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PP与RCEP贸易自由化经济效果的GTAP模拟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裕仁 郑学党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共9页
TPP和RCEP被视为推进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两条关键路径,伴随美国退出TPP和RCEP坚定推进,学术界将更多视线不断聚焦在RCEP上,RCEP替代TPP的呼声日渐高涨。RCEP究竟是否可以替代TPP?是否可以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带来相较于TPP的更... TPP和RCEP被视为推进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两条关键路径,伴随美国退出TPP和RCEP坚定推进,学术界将更多视线不断聚焦在RCEP上,RCEP替代TPP的呼声日渐高涨。RCEP究竟是否可以替代TPP?是否可以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带来相较于TPP的更多优势?文章运用GTAP模型,假设TPP和RCEP均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分别从福利水平变化、实际GDP变化、贸易条件变化、进出口和贸易平衡变化四个方面给其成员和非成员带来的经济效应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发现,从成员和非成员整体利益得失看,RCEP可以替代TPP。如果TPP和RCEP各自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带给区域内成员的正面经济效应十分明显,区域外成员则遭受不同程度损失;如果同时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则RCEP成员经济效应高于TPP成员,中国从RCEP单独货物贸易自由化中获得的经济效应高于TPP和RCEP均成立时获得的经济效应;无论TPP还是RCEP,欧盟、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在其货物贸易自由化时均会遭受损失。为应对未来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带来的挑战,中国应从三个圈层积极推进和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P RCEP 贸易自由化 GTAP模型 经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价值竞争力评价及空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郑学党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86,共6页
从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三个层面构建了制造业价值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基于2009—2014年相关平均数据,对中国七大区域的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总体水平偏低,价值创造对价... 从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三个层面构建了制造业价值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基于2009—2014年相关平均数据,对中国七大区域的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总体水平偏低,价值创造对价值竞争力贡献较高,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则相对较低。华东和华中地区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最强,华南、华北和东北地区次之,西南和西北地区最弱。从制造业价值竞争力类型看,东北和西北地区属于价值创造型,西南、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属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型,华南地区属于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型,各区域内部省区市间制造业价值竞争力差异十分明显。要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价值竞争力提升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价值竞争力 价值创造 价值实现 价值分配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格局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现实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蓝庆新 汪春雨 郑学党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145,共14页
国外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和升级,叠加以美国"科技脱钩"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倾向愈演愈烈,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不断加大。我国制造业深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外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和升级,叠加以美国"科技脱钩"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倾向愈演愈烈,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不断加大。我国制造业深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疫情对我国部分进口依赖行业上游链条输入带来不确定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将加速我国外向型供应链产品的国产化替代步伐。我国具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本土市场规模优势,多年技术创新沉淀潜力蓄势待发,尤其疫情期间出现的企业敢用和愿意用国产产品的好苗头,国产化替代有望迎来历史性拐点。进一步建议,我国要抓住率先控制疫情和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的关键窗口期,以稳定供应链、保障要素链、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思路,充分发挥财税金融政策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加快形成自主可控技术,乘势推进关键环节、核心领域和重点产品的国产化应用和迭代升级,做深、做长、做实产业链,打造"进可攻、退可守"的产业生态体系,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 产业链供应链 国产化替代 财税金融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两岸共同参与策略选择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学党 华晓红 庄芮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2-126,共5页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FTA为代表的经济一体化是未来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中国大陆与台湾同处亚太生产网络的关键环节,但相比中国大陆,台湾FTA进展缓慢,基本被排除在亚太主要FTA之外。运用G...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FTA为代表的经济一体化是未来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中国大陆与台湾同处亚太生产网络的关键环节,但相比中国大陆,台湾FTA进展缓慢,基本被排除在亚太主要FTA之外。运用GTAP模型,以RCEP和中日韩FTA为例,模拟分析了亚太两大FTA贸易自由化对两岸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包括台湾在内的非成员,无论GDP增长、社会福利还是贸易条件等,均受到两大FTA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两大FTA同时实现贸易自由化,台湾受损程度更为严重。在当前两岸互信不足情况下,只有联合中国大陆共同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才是台湾拓展"国际经济空间"和避免被"边缘化"的根本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 RCEP 中日韩FTA 经济效应 共同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