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城市分类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被引量:
5
1
作者
曹银贵
袁春
+1 位作者
周伟
钱铭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8-294,共7页
均一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已经趋于完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国地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由于区域的差异性,首先开展了城市分类,然后再进行评价。在研究过程中,收集了与城市分类与集约利用评价相关的指标,主要包括建...
均一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已经趋于完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国地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由于区域的差异性,首先开展了城市分类,然后再进行评价。在研究过程中,收集了与城市分类与集约利用评价相关的指标,主要包括建设用地与相关的社会经济指标。然后采用层次聚类分析的方法将282个地级城市分成了3类,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别对每一类型城市进行分析,得出每类型城市主成分的组数、每组主成分的贡献率及指标的因子值,分析了各类型城市主成分及指标因子值的差异。最后计算每类型城市的集约利用分值,根据集约利用分级表确定了全国各类型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利用
地级城市
城市分类: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挖潜及模式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曹银贵
袁春
+1 位作者
周伟
钱铭杰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9年第2期167-171,共5页
以不同区域内的14个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城市承载力和城市协调度两个方面挑选了20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获得1997~2005年间各组主成分的贡献率和20个指标的影响因子,从贡献率和影响因子出发,分析了其变化规律。然后从区域...
以不同区域内的14个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城市承载力和城市协调度两个方面挑选了20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获得1997~2005年间各组主成分的贡献率和20个指标的影响因子,从贡献率和影响因子出发,分析了其变化规律。然后从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出发,结合主要影响因子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将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划分为东部模式、中部模式和西部模式,并且各区域呈现出一定的均质性。表4,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模式
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村庄整治规划中迁村并点适宜性评价与判别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周伟
曹银贵
+2 位作者
王静
袁春
乔陆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1-66,共6页
研究目的:构建农村居民点迁村并点的适宜性评价体系,对迁村并点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并对迁村并点进行条件判别。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研究结果:(1)从自然条件的角度构建了迁村并点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2)确定了指标体系因素层...
研究目的:构建农村居民点迁村并点的适宜性评价体系,对迁村并点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并对迁村并点进行条件判别。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研究结果:(1)从自然条件的角度构建了迁村并点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2)确定了指标体系因素层和指标层的权重,地形条件是迁村并点首要考虑的因素,其权重比较大。(3)界定了迁出与合并的适宜性分值分别为小于0.20和大于O.70。(4)分析得出了迁村与并点两种模式的判别条件。研究结论:开展迁村并点的适宜性评价与判别是必要的,一方面有利于进行合理的搬迁与集中选址,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居民点的条件进行快速地迁村并点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整治规划
迁村并点
适宜性评价
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建设型村庄整治规划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曹银贵
周伟
+1 位作者
王静
袁春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8-141,共4页
本文以生态建设型村庄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综述法,系统阐述了生态建设型村庄的基本内涵、存在的问题、整治规划的原则、模式与建议,理清了生态建设型村庄整治规划的体系。研究表明:生态建设型村庄是自然环境开放与循环的统一体,其整治...
本文以生态建设型村庄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综述法,系统阐述了生态建设型村庄的基本内涵、存在的问题、整治规划的原则、模式与建议,理清了生态建设型村庄整治规划的体系。研究表明:生态建设型村庄是自然环境开放与循环的统一体,其整治规划是系统地重新认识人与村庄生态系统的关系;生态建设型村庄整治规划的模式是多样的,在整治规划过程中,其模式不是孤立、绝对的,村庄在建设发展的不同时期可对其灵活运用;生态建设型村庄的整治规划工作意义深远,搞好整治规划,一方面有利于村庄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村庄环境和文化等方面的保护。开展此项研究为生态建设型村庄的整治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建设
村庄
整治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外地物光谱测量技术及方法
被引量:
21
5
作者
何挺
程烨
王静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2年第5期30-36,共7页
野外地物光谱测量在航天航空传感器定标、遥感数据解译、遥感应用潜力研究以及地质填图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野外采集准确的地物波谱需要熟知各种不同的光照条件、大气特性和稳定性(云、风)、仪器视场角、观测和光线照射的结合角度、仪...
