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轨道静态长波不平顺设计控制参数研究
1
作者 陈良江 孙宗磊 +2 位作者 严爱国 郭远航 杨得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7-183,共7页
我国现行高速铁路设计、验收规范中,采用300 m基线150 m矢距差法对轨道长波不平顺性进行评价。对于大跨度桥梁,受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多种因素影响,桥上轨道线形随温度变化而发生动态变化,仍沿用规范的评价方法,难以与桥梁固有... 我国现行高速铁路设计、验收规范中,采用300 m基线150 m矢距差法对轨道长波不平顺性进行评价。对于大跨度桥梁,受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多种因素影响,桥上轨道线形随温度变化而发生动态变化,仍沿用规范的评价方法,难以与桥梁固有变形特性相适应。通过分析我国现行高速列车敏感波长,结合多座大桥运营监测结果及不同弦长的有效测量范围,确定选用60 m中点弦测法评价大跨桥梁轨道长波不平顺性;通过仿真及实测手段,得到列车速度为250、300、350 km/h时60 m中点弦测法平顺性控制限值。多座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工程实践表明,60 m中点弦测法适用性较好,可供今后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设计、验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大跨度桥梁 长波不平顺 中点弦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刚架铁路桥梁结构设计研究
2
作者 李伟超 赵会东 +3 位作者 周维 施威 邓江涛 蒋霏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2024年第7期57-62,共6页
空间刚架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铁路桥梁结构形式,其受力性能缺少针对性研究。通过计算分析其变形指标、受力特性及工程造价等内容,对空间刚架铁路桥梁的结构形式、主要构件尺寸进行比选研究,确定主要结构构造:空间刚架单元纵向总长100 m左... 空间刚架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铁路桥梁结构形式,其受力性能缺少针对性研究。通过计算分析其变形指标、受力特性及工程造价等内容,对空间刚架铁路桥梁的结构形式、主要构件尺寸进行比选研究,确定主要结构构造:空间刚架单元纵向总长100 m左右,纵、横向典型跨度分别为20.0、13.0 m,桥面采用纵横梁结构体系。动力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各项计算指标均满足要求,但在高速铁路中推广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推荐采用桩底注浆法和“跳仓法”以减小基础差异沉及收缩徐变等不利因素对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双层车场 空间刚架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CS-3/2级列控系统的高速铁路闭塞分区长度设计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耿敬春 李建新 +2 位作者 吕苗苗 倪少权 潘金山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5,共8页
根据CTCS-3级和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控车原理,提出高速铁路闭塞分区长度设计原则和约束条件。结合现行列控车载设备参数,当线路长大下坡道不大于24‰时,闭塞分区长度设计满足CTCS-3级列控车载顶棚速度350 km/h、CTCS-2级300 km/h正常... 根据CTCS-3级和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控车原理,提出高速铁路闭塞分区长度设计原则和约束条件。结合现行列控车载设备参数,当线路长大下坡道不大于24‰时,闭塞分区长度设计满足CTCS-3级列控车载顶棚速度350 km/h、CTCS-2级300 km/h正常运行。当线路长大下坡道大于24‰时,闭塞分区长度按照满足CTCS-3级列控车载顶棚速度350 km/h、CTCS-2级降速至250 km/h设计;或将CTCS-3级列控系统结合轨道电路信息定义的闭塞分区平均长度由3000 m调整为4400 m,以满足CTCS-3级列控车载顶棚速度350 km/h、CTCS-2级300 km/h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TCS-3/2级列控系统 闭塞分区 长度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斜拉索疲劳强度设计值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赵会东 陈良江 周友权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3-26,共4页
