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南方首次发现的基干禽龙类化石新属种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姬书安
张培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
-
出处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扶绥县那派盆地古生物化石保护”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688103
41872026)联合资助~~。
-
文摘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那派盆地早白垩世新隆组中产有包含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疑似鹦鹉嘴龙类的恐龙动物群,但鸟脚类的属种鉴定尚不能进一步确认。最近发现于那派盆地新的鸟脚类肠骨、坐骨化石材料,显示出基干禽龙类的典型形态,其特征又不同于该类群其他已知属种,应代表禽龙类一新属新种,被命名为广西那派龙Napaisaurus guangxiensis gen.et sp.nov.。这是我国南方地区首个禽龙类新属种,不仅丰富了扶绥那派盆地早白垩世恐龙动物群的内容,也为探讨那派恐龙动物群与东南亚泰国以及中国北方等地同期恐龙动物群的关系提供了新的重要依据。
-
关键词
广西扶绥
早白垩世
新隆组
禽龙类
那派龙(新属)
-
Keywords
Fusui
Guangxi
Early Cretaceous
Xinlong Formation
Iguanodontia
Napaisaurus gen.nov
-
分类号
P5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Q915.86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
-
题名广西扶绥那派盆地早白垩世棘龙类牙齿化石新材料
- 2
-
-
作者
姬书安
张培
陆道林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
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
广西自然资源档案博物馆
-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09-1515,共7页
-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项目《扶绥县那派盆地古生物化石保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晚白垩世原角龙类动物群研究》(批准号:41872026)。
-
文摘
广西扶绥县那派盆地早白垩世新隆组中产有以蜥脚类、兽脚类、禽龙类等恐龙为代表并包含弓鲛类、辐鳍鱼类、龟鳖类、鳄形类的脊椎动物群,其与泰国东北地区Khorat群Khok Kruat组(阿普特阶)脊椎动物群面貌相近。最新发现于那派盆地的棘龙类牙齿化石新材料,其齿冠横断面为宽略小于长的亚圆形,齿冠前后缘无小锯齿,齿冠表面具明显纵嵴和纵沟,单侧面纵嵴数目12~15条。这些形态表明,那派盆地的棘龙类牙齿可归入棘龙亚科(Spinosaurinae),且与泰国东北地区Khok Kruat组棘龙类牙齿的形态类型Ⅱ(Siamosaurus形态类型)可对比。新发现的牙齿化石还显示,那派盆地目前仅存在一种类型的棘龙类,其可能与泰国的暹罗龙(Siamosaurus)关系较密切。
-
关键词
棘龙亚科
牙齿
下白垩统
那派盆地
广西
-
Keywords
Spinosaurinae
teeth
Lower Cretaceous
Napai Basin
Guangxi
-
分类号
P534.5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Q911.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
-
题名生态文明与地学文化产业发展探析
被引量:6
- 3
-
-
作者
黄娟
李素矿
单华春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宣传部
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
-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4-119,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幸福观视角下我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反思与前瞻研究"(13BKS048)
湖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文明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与实践"(2011133)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作为文化产业的类型之一,地学文化产业以地学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经济为依托,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文化产业发展应当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结合,而地学文化产业是一种生态产业、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当前发展地学文化产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本文还探讨了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文化资源与相关产业的基础上,创建武汉地学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一些初步构想,对武汉市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地学文化
文化产业
地学文化产业示范园
-
分类号
G124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