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民生实践
被引量:
8
1
作者
左玉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7,共7页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理念“以民为本”包含三层含义:民为国本,体现了对民众地位的认识;立国为民,体现了对统治者与民众关系的认知;政在养民,体现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基于传统民本思想提出的一系列“以厚民生为本”的富民之策,...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理念“以民为本”包含三层含义:民为国本,体现了对民众地位的认识;立国为民,体现了对统治者与民众关系的认知;政在养民,体现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基于传统民本思想提出的一系列“以厚民生为本”的富民之策,要求统治者采取相应政策,关心民众生计,使民众生活富足。历代统治者推行的改善民生举措主要有重农抑商、务本兴农,轻徭薄赋、体恤民力,不违农时、使民以时,以及约束官吏、勿使扰民等。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民生实践促进了近代以来民主思想的发展,对当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亦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本思想
民生实践
德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构“红色中国”:海外亲历者的中共革命史书写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德明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翻译出版了一批海外亲历者所写的中共革命史著作。这些著作观察细致、视角新颖,既有宏观论述,又有微观考证,注重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及变化发展的眼光考察相关问题,对1921—1949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军事、文...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翻译出版了一批海外亲历者所写的中共革命史著作。这些著作观察细致、视角新颖,既有宏观论述,又有微观考证,注重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及变化发展的眼光考察相关问题,对1921—1949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作为都有论述,从他者角度构建了丰富的“红色中国”面相,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
中国共产党
革命史
译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延安整风怎样锻造了中国共产党?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太原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110,287,共11页
延安整风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其最大的成效就是重新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具体表现为:整肃了由来已久的主观主义与宗派主义,确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思想地位,强化了一元化的领导体制,确立了全党的领导核心,创立了...
延安整风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其最大的成效就是重新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具体表现为:整肃了由来已久的主观主义与宗派主义,确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思想地位,强化了一元化的领导体制,确立了全党的领导核心,创立了“党的建设”的新模式,从而使中国共产党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形态、气质和面貌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整风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源与传衍:近代中国史家的兰克论述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孝迁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1-153,188,共14页
德国史家兰克在近代中国史学界知名度颇高,但中国史家的兰克论述,绝大部分只是从外国流行的西洋史教科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之类著作中转述而来,甚至是经过多重转引,引述者未必清晰了解兰克的思想脉络,人云亦云、寻章摘句是较为普遍的现...
德国史家兰克在近代中国史学界知名度颇高,但中国史家的兰克论述,绝大部分只是从外国流行的西洋史教科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之类著作中转述而来,甚至是经过多重转引,引述者未必清晰了解兰克的思想脉络,人云亦云、寻章摘句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而直接阅读兰克原著者寥寥无几。中国史家在课堂或著作中偶尔提及兰克,并不能说明后者对前者产生如何影响,也不能说明前者一定对后者有实质性的认识。兰克对中国近代史学有影响,但两者关系是间接的,没有实质性的联络,其中西方史学史、史学方法著作起到中介作用,他的史义被抛弃,史法被保留,并与中国传统考据学相接榫,在中国史学界大行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克
傅斯年
鲁滨逊
史学方法论
史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科学社与民国学术体制之创建
被引量:
2
5
作者
左玉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3-198,共6页
以中国科学社为代表的近代学会,既是中国现代学术体制化的结果,也是中国现代学术建制化的重要标识。尽管中国没有适合英国皇家学会类型的学术体制生长的合适土壤,真正主导民国学术研究发展者为国立中央研究院这样的法国国家科学院类型...
以中国科学社为代表的近代学会,既是中国现代学术体制化的结果,也是中国现代学术建制化的重要标识。尽管中国没有适合英国皇家学会类型的学术体制生长的合适土壤,真正主导民国学术研究发展者为国立中央研究院这样的法国国家科学院类型的学术机构,但以中国科学社为代表的近代学会仍以突出的贡献促进了中国现代学术制度化进程。中国科学社举办学术年会、研究所及其他学术设施,对推动现代学术体制的确立起了重大作用,堪称近代学会推进民国学术发展之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社
学术体制
近代学会
学术年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共党史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学科互动
被引量:
5
6
作者
陈峰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1,共4页
随着“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的设置,中共党史研究独立为一级学科的设想正在逐步落地。党史研究是一个特殊学科,一方面与通行的学科体系不相匹配,一方面又处在政治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学科的交汇点上。党史研究独立之后...