我国现行规范中一直缺少斜拉索疲劳强度设计值的相关规定,设计中一般以拉索的疲劳试验应力幅为基准并留取一定的富余量作为拉索疲劳强度设计值。为了给斜拉索疲劳强度的设计提供指导,在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了欧洲、... 我国现行规范中一直缺少斜拉索疲劳强度设计值的相关规定,设计中一般以拉索的疲劳试验应力幅为基准并留取一定的富余量作为拉索疲劳强度设计值。为了给斜拉索疲劳强度的设计提供指导,在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了欧洲、日本等国设计规范的斜拉索疲劳设计强度取值方法,并结合我国斜拉桥拉索疲劳应力的实际取值,给出了铁路斜拉索疲劳强度设计值的建议,可指导铁路斜拉桥斜拉索的疲劳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斜拉索 疲劳强度 疲劳应力 设计规范 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动车运用所总平面布置方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正舟 欧阳鹏 《铁道勘察》 2024年第1期163-169,共7页
动车运用所作为高速铁路的重要配套设施,是动车组停放、整备、一二级修和临修作业的重要场所,是保证动车组安全、正点、高效运营的关键。为不断提高动车运用所总平面布置的水平,在总结以往动车运用所总平面布置的基础上,确定动车运用所... 动车运用所作为高速铁路的重要配套设施,是动车组停放、整备、一二级修和临修作业的重要场所,是保证动车组安全、正点、高效运营的关键。为不断提高动车运用所总平面布置的水平,在总结以往动车运用所总平面布置的基础上,确定动车运用所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即按确定的规模和合理的代价来实现作业流程、人流和物流顺畅;确立以作业流程顺畅为目标、以存车场和检查库布置形式为主线的设计方法;结合存车场和检查库布置形式、逐项分析确定动车运用所各组成部分的布置方式;最后结合实例,通过确定边界条件、相关设施布置、用地指标等,具体展现优选的布置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动车运用所 总平面布置 检查库 整备库 存车场 用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等效原理的铁路钢桥疲劳损伤系数 计算方法
6
作者 赵会东 阎武通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139,共10页
为研究铁路钢桥疲劳损伤系数的合理取值,以欧洲规范中的疲劳损伤等效原理为基础,建立列车荷载效应历程的等效疲劳应力幅迭代算法,提出基于完全损伤等效的疲劳损伤系数计算方法。以欧洲规范中的12种列车编组类型为例进行方法应用验证,并... 为研究铁路钢桥疲劳损伤系数的合理取值,以欧洲规范中的疲劳损伤等效原理为基础,建立列车荷载效应历程的等效疲劳应力幅迭代算法,提出基于完全损伤等效的疲劳损伤系数计算方法。以欧洲规范中的12种列车编组类型为例进行方法应用验证,并与现有双斜率换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采用该方法讨论拉-压应力历程、S-N曲线形式对疲劳损伤系数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双斜率换算方法获得的计算结果普遍高于欧洲规范取值,最大偏差为22.5%,而采用疲劳损伤系数计算方法获得的计算结果与欧洲规范取值最大偏差仅为1.1%,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揭示了欧洲规范中疲劳损伤系数的取值依据;不区分拉-压应力历程、统一按照应力幅计算疲劳损伤的方式是偏于安全的;S-N曲线斜率负倒数m越小,疲劳损伤系数越大,采用较小m进行疲劳损伤系数计算偏于安全;对于影响线加载长度较短的构件,不考虑疲劳截止限计算的疲劳损伤系数更大,最大约为考虑疲劳截止限情况的1.36倍;影响线加载长度大于30 m时,疲劳截止限的影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钢桥 疲劳损伤系数 损伤等效原理 影响线加载长度 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动车运用所用地指标探讨
7
作者 欧阳鹏 张正舟 +1 位作者 李豫 闻方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8-182,共5页
动车运用所作为高速铁路的重要配套设施,是动车组整备、一二级检修、存放和临修等作业的重要场所。节约用地是工程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动车运用所总平面布置应力求用地紧凑、布局经济合理。按单股道及单车用地两... 动车运用所作为高速铁路的重要配套设施,是动车组整备、一二级检修、存放和临修等作业的重要场所。节约用地是工程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动车运用所总平面布置应力求用地紧凑、布局经济合理。按单股道及单车用地两种方法探讨用地指标计算方法,结合既有动车运用所用地指标分析,在设施设置规模、设置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综合确定动车运用所宜按单股道用地方法进行用地指标计算,同时提出用地指标标准建议。创新对动车运用所用地指标进行探讨,研究确定按单股道用地方法进行用地指标计算并提出标准建议,相关研究成果对动车运用所建设具有较强的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动车运用所 用地指标 总平面布置 节约用地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涡激振动振幅限值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会东 陈良江 +1 位作者 肖海珠 阎武通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55,共7页