野外地物光谱测量在航天航空传感器定标、遥感数据解译、遥感应用潜力研究以及地质填图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野外采集准确的地物波谱需要熟知各种不同的光照条件、大气特性和稳定性(云、风)、仪器视场角、观测和光线照射的结合角度、仪器扫描速度以及目标特征的时空变化等,这些因素对目标波谱具有很大的影响。进行野外光谱测量的第一步是整个试验的总体设计,在设计中必须结合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的具体特性综合考虑数据采集的时间、野外测量的空间尺度、光线照射和观测的几何角度以及记录的野外描述数据等问题。此文详细讨论这些因素对地物光谱测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特征
野外光谱测量
大气特性
植被冠层
光照条件
自然光
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国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建设的设想
被引量:
10
6
作者
王静
张继贤
+1 位作者
郭旭东
张明达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2年第5期18-23,共6页
文章论述了进行全国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开展国家尺度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现状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进行全国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目标与总体框架, 系统主要由全国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监...
文章论述了进行全国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开展国家尺度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现状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进行全国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目标与总体框架, 系统主要由全国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和国家重点生态环境建设监测两大子系统构成, 系统运行方式包括分级监测网络、定期与日常等多种监测形式、空中遥感监测与地面实地调查相结合的监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监测系统建设
资源
生态环境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方法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王静
谢俊奇
+4 位作者
沙志刚
梁耘
刘顺喜
汪秀莲
郭旭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3年第4期25-30,共6页
为了实现土地利用数量与质量变化的快速定位、定性与定量监测 ,解决我国遥感技术应用于土地管理和土地生态管护需求差距的技术难关 ,全面、及时地掌握环北京地区资源和生态环境变化信息。该研究以环北京地区为例 ,首先对环北京地区进行...
为了实现土地利用数量与质量变化的快速定位、定性与定量监测 ,解决我国遥感技术应用于土地管理和土地生态管护需求差距的技术难关 ,全面、及时地掌握环北京地区资源和生态环境变化信息。该研究以环北京地区为例 ,首先对环北京地区进行生态分区 ,确定了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主要内容 ,采取试点研究与工程相结合、遥感监测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研制了监测的总体技术流程 ,并探讨了监测工程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北京地区
生态环境
遥感监测
野外调查
生态分区
技术流程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城市分类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被引量:
5
1
作者
曹银贵
袁春
周伟
钱铭杰
机构
中国
地质大学
土地
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8-294,共7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区域土地集约利用与节地关键技术研究”(2006BAB15B303)资助
文摘
均一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已经趋于完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国地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由于区域的差异性,首先开展了城市分类,然后再进行评价。在研究过程中,收集了与城市分类与集约利用评价相关的指标,主要包括建设用地与相关的社会经济指标。然后采用层次聚类分析的方法将282个地级城市分成了3类,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别对每一类型城市进行分析,得出每类型城市主成分的组数、每组主成分的贡献率及指标的因子值,分析了各类型城市主成分及指标因子值的差异。最后计算每类型城市的集约利用分值,根据集约利用分级表确定了全国各类型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级别。
关键词
集约利用
地级城市
城市分类:层次分析
Keywords
Intensive use, City, City classification,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F301.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挖潜及模式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曹银贵
袁春
周伟
钱铭杰
机构
中国
地质大学
土地
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9年第2期167-171,共5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15B03)
文摘
以不同区域内的14个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城市承载力和城市协调度两个方面挑选了20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获得1997~2005年间各组主成分的贡献率和20个指标的影响因子,从贡献率和影响因子出发,分析了其变化规律。然后从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出发,结合主要影响因子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将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划分为东部模式、中部模式和西部模式,并且各区域呈现出一定的均质性。表4,参6。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模式
区域
Keywords
region
urban land
intensive use
models
region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村庄整治规划中迁村并点适宜性评价与判别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周伟
曹银贵
王静
袁春
乔陆印
机构
中国
地质大学
土地
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1-66,共6页
基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1YYL141)
村镇整治规划技术与实践研究(3-4-2009-201)
文摘
研究目的:构建农村居民点迁村并点的适宜性评价体系,对迁村并点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并对迁村并点进行条件判别。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研究结果:(1)从自然条件的角度构建了迁村并点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2)确定了指标体系因素层和指标层的权重,地形条件是迁村并点首要考虑的因素,其权重比较大。(3)界定了迁出与合并的适宜性分值分别为小于0.20和大于O.70。(4)分析得出了迁村与并点两种模式的判别条件。研究结论:开展迁村并点的适宜性评价与判别是必要的,一方面有利于进行合理的搬迁与集中选址,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居民点的条件进行快速地迁村并点判别。
