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外交全球战略新布局——习近平主席出访太平洋岛国的重大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玮 韩锋 +1 位作者 陈须隆 金灿荣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共3页
2014年11月21—23日,习近平主席对斐济进行国事访问,并同太平洋建交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习主席在访问期间发表了多次讲话,表达的是同一个主题,即中国"愿同各岛国一道努力,求友谊之真,务合作之实,结共赢之果,共圆发展繁荣和谐... 2014年11月21—23日,习近平主席对斐济进行国事访问,并同太平洋建交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习主席在访问期间发表了多次讲话,表达的是同一个主题,即中国"愿同各岛国一道努力,求友谊之真,务合作之实,结共赢之果,共圆发展繁荣和谐之梦",宣示了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建立在命运共同体理论基础上的平等外交。这一理念反映了"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全新的外交义利观,体现了中国外交的新面貌、新姿态和新布局,从而开创了我国新的外交战略和外交构架体系。习主席"平等外交"理念的提出,开创了我国外交的新时期。从新中国奠基时期的"革命外交"到改革起步时期的"务实外交",再到"全球化"新时期的"平等外交",实现了历史性和时代性的伟大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岛国 中国外交 时代性 历史性 习近平 全球战略 平等外交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南海政策:目标与战略 被引量:15
2
作者 时永明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1-10,共10页
美国提出"南海冻结论"再次表明了积极介入南中国海问题的态度。美国虽然是南海的域外国家,但南海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与美国的霸权战略有着密切关系。二战后美国控制大陆边缘地带的霸权战略将南中国海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这是美... 美国提出"南海冻结论"再次表明了积极介入南中国海问题的态度。美国虽然是南海的域外国家,但南海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与美国的霸权战略有着密切关系。二战后美国控制大陆边缘地带的霸权战略将南中国海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这是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的战略根源。奥巴马维护美国所谓"领导地位"的战略,使南海问题又成了美国战略利用的工具。美国不仅要维护其在南海的利益,还要借南海问题达到其主导地区秩序走向的目的。这使南海成为中美战略博弈的场所。因此,中国在进行维权活动时要注意把握战略利益的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问题 美国战略 地缘政治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文明倡议:缘起、内涵与中国实践 被引量:14
3
作者 朱中博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47,138,139,共31页
全球文明倡议立基于中华文明5000余年厚重积淀,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前景,彰显中国领导人的天下胸怀,体现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使命担当。它以四个“共同倡导”为内涵,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直面文明交流互鉴的突... 全球文明倡议立基于中华文明5000余年厚重积淀,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前景,彰显中国领导人的天下胸怀,体现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使命担当。它以四个“共同倡导”为内涵,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直面文明交流互鉴的突出堵点,指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基础支撑。推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要落实到政治、经济、人文交流等方方面面。中国与世界的紧密关系,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已经并将继续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提供强大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文明倡议 文明发展规律 文明进步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不愿强势介入南海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苏晓晖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27,62,共3页
今年以来,伴随美国不断搅动南海局势,引发地区热点紧张升温,欧盟等其他域外力量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立场受到更多关注。目前看,欧盟对南海争议介入不多,也不是地区安全事务的重要参与者。
关键词 南海问题 强势介入 航行自由 重要参与者 国际海洋 南海争端 军事存在 飞鱼反舰导弹 防空武器 法国进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岛国对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及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须隆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共3页