为研究适用于大跨度铁路桥梁的涡振振幅限值,基于我国现行铁路规范和养护维修规则中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基于车体加速度峰值及其变化率的铁路桥梁竖弯涡振振幅限值和基于车体加速度及最大倾角的扭转涡振振幅限值建议取值。经研究建议:①... 为研究适用于大跨度铁路桥梁的涡振振幅限值,基于我国现行铁路规范和养护维修规则中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基于车体加速度峰值及其变化率的铁路桥梁竖弯涡振振幅限值和基于车体加速度及最大倾角的扭转涡振振幅限值建议取值。经研究建议:①加速度峰值不超过0.4 m/s^(2);加速度变化率限值对于列车速度低于和高于300 km/h时分别取0.25 m/s^(3)、0.2 m/s^(3),取此两项指标计算的最小幅值作为竖弯振幅限值。②列车速度分别为250,300,350 km/h时,单位长度车体倾角限值分别取0.60‰,0.50‰,0.42‰rad;一线两股钢轨间的变形差限值在列车速度低于和高于250 km/h时分别取5 mm和4 mm;车体最大倾角不超过0.04 rad;取上述各项指标计算的最小幅值作为扭转振幅限值。对五峰山长江大桥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建议的幅值限值考虑了大跨度铁路桥梁的行车特点和性能要求,相较《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3360-01—2018)的涡振幅值限值更为严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涡激振动 竖弯 扭转 振幅限值 行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度集中系统在普速铁路运用方案探讨 被引量:21
9
作者 王强 费振豪 《中国铁路》 2020年第8期46-49,共4页
回顾调度集中系统的发展历程,梳理总结调度集中系统在我国的整体运用情况,着重分析目前我国普速铁路调度集中系统运用现状,并针对现存不足,以“减轻调度员工作强度、集中化车站工作”为原则,在既有调度集中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中心站与区... 回顾调度集中系统的发展历程,梳理总结调度集中系统在我国的整体运用情况,着重分析目前我国普速铁路调度集中系统运用现状,并针对现存不足,以“减轻调度员工作强度、集中化车站工作”为原则,在既有调度集中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中心站与区域集控站的概念,提出一种中心站集控方案;同时,对调度集中系统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集中系统 普速铁路 中心站 区域集控站 C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铁路超千米跨度桥梁的实践与发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良江 阎武通 《中国铁路》 2021年第9期26-31,共6页
介绍我国跨度1000 m以上铁路及公铁两用大桥的设计情况,分别从桥梁跨度、结构形式、关键构件设计参数和结构刚度等方面展示我国千米级跨度铁路桥的最新设计成果。分析讨论大跨度铁路桥合理结构刚度限值的评判方法,总结超千米跨度铁路桥... 介绍我国跨度1000 m以上铁路及公铁两用大桥的设计情况,分别从桥梁跨度、结构形式、关键构件设计参数和结构刚度等方面展示我国千米级跨度铁路桥的最新设计成果。分析讨论大跨度铁路桥合理结构刚度限值的评判方法,总结超千米跨度铁路桥梁不同桥型的结构特点,从梁端纵向变位和桥上轨道线形设计等方面,阐述桥梁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并探讨设计更大跨度铁路桥梁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跨度 超千米级 结构刚度 纵向变位 线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段高级修主要工艺及总平面布置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正舟 欧阳鹏 +2 位作者 宋东升 侯小祥 韩永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0-226,共7页
动车段是承担动车组高级修的场所,是保证动车组安全、高效运营的重要基础设施,动车组高级修工艺流程复杂,合理的工艺设计是实现检修功能、提升检修能力的重要因素。对动车段高级修主要工艺及总平面布置进行研究,首先探讨了动车组高级修... 动车段是承担动车组高级修的场所,是保证动车组安全、高效运营的重要基础设施,动车组高级修工艺流程复杂,合理的工艺设计是实现检修功能、提升检修能力的重要因素。对动车段高级修主要工艺及总平面布置进行研究,首先探讨了动车组高级修工作量及设施规模确定方法,提出了工作量及设施规模计算公式;然后对动车组三、四、五级修主要工艺进行分析,并列举了动车组五级修工艺流程;最后结合工艺流程,对动车组高级修总平面布置进行研究,创新提出了四、五级修联合厂房布置方案,系统阐述了动车组高级修设施布置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段 高级修 主要工艺 总平面 动车组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集中动车组运用检修设施机辆融合的总平面布置方式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豫 张正舟 +2 位作者 欧阳鹏 夏海龙 肖威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29,共6页
