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桉树不同林龄生物量与能量的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韩斐扬 周群英 +4 位作者 陈少雄 陈文平 李天会 吴志华 简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0-696,共7页
对广东廉江市石岭林场2种桉树不同林龄的生物量和能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桉树各器官生物量及林分生物量都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各器官生物量都以干的最大,叶的最小。4.5年生雷林1号桉和尾巨桉林分生物量分别为77.13、80.03 t.hm-2... 对广东廉江市石岭林场2种桉树不同林龄的生物量和能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桉树各器官生物量及林分生物量都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各器官生物量都以干的最大,叶的最小。4.5年生雷林1号桉和尾巨桉林分生物量分别为77.13、80.03 t.hm-2。不同器官间灰分含量、干质量热值、去灰分热值差异很大,排序分别为:皮>叶>根>枝>干,叶>枝或干>根>皮,叶>枝或根>干>皮。叶、枝、根、干的灰分含量随林龄的增大有减小的趋势,而干质量热值则相反;皮的灰分含量和干质量热值随林龄的变化与前者相反。植株体的平均灰分含量与林龄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平均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则与林龄呈不显著的正相关。4.5年生雷林1号桉和尾巨桉林分能量现存量分别为1 482.91、1 515.06 G J.hm-2。各林龄不同器官能量的大小顺序与生物量的排列顺序一致。2种桉树林分生物量和林分能量的平均生长量都在3.5年生时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生物量 热值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细桉等5种桉树无性系生物量和能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群英 陈少雄 +4 位作者 韩斐扬 陈文平 李天会 吴志华 简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4,共7页
对广东廉江石岭林场尾细桉等5种7.5年生桉树无性系的生物量和能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元性系各组分生物量的分布规律均以干的最大、叶的最小,枝、根、皮介于中间;5种桉树无性系各组分的生物量排序为:赤桉、尾细桉、巨尾桉为... 对广东廉江石岭林场尾细桉等5种7.5年生桉树无性系的生物量和能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元性系各组分生物量的分布规律均以干的最大、叶的最小,枝、根、皮介于中间;5种桉树无性系各组分的生物量排序为:赤桉、尾细桉、巨尾桉为干〉根〉枝〉皮〉叶,雷林1号桉为干〉根〉皮〉枝〉叶,尾叶桉为干〉枝〉根〉皮〉叶。人工林生物量现存量的排列顺序为尾细桉(161.60t·hm^-2)〉巨尾桉(127.96t·hm^-2)〉尾叶桉(112.60t·hm^-2)〉赤桉(83.81t·hm^-2)〉雷林1号桉(71.36t·hm^-2)。各组分的灰分含量各不相同,以叶最高(4.08%~6.88%),干最低(0.17%~0.43%)。不同组分的于质量热值介于17.94~21.06kJ·g^-1间,去灰分热值介于18.57~22.12kJ·g^-1间,均以叶的值最高。植株体的平均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分别为19.02~19.32、19.49~19.85kJ·g^-1,平均干质量热值的排序为雷林1号桉〉尾叶桉〉尾细桉〉赤桉〉巨尾桉,平均去灰分热值的排序为雷林1号桉〉赤桉〉尾叶桉〉尾细桉〉巨尾桉。5种桉树无性系林的能量现存量为1360.73~3067.47GJ·hm^-2,大小顺序为尾细桉〉巨尾桉〉尾叶桉〉赤桉〉雷林1号桉。综合生物量和能量现存量分析,尾细桉选作能源树种最为理想,巨尾桉和尾叶桉次之,赤桉与雷林1号桉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无性系 生物量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叶桉种子园群体改良自由授粉家系子代多点区域试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徐建民 李光友 +3 位作者 陆钊华 白嘉雨 卢国桓 王尚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7-283,共7页
对5个地点81个自由授粉家系尾叶桉子代测定3a的生长性状进行分析与遗传评估,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在家系、地点间和家系与地点交互效应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通过选择确定了44、47、50、66、68和88号家系为广谱型优系,同时分... 对5个地点81个自由授粉家系尾叶桉子代测定3a的生长性状进行分析与遗传评估,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在家系、地点间和家系与地点交互效应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通过选择确定了44、47、50、66、68和88号家系为广谱型优系,同时分别选出了适宜5个试点造林区的优系各5个。测试结果对新会大泽尾叶桉种子园实施良种分类定向供种和留优去劣的遗传间伐提供了依据。若根据广谱型和局地型优系按型分系采种,实施分类定向供种其材积遗传增益为3 37%~10 57%;若对种子园实施留优去劣疏伐,其遗传增益可达6 74%~21 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桉 种子园 群体改良 自由授粉家系 子代测定 生长性状 遗传增益 多点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龄巨尾桉的灰分含量和热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群英 陈少雄 +1 位作者 韩斐扬 陈文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80,共6页
