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商业联合会换届大会在京举行
1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F0002-F0002,共1页
2015年9月15日,中国商业联合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五届一次理事会在北京举行。出席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会员单位的代表,共600多人。
关键词 中国商业联合会 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 换届 会员单位 理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流通经济理论建设——在2012中国商业经济国际论坛上的发言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志刚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共3页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加强流通经济理论建设,主要讲三个问题。
关键词 经济理论建设 国际论坛 商业经济 流通 中国 女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志刚在中国商业经济学会2015年会上的讲话
3
作者 张志刚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共3页
同志们: 大家好! 感谢中国商业经济学会邀请我出席今天召开的理事会,我今天讲的题目是:新常态下我国的商业经济和商业经济理论研究。从2008年爆发源于美国、影响世界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在跌宕起伏中已走过了七年。世界货... 同志们: 大家好! 感谢中国商业经济学会邀请我出席今天召开的理事会,我今天讲的题目是:新常态下我国的商业经济和商业经济理论研究。从2008年爆发源于美国、影响世界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在跌宕起伏中已走过了七年。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今年10月6日将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速度调低至预期增长3.1%,IMF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从去年增长7.3%,降至今年的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经济学会 经济理论研究 世界货币 张志刚 经济增长预期 国际金融危机 世界经济 大家好 经济下行压力 社区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召开“2014中国商业经济国际论坛”的通知
4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F0004-F0004,共1页
各省、区、市商业联合会、商业经济学会及有关单位:为了推动商业理论研究和国际交流,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商业经济学会、香港冯氏集团、北京工商大学定于2014年11月28日在北京共同举办“2014中国商业经济国际论坛”(以下简称论坛)... 各省、区、市商业联合会、商业经济学会及有关单位:为了推动商业理论研究和国际交流,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商业经济学会、香港冯氏集团、北京工商大学定于2014年11月28日在北京共同举办“2014中国商业经济国际论坛”(以下简称论坛),现就论坛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论坛主题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变革、转型”,主要是交流国内外商业发展经验,探讨中国商业服务业在新形势下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理论和时间上总结中国商业服务业在体制、机制、业态和经营方式等方面科学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 国际论坛 北京工商大学 商业服务业 国际交流 商业理论 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
5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0-190,共1页
一、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转变流通发展方式备受瞩目。 二、国内消费保持快速增长,受通胀等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幅将有所放缓。
关键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展望 十大 商业 中国 发展方式 因素影响 通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召开“2014中国商业经济国际论坛”的通知
6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F0004-F0004,共1页
各省、区、市商业联合会、商业经济学会及有关单位:为了推动商业理论研究和国际交流,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商业经济学会、香港冯氏集团、北京工商大学定于2014年11月28日在北京共同举办“2014中国商业经济国际论坛”(以下简称论坛)... 各省、区、市商业联合会、商业经济学会及有关单位:为了推动商业理论研究和国际交流,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商业经济学会、香港冯氏集团、北京工商大学定于2014年11月28日在北京共同举办“2014中国商业经济国际论坛”(以下简称论坛),现就论坛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国际论坛 北京工商大学 商业联合会 国际交流 商业理论 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外资零售商业在中国市场的快速扩张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傅龙成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33,共2页
近年来外资商业在中国市场快速扩张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引人关注,亟需高度重视并予以适当规制。本文首先分析了外资零售商业在中国市场快速扩张引发的种种弊端,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 外资零售商 扩张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FE结合GC-MS/O分离分析29种淡香型天然香辛料香气活性成分 被引量:3