动力集中动车组以其编组形式、运维方式的特殊性,对管理模式、作业方式、设施配置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文中通过对动力集中动车组运维需求及作业流程进行分析,结合动力集中动车组、机车、车辆作业特点,对机辆融合的运用整备设施总平面的... 动力集中动车组以其编组形式、运维方式的特殊性,对管理模式、作业方式、设施配置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文中通过对动力集中动车组运维需求及作业流程进行分析,结合动力集中动车组、机车、车辆作业特点,对机辆融合的运用整备设施总平面的布置原则、优化措施及设置方案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机辆融合对运用检修设备配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集中动车组 总平面布置 运用检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列车集便器废水的同步除碳脱氮处理研究
13
作者 辛思远 戚伟康 肖长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5-200,共6页
随着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集便器废水处理成为近来相关部门比较关注的问题。为探究集便器废水经济高效的处理方法,研究采用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多级AO+固定生物膜活性污泥(IFAS)工艺处理实际的高铁集便器废水,评价其同步除碳脱氮的效果,... 随着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集便器废水处理成为近来相关部门比较关注的问题。为探究集便器废水经济高效的处理方法,研究采用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多级AO+固定生物膜活性污泥(IFAS)工艺处理实际的高铁集便器废水,评价其同步除碳脱氮的效果,验证该工艺的可行性。通过控制曝气池内的DO控制硝化反应进行至NO2--N阶段,然后在厌氧阶段将NO2--N转化为N2,实现脱氮。反应器NH4^(+)-N、TN、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90%和70%,TN负荷达到0.64 kg·N/m^(3)·d^(-1)。出水COD浓度低于400 mg/L,出水NH4^(+)-N浓度低于50 mg/L,TN浓度低于70 mg/L,达到了GB/T 31962—201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短程硝化池中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短程硝化优势菌为Nitrosomonas,在悬浮污泥和填料架占比分别为3.73%和5.88%。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节省了25%的曝气能耗和45%的碳源消耗,多级AO的设计让脱碳除氮更加完全,提高出水水质,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大大增加微生物的量,加快反应速率,可以节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占地面积。从经济以及脱氮效率方面,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有望成为集便器废水处理的主要工艺。相比于传统混凝土构筑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更适合集便器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列车 列车集便器废水 同步除碳脱氮 短程硝化反硝化 多级AO工艺 生物膜工艺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桥梁棚洞一体化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伟 孙宗磊 何恺 《中国铁路》 2021年第9期102-109,共8页
传统的危岩落石防护棚洞构造简单、适用,但存在自重大、陡峻山坡施工不便、设置范围受限等缺点。研究从轻质高耗能缓冲材料入手,通过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选定合理的缓冲层结构;通过大比例尺落石冲击模型试验,归纳总结冲击能量与冲击力的... 传统的危岩落石防护棚洞构造简单、适用,但存在自重大、陡峻山坡施工不便、设置范围受限等缺点。研究从轻质高耗能缓冲材料入手,通过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选定合理的缓冲层结构;通过大比例尺落石冲击模型试验,归纳总结冲击能量与冲击力的转化关系;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研发了新型钢筋混凝土桥梁棚洞一体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落石 桥梁棚洞一体化结构 EPS缓冲层 落石冲击试验 冲击能量 冲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CS-1级列控系统总体方案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强 刘智平 +1 位作者 王松林 刘洋 《中国铁路》 2021年第2期81-87,共7页