总体看,太平洋岛国对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及作用已今非昔比,相比20世纪有了大幅提升,今后还将继续提升。 历史上,各国基本以传统安全观来看待太平洋岛国在国际与地区安全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亦不例外。从地缘战略与安全角度来看... 总体看,太平洋岛国对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及作用已今非昔比,相比20世纪有了大幅提升,今后还将继续提升。 历史上,各国基本以传统安全观来看待太平洋岛国在国际与地区安全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亦不例外。从地缘战略与安全角度来看,太平洋岛国对中国国家安全可谓无足轻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安全 太平洋岛国 传统安全观 20世纪 地区安全 地缘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发达国家公共债务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扈大威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9-135,共17页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发达国家为应对疫情冲击出台的大力度财政干预措施,让其本已捉襟见肘的公共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债务失控风险上升。目前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力图稳住债务市场,压低融资成本,控制债务规模继续攀升,并着手制定中长期减债...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发达国家为应对疫情冲击出台的大力度财政干预措施,让其本已捉襟见肘的公共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债务失控风险上升。目前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力图稳住债务市场,压低融资成本,控制债务规模继续攀升,并着手制定中长期减债计划,但前景并不乐观。严重的债务负担将诱发滞胀危机和债务危机,损害福利计划的财政基础,并削弱发达国家的国际行动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公共债务 财政干预 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与全球网络安全治理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蛟龙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8-118,126,共22页
联合国通过建立包容性治理框架,制定网络规范,纾解网络空间安全困境,实现了对全球网络安全治理的协调性引领,已成为推动全球网络安全治理的主要场所。然而,对联合国在全球网络安全治理中的角色,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认知不同。受大国战... 联合国通过建立包容性治理框架,制定网络规范,纾解网络空间安全困境,实现了对全球网络安全治理的协调性引领,已成为推动全球网络安全治理的主要场所。然而,对联合国在全球网络安全治理中的角色,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认知不同。受大国战略博弈影响,联合国网络安全治理进程面临激烈的制度竞争和规范冲突。这说明国际社会尚未确立统一的网络空间秩序愿景,地缘政治竞争有向网络空间渗透的趋势。各国应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加快联合国网络安全常设机制建设,提升联合国网络安全规范有效性,推动联合国在全球网络安全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治理 联合国 全球治理 国际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亚局势新动向对“一带一路”在南亚推进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青燕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15,76,共6页
中国在南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已取得积极进展。当前该地区局势发展呈现新态势:印度崛起助长其强化地区主导权与实现大国抱负,巴基斯坦内忧外患发展受阻,阿富汗恐怖主义活动外溢加剧地区动荡等,这些因素叠加使中国在南亚推进&... 中国在南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已取得积极进展。当前该地区局势发展呈现新态势:印度崛起助长其强化地区主导权与实现大国抱负,巴基斯坦内忧外患发展受阻,阿富汗恐怖主义活动外溢加剧地区动荡等,这些因素叠加使中国在南亚推进"一带一路"面临的政治安全风险大幅上升。复杂局势考验着中国智慧。中国需迎难而上,重视中印关系,破解合作困境,运筹好与南亚中小国家的关系,并发挥"中巴经济走廊"地区辐射作用,尤其是加强与阿富汗及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以提升中国与南亚的区域合作水平,拓展"一带一路"在南亚建设的合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南亚局势 中印合作困境 “中巴经济走廊” 阿富汗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战期间英国对战后世界秩序的构想与实践
9
作者 钱宇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7-104,共8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的世界霸主英国,希望借战争机会重建其霸权地位,并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展开了对战后世界秩序的规划。但英美双方对战后世界秩序的构想存在根本性分歧,两国因而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关系。最终,由于严重的国力衰退和战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的世界霸主英国,希望借战争机会重建其霸权地位,并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展开了对战后世界秩序的规划。但英美双方对战后世界秩序的构想存在根本性分歧,两国因而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关系。最终,由于严重的国力衰退和战事的实际进展,英国的构想大部分未能实现,美国主导了战后世界秩序的建设。英国的战后世界秩序构想方案,反映了其国家领导集体长期以来的全球治理思想与实践,均受到殖民帝国主义理念的深深毒害。其在二战中所提出的战后秩序设计仍保有战前殖民帝国主义的浓重色彩,毫不顾及民族自决原则,彻底违逆人类进步发展的时代大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 英国 国际战略 战后世界秩序 帝国主义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