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16LN在模拟压水堆一回路异常水化学条件下的应力腐蚀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唐占梅 胡石林 张平柱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60-1964,共5页
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SSRT)法研究了氯离子(Cl-)和溶解氧对316LN在模拟压水堆(PWR)一回路异常工况下的应力腐蚀开裂(SCC)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饱和氧条件下,随着Cl-浓度的增大,试样的延伸率降低,SCC敏感指数增大,当Cl-浓度大于1mg/L... 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SSRT)法研究了氯离子(Cl-)和溶解氧对316LN在模拟压水堆(PWR)一回路异常工况下的应力腐蚀开裂(SCC)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饱和氧条件下,随着Cl-浓度的增大,试样的延伸率降低,SCC敏感指数增大,当Cl-浓度大于1mg/L后开始萌生SCC裂纹;溶液除氧后,即使Cl-浓度增大到10mg/L也不会引发SCC裂纹。316LN的SCC裂纹萌生于表面的缺陷或贫Cr区,呈穿晶型向基体内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法 应力腐蚀开裂 氯离子 溶解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钒铁合金的吸放氢性能及相结构研究
2
作者 余远方 叶一鸣 +2 位作者 李祥波 康艺 胡石林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53,62,共6页
研究了活化温度和活化保温时间对ZrVFe合金吸放氢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分析ZrVFe合金吸放氢反应前后的相结构变化。测定了ZrVFe合金吸放氢过程的P-C-T曲线,采用范德霍夫方程计算出合金吸、放氢的标准焓ΔH~Θ和标准熵ΔS~Θ,并由此外推... 研究了活化温度和活化保温时间对ZrVFe合金吸放氢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分析ZrVFe合金吸放氢反应前后的相结构变化。测定了ZrVFe合金吸放氢过程的P-C-T曲线,采用范德霍夫方程计算出合金吸、放氢的标准焓ΔH~Θ和标准熵ΔS~Θ,并由此外推出该合金在室温下的吸氢平衡压在10^(-8)Pa左右,放氢平衡压在10^(-10)Pa左右。此外,ZrVFe合金还有良好的抗粉化性能和抗空气毒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VFe 活化 吸放氢 相结构 P-C-T曲线 标准焓 标准熵 氢平衡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氢交换氢同位素体系HD/H_2O、DT/D_2O和HT/H_2O分离性能模拟研究
3
作者 吴栋 阮皓 +4 位作者 胡石林 尹玉国 张丽 黄登高 窦勤成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0-206,共7页
计算模拟应用于氢同位素分离领域,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工艺条件分析。本工作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研究了水-氢催化交换过程中HD/H_2O、DT/D2O和HT/H_2O三种氢同位素体系的分离性能。研究表明:在一定工艺条件下,三种体系均在操作温度... 计算模拟应用于氢同位素分离领域,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工艺条件分析。本工作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研究了水-氢催化交换过程中HD/H_2O、DT/D2O和HT/H_2O三种氢同位素体系的分离性能。研究表明:在一定工艺条件下,三种体系均在操作温度为343K时达到最大的分离效果;随着气液比从1.0增大到3.0,最优操作温度均从343K降低到323K,但是在此过程中,HT/H_2O体系的分离效果受温度的影响较小一些;在达到最大分离效果的目标下,HT/H_2O体系需要的理论塔板数比HD/H_2O和DT/D2O体系少,同时,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三体系气相中氢同位素浓度在交换柱内分布曲线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氢交换 氢同位素分离 数值模拟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处置的放射性废物的分类方法应用研究
4
作者 逄锦鑫 岳维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50-757,共8页