采用热量仪和马福炉对1~4年生4个不同林龄阶段巨尾桉的叶、枝、根、干、皮5个部位进行灰分含量和热值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巨尾桉其5个部位的平均灰分含量在(0.42±0.14)%~(4.43±1.35)%之间,以皮的最高、干的最低,各部位... 采用热量仪和马福炉对1~4年生4个不同林龄阶段巨尾桉的叶、枝、根、干、皮5个部位进行灰分含量和热值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巨尾桉其5个部位的平均灰分含量在(0.42±0.14)%~(4.43±1.35)%之间,以皮的最高、干的最低,各部位灰分含量的大小排列顺序无一相同且无明显的规律可循,除根外,叶、枝、干、皮在林分4个林龄阶段的灰分含量差异均显著(P<0.05);部位平均干重热值与去灰分热值在(17.24±0.31)~(20.58±0.34)kJ.g-1与(18.04±0.22)~(21.44±0.37)kJ.g-1之间;在巨尾桉不同林龄阶段,各部位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的分布规律不明显,但均以叶的值最高、皮的最低,叶、枝、根的干重热值及叶、根、皮的去灰分热值无显著差异(P>0.05),而干、皮的干重热值及枝、干的去灰分热值差异显著(P<0.05)。就植株个体而言,4年生巨尾桉灰分含量最高,为2.79%,干重热值与去灰分热值均以2年生最高,分别为19.06kJ.g-1和19.53kJ.g-1,但不同林龄植株的灰分含量和热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巨尾桉 灰分含量 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胶合板材林栽培与无性系早期选择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光友 徐建民 +6 位作者 彭仕尧 吴世军 陈文平 简明 欧生 韩超 胡新贤 《桉树科技》 2014年第3期22-27,共6页
对GR518等10个桉树无性系胶合板材测定林1.5年生生长及栽培模式进行选择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生长中修枝对生长影响较小,各修枝水平间生长差异不显著,而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无性系生长性状有增加的趋势;不同无性系树高、胸径、单... 对GR518等10个桉树无性系胶合板材测定林1.5年生生长及栽培模式进行选择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生长中修枝对生长影响较小,各修枝水平间生长差异不显著,而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无性系生长性状有增加的趋势;不同无性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及单位面积蓄积生长水平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而生长性状除树高外,另外3个指标在无性系与区组的交互效应上也存在显著差异;经单位面积蓄积的多重比较,KC29、GR518和DH32-28在10个无性系中生长最优、保存率高,是今后胶合板材优化培育模式研究中值得重视的无性系;不同性状无性系重复力较高,说明选择在该地进行示范的所有参试无性系能较好地保持亲本优势且稳定遗传,符合进行示范的选择要求,在30%入选率下,性状遗传增益在11.29%~51.8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无性系 胶合板材培育 栽培模式 早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人工林混农系统中桉树生长性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曹磊 薛鹏 +2 位作者 余雪标 林培群 李宝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62-964,967,共4页
对4年生大宽行混农间作模式下桉树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桉树的保存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在同一株距下均随着带距的增知而增加,变异系数、单位面积蓄积量在同一株距下均随着带距的增加而降低。混农模式在(14m+1.3m)&#... 对4年生大宽行混农间作模式下桉树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桉树的保存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在同一株距下均随着带距的增知而增加,变异系数、单位面积蓄积量在同一株距下均随着带距的增加而降低。混农模式在(14m+1.3m)×1.25m配置模式下的各生长指标均优于3种对照和其他配置模式。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为14.1m、12.3cm、0.0752m^3/株、78.629m^3/hm^2,分别比对照4.00m×1.50m高19.5%、32.26%、98.4%、27.13%。单位面积蓄积量在4、6、8m带距下的配置模式均显著大于3种对照,为74.798~117.181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宽行桉农间作 桉树 生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变化对有机废弃物腐熟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尚秀华 彭彦 +2 位作者 徐跃 张沛健 谢耀坚 《广东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59-63,共5页
