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的虚假信息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袁莎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56,157,158,共27页
虚假信息作为信息操控的重要手段,在国际关系中存在已久。随着信息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境虚假信息日益泛滥。国际关系学界对于虚假信息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系统性和理论性不足,且充斥西方中心主义思维,甚至成为西方操纵的舆论武器。... 虚假信息作为信息操控的重要手段,在国际关系中存在已久。随着信息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境虚假信息日益泛滥。国际关系学界对于虚假信息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系统性和理论性不足,且充斥西方中心主义思维,甚至成为西方操纵的舆论武器。实际上,虚假信息作为新兴的复合型国家安全威胁,呈现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的特征,是困扰国际社会的一种新生现象。虚假信息对中国国家安全也构成严峻挑战,危害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和国家利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虚假信息疫情”将这一危害暴露无遗。虚假信息的泛滥有个人心理和社会需求层面的原因,也受信息技术及政治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当前,虚假信息政治化倾向严重,对国家安全乃至国际安全的挑战日趋复杂严峻。因此,我们必须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目标,强化虚假信息治理,有效防范化解虚假信息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虚假信息 复合型国家安全威胁 虚假信息疫情 虚假信息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美国的认知和可能应对 被引量:8
2
作者 杜兰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7,共7页
"丝绸之路经济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是中国新一届政府外交工作的一大亮点,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美国对这一倡议十分关注和重视,认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是为了向西拓展战略空间,抗衡"亚太... "丝绸之路经济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是中国新一届政府外交工作的一大亮点,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美国对这一倡议十分关注和重视,认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是为了向西拓展战略空间,抗衡"亚太再平衡"战略,塑造"去美国化"的地区新秩序。如何处理好美国因素,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印太”基础设施投资竞争策略 被引量:28
3
作者 刘飞涛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0,137,共21页
自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式推出“印太”概念以来,为维护其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和经济利益,美国通过改革对外投资和发展援助机制、加大投融资力度、构建基础设施投资国际伙伴关系等手段进行布局、造势,逐步形成了一套推进“印太”基础设施投资... 自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式推出“印太”概念以来,为维护其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和经济利益,美国通过改革对外投资和发展援助机制、加大投融资力度、构建基础设施投资国际伙伴关系等手段进行布局、造势,逐步形成了一套推进“印太”基础设施投资竞争的基本策略,核心目标是与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展开竞争。近期看,由于美国过度政治化操作以及竞争优势不足和私人资本承受风险意愿不高等主客观因素制约,美国“印太”基础设施投资竞争策略的政治影响将大于其经济效应;长远看,美国“印太”基础设施投资竞争策略与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中美在剧烈磨合之后仍有可能找到竞争与合作相对平衡的共处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印太” 基础设施投资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美国优先”的诉求与制约 被引量:39
4
作者 沈雅梅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6-111,共16页
"美国优先"是特朗普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则,构成正在形成中的"特朗普主义"的关键内容。一年来的特朗普外交实践表明,"美国优先"以争取国内选票、斩获实际利益、打造双边交易、解除对国际事务的管理负担等为... "美国优先"是特朗普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则,构成正在形成中的"特朗普主义"的关键内容。一年来的特朗普外交实践表明,"美国优先"以争取国内选票、斩获实际利益、打造双边交易、解除对国际事务的管理负担等为诉求,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政策实施面临政府内部意见分歧、实施制度乏力、国内议程牵制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从目前看,特朗普外交已经给美国在软实力方面的优势、美国与盟国的关系、一些重要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和整个国际秩序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长远看,以"美国优先"为口号的特朗普外交,可能增加美国在世界深刻变革面前掉队和成为输家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优先 美国外交 特朗普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华经贸政策新发展与中美经贸关系前景 被引量:13
5
作者 龚婷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4-107,125-126,共14页
