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芪明颗粒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曾果 刘刚 +1 位作者 刘晖 钟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芪明颗粒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5/2014-05在我院就诊的80例单纯型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 目的:探讨芪明颗粒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5/2014-05在我院就诊的80例单纯型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芪明颗粒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野平均敏感度高于对照组患者视野平均敏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O1,O3潜伏期与对照组患者O1,O3潜伏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O1,O3,O4振幅与对照组患者O1,O3,O4振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指标低于对照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芪明颗粒可延缓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对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能改善患者视网膜功能。组患者总胆固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明颗粒 复方血栓通胶囊 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功能 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联合透明质酸酶诱导兔眼玻璃体后脱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刚 鄢秀菊 +1 位作者 陈宗贤 周兰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1164-1167,共4页
目的:研究尿激酶联合透明质酸酶玻璃体腔内注射诱导兔眼玻璃体后脱离(PVD)的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20只兔40眼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为6,6,8只,均以右眼为实验眼,左眼对照。3组动物实验眼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分别为:尿激酶1000U,透... 目的:研究尿激酶联合透明质酸酶玻璃体腔内注射诱导兔眼玻璃体后脱离(PVD)的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20只兔40眼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为6,6,8只,均以右眼为实验眼,左眼对照。3组动物实验眼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分别为:尿激酶1000U,透明质酸酶20U,尿激酶1000U+透明质酸酶20U,对照眼内均注入BBS0.1mL。术后7d内行裂隙灯、检眼镜、光镜及扫描电镜等检查。结果:术后7dA组部分性PVD发生率100%,B组为16.7%,两组均无完全性PVD发生;C组完全性PVD发生率100%,对照眼无PVD。病理学检查未发现视网膜毒性。结论:尿激酶1000U联合透明质酸酶20U兔眼玻璃体腔内注射能诱导完全性PVD,且无眼内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透明质酸酶 玻璃体后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术式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刚 郭林涵 刘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340-341,共2页
目的:探讨提上睑肌缩短术、额肌瓣悬吊术、阔筋膜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手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42例47眼,其中提上睑肌缩短术25例28眼、额肌瓣悬吊术10例12眼、阔筋膜悬吊术7例7眼,比较手术效果,上睑弧度... 目的:探讨提上睑肌缩短术、额肌瓣悬吊术、阔筋膜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手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42例47眼,其中提上睑肌缩短术25例28眼、额肌瓣悬吊术10例12眼、阔筋膜悬吊术7例7眼,比较手术效果,上睑弧度、双重睑成形情况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者,术后外观自然美观,兔眼恢复时间短,效果满意;采用额肌瓣悬吊术者术后外形欠自然、兔眼恢复时间长;采用阔筋膜悬吊术者,上睑迟滞和眼睑闭合不全较明显,易发生矫正不足。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提上睑肌缩短术更符合生理状态,手术效果最好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上睑下垂 提上睑肌缩短术 眼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15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刚 雷春燕 郭林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781-784,共4页
目的:观察巩膜外垫压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05/2014-05在我院接受巩膜外垫压术治疗RRD的215例215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所有纳入研究的患眼必须达到确诊... 目的:观察巩膜外垫压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05/2014-05在我院接受巩膜外垫压术治疗RRD的215例215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所有纳入研究的患眼必须达到确诊RRD的标准且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评级均在B级及以下。所有患眼术中均在双目检眼镜直视下行裂孔定位及巩膜外冷凝。随访至少2mo,术后观察视网膜的解剖复位、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结果:术中行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引流者107眼(49.8%),82眼(38.1%)在手术结束时向其玻璃体腔注入无菌空气。接受单次巩膜外垫压术达到视网膜解剖复位并随访2mo以上无复发者196眼(91.2%),视网膜未能Ⅰ期复位者19眼(8.8%)。与术前相比较,术后视力提高192眼(89.3%),视力不变14眼(6.5%),视力下降9眼(4.2%)。没有因SRF引流和玻璃体腔注入无菌空气而产生相关并发症。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患眼共有11眼(5.1%)。结论:巩膜外垫压术治疗RRD安全有效,准确的裂孔定位及裂孔与垫压嵴的关系是手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巩膜外垫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手术的效果及预后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铭 曾果 成仲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557-1560,共4页
