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氢能产业有序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守信 马娜 秦凡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共5页
对国内外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进行了介绍,并详细综述了氢能的主要供应体系技术及其在工业、建筑、交通、储能领域中的应用。通过探讨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氢能顶层设计应把握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对国内外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进行了介绍,并详细综述了氢能的主要供应体系技术及其在工业、建筑、交通、储能领域中的应用。通过探讨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氢能顶层设计应把握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指出了我国氢能产业的未来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供应体系 顶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dsat和GF数据面向对象土地覆盖分类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尚明 马杰 +5 位作者 李悦 赵菲 顾鹏程 潘光耀 李倩 任阳阳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7,共8页
针对中分辨率遥感数据面向对象分类,以河北省北部山区和南部平原Landsat8 OLI,Landsat5 TM及高分一号(GF1)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决策树(decision tree,DT)及朴素贝叶... 针对中分辨率遥感数据面向对象分类,以河北省北部山区和南部平原Landsat8 OLI,Landsat5 TM及高分一号(GF1)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决策树(decision tree,DT)及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NB)4种分类器的土地覆盖分类效果进行对比,并分析SVM,RF和DT中关键参数对分类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个研究区,各分类器结果略有差异,从整体上看其优劣排序为SVM,NB,RF和DT。其中SVM和DT分类精度随参数变化波动较大:对于SVM,当参数C取值不小于103且gamma不大于10^(-1)时,无论哪种情况其分类精度均优于90%;对于DT,当参数树深(Depth)大于3时,各情况下的分类精度相对较高且趋于稳定。RF分类精度随参数变化波动较小且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中分辨率遥感数据面向对象土地覆盖分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分类 分类器 LANDSAT 高分一号 土地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卫星天线能力因数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吕韫哲 王煜菲 +2 位作者 才艺 余志杰 朱兴鸿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4,共9页
针对目前不同频段的大波束卫星与高通量卫星之间缺乏统一的性能评估技术框架,以及卫星初步设计阶段天线覆盖性能需要多次迭代设计的问题,提出一种综合卫星天线增益和波束覆盖面积的通信卫星天线能力因数,该参数具有与天线增益与波束覆... 针对目前不同频段的大波束卫星与高通量卫星之间缺乏统一的性能评估技术框架,以及卫星初步设计阶段天线覆盖性能需要多次迭代设计的问题,提出一种综合卫星天线增益和波束覆盖面积的通信卫星天线能力因数,该参数具有与天线增益与波束覆盖面积无关的特点。应用此参数的卫星性能评估方法,能够使不同频段大波束卫星和高通量卫星的天线在统一技术框架下进行对比。此外,基于现有在轨不同技术体制通信卫星的天线能力因数统计均值,提出一种卫星天线波束快速设计方法,能够解决卫星初步设计阶段天线覆盖性能的快速迭代问题。将该因数应用于卫星天线波束的工程设计中,结果表明:卫星天线波束设计方案具有较高准确性,能够有效提高卫星设计过程效率,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卫星 天线能力因数 卫星性能评估 波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熹微 吴琦 +2 位作者 郭孟泽 李妍 朱立东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04-1714,共11页
卫星网络因为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可靠性高等特点,已经成为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重大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的高速移动性和其与地面终端之间的频繁切换特性对于移动性管理技术提出了必然要求,现有移动性管理技术主要参考地面蜂... 卫星网络因为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可靠性高等特点,已经成为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重大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的高速移动性和其与地面终端之间的频繁切换特性对于移动性管理技术提出了必然要求,现有移动性管理技术主要参考地面蜂窝网中已有相关技术。首先简述了传统移动性管理技术应用于卫星网络的相关成果,然后从位置管理、切换管理等方面分别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介绍,最后对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卫星网络 移动性管理 位置管理 切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ocker容器故障恢复的属性权重快照选择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军 聂榕 +1 位作者 王守信 谭毓安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18,共7页