对放射性废物进行分类管理,能有效减少最终处置的废物量,减轻营运单位的负担,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废物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将废物分类与处置联系起来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建议的优选分类方法。本文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原子能院)为例,通... 对放射性废物进行分类管理,能有效减少最终处置的废物量,减轻营运单位的负担,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废物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将废物分类与处置联系起来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建议的优选分类方法。本文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原子能院)为例,通过研究国内外的废物分类体系,分析原子能院产生的废物的特点,提出了以处置为中心的废物分类建议,将废物分为豁免废物、极短寿命废物、极低水平废物、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和α废物5类;同时研究提出了原子能院全过程废物信息管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物 废物分类 废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SDB疏水催化剂的粒径效应 被引量:6
5
作者 刘亚明 胡石林 +3 位作者 黄丽 赵荣明 阮皓 吴栋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2-47,共6页
制备了三种不同粒径的Pt-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SDB)催化剂(1.0、2.0、4.0mm),并对比研究了三种催化剂的水-氢交换反应性能。研究表明:同一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催化反应的同位素交换效率随着粒径的增大而降低,催化剂的粒径效应明显;... 制备了三种不同粒径的Pt-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SDB)催化剂(1.0、2.0、4.0mm),并对比研究了三种催化剂的水-氢交换反应性能。研究表明:同一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催化反应的同位素交换效率随着粒径的增大而降低,催化剂的粒径效应明显;为了减小粒径效应,优化了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当粒径从1.0mm增至4.0mm时,催化剂的最优还原温度从240℃升高到320℃;进一步结合程序升温还原的方法,分析了还原反应的活化能,发现随着粒径的增大,最优还原温度的升高可能是改善了还原过程中的热量与质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效应 疏水催化剂 Pt-SDB 氢同位素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Pd膜对LaNi_(4.25)Al_(0.75)合金贮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丽飞 肇博涛 +2 位作者 张平柱 叶一鸣 胡石林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62,共7页
为改善LaNi4.25Al0.75贮氢合金表面抵抗杂质气体毒化的能力,采用化学镀对粒径d为150-300μm的LaNi4.25Al0.75颗粒进行了表面金属Pd的包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对化学镀前后LaNi4.25Al0.75合... 为改善LaNi4.25Al0.75贮氢合金表面抵抗杂质气体毒化的能力,采用化学镀对粒径d为150-300μm的LaNi4.25Al0.75颗粒进行了表面金属Pd的包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对化学镀前后LaNi4.25Al0.75合金颗粒的表面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分析;采用容量法测试材料的贮氢性能。结果表明:化学镀在LaNi4.25Al0.75颗粒表面沉积了一层晶体Pd单质,膜层均匀且有一定的致密性。表面金属Pd层能够使LaNi4.25Al0.75颗粒在含杂质(O2和N2)氢气中的贮氢容量的衰减幅度由1.928%降至0.086%,有效提升了其抵抗O2和N2毒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i4.25Al0.75合金 贮氢性能 化学镀 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孔结构对Pt/疏水陶瓷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贾青青 胡石林 刘亚明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4-169,共6页
选用五种不同孔结构疏水陶瓷载体,采用浸渍-气相还原法制备用于水-氢交换的Pt/疏水陶瓷催化剂,经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H_2-程序升温还原法(H_2-TPR)及CO脉冲吸附等物性表征及催化剂催化活性(以催化交换活性kya表征)测... 选用五种不同孔结构疏水陶瓷载体,采用浸渍-气相还原法制备用于水-氢交换的Pt/疏水陶瓷催化剂,经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H_2-程序升温还原法(H_2-TPR)及CO脉冲吸附等物性表征及催化剂催化活性(以催化交换活性kya表征)测试来考察载体孔结构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平均孔径的降低,载体比表面积增加,催化剂铂粒子分散度提高,在30~70nm平均孔径范围内,催化剂活性随载体孔径的下降而得以提升;当平均孔径小于20nm时,反应气难以在较短时间内扩散至载体孔道内,相同时间内参与反应的活性位点总数较少,从而使得其催化活性有所下降。此外,载体孔隙率过高虽有助于提升比表面积,却使得载体结构较为疏松,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载体孔结构易被破坏,对提升催化活性无利。平均孔径为37.5nm、载体比表面积为111.01m2/g、孔隙率为68.76%的载体可获得最优的催化效果,催化剂测试用量为4.5mL、氢气流速为4.23L/min时,其催化交换活性可达6.45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孔结构 氢同位素分离 疏水陶瓷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F-74制备及其对CO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9