随着“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的设置,中共党史研究独立为一级学科的设想正在逐步落地。党史研究是一个特殊学科,一方面与通行的学科体系不相匹配,一方面又处在政治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学科的交汇点上。党史研究独立之后该往何处去,如何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世所公认的学科?这是今后中共党史学科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笔者当然无力对此进行全面阐述,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党史研究应当将学术化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一级学科的设立为学术化打开了更大的空间,而学术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史学化、向历史学科靠拢。党史研究首先应当遵循历史学的基本规范,构筑自己的学科底线,借以清除和抗衡非学术因素的干扰,这是党史研究学术化的第一步。历史学是党史研究走向学术化之路最重要的盟友,中共党史与历史学两大学科开展深度合作变得更加迫切而必要。基于此,笔者尝试就以往较少留意的中共党史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学科互动关系做一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党史党建
党史研究
学科互动
学术化
深度合作
一级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亚泉多元主义文化观再审视
被引量:
1
7
作者
左玉河
李永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167,共6页
作为五四时期知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杜亚泉关注国际政局和世界形势,具有开放的文化心态。他对东西文明进行学理意义上的比较,主张多元主义和文化调和论,断定东西文明不仅是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的差异,而且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差异。...
作为五四时期知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杜亚泉关注国际政局和世界形势,具有开放的文化心态。他对东西文明进行学理意义上的比较,主张多元主义和文化调和论,断定东西文明不仅是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的差异,而且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差异。他不承认西洋文明在总体上比中国文明优越和进步,认为中国文明可以“救济”西方文明,乃至对世界文明作出补救性贡献。这种文化调和论肯定中华文明有其自身的价值,力主通过东西文明的调和,创建以中国传统文明为根基的中国现代新文明,体现了对民族命运的关怀和对中华文明前途的担忧。这一思想顺应并揭示了五四时期东西文化交汇融合的发展趋势:思想自由、价值多元与开放包容的格局。但他夸大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弊端,误解了欧战对西方近代文明的消极影响,仅仅看到两种文明的民族性差异而否定两者之间更为明显的时代性差异则是错误的,这无益于东西文化问题的真正解决和中国现代新文明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亚泉
东西文明
文化调和
文化保守主义
多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国大学与农村改良: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述论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德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60,共9页
金陵大学农学院为推动中国乡村建设,于1923年在乌江地区进行棉种推广试验,1930年又与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合作创办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实验区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开展了多样的改良活动,在农业经济上,推广优良种子,设立各种合作社;在农村...
金陵大学农学院为推动中国乡村建设,于1923年在乌江地区进行棉种推广试验,1930年又与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合作创办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实验区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开展了多样的改良活动,在农业经济上,推广优良种子,设立各种合作社;在农村教育上则是发展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同时还改进乡村卫生,设立乌江农会,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乌江实验区借助社会各方的优势资源,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面貌的改观,促进了农村、农业及农民各方面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陵大学
乌江实验区
乡村建设
农业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辛亥革命110周年的审视与反思(笔谈)
被引量:
2
9
作者
罗志田
王笛
+2 位作者
彭剑
左玉河
朱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0-151,共22页
辛亥革命自其发生,人们就开始对这场革命运动的得失及其影响进行探讨,包括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随后也通过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不断进取,为维护和拓展革命成果,相继发动“二次革命”、护法运动以及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写下了近...