近年来,Docker容器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虚拟化技术,凭借其隔离性好、成本低、部署安全和方便等优点,得到广泛关注和使用。Docker容器的可靠性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然而,Docker容器随时都有很多任务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且几乎无法... 近年来,Docker容器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虚拟化技术,凭借其隔离性好、成本低、部署安全和方便等优点,得到广泛关注和使用。Docker容器的可靠性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然而,Docker容器随时都有很多任务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且几乎无法避免。容器快照技术成为故障恢复的主流方法之一。当前主要快照选择方法有距离故障发生最小时间差快照选择策略和人工快照选择策略,但这些策略都缺乏对目标容器的综合评估和严谨决策的过程。文章提出一种基于Docker容器故障恢复的属性权重快照选择策略,在进行目标容器恢复操作时,根据不同的需求场景和该容器在使用时的功能特点,结合快照的属性指标权重配置方法与综合评分选择算法,得出适合目标容器进行故障恢复的最优快照。通过对几项容器资源指标进行评估,发现与最小时间差选择策略相比,文章策略能使容器在恢复后的性能状态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cker容器技术 故障恢复 快照选择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极区水冰采样探测技术综述 被引量:15
6
作者 季节 张伟伟 +4 位作者 杨旭 刘君巍 马如奇 孙京 姜生元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1-113,M0001,M0002,共15页
面向月球水冰科学探测需求,根据月球极区环境及水冰特性,总结了实施月球极区水冰采样探测任务面临的挑战及所需的关键技术。根据水冰采样点选址预判需求,概述了力学触探、热电物性触探、雷达探测、光谱探测、中子谱探测5种方法;面向表... 面向月球水冰科学探测需求,根据月球极区环境及水冰特性,总结了实施月球极区水冰采样探测任务面临的挑战及所需的关键技术。根据水冰采样点选址预判需求,概述了力学触探、热电物性触探、雷达探测、光谱探测、中子谱探测5种方法;面向表层暴露水冰采样需求,阐述了铲挖式、浅钻式、磨削式3类表取采样技术;根据次表层埋藏水冰采样需求,概括了星壤次表层潜入技术体系,介绍了集成传感、挥发分提取、星表取钻屑、钻头外取屑、钻头内取屑、取芯6类钻进采样技术。对中国实施月球水冰采样探测任务技术途径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极区 月球水冰 采样 原位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冻土模拟与剪切强度试验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季节 王晓光 +7 位作者 肖俊孝 肖涛 张伟伟 王储 马继楠 刘雅芳 孙京 姜生元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9-210,共12页
为获得月球永久阴影区冻土的剪切强度特性,分析了月球冻土的矿物成分、粒径分布、干密度、含水率、赋存温度等物理特性,提出了月球冻土的模拟物制备与参数检测方法。基于变角剪切试验(Variable-Angle ShearTest,VAST)方法,开展了斜长质... 为获得月球永久阴影区冻土的剪切强度特性,分析了月球冻土的矿物成分、粒径分布、干密度、含水率、赋存温度等物理特性,提出了月球冻土的模拟物制备与参数检测方法。基于变角剪切试验(Variable-Angle ShearTest,VAST)方法,开展了斜长质和玄武质原料混配、干密度1.71g/cm^(3)(相对密实度100%)、含水率3.7~9.5wt%、温度低于-180℃的模拟月球冻土剪切强度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模拟月球冻土在低围压下的剪切破坏模式以剪断面上的脆性断裂为主,随围压升高,模拟月球冻土的脆性降低、延性增加,破坏模式转变为整体压剪破坏,表观剪切强度下降;按直线型莫尔-库伦准则对模拟月球冻土在低围压下的剪切强度参数计算,结果显示其内聚力随含水率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内摩擦角基本不随含水率变化,取值在50°~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冻土(ILR) 模拟月壤(LRS) 变角剪切试验(VAST) 剪切强度 莫尔-库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冰月壤冻土钻取采样方案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3
8
作者 季节 杨旭 +3 位作者 张伟伟 肖涛 孙京 姜生元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3-81,共9页
我国探月工程四期拟在月球南极开展着陆探测,目标之一是对月球永久阴影坑内的含冰月壤冻土进行采样和原位分析。根据对月壤采样分析技术特点和永久阴影坑环境条件的分析和总结,认为采样方案需要具有月壤冻土高效钻进、重复使用多点采样... 我国探月工程四期拟在月球南极开展着陆探测,目标之一是对月球永久阴影坑内的含冰月壤冻土进行采样和原位分析。根据对月壤采样分析技术特点和永久阴影坑环境条件的分析和总结,认为采样方案需要具有月壤冻土高效钻进、重复使用多点采样和获取碎屑形态样品的能力,由此提出使用深槽螺旋钻以回转冲击钻进模式进行月壤冻土采样的方案。从提高钻进能力、保证采样能力2个方面对深槽螺旋钻结构和作业规程的关键参数进行识别、分析与设计。使用CUG-1A模拟月壤,对钻具的钻进能力和采样能力进行解耦性试验验证,在4.0%含水率高密实度模拟月壤冻土中,钻具可以在140 N钻压力条件下达到45.8 mm/min的平均钻进速度,获取7 g以上月壤样品。文章的研究结果验证了使用深槽螺旋钻进行月壤冻土钻取采样的可行性,可为我国未来开展月球极区含冰月壤采样探测提供可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冰月壤冻土 月壤采样 深槽螺旋钻 采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卫星多波束排布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2
9
作者 戚凯强 谢孙梦 +4 位作者 冯瑄 秦鹏飞 衣龙腾 董赞扬 张程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4-152,共9页