近期美国针对中国的保护主义单边行动集中于中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的产品和投资,反映美国对华经贸政策的竞争态势加剧,对中美经贸的健康发展将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给双方管控经贸摩擦、做大"经济合作蛋糕"带来新的挑战。... 近期美国针对中国的保护主义单边行动集中于中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的产品和投资,反映美国对华经贸政策的竞争态势加剧,对中美经贸的健康发展将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给双方管控经贸摩擦、做大"经济合作蛋糕"带来新的挑战。特朗普政府贸易保护主义理念、强硬派主导经贸政策、对中国实力发展的戒心以及地缘政治考量是中美经贸关系日趋紧张的主要原因。双方首脑外交举足轻重的作用、中美经贸关系互惠互利的基础、美国国内的反对力量以及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机遇等因素都将有助于双方通过共同努力及多轮磋商解决分歧和争端并进一步加强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对华经贸政策 中美关系 中美经贸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强化对华竞争及中美关系的走势(英文) 被引量:6
6
作者 刘飞涛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62,共14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持续上升、中美利益分配格局发生变化以及美国对国际事务管控能力下降,美国在军事、外交、经济、意识形态等领域持续加大对华竞争力度,以维持长久以来对华交往的优势地位,有时甚至不惜走向单边制裁的政策边缘。...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持续上升、中美利益分配格局发生变化以及美国对国际事务管控能力下降,美国在军事、外交、经济、意识形态等领域持续加大对华竞争力度,以维持长久以来对华交往的优势地位,有时甚至不惜走向单边制裁的政策边缘。不过,中美相互依存加深、各类沟通交流机制日益健全以及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默契,又使中美竞争维持在可控范围之内,中美关系将迎来竞争性明显上升的战略磨合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对华竞争 新型大国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梦”的公共外交: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3
7
作者 沈雅梅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103,共15页
“中国梦”的提出为中国开展公共外交、优化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带来新的机遇和使命。梳理两年多来的相关国际舆论可以发现,“中国梦”的国际传播仍面临诸多挑战,外界对于“中国梦”的实现主体、基本内涵和发展前景等存在矛盾认... “中国梦”的提出为中国开展公共外交、优化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带来新的机遇和使命。梳理两年多来的相关国际舆论可以发现,“中国梦”的国际传播仍面临诸多挑战,外界对于“中国梦”的实现主体、基本内涵和发展前景等存在矛盾认知。这赋予中国公共外交新的时代使命,即向世界说明,“中国梦”不是威胁,而是惠及各方的发展机遇。为此,需立足中国站位,掌握全球视野,完善公共外交模式,丰富和创新公共外交的战略内涵。同时,需冷静看待和处理一些战略和文化方面的挑战,以完善“中国梦”的国际传播为契机,营造对华客观、友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从而化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遇到的软实力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世界梦 话语权 公共外交 中国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的海上封锁“规则” 被引量:4
8
作者 曹群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54-71,I0003,共19页
现代意义的海上封锁是一种经数百年演变而来的制度,其相关国家实践肇始于大航海时代,并随着军事科技及应用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目前认知的“国际规则”。关于海上封锁,尚不存在“公约”之类条约法,其仍主要由习惯国际法调整。从实践历史... 现代意义的海上封锁是一种经数百年演变而来的制度,其相关国家实践肇始于大航海时代,并随着军事科技及应用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目前认知的“国际规则”。关于海上封锁,尚不存在“公约”之类条约法,其仍主要由习惯国际法调整。从实践历史来看,国际性武装冲突中的海上封锁案例占绝大多数,而涉及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海上封锁案例较少,且自二战结束迄今更少有广为认可的具有实效性的“合法”先例。在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适用“海上封锁法”的首要关键是解决交战团体的承认问题,亦当遵守适用于国际性武装冲突的相关封锁“规则”,尤其是“日内瓦四公约”所确立的国际人道法原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皆系“平时法”,在“战时”对于交战各方而言将被海上武装冲突法取代,“封锁区”及周边相关海、空域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与民航空管安排亦难免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封锁 非国际性武装冲突 圣雷莫手册 奥本海国际法 日内瓦四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南海合作机制化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16
9
作者 杜兰 曹群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3-95,共13页