为完善CTCS列控系统总体架构,基于CTCS列控系统特点分析,并结合既有铁路列控系统现状,对CTCS-1级列控系统总体方案提出建议。重点从列控系统的兼容性、冗余性、可转换、可降级4个方面对CTCS-1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和总体结构进行论述... 为完善CTCS列控系统总体架构,基于CTCS列控系统特点分析,并结合既有铁路列控系统现状,对CTCS-1级列控系统总体方案提出建议。重点从列控系统的兼容性、冗余性、可转换、可降级4个方面对CTCS-1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和总体结构进行论述,并对系统安全性进行分析,为CTCS-1级列控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列控系统 CTCS-1 兼容性 冗余性 可转换 可降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程修制改革对动车段(所)设施配备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欧阳鹏 李豫 +1 位作者 张正舟 闻方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5-191,共7页
自2017年以来,国铁集团大力推进动车组修程修制改革,不断延长动车组检修周期,优化检修内容及项目,提高检修质量和效率,降低检修成本。论述动车组维修管理体制,对修程修制改革成效进行梳理,提出改革发展方向,研究改革对动车段(所)检修工... 自2017年以来,国铁集团大力推进动车组修程修制改革,不断延长动车组检修周期,优化检修内容及项目,提高检修质量和效率,降低检修成本。论述动车组维修管理体制,对修程修制改革成效进行梳理,提出改革发展方向,研究改革对动车段(所)检修工作量测算的影响。结合相关规划及客运发展,预测规划期动车组配属,并深入分析全路动车段(所)规模和能力适应性,相应提出检修能力发展规划。结合改革对检修能力的影响,剖析对动车段(所)设备配置的影响。创新研究修程修制改革对检修能力测算的影响,并以此分析全路检修能力发展规划,创新提出对设施及设备配置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对动车段(所)建设具有较强的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修程修制 动车段(所) 设施设备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流图中列流线生成与排序优化算法
17
作者 耿敬春 武建平 +1 位作者 聂英杰 倪少权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3-131,共9页
针对列流线铺画中枢纽车站数量多、车站衔接方向多以及列车种类多等现实难题,提出列流线生成与排序优化算法,实现列流图的快速铺画。根据列流图“横平竖直”的表现形式,按线路经纬向分割同一方向衔接多条线路的车站,作为后续算法的基础... 针对列流线铺画中枢纽车站数量多、车站衔接方向多以及列车种类多等现实难题,提出列流线生成与排序优化算法,实现列流图的快速铺画。根据列流图“横平竖直”的表现形式,按线路经纬向分割同一方向衔接多条线路的车站,作为后续算法的基础;基于双向扫描算法思想,构建列流线路径的优化生成算法,在任意车站对之间生成列流线备选集合,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快速确定列流线径路;以列流线交叉点最少兼顾中心对称为优化目标,提出列流线排序优化算法,快速确定列流线在沿途各区间及车站内的空间相对位置。基于列流线生成与排序优化算法开发列流图优化编制辅助设计系统,并以金华铁路枢纽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生成列流图无列流径路以及数据标识错误,且列流线备选集合生成以及列流线排序的时间消耗均小于1 s,列流线生成与排序优化算法具有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组织 铁路枢纽 列流图 列流线生成 列流线排序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砟轨道结构技术经济比选及实用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久青 《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 2021年第4期6-9,共4页
针对传统有砟轨道在列车高速行进过程中道砟飞溅频繁、碎石道床磨损严重,不利于行车安全的状况,无砟轨道在高速铁路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选取三种常用的无砟轨道结构型式,从技术特点、特殊施工条件下的适应性以及技术经济性等三个... 针对传统有砟轨道在列车高速行进过程中道砟飞溅频繁、碎石道床磨损严重,不利于行车安全的状况,无砟轨道在高速铁路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选取三种常用的无砟轨道结构型式,从技术特点、特殊施工条件下的适应性以及技术经济性等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对比分析,得出CRTS Ⅰ型、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和双块式无砟轨道在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和经济性评价,为设计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双块式无砟轨道 板式无砟轨道 技术经济 适应性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