8
作者 蒲丹丹 孟瑞馨 +3 位作者 曹博雅 郑瑞仪 孙宝国 张玉玉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8,158,共15页
采用溶剂萃取结合溶剂辅助风味蒸发萃取(SAFE),分离富集29种淡香型天然香辛料的香气活性成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仪(GC-MS/O)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将各类香气活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构建相关系数矩阵网络,建立了不同香辛料的网... 采用溶剂萃取结合溶剂辅助风味蒸发萃取(SAFE),分离富集29种淡香型天然香辛料的香气活性成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仪(GC-MS/O)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将各类香气活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构建相关系数矩阵网络,建立了不同香辛料的网络可视化图。结果表明,共检测到244种香气活性成分,其含量较高的主要成分为151种,包括烯烃类31种、醇类20种、酯类13种、酮类18种、醛类13种、酚类10种、含硫类11种、酸类9种、醚类6种、烷烃类7种和含氮类4种。芳樟醇和香兰素分别在28、25种淡香型香辛料中检出。香荚兰、枯茗、芒果和月桂叶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分别为香兰素、4-异丙基苯甲醛、柠檬醛和4-异丙基苯甲醛;枫茅、月桂叶、豆蔻、甘牛至、草果、迷迭香、罗幌子和藏红花中醇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香叶醇、α-松油醇、桉叶油醇、芳樟醇、反式-橙花叔醇、(–)-4-萜品醇、桉叶油醇、(1α,2α,5α)-2-甲基-5-(1-甲基乙基)-双环[3.1.0]己-2-醇;刺柏、圆叶当归、姜黄、甘草、迷迭香、调料九里香和菖蒲中的烯烃类化合物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茴香脑、大根香叶烯、α-姜黄烯、反-菖蒲烯、β-瑟林烯、洋芹脑和茴香脑;蒙百里香、葫芦巴、罗幌子中主要的酚类化合物为丁香酚;刺山柑、欧芹中主要的酯类化合物为乙酸松油酯;芒果、香椿中的含硫类物质种类和含量最高,分别为3-甲硫基丙醛和1-甲基乙基丙基二硫;芝麻主要以2,6-二甲基吡嗪和4-烯丙基苯甲醚为主;石榴和山奈的主要香气活性成分为茴香脑;杨桃的主要香气活性成分为水杨酸甲酯。29种淡香型香辛料分为4大类,其中香椿的介中心度最高,表明其在淡香型香辛料网络中起着核心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香型香辛料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嗅闻仪 香气活性成分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经济的理论创新与发展实践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志刚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5,共2页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国家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在不久前召开的"2014中国商业经济国际论坛"上,发表了原题为《商业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实践》的主题演讲。演讲较为深入地总结和揭示了中外商业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以及现代商业经...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国家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在不久前召开的"2014中国商业经济国际论坛"上,发表了原题为《商业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实践》的主题演讲。演讲较为深入地总结和揭示了中外商业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以及现代商业经济理论创新的迫切要求;阐述了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所呈现出的新特点,并从商业业态发展视角,总结了中国当前商业经济创新与发展的实践状况。本文整理张志刚会长在国际论坛上发表的主题演讲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经济理论 经济理论创新 实践 中国商业联合会 经济发展形势 国际论坛 国家商务部 现代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种国产主栽猕猴桃品种果酒风味物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子贤 杨金雨 +4 位作者 汪梦诗 魏梦媛 马婷婷 房玉林 孙翔宇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8-188,共11页
对12种不同国产猕猴桃品种酿造的果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猕猴桃果酒中有机酸质量浓度为1291.04~1848.62 mg/L,单体酚总含量为20.57~332.66μg/g。12款酒共检测出102种香气成分,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1的挥发性物质38... 对12种不同国产猕猴桃品种酿造的果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猕猴桃果酒中有机酸质量浓度为1291.04~1848.62 mg/L,单体酚总含量为20.57~332.66μg/g。12款酒共检测出102种香气成分,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1的挥发性物质38种,酯类物质含量要远大于其他挥发性化合物。12种猕猴桃果酒共有的挥发性物质有10种,其中OAV>1的只有丁酸乙酯和正己酸乙酯,赋予酒体苹果、菠萝、香蕉、青草的气味以及白兰地的醇香。根据挥发性化合物总量而言,金艳果酒表现较为优异(47313.91μg/L),其次是翠香(42807.25μg/L)和贵长(42823.38μg/L)。就香气物质的种类丰富度来看,金桃果酒含有的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多(70种),其次是米良1号(63种)、徐香(61种)。感官品评总得分结果显示,红实2号的总分最高,整体更受欢迎,其次是东红和贵长。12款猕猴桃果酒均有其独特风味特征。本实验以期为推动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生产实践与消费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果酒 单体酚 有机酸 风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售酵母抽提物中呈味物质鉴定及其增味减盐作用分析