近年来,南海地区有关国家间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不断取得进展,但依然存在进一步深化合作的空间,应在现有合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秉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广泛吸取其他闭海或半闭海海域的合作经验,并结合南海地区特殊性,探寻... 近年来,南海地区有关国家间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不断取得进展,但依然存在进一步深化合作的空间,应在现有合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秉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广泛吸取其他闭海或半闭海海域的合作经验,并结合南海地区特殊性,探寻出一条助力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南海合作机制化道路。当前,东盟南海声索国对华政策转向积极,加强南海合作机制化正当其时,应按领域敏感度从低到高逐步推展合作,初期可以软性法律约束之,中长期可考虑建立南海合作理事会统筹推进南海地区防灾减灾、海上搜救、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科学研究、海上航行安全等领域务实的、机制化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合作 中国-东盟关系 南海合作理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心要义与构建路径 被引量:8
10
作者 袁莎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41,123,共17页
作为全球治理的新兴领域,网络空间面临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多重挑战。着眼于信息时代下的人类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以“命运共同体”新范式超越“零和博弈”旧模式,为全球网络空间治... 作为全球治理的新兴领域,网络空间面临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多重挑战。着眼于信息时代下的人类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以“命运共同体”新范式超越“零和博弈”旧模式,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践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须坚持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以把网络空间建设成造福全人类的发展、安全、责任和利益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全球网络空间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在中南半岛的竞争态势及合作前景 被引量:6
11
作者 杜兰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95-104,共10页
中南半岛国家是中国的传统友好伙伴。随着近年来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迅速提升和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南半岛已成为中国在周边的战略依托,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美国奥巴马政府2009年上台后,实施"亚... 中南半岛国家是中国的传统友好伙伴。随着近年来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迅速提升和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南半岛已成为中国在周边的战略依托,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美国奥巴马政府2009年上台后,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将中南半岛作为重要"前沿阵地"。中美两国随之在这一地区展开了政治影响力、经济主导权和外交软实力等方面的激烈博弈。中国一方面应警惕美国在中南半岛的各方面动作,另一方面也需与美国管控分歧与竞争,探寻双边协调与合作,消弭竞争对双边关系和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巴马政府 中南半岛 中国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台海博弈的风险变数和危机管控 被引量:8
12
作者 曹群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84-104,I0004,共22页
近年来,美国不断纵容支持“台独”势力,大肆炒作中国大陆对台“军事施压”,造成台海局势高度紧张。拜登政府延续了特朗普政府的“以台制华”战略,在继承前任诸多涉台政策“遗产”基础上“加倍下注”,通过“切香肠”方式日益掏空虚化一... 近年来,美国不断纵容支持“台独”势力,大肆炒作中国大陆对台“军事施压”,造成台海局势高度紧张。拜登政府延续了特朗普政府的“以台制华”战略,在继承前任诸多涉台政策“遗产”基础上“加倍下注”,通过“切香肠”方式日益掏空虚化一个中国政策,与盟友加强涉台勾连,大搞“三海联动”,甚至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行动进一步升级。随着美国对华全面战略竞争的推展,中国台湾当局“挟洋谋独”行动或将加码,美国在涉台问题上小动作也将更多,今后中美台海博弈面临的风险变数将会持续增大,中美在台海“冲突”的可能性攀升。中美有必要协商在“战略”和“技术”层面上共同推进建立信任措施与危机管控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中国台湾问题 台海博弈 一个中国原则 海上危机管控 防空识别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理解“两个大局”的理论逻辑与外交指导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卿 刘畅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7,138,共18页
习近平关于“两个大局”的重要论述,是对当今国内国际大势的科学判断。“两个大局”以恢弘的视角审视中国与世界关系,勾勒了历史交汇期独特的国际图景,蕴含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体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宏阔的战略视野和... 习近平关于“两个大局”的重要论述,是对当今国内国际大势的科学判断。“两个大局”以恢弘的视角审视中国与世界关系,勾勒了历史交汇期独特的国际图景,蕴含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体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宏阔的战略视野和深邃的战略思维。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大局”的理论逻辑,有助于我们精准定位中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与世界坐标,为研判国际形势、把准潮流方向、保持战略定力,有效应对各种复杂的风险与挑战、做好各项外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中国外交 “两个大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