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卫星通信在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1
作者 张海南 《卫星应用》 2005年第1期11-15,共5页
回顾了卫星通信在中国的发展,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中国发展卫星通信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同时也提出了发展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关键词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 发展趋势 中国发展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商用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闵士权 《国际太空》 2009年第8期1-7,共7页
关键词 卫星通信技术 应用 商用 现代通信技术 发展概况 航天技术 多种业务 稳定可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卫星通信服务平台
3
作者 邢立海 《通信世界》 2002年第15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宽带业务 卫星通信 DVB广播 IP技术 数据双向传输 视频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星6B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家族的新成员
4
作者 吕立锦 《数字通信世界》 2007年第9期42-43,共2页
中星6B卫星是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于2005年7月向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简称泰雷兹)订购的通信广播卫星,已于2007年7月5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乙火箭发射.成功定点于东经115.5°。
关键词 通信广播卫星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家族 火箭发射 宇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3
5
作者 闵士权 《国际太空》 2010年第10期26-34,共9页
1卫星与地球站发展趋向 自1965年全球第一颗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投入商用至今.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卫星与地球站总发展趋向是大卫星小终端。
关键词 轨道通信卫星 静止轨道 发展趋势 求和 卫星通信系统 发展趋向 地球站 大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试验通信卫星研制发射试用历程回顾——纪念我国第一颗静止通信卫星发射成功25周年
6
作者 闵士权 《数字通信世界》 2009年第10期19-25,共7页
1984年4月8日,在我国西昌试验发射场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二颗“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并于4月16日定点于东经125。赤道上空的预定位置。4月17日起,北京、石家庄、乌鲁木齐、昆明和南京等地球站通过卫星成功地进行了电视... 1984年4月8日,在我国西昌试验发射场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二颗“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并于4月16日定点于东经125。赤道上空的预定位置。4月17日起,北京、石家庄、乌鲁木齐、昆明和南京等地球站通过卫星成功地进行了电视,电话和广播节目等传输试验。4月25日起,卫星移交给卫星通信管理中心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卫星 发射成功 试验 卫星研制 试用 静止 火箭发射 长征三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工程及中星9号卫星技术介绍
7
作者 吕立锦 《卫星应用》 2006年第1期22-28,共7页
展望了我国广播电视卫星直播业务的发展前景。简单介绍了我国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系统的市场需求和背景,以及直播卫星的建设目标。重点介绍了我国从阿尔卡特公司购买的中星9号直播卫星,对其技术特点和服务特点做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 卫星电视直播 中国直播卫星 中星9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气象业务在1670—1710MHz频段应用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聂晶 陈静 张春洋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0年第5期189-196,共8页
卫星气象业务是一种用于气象目的的卫星地球探测业务,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1670—1710MHz频段是国际电联《无线电规则》划分给卫星气象业务用于数据传输使用的重要频段之一,该频段还同时划分给气象辅助业务、固... 卫星气象业务是一种用于气象目的的卫星地球探测业务,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1670—1710MHz频段是国际电联《无线电规则》划分给卫星气象业务用于数据传输使用的重要频段之一,该频段还同时划分给气象辅助业务、固定业务,移动业务、卫星移动业务等共同使用。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卫星气象业务在这一频段的使用情况、干扰评估准则,并结合我国卫星气象业务的频率使用情况,介绍并研究该频段内卫星气象业务与卫星移动业务、气象辅助业务之间的共用现状与技术,以期给上述业务在该频段未来的发展和使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卫星 干扰准则 频谱共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网——中国模式的数字集群——数字集群终端产业发展论坛摘录
9
作者 孙昕 蒋安泉 +6 位作者 丁锐 蒋春生 宋平 张增国 黄兴旺 季亚屏 黄尚锋 《通信世界》 2005年第20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数字集群 发展论坛 中国模式 产业 终端 共网 行业标准 生产商 运营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宽带卫星应用技术展望 被引量:4
10
作者 陆绥熙 肖晶厚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39,共4页
本文介绍了宽带卫星的技术要求、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技术及其构思 ,指出基于地球静止轨道上的具有星上处理功能和多波束覆盖的宽带卫星可能会是近期发展较快的卫星系统 ,ATM技术适合用来完成宽带卫星星上处理功能。
关键词 通信 信道编码 调制技术 异步传输方式 宽带卫星 ATM技术 多波束覆盖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通信标准中的安全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勇 杨红梅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4年第2期12-15,共4页