11
作者 陕怡萌 曹博雅 +4 位作者 蒲丹丹 李沛 熊建 李库 张玉玉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6,共11页
为分析酵母抽提物的关键增咸滋味物质,采用定量描述性感官评价法分析3种酵母抽提物FA31、KU012和FA34的滋味轮廓,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抽提物中游离氨基酸、有机酸、核苷酸等呈味物质的含量。结合滋味活性值(TAV)筛选和滋味-氯化钠... 为分析酵母抽提物的关键增咸滋味物质,采用定量描述性感官评价法分析3种酵母抽提物FA31、KU012和FA34的滋味轮廓,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抽提物中游离氨基酸、有机酸、核苷酸等呈味物质的含量。结合滋味活性值(TAV)筛选和滋味-氯化钠二元混合模型筛选关键增咸物质。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酵母抽提物KU012的咸味、甜味与酸味强度均显著高于酵母抽提物FA31和FA34。在5.00 g/L的食盐溶液中,添加酵母抽提物FA31至0.50 g/L可减少10%氯化钠添加量而不影响咸味感知强度,酵母抽提物KU012中的呈味物质含量显著高于酵母抽提物FA31和FA34。通过滋味物质-氯化钠二元混合模型结合咸味强度感知评价对25种TAV大于1的呈味物质进行增咸效果验证,结果表明共14种滋味物质具有增咸作用,其中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柠檬酸、5′-IMP和5′-GMP的增咸效果最显著,是酵母抽提物中的关键增咸滋味物质。S曲线法分析结果显示,天冬氨酸、谷氨酸和柠檬酸可通过协同作用增强咸味感知,丙氨酸、5′-GMP和5′-IMP可通过加成作用提高咸味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抽提物 高效液相色谱 呈味物质 滋味活性值 增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香型高温大曲制作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与风味物质变化
12
作者 丁泽 陈曦 +7 位作者 李金洋 牛家亮 杜秉昊 李微微 龙尧 郎莹 孙宝国 李秀婷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5-124,共10页
本研究针对高温大曲制备过程翻仓操作前后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以及风味物质变化等进行探究。结果显示,大曲关键制造阶段-翻仓操作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丰度均发生显著变化,真菌属中的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和嗜热真菌属(Thermom... 本研究针对高温大曲制备过程翻仓操作前后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以及风味物质变化等进行探究。结果显示,大曲关键制造阶段-翻仓操作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丰度均发生显著变化,真菌属中的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和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以及细菌属中的枝芽孢菌属(Virgibacillus)、海洋芽孢杆菌属(Oceanobacillus)、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ora)、克罗彭斯特菌属(Kroppenstedtia)在两次翻仓过程中丰度提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出49种挥发性物质,包括12种酯类、9种吡嗪类、6种醇类、6种醛类、5种酮类、3种酚类、2种醚类、2种呋喃类、1种烯烃类、1种酸类及2种其他物质,在翻仓后正己酸乙酯、辛酸乙酯、2-苯乙醇、2,3,5,6-四甲基吡嗪含量提升。此外,相关性分析结果揭示微生物群落与风味物质之间的潜在联系,Virgibacillus、Oceanobacillus、Saccharopolyspora、Kroppenstedtia、Thermoascus和Thermomyces与酯类物质呈正相关,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毕赤酵母属(Pichia)与2,3,5,6-四甲基吡嗪呈正相关。本研究初次探讨了酱香型高温大曲制备过程中翻仓操作发酵过程的微生物群落以及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可为探究酱香型高温大曲生物学特性的品质差异根源以及影响酱酒酿造风味物质形成规律提供基础数据,并为高温大曲生产制造有效工艺策略提高品质稳定性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大曲 微生物群落 翻仓 挥发性风味物质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食用香料及其活性成分的功能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夏磊 张莉莉 +2 位作者 梁莉 徐嘉良 张玉玉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99-314,共16页
天然食用香料不仅为食品提供独特的风味品质,而且其生物活性成分在促进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等方面具有重大潜力。本文综述天然食用香料的主要功能活性,包括促进消化、控制血糖、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力及抗菌等,探讨酚类、萜类、类胡萝... 天然食用香料不仅为食品提供独特的风味品质,而且其生物活性成分在促进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等方面具有重大潜力。本文综述天然食用香料的主要功能活性,包括促进消化、控制血糖、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力及抗菌等,探讨酚类、萜类、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在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中的潜在作用。此外,讨论天然食用香料在食品和医药保健工业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提取和分析技术鉴定其活性成分。最后提出当前研究的挑战和未来方向,包括天然食用香料中生物活性成分作用机制的深入探索、新型天然食用香料的开发及长期安全性评估等。随着对天然食用香料研究的深入,其有望在促进公共健康和推动食品工业创新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食用香料 功能活性 机制 应用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与贵州地区2种高温大曲的品质差异研究