8
作者 郭沛然 胡石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83-590,共8页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Ni-MOF-74材料,采用全自动表面积吸附仪、P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对材料的孔隙结构、晶体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采用静态吸附法测定了CO、N2、CH4和CO2在Ni-MOF-74上的吸附等温线;采用挤压成型...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Ni-MOF-74材料,采用全自动表面积吸附仪、P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对材料的孔隙结构、晶体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采用静态吸附法测定了CO、N2、CH4和CO2在Ni-MOF-74上的吸附等温线;采用挤压成型方法制备了Ni-MOF-74成型材料,并研究了挤压成型后Ni-MOF-74晶体结构和微孔结构的变化及对CO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Ni-MOF-74材料比表面积达1212.61 m^2/g,其孔径主要集中在0.8~1.0 nm之间,对CO的吸附量远高于相同条件下对N2和CH4的吸附量,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Ni-MOF-74对CO的吸附作用力明显高于对N2、CH4和CO2的;挤压成型后Ni-MOF-74的完整晶体数量明显减少,且部分微孔结构遭到破坏,成型后对CO的吸附性能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F-74 挤压成型 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挤压690合金管材在高温水中的长期均匀腐蚀行为 被引量:1
9
作者 唐占梅 丰涵 +3 位作者 张平柱 胡石林 郑文杰 宋志刚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8-413,共6页
采用长期浸泡和表面膜俄歇电子能谱(AES)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方法研究了热挤压690合金管材3段不同挤出顺序的管段(头部A、中部B和尾部C)在高温除氧水中的均匀腐蚀行为与机理。结果表明:热挤压690合金管材头部A、中部B和尾部C 3种... 采用长期浸泡和表面膜俄歇电子能谱(AES)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方法研究了热挤压690合金管材3段不同挤出顺序的管段(头部A、中部B和尾部C)在高温除氧水中的均匀腐蚀行为与机理。结果表明:热挤压690合金管材头部A、中部B和尾部C 3种试样在浸泡2 500 h后均匀腐蚀均达到稳定状态,其均匀腐蚀速率均低于5 mg/(月·dm^2);头部A与尾部C的腐蚀速率相当,而明显低于中部B的腐蚀速率;氧化膜呈双层结构特征,即外层富Fe和Ni、内层富Ni和Cr,A与C试样氧化膜中间层存在铬壁垒,而B试样无明显的铬壁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歇电子能谱 690合金管材 均匀腐蚀 氧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F-74的疏水改性及对CO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沛然 胡石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92-1198,共7页
CO常与N2、CH4、CO2及H2O等气体混合存在,为纯化CO气体,采用Ni-MOF-74材料为吸附剂开展了探索性研究。通过PFAS(全氟烷基硅烷)浸渍法,制备了Ni-MOF-74疏水材料。通过接触角测量仪、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Ni-MOF-74材料表面疏水情况及... CO常与N2、CH4、CO2及H2O等气体混合存在,为纯化CO气体,采用Ni-MOF-74材料为吸附剂开展了探索性研究。通过PFAS(全氟烷基硅烷)浸渍法,制备了Ni-MOF-74疏水材料。通过接触角测量仪、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Ni-MOF-74材料表面疏水情况及形貌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浸渍温度、浸渍浓度、浸渍时间、浸渍次数对疏水性的影响,以及疏水改性对Ni-MOF-74的CO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了PFAS浸渍实验的工艺条件:浸渍温度110℃、浸渍时间24 h、浸渍1次、PFAS浓度3%。结果表明:PFAS成功覆盖在Ni-MOF-74材料上,但只有很少的PFAS覆盖到了Ni-MOF-74材料表面;PFAS改性后Ni-MOF-74的晶体结构遭到了部分破坏,热稳定性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F-74 PFAS 疏水改性 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溶剂对Pt/疏水陶瓷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青青 胡石林 刘亚明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5,共6页