本文着重介绍了3GPP/3GPP2相关标准中规定的第三代移动通信鉴权和密钥协商机制,并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鉴权和密钥协商机制进行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 移动通信标准 安全机制 鉴权 密钥协商 GSM系统 WCDMA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行标准对通信音频干扰限值的规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皓静 刘红杰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7年第10期44-47,共4页
本文对比分析了现行标准对通信系统音频干扰限值的规定,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给出通信系统中杂音电动势的综合取值。
关键词 音频干扰 杂音电动势 干扰限值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通信中的相关标准
13
作者 赵勇 杨红梅 《电信网技术》 2006年第5期31-32,共2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农村通信中使用的几种主要技术,然后介绍与农村通信相关的行业标准,并简单描述这些标准的主要内容,最后分析了农村通信系列标准对农村通信事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VSAT SCDMA 行业标准 农村通信 卫星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
14
作者 郭蒨 《通信世界》 2002年第15期40-40,45,共2页
关键词 卫星通信 数字多媒体广播 空间段 地面站 接收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对卫星广播业务的需求
15
作者 吕立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05年第11期31-31,33,共2页
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系统近年来在国际上发展迅速,其优良的性价比、清晰的图像、丰富的内容和便捷的收视等优势使其逐步成为卫星通信广播和相关电视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世界许多国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卫星广播业务 中国 市场需求 发展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 Star技术在公安系统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16
作者 高存根 《江苏通信》 2008年第2期56-60,共5页
简要介绍了IP Star卫星宽带通信系统。公安、武警等部门的应急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就是移动载体(包括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快速通过卫星,在运动中实时与指挥中心保持双向的语音、多媒体数据、传真、高清晰动态图像等的通信系统,尤其... 简要介绍了IP Star卫星宽带通信系统。公安、武警等部门的应急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就是移动载体(包括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快速通过卫星,在运动中实时与指挥中心保持双向的语音、多媒体数据、传真、高清晰动态图像等的通信系统,尤其在边远山区、地形复杂的情况下,其应用效果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宽带技术 应急通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至波波形反演方法及其数值模拟试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潘艳梅 董良国 +1 位作者 刘玉柱 郭小龙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5-120,共6页
近地表速度模型的反演精度是影响复杂地表条件下地下地质构造成像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初至波波形反演方法将速度建模问题转化为寻求地震数据信息和理论模型的最佳拟合,即转化为求解目标函数极小化问题,利用观测记录和模型正演记录之间... 近地表速度模型的反演精度是影响复杂地表条件下地下地质构造成像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初至波波形反演方法将速度建模问题转化为寻求地震数据信息和理论模型的最佳拟合,即转化为求解目标函数极小化问题,利用观测记录和模型正演记录之间的最佳匹配关系建立地下模型。梯度类波形反演方法的关键因素是目标函数、梯度和步长,梯度问题可以通过确定合适的目标函数来解决,选取合适的步长可以有效地提高波形反演的计算效率和反演精度。初至波波形反演方法类似于对地表模型同时做偏移和层析,能够同时分辨出高波数和低波数成分,并且同时恢复速度值和速度界面。初至波波形反演结果与初至波射线走时层析反演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对于速度变化比较缓慢的起伏地表,前者的反演效果明显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至波波形反演 目标函数 梯度 迭代步长 起伏地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IMS业务实现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红梅 赵勇 陈永欣 《电信网技术》 2007年第4期22-25,共4页
介绍了统一IMS系统中的业务功能架构,并以Presence业务引擎为例介绍基于SIP协议实现业务时的业务引擎,然后分析IMS系统中SIP协议的特点,并简单描述了基于SIP AS的业务实现流程,最后分析了统一IMS业务实现的技术难点并展望了统一IMS业务... 介绍了统一IMS系统中的业务功能架构,并以Presence业务引擎为例介绍基于SIP协议实现业务时的业务引擎,然后分析IMS系统中SIP协议的特点,并简单描述了基于SIP AS的业务实现流程,最后分析了统一IMS业务实现的技术难点并展望了统一IMS业务的美好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 IMS SIP AS ISC PRES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可视电话业务的技术实现及相关标准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红梅 赵勇 《电信网技术》 2009年第3期41-44,共4页
对移动可视电话业务的体系结构和技术实现,以及在不同运营商间实现移动可视电话业务互联互通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目前移动可视电话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移动可视电话的相关国际国内标准,展望了可视电话业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移动可视电话 H.324M SIP 互联互通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S的固网移动融合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红梅 赵勇 《电信网技术》 2007年第6期27-30,共4页
介绍了固网移动融合(FMC)的基本概念,并结合相关国际组织在FMC领域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基于IMS系统的FMC的技术特点,最后分析了在我国实施FMC的基本情况并展望了FMC业务的美好未来。
关键词 IMS FMC ITU—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