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伦敦蒙难”后孙中山对革命理念的阐发——以伦敦《晨邮报》所见孙中山佚文为中心
1
作者 李珊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91,287,共16页
1898年7月,伦敦《晨邮报》发表了两篇由孙中山和柯林斯合作完成的文章——《中国的军队和义勇兵》及《兴中会的目标》。在两篇文章中,前者着重介绍了由地方士绅领导的乡勇,以此展现蕴含在广大汉族民众中的潜在军事实力;后者澄清了所谓... 1898年7月,伦敦《晨邮报》发表了两篇由孙中山和柯林斯合作完成的文章——《中国的军队和义勇兵》及《兴中会的目标》。在两篇文章中,前者着重介绍了由地方士绅领导的乡勇,以此展现蕴含在广大汉族民众中的潜在军事实力;后者澄清了所谓中国人“排外”、封闭等西人对华错误认知,阐发了兴中会学习西方、开放中国市场等政治主张。这两篇文章的出现与其时流传的孙中山领导广西会党起义的谣言密切相关,《晨邮报》亦借机发表社论,主张英国政府采取更为积极的对华政策。连同此前发表的《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中国之司法改革》二文,在四篇与柯林斯合作完成的文章中,孙中山通过英国媒体全面地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动因与目标、潜力与愿景,是研究孙中山早期革命思想的重要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伦敦蒙难 英文撰述 柯林斯 兴中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李顿报告书》到《国联报告书》——论国联关于九一八事变最终决议的出台及国民政府的外交应对
2
作者 侯中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11,共12页
李顿调查团在东北调研之行后,经过听取中日双方意见,又经第二次赴日调查,最终在北平完成了《李顿报告书》。《李顿报告书》颁布后,尽管中国国内存在批评的声音,尤其是针对后两章所建议之解决方案存在不满,但一般舆论认为尚算合理。国联... 李顿调查团在东北调研之行后,经过听取中日双方意见,又经第二次赴日调查,最终在北平完成了《李顿报告书》。《李顿报告书》颁布后,尽管中国国内存在批评的声音,尤其是针对后两章所建议之解决方案存在不满,但一般舆论认为尚算合理。国联行政院委托十九国委员会以《李顿报告书》为基础,劝说中国接受调停方案,并同步起草了《国联报告书》。国联大会通过了《国联报告书》,形成了对于九一八事变的最终决议案,并提出了解决中日冲突的劝告。国民政府的国联外交取得了一定成效,国联基于调查事实,否认伪满,拒绝承认日本单方改变东北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李顿报告书》 《国联报告书》 国联决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