谈判前后北京政府"秘密外交"的批评,孕育了国民外交的"对内"趋向;留日学生的罢学归国行动,强化了国民外交对政府外交的"监督之责";国民外交协会的成立及其活动,使得国民外交"对内"趋向得以形成,这不但深刻地影响了巴黎和会时期北京政府的外交走向,还对其后的"国民外交"乃至民国外交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外交协会 国民外交 北京政府 “对内”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