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启功先生论魏晋玄学、玄言诗及玄言诗人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廷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68,共5页
启功先生不以研治魏晋玄学及玄言诗闻名,但他在这些方面至少有三个观点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关于道教对魏晋玄学及玄言诗兴起的启示,启先生认为,早期五斗米道、太平道等道教组织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和破坏力,使意图从思想、理论上颠覆... 启功先生不以研治魏晋玄学及玄言诗闻名,但他在这些方面至少有三个观点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关于道教对魏晋玄学及玄言诗兴起的启示,启先生认为,早期五斗米道、太平道等道教组织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和破坏力,使意图从思想、理论上颠覆儒学独尊地位的人,有足够的信心以道家思想为基础来构建一种反传统的新思想;二是关于《兰亭诗》与玄言诗的关系,启先生认为无论是从使用的词汇还是从表达的意趣上来看,《兰亭诗》都应该算作非常重要的玄言诗。同一个诗人所写的四言和五言,在词语和意义上都有一定的联系,这反映了他们探索诗歌体式的过程;三是对于陶渊明、谢灵运、支遁等玄言诗人,启功先生也从诗歌创作的角度,说明了他们在生活和创作上是否自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功 魏晋玄学 玄言诗 道教 兰亭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官府祗应酒品的生产与管理——兼与《从黑城文书看元代官营酒业的变化》一文商榷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印民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7-112,共6页
本文对黑水城出土编号F9:W105的汉文文书进行解读,指出前人研究的舛误之处,并总结该文书主要反映了这样一些元代社会现实:由于甘州路及其所属驿站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为了确保驿站对过往使臣酒品的祗应,甘肃行省省府对于甘州路官府酒务槽... 本文对黑水城出土编号F9:W105的汉文文书进行解读,指出前人研究的舛误之处,并总结该文书主要反映了这样一些元代社会现实:由于甘州路及其所属驿站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为了确保驿站对过往使臣酒品的祗应,甘肃行省省府对于甘州路官府酒务槽房的生产和各项开支进行严格监督审查;元代民间高利贷活动十分猖獗,社会借贷之风盛行,不仅普遍存在于民间,还存在官府向民间借贷的现象;甘肃行省作为元代酒禁的重点地区,酒禁政策的执行对于槽房酒业的生产冲击很大,使其常常处于难以为继甚至不得不停止生产的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官府 祗应酒品 生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功、曾毅公旧藏《敦煌变文集》稿本述略
3
作者 刘波 萨仁高娃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6-110,121,共6页
本文介绍了启功、曾毅公先生旧藏的《敦煌变文集》手稿。手稿体现了王重民、启功等编者校录编辑《敦煌变文集》的过程。通过稿本与出版本异同的对比分析,揭示出稿本的学术史价值。
关键词 《敦煌变文集》 稿本 启功 曾毅公 敦煌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图说》成书背景与文献价值考论
4
作者 柳森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5-92,共8页
《西藏图说》是清代驻藏大臣松筠根据巡边所得而绘制的西藏舆图集。该书作为松筠《西招图略》的原始组成部分,实际成书于嘉庆三年(1798年)。松筠以廓尔喀之役后的西藏地方社会重建为时代背景,以其民生建设与边防安全并举的个人"筹... 《西藏图说》是清代驻藏大臣松筠根据巡边所得而绘制的西藏舆图集。该书作为松筠《西招图略》的原始组成部分,实际成书于嘉庆三年(1798年)。松筠以廓尔喀之役后的西藏地方社会重建为时代背景,以其民生建设与边防安全并举的个人"筹藏观"为理论基础,着手编纂旨在指导驻藏官兵熟悉西藏地理的《西藏图说》,同时,松筠注重外王事功、勤于述事著述则是成书的主观原因。该书所载西藏舆图基本确定了清中央政府治下中国西藏的地理版图,如实反映了其时清中央政府对印度、英国、英国东印度公司等南亚次大陆国家与特殊机构的较为模糊的地理认知,对后世研究其时西藏历史地理、交通、边防、盐业贸易及廓尔喀之役等均有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筠 《西藏图说》 舆图 成书背景 文献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域纪闻》考——兼论清佚名《西藏纪闻》并非方志
5
作者 柳森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5-64,共10页
在国家图书馆藏清管庭芬辑《花近楼丛书》稿本中有一种佚名《西藏纪闻》,长期以来学界将其视为一种清代西藏方志。经再次考证,此清佚名《西藏纪闻》乃管庭芬抄自黄安涛《贤己编》本《西藏纪闻》,而二者祖本为于学质著《异域纪闻》。同时... 在国家图书馆藏清管庭芬辑《花近楼丛书》稿本中有一种佚名《西藏纪闻》,长期以来学界将其视为一种清代西藏方志。经再次考证,此清佚名《西藏纪闻》乃管庭芬抄自黄安涛《贤己编》本《西藏纪闻》,而二者祖本为于学质著《异域纪闻》。同时,《异域纪闻》篇幅极小,仅是一篇于学质根据其父于盼口述编写的猎奇性涉藏游记。由此,清佚名《西藏纪闻》亦不应被视为清代方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域纪闻》 于学质 《西藏纪闻》 管庭芬 文献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世班禅与天花关系考略
6
作者 柳森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46,共7页
清乾隆时期,天花对朝觐年班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时,西藏地方的天花防治水平尚不能为六世班禅的身体健康提供良好的外部医疗条件。六世班禅因特殊身份原因而主动放弃种痘,从而为其因天花圆寂埋下了隐患。此外,清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在... 清乾隆时期,天花对朝觐年班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时,西藏地方的天花防治水平尚不能为六世班禅的身体健康提供良好的外部医疗条件。六世班禅因特殊身份原因而主动放弃种痘,从而为其因天花圆寂埋下了隐患。此外,清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在天花防治方面缺少相应的制度保障,其原因亦值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世班禅 天花 刻板印象 治藏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