高通量卫星已经成为国内外民商卫星通信领域的主流,多波束排布技术作为高通量卫星系统设计的一项关键技术,与用户需求密切相关,对于提升系统的匹配容量和降低卫星的设计、制造成本至关重要。文章根据波束排布的特点将该技术划分为规则... 高通量卫星已经成为国内外民商卫星通信领域的主流,多波束排布技术作为高通量卫星系统设计的一项关键技术,与用户需求密切相关,对于提升系统的匹配容量和降低卫星的设计、制造成本至关重要。文章根据波束排布的特点将该技术划分为规则排布和不规则排布,系统性地总结了国内外、特别是国外高通量卫星多波束排布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按区域分组的规则波束排布方法,以及不同大小圆形波束排布和不同参数椭圆波束排布的不规则波束排布方法。结合全灵活卫星系统灵活覆盖、高性价比设计及高轨高通量卫星发展的需求,提出后续高通量卫星多波束排布技术的发展趋势,例如,基于细颗粒度的用户级需求,以不同大小圆形波束排布和不同参数的椭圆波束排布为代表的不规则波束排布,将成为高通量卫星覆盖区域规划和系统设计的主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卫星 多波束排布 多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通导遥融合应用的信息智能服务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菲 吕韫哲 +3 位作者 付东杰 刘韶菲 才艺 马芳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9-120,共12页
针对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简称为通导遥)应用自成体系、空间资源协同不足、技术融合应用不充分等问题,从一星多用和多星组网角度分别总结通导遥融合应用的国内外进展,分析当前通导遥融合应用的信息智能服务基础环境与面临的挑战,建议... 针对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简称为通导遥)应用自成体系、空间资源协同不足、技术融合应用不充分等问题,从一星多用和多星组网角度分别总结通导遥融合应用的国内外进展,分析当前通导遥融合应用的信息智能服务基础环境与面临的挑战,建议从多星组网角度解决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新型通导遥融合应用的信息智能服务框架,在统一框架下借助感知层、传输层、智能处理层、应用与服务层,充分协同通导遥感知与网络资源,一站式解决全面感知、实时通信、精准定位的信息智能服务需求。选择我国西藏察隅地区为试验区,以当前通导遥空间资源为基础,基于新型通导遥融合应用的信息智能服务系统对察隅地区重大灾害的日常监测和应急响应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与之前的信息智能服务系统相比,文章设计的信息智能服务系统在高效获取遥感影像、视频图像等感知大数据方面优势明显,在灾害监测、应急响应等场景中其响应时效可提升至1小时级,人力成本缩减为1~2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导遥融合应用 信息智能服务 多星组网 响应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卫星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坤 张海霞 +1 位作者 刘艳梅 李洋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98-101,共4页
宽带卫星网络作为新型的网络应用环境,是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重要保护对象。文章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引入宽带卫星网络中,分析了卫星网络在架构特殊性、专用设备漏洞以及跨网威胁传播方面的安全要素,设计了宽带卫星网络安全... 宽带卫星网络作为新型的网络应用环境,是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重要保护对象。文章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引入宽带卫星网络中,分析了卫星网络在架构特殊性、专用设备漏洞以及跨网威胁传播方面的安全要素,设计了宽带卫星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体系,阐述了多源数据采集、数据治理、知识图谱构建、智能推理等关键技术,为提升宽带卫星网络的主动防御能力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卫星网络 网络空间安全 态势感知 等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5G和无线通信技术电磁兼容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景宾 乔宁 +2 位作者 郭银辉 杨静远 丁超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67-1074,共8页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和无线通信等设备的工作频率越来越高,并已全面进入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这类技术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核电站数字化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本文对核电厂数字化设备电磁兼容试验的相关项目和要求...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和无线通信等设备的工作频率越来越高,并已全面进入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这类技术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核电站数字化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本文对核电厂数字化设备电磁兼容试验的相关项目和要求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国内核电站如早期的M310及之前机组并未考虑1 GHz以上的电磁兼容试验,新建的核电站如"华龙一号"等三代机组开始考虑了高频频带,但相关试验只做到了6 GHz。此外,核电现场对于手机和无线设备的使用并不严格,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核电厂电磁环境的复杂度,使对电磁敏感的数字化设备暴露在高频率的电磁环境下,而设备出厂前进行的相关鉴定试验和措施很可能无法包络住目前现场的实际环境,需要采取额外的补充鉴定、屏蔽手段、距离限制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设备鉴定 电磁兼容 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通导遥技术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应用潜力与初探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菲 江威 +2 位作者 丁小辉 崔师爱 孙继鑫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369-377,共9页