目的:分析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手术(femtosecond laser assisted cataract surgery,FLACS)治疗白内障患者的效果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01/2014-12我院眼科收治的白内障患者42例42眼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 目的:分析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手术(femtosecond laser assisted cataract surgery,FLACS)治疗白内障患者的效果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01/2014-12我院眼科收治的白内障患者42例42眼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21眼,对照组给予传统超声乳化手术(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surgery,PCS)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飞秒激光治疗,记录两组术中有效超声乳化时间(effective phacoemulsification time,EPT)、超声乳化总能量(cumulative dissipated energy,CDE)、液流量、监测眼压、统计角膜内皮丢失率、房水闪辉情况。两组均随访1a,观察远期视力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的9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PT,CDM及液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d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水闪辉、角膜内皮丢失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两组BCVA均较术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d,3、6mo,1a观察组BCVA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低于对照组的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LACS治疗白内障患者手术效果好、术后视力改善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手术时间长、费用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飞秒激光 超声乳化手术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检查及预防性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刚 吉雪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604-1605,共2页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发病危险性及预防性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08/2007-10住院治疗的114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眼底病变及预防性治疗情况。结果:在114例中对侧眼存在视网膜病变者31例(27.2%),其...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发病危险性及预防性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08/2007-10住院治疗的114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眼底病变及预防性治疗情况。结果:在114例中对侧眼存在视网膜病变者31例(27.2%),其中46例高度近视者对侧眼眼底病变发生率高于非高度近视者(P<0.05)。对侧眼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者3例,单纯格子样变性18例,格子样变性合并视网膜干性裂孔3例,单纯囊样变性或其它变性7例。对侧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的3例,经治疗后视网膜全部复位;18例单纯格子样变性和3例格子样变性合并视网膜干性裂孔眼,行激光光凝或冷凝封闭视网膜变性区及裂孔。经3mo~2a定期随访,未发生新的视网膜裂孔、脱离及其它并发症。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发生视网膜变性或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高,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对侧眼发生视网膜病变时,及早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措施,可安全有效的阻止对侧眼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保持良好的对侧眼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对侧眼 预防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房水流畅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刚 王超 +1 位作者 郭林涵 王小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80-1582,共3页
目的:应用眼压描记法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房水流畅系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1/10在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26例126眼,手术前后采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采用Schiotz电子眼压计测量... 目的:应用眼压描记法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房水流畅系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1/10在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26例126眼,手术前后采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采用Schiotz电子眼压计测量房水流畅系数。结果:术后1d本组患者眼压(19.01±1.81mmHg)较术前(17.09±1.70mmHg)升高,但术后1wk,1、3mo眼压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1wk,1、3mo房水流畅系数(0.20±0.01、0.22±0.02、0.22±0.02)均较术前(0.19±0.02)明显改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会增加房水流畅系数,这可能与术后眼压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眼压描记法 眼压 房水流畅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球钝挫伤致睫状体脱离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小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1630-1631,共2页
目的:探讨眼球钝挫伤致睫状体脱离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23眼眼球钝挫伤睫状体脱离的病因、病情、治疗经过、结果及随访记录,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物体撞击伤是引起睫状体脱离的最主要原因,其次... 目的:探讨眼球钝挫伤致睫状体脱离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23眼眼球钝挫伤睫状体脱离的病因、病情、治疗经过、结果及随访记录,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物体撞击伤是引起睫状体脱离的最主要原因,其次分别为拳击伤、爆炸伤。其中15眼损伤眼前节,另外8例合并眼后段病变。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初诊时最佳矫正视力≤0.1者14例(60.9%),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0.5者16例(69.6%),UBM检查21例睫状体脱离复位,21例眼压恢复正常。结论:结合UBM,通过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大部分眼钝挫伤致睫状体脱离患者的视力有所提高,睫状体复位,眼后段病变者视力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钝挫伤 睫状体脱离 临床表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