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非标应急物资的运输机混合装载方案
1
作者 唐建勋 岳帅 +1 位作者 王岩韬 赵向领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4-252,共9页
针对应急物资调运时运输机载重和空间利用率偏低问题,面向类型多、尺寸质量差异大、存在捆绑或成比例运输的非标应急物资,研究运输机的混合装载方法。提出基于尺寸的分类标准,将物资分为大中小3类;针对中小型物资建立多目标二维装载模型... 针对应急物资调运时运输机载重和空间利用率偏低问题,面向类型多、尺寸质量差异大、存在捆绑或成比例运输的非标应急物资,研究运输机的混合装载方法。提出基于尺寸的分类标准,将物资分为大中小3类;针对中小型物资建立多目标二维装载模型,融合最低水平线算法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Ⅲ)求解,将结果视为大型物资;在运输机货舱中,以最大装载面积、业载及最小重心偏差为目标,利用NSGA-Ⅲ生成大型物资装载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物资分类与分阶段求解,可有效降低解空间维度,提高求解效率,生成的装载方案的货舱空间平均利用率达78.09%,载重平均利用率达86.19%,平均重心偏差仅0.222 m,在保障飞行安全的前提下显著提升运输机利用率,为应急救援快速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标应急物资 运输机 装载方案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Ⅲ) 最低水平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一次污染传输过程中的光量子雷达联合组网监测
2
作者 周咪咪 尚祥 +6 位作者 曲泺源 田奥文 刘燕平 张峰 全征宇 申屠国樑 贾铭蛟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5-1664,共10页
为实现对污染传输过程的协同立体观测,将光量子雷达联合组网系统在济南市部署并运行,获取颗粒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以及风场和能见度4个视角的雷达观测数据,并结合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监测信息,对2023年11月2—3日期间的污染传输事件进行了... 为实现对污染传输过程的协同立体观测,将光量子雷达联合组网系统在济南市部署并运行,获取颗粒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以及风场和能见度4个视角的雷达观测数据,并结合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监测信息,对2023年11月2—3日期间的污染传输事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济南市光量子雷达水平扫描监测较好地监测到此次污染事件的污染团入境、传输、累积、过境等过程,为解析大气污染的形成机制及追溯污染源提供了证据。在垂直监测方面,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监测到污染团入境的演变过程,并分析了其与颗粒物浓度变化之间的联系。此外,通过测风雷达监测数据发现,风速和风向对污染过程具有显著影响,进一步验证了气象条件在污染传输中的重要作用。能见度雷达监测到污染事件发生后能见度距离的实时变化,为评估污染程度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提供了依据。光量子雷达组网监测系统在此次污染事件中展现出了全面的观测能力,不仅准确获取了污染来源、污染成因及相关气象数据等信息,还为地区污染治理和区域联防联控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量子雷达 大气污染 污染传输 环境监测 颗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飞行包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序 陈琳 +1 位作者 谭力 邓豪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78-79,共2页
电子飞行包会涉及到很多的新兴技术,如云技术、FMC、WMI等。通过对比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相对权重值较大的应用程序,再结合一些新技术新理念,提出对这些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案建议,并对其涉及的技术功能进行介绍。
关键词 电子飞行包(EFB) 内容管理系统(CMS) 数据通信 性能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M的舰载雷达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炬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64-169,共6页
首先研究了目标跟踪中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和常用的机动目标跟踪模型,分析了各模型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跟踪性能。然后,引入交互式多模型算法,使用多个不同的运动模型匹配目标不同的运动模式,且各模型之间存在交互。在MATLAB中模拟舰载雷... 首先研究了目标跟踪中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和常用的机动目标跟踪模型,分析了各模型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跟踪性能。然后,引入交互式多模型算法,使用多个不同的运动模型匹配目标不同的运动模式,且各模型之间存在交互。在MATLAB中模拟舰载雷达的目标运动航迹,采用交互式多模型算法,通过对经典交互式模型(即一个CV模型和一个CA模型)的实验仿真,验证了在目标跟踪系统中交互式多模型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目标跟踪 交互式多模型 目标跟踪模型 舰载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初边界场对一次超级单体过程模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思祺 张文韬 王澄海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5-447,共13页
使用不同初边界场驱动WRFv4.3模拟了2021年8月9日北京地区发生的一次超级单体过程,检验了大尺度初边界值场对中小尺度模拟的差异,并分析了其机理。结果表明,FNL、GDAS和ERA-5三种再分析资料的时空温压场结构在东亚地区存在差异,导致了WR... 使用不同初边界场驱动WRFv4.3模拟了2021年8月9日北京地区发生的一次超级单体过程,检验了大尺度初边界值场对中小尺度模拟的差异,并分析了其机理。结果表明,FNL、GDAS和ERA-5三种再分析资料的时空温压场结构在东亚地区存在差异,导致了WRF模拟的要素场出现差异。和站点观测资料相比,FNL资料分辨率较低,对影响系统的描述较差,模拟的超级单体过程衰减过快;ERA-5资料误差较小,尤其在对流层低层850 hPa与观测偏差在三种再分析资料中最小,低层水汽辐合模拟偏差减小,较好地再现了超级单体范围。结果也表明,模式初始时刻越接近超级单体发生时刻,模拟的拟合程度越高,表明对于移速快的天气系统,初边界场的更新要和天气系统移动速度相匹配,这和系统内部存在的重力波活动有关;大尺度初边界的质量对天气过程的模拟非常重要,而天气系统本身的中小尺度特性决定了中尺度模式模拟的成功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边界场 WRF模式 超级单体 时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