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风险与化解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茉楠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34,共3页
什么样的"去杠杆"才更有益于经济的稳定和结构的调整?在当前实际利率趋高的背景下,如何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管控"去杠杆化"风险已经是当务之急。可以说,近日,央行启动"定向降准"是恰逢其时,未来决策当局应... 什么样的"去杠杆"才更有益于经济的稳定和结构的调整?在当前实际利率趋高的背景下,如何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管控"去杠杆化"风险已经是当务之急。可以说,近日,央行启动"定向降准"是恰逢其时,未来决策当局应该创新手段有序推动去杠杆化。本文以非金融部门企业债务风险为视角,分析了债务风险凸显的态势及成因,指出高利率条件下去杠杆不可行,强调要正视债务风险化解的复杂性,主张以综合性金融措施,盘活存量金融资源、定向"点贷"支持实体经济来有序去杠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债风险 去杠杆 金融调控 融资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外储管理提升中国国家战略能力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茉楠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16,共5页
3.6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是中国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资产和国民财富。外储在平衡国际收支、提高对外支付能力、稳定本币汇率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过度积累的外储不仅严重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导致外汇... 3.6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是中国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资产和国民财富。外储在平衡国际收支、提高对外支付能力、稳定本币汇率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过度积累的外储不仅严重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导致外汇冲销成本越来越大,特别是大量外储沉淀于美债等低收益资产,产生重大的估值效应损失。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中国如何配置、运用巨额储备资产,实现多重战略目标并提高其收益水平,已经成为关系到中国经济金融安全的最重要的战略性命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汇储备 外汇委托贷款 藏汇于民 资产证券化 主权财富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新阶段需要创新宏观管理思路——2013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未来政策取向
3
作者 张茉楠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14,63,共5页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处于周期回落和结构调整的压力集聚期,这同时体现在经济总量增长放慢和经济结构出现调整两个方面,这使得宏观政策目标的平衡中,"调结构"与"控风险"的重要性增加。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潜在经济增长...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处于周期回落和结构调整的压力集聚期,这同时体现在经济总量增长放慢和经济结构出现调整两个方面,这使得宏观政策目标的平衡中,"调结构"与"控风险"的重要性增加。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的新阶段,如何在"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间找到"黄金平衡点"是摆在新一届政府面前的新的重大挑战。未来中国需要以"降低结构失衡,提高要素效率"为核心目标,创新宏观管理思路,优化中长期供给能力,真正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 走势 管理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讲好中国故事的现实困难与破解之策 被引量:108
4
作者 徐占忱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26,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既是一个事关中国自身发展以及如何构建中国与世界新型合作共赢关系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也是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中西文化深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既是一个事关中国自身发展以及如何构建中国与世界新型合作共赢关系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也是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中西文化深度互动条件下如何做好跨文化国家沟通和国家形象管理的复杂技术性问题。新的历史条件下讲好中国故事,要深入分析其中的现实困难,加强有关重大理论和技术问题研究,创新国家形象管理机制和手段,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形成战略清晰、措施合理、行动有力的工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 话语权体系 国际沟通 国家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数字贸易战略:新规则与新挑战 被引量:33
5
作者 张茉楠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3-27,共5页