基于通信、导航、遥感(简称“通导遥”)卫星平台的信息采集和传输技术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支撑数字孪生流域高效水利感知网建设、高精度数据底板更新和高保真动态仿真模拟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国内数字孪生流域研究与... 基于通信、导航、遥感(简称“通导遥”)卫星平台的信息采集和传输技术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支撑数字孪生流域高效水利感知网建设、高精度数据底板更新和高保真动态仿真模拟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国内数字孪生流域研究与建设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但水利监测网仍然面临水利数据感知要素少、频次低和传输不及时等问题,难以满足物理流域的实时监控和高保真仿真模拟的需求。首先梳理了卫星通导遥技术在水利业务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当前数字孪生水利平台建设面临的挑战;其次,结合卫星通导遥技术优势,提出卫星通导遥融合应用的数字孪生流域框架,设计基于卫星通导遥融合的新型水利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空天地一体化水利感知网与宽窄带融合星地一体化水利通信网两个子系统,为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提供一体化全覆盖信息支撑;最后,结合吉林市数字孪生水库建设实践,开展了卫星通导遥融合的新型水利信息系统与数字孪生水利工程的应用初探,结果表明卫星通导遥融合应用可支撑数字孪生水库防洪“四预”实时感知和动态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流域 卫星通信 卫星导航 卫星遥感 通导遥融合 防洪“四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海域无人机集群动态组网传输与动态调度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秦凡 李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06-1715,共10页
针对海域无人机集群组网监测过程中的网络间动态通信问题,从路由选择、高动态随机接入、动态资源调度等方面研究了无人机集群组网通信的关键技术。设计分簇DSDV(Destination sequenced distance vector routing)路由选择协议,按照任务... 针对海域无人机集群组网监测过程中的网络间动态通信问题,从路由选择、高动态随机接入、动态资源调度等方面研究了无人机集群组网通信的关键技术。设计分簇DSDV(Destination sequenced distance vector routing)路由选择协议,按照任务类型需求为各簇动态分配网络带宽,改善网络性能;设计按需分配的分布式高动态随机接入协议、基于比例公平算法的动态资源管理方法,解决无人机集群子节点在接入和退出时产生的不确定性问题,有效避免在通信过程中出现多个接入请求冲突的问题。结果表明,利用文中提出方法设计的组网通信终端,各项指标与集群通信需求相比均有较大余量,能够满足海域无人机集群组网通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组网通信 路由协议设计 高动态随机接入 动态资源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通导遥融合的实时信息服务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菲 吕韫哲 +3 位作者 孙浩 郑梦圆 朱兴鸿 沈宇飞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共10页
当前单类卫星应用存在一定短板,难以满足新一代信息服务实时化、智能化、多元化的需求,为了突破通导遥卫星单系统应用壁垒,构建通导遥融合的实时信息服务机制,为发展实时信息服务提供有效途径,文章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卫星通导遥融合发展概... 当前单类卫星应用存在一定短板,难以满足新一代信息服务实时化、智能化、多元化的需求,为了突破通导遥卫星单系统应用壁垒,构建通导遥融合的实时信息服务机制,为发展实时信息服务提供有效途径,文章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卫星通导遥融合发展概况,剖析了当前通导遥融合面临的问题与需求,提出了基于卫星通导遥融合的实时信息服务系统的总体架构并详细介绍了三大分系统(实时感知与传输网络、数据智能处理与分析中心、实时信息应用与服务平台),最后选择应急抢险救灾和海洋监测2个典型场景进行初步应用实践探讨,验证了在试验场景中基于卫星通导遥融合的实时信息服务系统具备分钟级的响应效率优势,在复杂环境下具备1h内的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卫星导航 卫星遥感 通导遥融合 实时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星座系统测运控技术与管理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学猛 赵悦 +1 位作者 李娟 姚发海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0年第5期517-526,共10页
卫星通信发展到互联网时代,低轨卫星星座系统成为主流趋势。在参考低轨卫星平台及载荷配置基础上,对典型低轨遥感星座(以下简称遥感星座)运行及管理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轨星座测运控管理流程的地面测控系统设计方... 卫星通信发展到互联网时代,低轨卫星星座系统成为主流趋势。在参考低轨卫星平台及载荷配置基础上,对典型低轨遥感星座(以下简称遥感星座)运行及管理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轨星座测运控管理流程的地面测控系统设计方案,包括地面站网全球布局、测控系统硬件配置和软件功能介绍。相关研究可为将来实际设计低轨星座测运控管理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星座系统 地面测运控技术 星群管理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