文章研究了有机废弃物腐熟堆沤处理过程中温度变化与环境温度的关系,测定三个室温水平下(分别为15℃,20℃,30℃)的堆体温度变化情况,分析堆体温度与室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机废弃物腐熟过程中温度变化与环境温度没有相关性。笔者... 文章研究了有机废弃物腐熟堆沤处理过程中温度变化与环境温度的关系,测定三个室温水平下(分别为15℃,20℃,30℃)的堆体温度变化情况,分析堆体温度与室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机废弃物腐熟过程中温度变化与环境温度没有相关性。笔者认为只要室温达到微生物菌剂启动温度15℃腐熟即可进行,在广东、广西、海南地带不受季节影响,全年即可进行腐熟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弃物 腐熟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肥料处理对尾细桉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何国华 李慧 +2 位作者 彭仕尧 刘国余 陈少雄 《桉树科技》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在总养分含量相同条件下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A(包括基肥、追肥)、有机—无机复混肥B(包括基肥、追肥)、无机肥C 3种肥料处理对尾细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A的处理在苗木生长17个月的时候长势最好,与其他3种处理... 在总养分含量相同条件下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A(包括基肥、追肥)、有机—无机复混肥B(包括基肥、追肥)、无机肥C 3种肥料处理对尾细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A的处理在苗木生长17个月的时候长势最好,与其他3种处理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生长30个月时,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A处理与B处理生长均较好,两者差异不显著,但是均与C处理差异显著。说明肥料和施肥方式会对尾细桉的生长有影响;添加有机质会提高桉树尾细桉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细桉 肥效试验 基肥 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州半岛不同桉树无性系林分生长量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彭仕尧 杜阿朋 陈少雄 《桉树科技》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在雷州半岛,以22个桉树无性系为材料,对其2年生时的生长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2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上差异显著,综合评价选择出巨尾桉(LL_(126)和G_9)、尾叶桉(G_4、LL_(128)、LL_(125)、LL_(127)和JJ_(19))、尾... 在雷州半岛,以22个桉树无性系为材料,对其2年生时的生长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2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上差异显著,综合评价选择出巨尾桉(LL_(126)和G_9)、尾叶桉(G_4、LL_(128)、LL_(125)、LL_(127)和JJ_(19))、尾巨桉(LL_(129))和韦塔桉(JJ_(23)、JJ_(27)和JJ_(28))为优良无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无性系 生长量 雷州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桉优良家系选择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桦 廖柏勇 莫晓勇 《桉树科技》 2010年第1期9-13,共5页
以8年生赤桉种源试验林的141个家系为材料,进行3个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分析,并根据各家系单株材积表现进行优良家系选择,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3个性状在家系水平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家系遗传力与单株遗传力具有同样的规律:胸径遗传力>... 以8年生赤桉种源试验林的141个家系为材料,进行3个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分析,并根据各家系单株材积表现进行优良家系选择,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3个性状在家系水平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家系遗传力与单株遗传力具有同样的规律:胸径遗传力>树高遗传力>单株材积遗传力。由遗传相关系数来看,以家系单株材积表现进行赤桉优树选择比其他性状更具指导意义。以表现水平法和T检验,2个不同参照标准,选择出103、106、108号等13个优良家系,其中前3名家系单株平均材积分别达0.1120m3、0.0944m3和0.0936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桉 种源 家系 表现水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叶桉优良家系子代的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国华 林桦 +1 位作者 陈文平 卢万鸿 《桉树科技》 2009年第1期13-17,共5页