辛亥革命自其发生,人们就开始对这场革命运动的得失及其影响进行探讨,包括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随后也通过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不断进取,为维护和拓展革命成果,相继发动“二次革命”、护法运动以及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写下了近代中国革命史上的系列重要篇章。随着时间的流逝,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也不断深化,取得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对辛亥革命研究提出“三个百年”的新视野与新方法,即从过去、当下、未来三个一百年的长时段眼光,重新考察和认识辛亥革命,广受史学界关注。今年时逢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以研究辛亥革命著称海内外的章开沅先生在数月前不幸仙逝,但由其毕生倡导的辛亥革命研究已进入到第三个百年探索的新阶段,将会取得更多新的研究成果。为此,本刊特以“辛亥革命110周年的审视与反思”为题发表一组笔谈文章。这组文章分别从不同的主题或角度审视与反思辛亥革命,提出了具有启迪意义的新学术见解,相信对进一步促进辛亥革命研究的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开沅
革命党人
二次革命
护法运动
周年纪念
学术见解
国民革命
百年纪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民生实践
被引量:
8
1
作者
左玉河
机构
中国
社会科学院
历史
理论
研究
所
中国历史研究院左玉河工作室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7,共7页
基金
2023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创新项目“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研究”(2023YZD022)。
文摘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理念“以民为本”包含三层含义:民为国本,体现了对民众地位的认识;立国为民,体现了对统治者与民众关系的认知;政在养民,体现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基于传统民本思想提出的一系列“以厚民生为本”的富民之策,要求统治者采取相应政策,关心民众生计,使民众生活富足。历代统治者推行的改善民生举措主要有重农抑商、务本兴农,轻徭薄赋、体恤民力,不违农时、使民以时,以及约束官吏、勿使扰民等。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民生实践促进了近代以来民主思想的发展,对当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亦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传统民本思想
民生实践
德治主义
Keywords
people-oriented thought
practice of people’s livelihood
rule of virtue
分类号
D092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构“红色中国”:海外亲历者的中共革命史书写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德明
机构
中国
社会科学院
历史
理论
研究
所
中国历史研究院左玉河工作室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解析和批判”(LSYZD21002)。
文摘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翻译出版了一批海外亲历者所写的中共革命史著作。这些著作观察细致、视角新颖,既有宏观论述,又有微观考证,注重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及变化发展的眼光考察相关问题,对1921—1949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作为都有论述,从他者角度构建了丰富的“红色中国”面相,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关键词
海外
中国共产党
革命史
译著
分类号
D25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延安整风怎样锻造了中国共产党?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太原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
中国历史研究院左玉河工作室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110,287,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历史观下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史”(项目号21STA0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延安整风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其最大的成效就是重新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具体表现为:整肃了由来已久的主观主义与宗派主义,确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思想地位,强化了一元化的领导体制,确立了全党的领导核心,创立了“党的建设”的新模式,从而使中国共产党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形态、气质和面貌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关键词
延安整风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分类号
K269.5 [历史地理—中国史]
D264.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源与传衍:近代中国史家的兰克论述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孝迁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历史
学系
中国历史研究院左玉河工作室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1-153,188,共14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精品力作培育项目(2020ECNU-JP00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德国史家兰克在近代中国史学界知名度颇高,但中国史家的兰克论述,绝大部分只是从外国流行的西洋史教科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之类著作中转述而来,甚至是经过多重转引,引述者未必清晰了解兰克的思想脉络,人云亦云、寻章摘句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而直接阅读兰克原著者寥寥无几。中国史家在课堂或著作中偶尔提及兰克,并不能说明后者对前者产生如何影响,也不能说明前者一定对后者有实质性的认识。兰克对中国近代史学有影响,但两者关系是间接的,没有实质性的联络,其中西方史学史、史学方法著作起到中介作用,他的史义被抛弃,史法被保留,并与中国传统考据学相接榫,在中国史学界大行其“法”。
关键词
兰克
傅斯年
鲁滨逊
史学方法论
史学史
分类号
K09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科学社与民国学术体制之创建
被引量:
2
5
作者
左玉河
机构
中国历史研究院左玉河工作室
中国
社会科学院
历史
理论
研究
所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3-198,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AZS001)。
文摘
以中国科学社为代表的近代学会,既是中国现代学术体制化的结果,也是中国现代学术建制化的重要标识。尽管中国没有适合英国皇家学会类型的学术体制生长的合适土壤,真正主导民国学术研究发展者为国立中央研究院这样的法国国家科学院类型的学术机构,但以中国科学社为代表的近代学会仍以突出的贡献促进了中国现代学术制度化进程。中国科学社举办学术年会、研究所及其他学术设施,对推动现代学术体制的确立起了重大作用,堪称近代学会推进民国学术发展之典范。
关键词
中国科学社
学术体制
近代学会
学术年会
Keywords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
academic system
modern academic societies
academic annual conference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共党史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学科互动
被引量:
5
6
作者
陈峰
机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
研究院