14
作者 杨月 郝静 +4 位作者 朱华 王昆 李微微 李秀婷 孙宝国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8,161,共15页
高温大曲是酱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来源,对酱香型白酒的风格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北京和贵州地区生产的酱香型白酒具有地方特色风味,但风味化合物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仍不清楚。对北京与贵州地区的2种高温大曲的理化指标、菌群组成以及挥发... 高温大曲是酱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来源,对酱香型白酒的风格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北京和贵州地区生产的酱香型白酒具有地方特色风味,但风味化合物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仍不清楚。对北京与贵州地区的2种高温大曲的理化指标、菌群组成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之间的品质差异进行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源自北京地区的高温大曲样品中的淀粉含量、液化力及酯化力均明显高于源自贵州地区高温大曲样品,但贵州地区高温大曲样品具有更高的酸度和糖化力(P<0.001)。北京和贵州地区的2种高温大曲挥发性风味组分存在显著差异,贵州地区含有挥发物质种类(27种)高于北京地区(23种)。北京与贵州地区高温大曲样品中的细菌核心菌群是Virgibacillus、Kroppenstedtia,真菌核心菌群是Thermoascus和Thermomyces。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北京与贵州地区高温大曲风味化合物相关性最高的菌属不同,导致2种白酒的风味呈现差异。对北京与贵州地区的2种高温大曲的理化指标、菌群组成和风味物质组成等品质差异进行分析,旨在为进一步了解北京与贵州地区高温大曲中微生物及其功能特征,进而明晰两地区白酒风味差异的原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高温大曲 微生物群落 理化指标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芝三萜改善利血平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及肠道菌群失调
15
作者 李华祥 刘倩 +6 位作者 伍树倩 戴嘉宁 叶青雅 吉丹 肖玉娟 刘楠 杨振泉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4-193,共10页
为探究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三萜对利血平诱导的小鼠抑郁相关症状的作用效果,以SPF级C57BL/6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首先优化构建抑郁小鼠模型时利血平的注射剂量,发现当利血平注射剂量为0.4 mg/kg mb时,小鼠表现出典型的抑郁症状,且... 为探究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三萜对利血平诱导的小鼠抑郁相关症状的作用效果,以SPF级C57BL/6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首先优化构建抑郁小鼠模型时利血平的注射剂量,发现当利血平注射剂量为0.4 mg/kg mb时,小鼠表现出典型的抑郁症状,且抑郁程度适中,适合作为研究模型;随后,考察不同剂量樟芝三萜对小鼠抑郁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灌胃中剂量(20 mg/kg mb)的樟芝三萜可使抑郁小鼠的糖水偏好值由46%上升到75%(正常小鼠为77%),快感缺失症状得以明显改善;同时,使得抑郁小鼠的水平运动量较模型组提高375%,悬尾不动时间较模型组降低32%,效果略优于阳性药物氟西汀;此外,中剂量的樟芝三萜还能显著降低抑郁小鼠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显著增加抑郁小鼠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和5-羟色胺水平,效果与氟西汀相当;最后,考察樟芝三萜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发现,中剂量的樟芝三萜能显著增加小鼠肠道中有益菌(如Firmicutes、Ligi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而这些菌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或调节神经递质水平等改善抑郁症状,初步证实樟芝三萜可通过微生物群-肠-脑轴改善小鼠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芝 三萜 抑郁症 炎症因子 神经递质 小鼠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脱腥方法对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物风味和抗氧化特性影响研究
16
作者 王家栋 王珂 +1 位作者 李宇文 廖永红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3,89,共8页
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物(soy protein isolate hydrolysate,SPIH)营养丰富,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生物活性,备受消费者关注,但豆腥味会限制其适用性。因此,该研究采用活性炭、β-环糊精和酵母发酵3种方法对SPIH进行脱腥处理,通过顶空-固相... 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物(soy protein isolate hydrolysate,SPIH)营养丰富,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生物活性,备受消费者关注,但豆腥味会限制其适用性。因此,该研究采用活性炭、β-环糊精和酵母发酵3种方法对SPIH进行脱腥处理,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分析,并结合感官评分和抗氧化活性确定最佳脱腥方法。结果表明,在脱腥前后的SPIH中共鉴定出48种挥发性成分,且经过不同脱腥方法处理后,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结合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确定了9种关键活性气味物质,将己醛、2-戊基呋喃、壬醛、(E)-2-辛烯醛、1-辛烯-3-醇、(E)-2-壬烯醛和(E,E)-2,4-壬二烯醛定义为SPIH中的豆腥味物质。通过计算OAV比值(愉快气味∶不愉快气味)和主成分分析确定了酵母发酵脱腥后SPIH风味最佳,其次分别为β-环糊精脱腥、活性炭脱腥,该结果与感官评价和抗氧化活性结果一致。综合比较得出,相较于活性炭脱腥与β-环糊精脱腥,酵母发酵脱腥对SPIH的脱腥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蛋白酶解物 脱腥 风味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作物中潜在的胞外ATP受体蛋白质