以选自尾叶桉第1代种子园的72个优良家系为研究材料,对它们10年生树高、胸径、材积、树皮厚度、木材密度指数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和遗传力估算。结果表明:研究的所有性状在家系母本的种源间、家系间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平均胸径、树高... 以选自尾叶桉第1代种子园的72个优良家系为研究材料,对它们10年生树高、胸径、材积、树皮厚度、木材密度指数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和遗传力估算。结果表明:研究的所有性状在家系母本的种源间、家系间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为:16.85cm、14.16m、0.117m3,平均树皮厚度和木材密度指数分别为0.93cm和28.23;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单株遗传力在0.142~0.174之间,树皮厚度和木材密度指数的遗传力分别为0.061和0.143。从中筛选出17567、16682、17565为优良种源,109、121、97、103等家系为优良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桉 家系 子代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停滞”症状桉树叶片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桂香 廖泽毅 周旭东 《桉树科技》 2010年第1期45-48,共4页
2005年以来,在广东地区大面积桉树人工林无性系出现了"生长停滞症"的现象,为了确定该症是否与微量元素有关,本研究采用具有典型生长停滞症状和林分健康3个样品组的尾叶桉U6成熟叶片进行了微量元素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样... 2005年以来,在广东地区大面积桉树人工林无性系出现了"生长停滞症"的现象,为了确定该症是否与微量元素有关,本研究采用具有典型生长停滞症状和林分健康3个样品组的尾叶桉U6成熟叶片进行了微量元素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样品组叶片在微量元素B、Cu、Zn、Mn含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对3个样品组的15个样品聚类分析表明,立地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对来源同立地的10个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具有生长停滞症的样品基本上分为一类,而林分健康的样品基本上分为一类。以上结果表明桉树生长停滞症与桉树微量元素的含量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生长停滞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焦枯病和青枯病的分离鉴定与防治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裴文军 卢万鸿 《桉树科技》 2011年第1期57-60,共4页
简要概述了危害我国华南地区桉树产业发展的主要病害——桉树焦枯病和青枯病,介绍了两种病害的部分研究方法,分析了两种病害的防治方法及其研究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桉树 焦枯病 青枯病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杂交育种技术在雷州林业局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崇辉 杨朝辉 +2 位作者 陈文平 简明 罗建中 《桉树科技》 2008年第2期55-60,共6页
雷州林业局是我国第一个以桉树为主营树种的林业单位,50余年来一直以桉树的种植、加工、利用和出口为核心业务。依靠桉树新品种培育等成果,雷州林业局的桉树生长量由1990年代初的10m3·hm-2提高到2002年的20m3·hm-2,在同行业... 雷州林业局是我国第一个以桉树为主营树种的林业单位,50余年来一直以桉树的种植、加工、利用和出口为核心业务。依靠桉树新品种培育等成果,雷州林业局的桉树生长量由1990年代初的10m3·hm-2提高到2002年的20m3·hm-2,在同行业中保持强的竞争力。本文从桉树种质资源的收集、矮化杂交圃的建立、人工杂交技术等方面简述了雷州林业局以杂交育种为主的桉树育种资源研究、利用工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杂交育种 种质资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采伐机械在短周期桉树人工林中的应用及效率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裴文军 冯瑀 王楚彪 《桉树科技》 2014年第1期23-26,共4页
机械化是林业采伐未来发展的方向,为探索机械采伐的优缺点,本文通过试验对比分析,得出机械采伐效率是人工采伐的4倍,单位采伐成本比人工采伐高28.8%。机械采伐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减少管理成本开支,安全性高,木材计量损失少;缺点是不适... 机械化是林业采伐未来发展的方向,为探索机械采伐的优缺点,本文通过试验对比分析,得出机械采伐效率是人工采伐的4倍,单位采伐成本比人工采伐高28.8%。机械采伐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减少管理成本开支,安全性高,木材计量损失少;缺点是不适合在个别极端地形作业,对采伐迹地土壤质量有一定影响等。总体上机械采伐是值得大力推广的林业采伐方式,如何控制成本和提高采伐效率是其推广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采伐 桉树人工林 效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州半岛桉树无性系选择及其早期综合评价 被引量:27
16
作者 莫晓勇 彭仕尧 +2 位作者 龙腾 陈文平 杨小红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3-298,共6页