当今世界,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探索增长的路径。世界数字贸易亟待一个全球性的贸易框架来规范,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统一、公平、高效的新的全球贸易规则。中国需要积极在保护数据安全与促进数字贸易发展方... 当今世界,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探索增长的路径。世界数字贸易亟待一个全球性的贸易框架来规范,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统一、公平、高效的新的全球贸易规则。中国需要积极在保护数据安全与促进数字贸易发展方面寻求平衡,在全球新一轮国际贸易规则与数字贸易制定中争取主动权,推动建立公平、透明、统一、一致的全球贸易规则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数字经济 全球贸易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应全球新趋势全面改革中国国民核算体系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茉楠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2-44,78,共4页
调整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体系已成为全球新的大趋势。美国率先将研发支出(R&D)、娱乐文化支出以及退休金等指标纳入新的GDP统计之中,成为全球率先践行SNA-2008国民经济核算新标准体系的国家。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明显滞后于国际新标准... 调整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体系已成为全球新的大趋势。美国率先将研发支出(R&D)、娱乐文化支出以及退休金等指标纳入新的GDP统计之中,成为全球率先践行SNA-2008国民经济核算新标准体系的国家。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明显滞后于国际新标准,也难以符合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迫切需要全面改革中国国民核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核算体系 新趋势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观看待中国资本流动未有之变局
7
作者 张茉楠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3-46,共4页
近一时期以来,对中国跨境资本大幅外流担忧加剧。数据显示,中国外汇储备在2014年6月达到3.993万亿美元,逼近4万亿的历史最高水平后,持续降至2015年6月的3.694万亿美元水平,创2013年以来新低,为连续第四个季度下降,特别是在美联储可能提... 近一时期以来,对中国跨境资本大幅外流担忧加剧。数据显示,中国外汇储备在2014年6月达到3.993万亿美元,逼近4万亿的历史最高水平后,持续降至2015年6月的3.694万亿美元水平,创2013年以来新低,为连续第四个季度下降,特别是在美联储可能提前加息,以及全球货币政策大分化导致新兴经济体资本外流风险加大的背景下,全面理性客观看待我国资本外流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并采取前瞻性、系统性风险预案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资本流动 新情况 新问题 新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国际金融形势分析与2015年展望
8
作者 张茉楠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15,共7页
当前,全球经济进入"大分化"的"新常态",全球经济的不平衡性复苏也加剧了全球货币政策周期,全球股市、债市、汇市以及货币格局的分化。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格局在动荡中加速变化,随着2014年美联储启动QE退出程序,美... 当前,全球经济进入"大分化"的"新常态",全球经济的不平衡性复苏也加剧了全球货币政策周期,全球股市、债市、汇市以及货币格局的分化。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格局在动荡中加速变化,随着2014年美联储启动QE退出程序,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作为全球影响最为广泛的货币政策正在转向,从而步入"后QE时代",而这也标志着2015年乃至未来几年时间里,全球将不可避免地要迎接新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大周期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4年 国际金融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备迎接“后QE时代”的全球经济
9
作者 张茉楠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41,25,共4页
全球经济在经过2008年次贷危机的洗礼、2010年以来欧债危机的冲击之后,终于露出复苏的曙光。然而,发达经济体增长格局的反转与全球经济的不平衡性复苏也加剧了全球货币政策周期,全球股市、债市、汇市,以及货币格局的"大分化"... 全球经济在经过2008年次贷危机的洗礼、2010年以来欧债危机的冲击之后,终于露出复苏的曙光。然而,发达经济体增长格局的反转与全球经济的不平衡性复苏也加剧了全球货币政策周期,全球股市、债市、汇市,以及货币格局的"大分化"。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格局在持续动荡中加速变化,随着2014年美联储启动QE退出程序,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作为全球影响最为广泛的货币政策正在发生转向,从而使全球步入"后QE时代",而这也标志着全球将不可避免地将迎来一个新的金融大调整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QE时代 全球经济 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对当前宏观经济不平衡性风险的认识
10
作者 张茉楠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19,共4页
如何在"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之间找到"黄金平衡点",是摆在新一届政府面前新的重大挑战。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不平衡性和结构脆弱性风险须引起高度关注,宏... 如何在"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之间找到"黄金平衡点",是摆在新一届政府面前新的重大挑战。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不平衡性和结构脆弱性风险须引起高度关注,宏观政策必须"做强实体经济,做实虚拟经济",守住"五条底线",创新性打造地方政府综合金融平台和长效投融资机制,推动"中国基建"走出去,带动"中国装备"和"中国制造"同步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 不平衡性风险 政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