17
作者 桑鹤天 张悦婧 +1 位作者 石珍珍 冯汉青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3,共8页
为分析作物中的胞外ATP受体蛋白质,通过NCBI数据库获取拟南芥外ATP受体蛋白质L-型凝集素受体样激酶1.9(lecRK-1.9)和L-型凝集素受体样激酶1.5(lecRK-1.5)的氨基酸序列,通过BLAST比对和同源树构建,以油菜和玉米为例,在两种作物中筛选与le... 为分析作物中的胞外ATP受体蛋白质,通过NCBI数据库获取拟南芥外ATP受体蛋白质L-型凝集素受体样激酶1.9(lecRK-1.9)和L-型凝集素受体样激酶1.5(lecRK-1.5)的氨基酸序列,通过BLAST比对和同源树构建,以油菜和玉米为例,在两种作物中筛选与lecRK-1.9和lecRK-1.5亲缘关系相近的蛋白质;使用ExPASy ProtParam、Cell-PLoc、MEME等工具对这些蛋白质进行理化分析、亚细胞定位和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油菜、玉米中的12个候选蛋白质的理论等电点为6.52~8.91,大多为疏水蛋白质;12个蛋白质中有6个蛋白质在质膜上具有定位,12个蛋白质二级结构比例均与拟南芥lecRK-1.9、lecRK-1.5相似,其中有8个蛋白质在保守结构域的位置及顺序上与拟南芥lecRK-1.9、lecRK-1.5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这些在油菜、玉米中与拟南芥lecRK-1.9、lecRK-1.5蛋白质在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以及保守结构域具有高相似性的蛋白质,可作为油菜、玉米中胞外ATP受体蛋白质的参选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胞外ATP受体 蛋白质亲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算法在抗菌肽预测领域的应用
18
作者 钱宇辰 聂挺 +5 位作者 花彦铭 徐诗莹 郭盛 张鑫 罗小虎 刘亚楠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84-393,共10页
抗菌肽作为具有广泛抗菌活性的小分子肽,因其独特抑菌机制在食品保鲜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传统筛选方法耗时费力、资源消耗大,且所得抗菌肽常存在稳定性差、细胞毒性高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抗菌肽作为具有广泛抗菌活性的小分子肽,因其独特抑菌机制在食品保鲜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传统筛选方法耗时费力、资源消耗大,且所得抗菌肽常存在稳定性差、细胞毒性高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抗菌肽研究带来了新机遇。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基于先验知识与实时数据持续优化,显著提高了抗菌肽的预测效率,降低了研发成本。同时,这些算法还为探索抗菌肽的多样性、优化其性能提供了可能。目前,多个专业数据库已建立,为算法模型训练提供了丰富资源。此外,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源生物信息数据也被广泛用于抗菌肽预测,以期更精准地识别具有潜在抗菌活性的肽段。本文综述当前各类人工智能算法模型预测抗菌肽的原理及适用情况,并探讨针对抗菌肽应用困境而设计的特定预测模型。旨在启发读者如何选择和设计人工智能算法,推动其在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算法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抗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商业企业循环经济实践水平的管理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煜平 左波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6-17,共2页
目前,商业企业需要推出并有效落实一系列相应的管理举措,以保证体现循环经济内容的经营活动能够常态地加以开展。本文提出了商业企业开展循环经济实践的内容,并讨论了提升商业企业循环经济实践水平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 商业企业 循环经济 环境友好型商品 绿色物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樟树精油递送载体构建及抑菌性能研究
20
作者 戴嘉宁 冯玥 +4 位作者 强晟超 汤家祥 梁宝翠 肖玉娟 李华祥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3,共8页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不同浓度牛樟树精油对6株食源性致病细菌及3株真菌的抑制作用,发现高浓度(50%以上)的牛樟树精油对不同菌株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进一步利用超声处理及低聚木糖的糖基化改性大豆蛋白(XOS-SPI)对其进行包封,并对牛樟树...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不同浓度牛樟树精油对6株食源性致病细菌及3株真菌的抑制作用,发现高浓度(50%以上)的牛樟树精油对不同菌株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进一步利用超声处理及低聚木糖的糖基化改性大豆蛋白(XOS-SPI)对其进行包封,并对牛樟树精油包封物进行表征及食源性致病菌抑菌活性评估。结果表明:当牛樟树精油与糖基化大豆蛋白质量比为2∶1时,糖基化大豆蛋白-牛樟树精油胶粒具有较小的粒径和较优异的稳定性,同时抑菌性能较牛樟树精油显著提高,说明牛樟树精油作为安全健康的天然抑菌剂,在食品防腐保鲜及食品安全中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树精油 大豆蛋白 糖基化改性 递送载体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