通过对27个3年生不同桉树无性系的几个主要性状进行调查,运用比较、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无性系主要性状的种间差异以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地点立地条件、不同桉树无性系的年均蓄积量差异极显著,两者之间... 通过对27个3年生不同桉树无性系的几个主要性状进行调查,运用比较、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无性系主要性状的种间差异以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地点立地条件、不同桉树无性系的年均蓄积量差异极显著,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干形指标与其产量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树高、胸径之间存在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通过干形指标和无约束指数选择法,综合评定了各无性系的生长表现,选出EC1、CH3、CH1等18个表现优良的无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州半岛 桉树 无性系选择 早期综合评价 种间差异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桉树人工林生长应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忠林 何普林 +3 位作者 刘晓丽 陈源 康祥福 李俊 《桉树科技》 2005年第1期37-40,共4页
对目前我国桉树人工林生长应力的研究现状,特别是活立木生长应变的测量进行了归纳,并对未来桉树人工林生长应力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生长应力 研究进展 生长应变 活立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叶桉家系遗传力评估和选择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崇辉 杨朝辉 +1 位作者 陈文平 吴志华 《广东林业科技》 2008年第6期41-45,共5页
运用BLUP模型对不同林龄尾叶桉家系进行家系和个体遗传值评估,同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尾叶桉自由授粉家系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林龄家系遗传力存在着差异,其中家系遗传力大于单株遗传力。随... 运用BLUP模型对不同林龄尾叶桉家系进行家系和个体遗传值评估,同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尾叶桉自由授粉家系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林龄家系遗传力存在着差异,其中家系遗传力大于单株遗传力。随着林龄的增大,树高、胸径和材积在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上均呈现先缓慢增大、后逐步变小的趋势。早晚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尾叶桉家系选择可从第3年开始。根据主成分分析获得综合性状权重,利用秩次排名得分,选出优良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桉 BLUP 遗传力 家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平原农区林种树种结构及农林配置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冶 于洪芝 王宝洪 《防护林科技》 2001年第1期36-37,54,共3页
通过多年来较大范围内的调查及定点试验 ,针对北方平原农区农业生产的现状和问题 ,探讨了实现林业在抗御自然灾害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的出路。并指出平原农区林业在林种 ,树种结构和配置上的最佳模式及农... 通过多年来较大范围内的调查及定点试验 ,针对北方平原农区农业生产的现状和问题 ,探讨了实现林业在抗御自然灾害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的出路。并指出平原农区林业在林种 ,树种结构和配置上的最佳模式及农林间作的优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农区 林种 树种结构 农林间作 配置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桉树无性系的评估 被引量:13
20
作者 彭仕尧 陈少雄 陈文平 《桉树科技》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对19个不同桉树无性系和尾叶桉实生林对照连续4年生的调查观测,运用比较、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分析不同无性系与对照之间保存率和蓄积年生长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到4年生时,无性系的保存率明显比对照的尾叶桉实生林高;其中 CH1... 通过对19个不同桉树无性系和尾叶桉实生林对照连续4年生的调查观测,运用比较、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分析不同无性系与对照之间保存率和蓄积年生长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到4年生时,无性系的保存率明显比对照的尾叶桉实生林高;其中 CH1、SH1、EC1、ZU6、U16和 Wb 的保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的保存率。4年生三个试验点之间的蓄积年生长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各无性系蓄积年生长量和对照处理之间也有显著差异,其中,无性系 CH1、CH3、SH1、DH32-32、EC1、ZU6、CH4与对照尾叶桉实生林之间年平均生长量有显著差异,并且明显优于对照;而 W2也与对照尾叶桉实生林有显著差异,但明显差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优良无性系 评估 保存率 蓄积年生长量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