研究采用疏水陶瓷载体,分别使用水/乙醇(体积比2:1)溶液、乙醇及丙酮作为浸渍溶剂,采用浸渍-气相还原法制备用于氢水催化交换的铂/疏水陶瓷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H_2程序升温还原法(H_2-TPR)、光电子能谱(XPS)及C... 研究采用疏水陶瓷载体,分别使用水/乙醇(体积比2:1)溶液、乙醇及丙酮作为浸渍溶剂,采用浸渍-气相还原法制备用于氢水催化交换的铂/疏水陶瓷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H_2程序升温还原法(H_2-TPR)、光电子能谱(XPS)及CO脉冲吸附对催化剂进行综合表征,采用气液并流方式测试催化剂催化活性,研究浸渍溶剂的选择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水/乙醇溶剂表面张力最高,浸润疏水载体能力小于乙醇及丙酮,使得氯铂酸在载体表面分布均匀度低,造成催化剂铂粒子分散度低,高价铂还原困难,催化活性远低于使用丙酮及乙醇作为溶剂制得的催化剂。丙酮的挥发速率最快,可减少氯铂酸在载体表面团聚,制得催化剂铂粒子分散度最高,高价铂更易被还原,催化活性优于使用乙醇作为溶剂制得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陶瓷载体 浸渍溶剂 疏水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方法在氢储存和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12
作者 叶一鸣 刘丽飞 +1 位作者 张平柱 胡石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2-66,共5页
分类总结了常用的核方法,包括X射线技术、中子射线技术等在氢储存材料和燃料电池电极材料方面的用途及应用实例,简单讨论了核方法在该领域内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氢能 核方法 氢储存 燃料电池 中子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功能化镀钯对LaNi_(4.25)Al_(0.75)储氢合金抗毒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肇博涛 叶一鸣 +2 位作者 刘丽飞 胡石林 张平柱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29,共6页
氢气中存在氧、氮等杂质气组分时,AB5型LaNi_(4.25)Al_(0.75)合金的吸氢速率和储氢容量将出现下降。为提高合金的毒化抗性,在化学镀钯工艺中引进烷基功能化的前处理技术对合金表面进行复合镀覆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 氢气中存在氧、氮等杂质气组分时,AB5型LaNi_(4.25)Al_(0.75)合金的吸氢速率和储氢容量将出现下降。为提高合金的毒化抗性,在化学镀钯工艺中引进烷基功能化的前处理技术对合金表面进行复合镀覆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合金颗粒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容量法测试合金的储氢性能。扫描电镜下,相比纯化学镀样品表面Pd颗粒的球形形貌,复合镀覆γ-Pd-LaNi_(4.25)Al_(0.75)样品表面Pd颗粒为立方体型。测试结果表明,在O2和N2均为0.1%的氢气中,初始压力0.71MPa、恒温30℃条件下,1%γ-Pd-LaNi_(4.25)Al_(0.75)样品的特征吸氢速率k和储氢容量Xmax(质量分数)分别达到0.065s-1和1.152%,较LaNi_(4.25)Al_(0.75)分别提高75.7%和9.2%,较Pd-LaNi_(4.25)Al_(0.75)分别提高30%和3.2%。表明以烷基功能化为前处理的复合镀覆法,能够进一步提升合金表面钯膜对H2分子的催化裂解活性,解决了镀Pd质量分数对催化活性提升的瓶颈,显著提高了LaNi_(4.25)Al_(0.75)合金的抗毒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5型合金 化学镀 烷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酸三甲酯直接热解制备碳化硼
14
作者 赵晶 周文辉 胡石林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29,I0003,共9页
有机溶胶-凝胶技术是目前低温合成超细碳化硼粉体的研究热点。基于该技术直接采用硼酸三甲酯作为热解原料,相比有机溶胶-凝胶技术,省去了形成凝胶这一过程,简化了操作流程。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研究了反应温度、压片压... 有机溶胶-凝胶技术是目前低温合成超细碳化硼粉体的研究热点。基于该技术直接采用硼酸三甲酯作为热解原料,相比有机溶胶-凝胶技术,省去了形成凝胶这一过程,简化了操作流程。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研究了反应温度、压片压力、反应时间以及升温、降温速率对产物纯度和形态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在以上研究因素中,反应温度及升/降温速率对形成均匀的亚微米尺寸碳化硼起主要作用,并在1600℃、400℃/min快速升/降温速率下得到了粒径分布在1μm左右的均匀碳化硼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三甲酯 碳化硼 有机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