中国历史研究院左玉河工作室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1,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文献的调查、整理和研究”(18ZDA16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随着“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的设置,中共党史研究独立为一级学科的设想正在逐步落地。党史研究是一个特殊学科,一方面与通行的学科体系不相匹配,一方面又处在政治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学科的交汇点上。党史研究独立之后该往何处去,如何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世所公认的学科?这是今后中共党史学科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笔者当然无力对此进行全面阐述,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党史研究应当将学术化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一级学科的设立为学术化打开了更大的空间,而学术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史学化、向历史学科靠拢。党史研究首先应当遵循历史学的基本规范,构筑自己的学科底线,借以清除和抗衡非学术因素的干扰,这是党史研究学术化的第一步。历史学是党史研究走向学术化之路最重要的盟友,中共党史与历史学两大学科开展深度合作变得更加迫切而必要。基于此,笔者尝试就以往较少留意的中共党史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学科互动关系做一初步讨论。
关键词
中共党史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党史党建
党史研究
学科互动
学术化
深度合作
一级学科
分类号
D239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亚泉多元主义文化观再审视
被引量:
1
7
作者
左玉河
李永贞
机构
河南大学
历史
文化学院
中国历史研究院左玉河工作室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167,共6页
文摘
作为五四时期知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杜亚泉关注国际政局和世界形势,具有开放的文化心态。他对东西文明进行学理意义上的比较,主张多元主义和文化调和论,断定东西文明不仅是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的差异,而且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差异。他不承认西洋文明在总体上比中国文明优越和进步,认为中国文明可以“救济”西方文明,乃至对世界文明作出补救性贡献。这种文化调和论肯定中华文明有其自身的价值,力主通过东西文明的调和,创建以中国传统文明为根基的中国现代新文明,体现了对民族命运的关怀和对中华文明前途的担忧。这一思想顺应并揭示了五四时期东西文化交汇融合的发展趋势:思想自由、价值多元与开放包容的格局。但他夸大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弊端,误解了欧战对西方近代文明的消极影响,仅仅看到两种文明的民族性差异而否定两者之间更为明显的时代性差异则是错误的,这无益于东西文化问题的真正解决和中国现代新文明的建构。
关键词
杜亚泉
东西文明
文化调和
文化保守主义
多元主义
Keywords
Du Yaquan
Easter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
cultural harmony
cultural conservatism
pluralism
分类号
G0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国大学与农村改良: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述论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德明
机构
中国
社会科学院
历史
理论
研究
所
中国历史研究院左玉河工作室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60,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五年运动与1930年代基督教中国化研究”(项目编号:17CZJ013)。
文摘
金陵大学农学院为推动中国乡村建设,于1923年在乌江地区进行棉种推广试验,1930年又与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合作创办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实验区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开展了多样的改良活动,在农业经济上,推广优良种子,设立各种合作社;在农村教育上则是发展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同时还改进乡村卫生,设立乌江农会,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乌江实验区借助社会各方的优势资源,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面貌的改观,促进了农村、农业及农民各方面的改善。
关键词
金陵大学
乌江实验区
乡村建设
农业推广
Keywords
Jinling University
Wujiang experimental area
rural construction
agricultural extension
分类号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辛亥革命110周年的审视与反思(笔谈)
被引量:
2
9
作者
罗志田
王笛
彭剑
左玉河
朱英
机构
四川大学
历史
文化学院
澳门大学
历史
系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
近代史
研究
所
中国
社会科学院
历史
理论
研究
所、
中国历史研究院左玉河工作室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0-151,共2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史全视角下的‘中国特色’问题研究”(2016MZD007)。
文摘
辛亥革命自其发生,人们就开始对这场革命运动的得失及其影响进行探讨,包括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随后也通过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不断进取,为维护和拓展革命成果,相继发动“二次革命”、护法运动以及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写下了近代中国革命史上的系列重要篇章。随着时间的流逝,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也不断深化,取得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对辛亥革命研究提出“三个百年”的新视野与新方法,即从过去、当下、未来三个一百年的长时段眼光,重新考察和认识辛亥革命,广受史学界关注。今年时逢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以研究辛亥革命著称海内外的章开沅先生在数月前不幸仙逝,但由其毕生倡导的辛亥革命研究已进入到第三个百年探索的新阶段,将会取得更多新的研究成果。为此,本刊特以“辛亥革命110周年的审视与反思”为题发表一组笔谈文章。这组文章分别从不同的主题或角度审视与反思辛亥革命,提出了具有启迪意义的新学术见解,相信对进一步促进辛亥革命研究的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章开沅
革命党人
二次革命
护法运动
周年纪念
学术见解
国民革命
百年纪念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民生实践
左玉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建构“红色中国”:海外亲历者的中共革命史书写
张德明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延安整风怎样锻造了中国共产党?
张太原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探源与传衍:近代中国史家的兰克论述
李孝迁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科学社与民国学术体制之创建
左玉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共党史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学科互动
陈峰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杜亚泉多元主义文化观再审视
左玉河
李永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民国大学与农村改良: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述论
张德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辛亥革命110周年的审视与反思(笔谈)
罗志田
王笛
彭剑
左玉河
朱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