关键词
村庄整治规划
迁村并点
适宜性评价
判别
Keywords
village rearrangement planning
relocation and consolidation
suitability assessment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F301.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建设型村庄整治规划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曹银贵
周伟
王静
袁春
机构
中国
地质大学
土地
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8-141,共4页
基金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业务项目(3-4-2009-201)
文摘
本文以生态建设型村庄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综述法,系统阐述了生态建设型村庄的基本内涵、存在的问题、整治规划的原则、模式与建议,理清了生态建设型村庄整治规划的体系。研究表明:生态建设型村庄是自然环境开放与循环的统一体,其整治规划是系统地重新认识人与村庄生态系统的关系;生态建设型村庄整治规划的模式是多样的,在整治规划过程中,其模式不是孤立、绝对的,村庄在建设发展的不同时期可对其灵活运用;生态建设型村庄的整治规划工作意义深远,搞好整治规划,一方面有利于村庄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村庄环境和文化等方面的保护。开展此项研究为生态建设型村庄的整治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
生态建设
村庄
整治
规划
Keyword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villages
regulating
planning
分类号
TU982.29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外地物光谱测量技术及方法
被引量:
21
5
作者
何挺
程烨
王静
机构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2年第5期30-36,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863项目(863-103-06-03)
文摘
野外地物光谱测量在航天航空传感器定标、遥感数据解译、遥感应用潜力研究以及地质填图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野外采集准确的地物波谱需要熟知各种不同的光照条件、大气特性和稳定性(云、风)、仪器视场角、观测和光线照射的结合角度、仪器扫描速度以及目标特征的时空变化等,这些因素对目标波谱具有很大的影响。进行野外光谱测量的第一步是整个试验的总体设计,在设计中必须结合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的具体特性综合考虑数据采集的时间、野外测量的空间尺度、光线照射和观测的几何角度以及记录的野外描述数据等问题。此文详细讨论这些因素对地物光谱测量的影响。
关键词
光谱特征
野外光谱测量
大气特性
植被冠层
光照条件
自然光
光谱仪
Keywords
spectral feature
field spectrometry
atmospheric characteristics
vegetation canopy
分类号
P237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国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建设的设想
被引量:
10
6
作者
王静
张继贤
郭旭东
张明达
机构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2年第5期18-23,共6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百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资助项目。
文摘
文章论述了进行全国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开展国家尺度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现状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进行全国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目标与总体框架, 系统主要由全国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和国家重点生态环境建设监测两大子系统构成, 系统运行方式包括分级监测网络、定期与日常等多种监测形式、空中遥感监测与地面实地调查相结合的监测方式。
关键词
综合监测系统建设
资源
生态环境
中国
Keywords
resources
eco-environment
monitor
system
分类号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方法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王静
谢俊奇
沙志刚
梁耘
刘顺喜
汪秀莲
郭旭东
机构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3年第4期25-30,共6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百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资助
文摘
为了实现土地利用数量与质量变化的快速定位、定性与定量监测 ,解决我国遥感技术应用于土地管理和土地生态管护需求差距的技术难关 ,全面、及时地掌握环北京地区资源和生态环境变化信息。该研究以环北京地区为例 ,首先对环北京地区进行生态分区 ,确定了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主要内容 ,采取试点研究与工程相结合、遥感监测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研制了监测的总体技术流程 ,并探讨了监测工程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
环北京地区
生态环境
遥感监测
野外调查
生态分区
技术流程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Keywords
Beijing-surrounded area,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ecological zoning, monitor content, technological process
分类号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X83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城市分类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曹银贵
袁春
周伟
钱铭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挖潜及模式研究
曹银贵
袁春
周伟
钱铭杰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村庄整治规划中迁村并点适宜性评价与判别研究
周伟
曹银贵
王静
袁春
乔陆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生态建设型村庄整治规划研究
曹银贵
周伟
王静
袁春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1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野外地物光谱测量技术及方法
何挺
程烨
王静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2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全国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建设的设想
王静
张继贤
郭旭东
张明达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方法研究
王静
谢俊奇
沙志刚
梁耘
刘顺喜
汪秀莲
郭旭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