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领导跟随一致性的卫星网络时频同步方法
1
作者 瞿智 王刚 +2 位作者 王天云 魏俊宇 孔祥龙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9-600,共12页
为解决分布式卫星网络可溯源、高精度时钟同步问题,提出了基于领导跟随一致性的卫星网络时频同步方法。首先基于领导跟随一致性理论设计了卫星网络时频同步框架,构建了卫星网络时钟模型和领导跟随一致性时钟同步模型,然后利用星间/星地... 为解决分布式卫星网络可溯源、高精度时钟同步问题,提出了基于领导跟随一致性的卫星网络时频同步方法。首先基于领导跟随一致性理论设计了卫星网络时频同步框架,构建了卫星网络时钟模型和领导跟随一致性时钟同步模型,然后利用星间/星地相对频率测量值和时差测量值,设计了基于领导跟随一致性的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控制方法,最后构建了系统Lyapunov函数,证明了卫星网络时钟领导跟随一致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数量规模的分布式卫星系统,当卫星网络拓扑连通时,该方法能够实现网络时钟时间和频率同步控制的快速收敛,所有卫星时钟同步且溯源到基准时钟,达到了亚纳秒级时钟同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卫星网络 时频同步方法 领导跟随一致性 系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海上测控任务中的天线方向图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红艳 沐俊山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2-116,共5页
在运载火箭的海上测控任务中,测量船的工况设计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任务弧段、海域条件、覆盖率、飞行器天线方向图均是任务设计中的重要约束因素,过去的工况设计中一般对天线方向图做简化处理,但这种简化往往忽略天线方向图的哑点区... 在运载火箭的海上测控任务中,测量船的工况设计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任务弧段、海域条件、覆盖率、飞行器天线方向图均是任务设计中的重要约束因素,过去的工况设计中一般对天线方向图做简化处理,但这种简化往往忽略天线方向图的哑点区域而造成运载火箭飞行过程中跟踪信号闪断或丢失。提出采用一种利用测控信号分析的墨迹法,使测量船在任务中尽量避开低强度测控信号区域。该方法为测量船的海上工况设计提供了既量化又直观的约束条件,有利于测量船工况设计的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况设计 天线方向图 墨迹法 信号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盒测试法在航天器海上测控软件测试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祥明 饶爱水 +1 位作者 王少林 郭力兵 《遥测遥控》 2010年第4期68-72,共5页
简要介绍软件黑盒测试的四种方法,并以航天器海上测控软件测试为例,详细介绍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和决策表法在测试用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既使测试更加充分,又提高了测试效率。
关键词 黑盒测试 航天器 海上测控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载噪比估计方法的船载动平台天线组阵技术研究
4
作者 刘四方 毛南平 +3 位作者 苏䶮 吴有杏 高晨宇 王剑 《遥测遥控》 2025年第1期62-70,共9页
近年来,我国航天技术持续发展,深空探测距离不断增加,信号能量衰减愈发严重,这使得对地面接收设备的信号接收解调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天线组阵技术通过将多个小口径天线信号合成,以实现等效大口径天线增益,能够充分发挥各天线资源效能... 近年来,我国航天技术持续发展,深空探测距离不断增加,信号能量衰减愈发严重,这使得对地面接收设备的信号接收解调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天线组阵技术通过将多个小口径天线信号合成,以实现等效大口径天线增益,能够充分发挥各天线资源效能,达到延长测控距离的目的,是解决深空弱信号接收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地面固定基站天线组阵的测控范围受地形、地域和遮挡物等因素限制,无法实现对现有测控任务的全覆盖,因此需要船载平台来弥补测控盲区。本文基于真实卫星信号,在船载动平台开展天线组阵信号合成试验,针对码头停靠、江面锚定、船体摇摆等平台状态,进行全频谱合成和符号流合成解调处理。尤其针对船体摇摆状态,提出基于载噪比估计的信号合成方案。该方案依据实测船摇数据构建船摇频率、幅度与信号强度的模型,分析不同船摇状态下的信号合成效率,并根据信号变化规律设计载噪比估计方案,动态优化信号加权系数,从而提升信号合成效果。文中还对比了不同信噪比估计与加权系数更新周期对合成效率的影响,其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通过对比传统信号合成方案与基于载噪比估计的合成方案的合成效率,试验结果显示:传统符号流合成结果受船摇影响较小,合成效率可达90%以上;传统全频谱合成结果受船摇影响较大,合成效率低于80%。而采用本文提出的载噪比估计辅助方案,可使合成效率显著提升至89%以上,为后续船载动平台的天线组阵合成方案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载动平台 天线组阵 全频谱 符号流 深空探测 载噪比 合成效率 测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陀螺监控器海上“六次校”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新明 孙学成 +1 位作者 周琳琦 王前学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9-402,共4页
为分析静电陀螺监控器无减速器随动系统复示误差对海上"六次校"的影响情况,找到"六次校"不能正常通过的原因及解决方法,通过对无减速器随动系统复示误差、陀螺仪高度角变化量以及方位角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结合海... 为分析静电陀螺监控器无减速器随动系统复示误差对海上"六次校"的影响情况,找到"六次校"不能正常通过的原因及解决方法,通过对无减速器随动系统复示误差、陀螺仪高度角变化量以及方位角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结合海上动态试验,探求了一种根据陀螺方位角适时调整航向,上、下陀螺分时进行"六次校"的方法。通过多次试验,证明在无减速器随动系统复示误差或船摇幅度较大,"六次校"不能正常通过时,采用该方法能使系统正常进行"六次校",成功率达到了100%。采用上、下陀螺分时进行"六次校"的方法,使静电陀螺监控器在海上启动的条件相对放宽,更加适用于水面舰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陀螺监控器 六次校 无减速器随动系统 复示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箭载GPS定位临近地面卫星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饶爱水 李清梅 +1 位作者 胡健 吴关鹏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0-673,共4页
针对经典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无法处理负仰角卫星误差修正的问题,在传统球对称标准大气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射线描迹法建立了GPS信号穿透对流层的数学模型,推导了根据对流层折射最低点海拔高度计算对流层延迟改正的计算公式;为求解对流层... 针对经典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无法处理负仰角卫星误差修正的问题,在传统球对称标准大气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射线描迹法建立了GPS信号穿透对流层的数学模型,推导了根据对流层折射最低点海拔高度计算对流层延迟改正的计算公式;为求解对流层折射最低点海拔高度,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得GPS信号穿透对流层时地心张角与最低点海拔高度之间的线性方程,提出了根据卫星和火箭之间的夹角与地心张角之间的关系进行迭代计算,进而求得最低点海拔高度的方法;最后引入了模型误差因子,评估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的效果。采用火箭飞行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提供的方法能够消除负仰角卫星大部分对流层延迟,消除的最大延迟可达135 m,消除对流层延迟后的临近地面卫星参与定位计算使最终定位精度提高25 m,计算迭代次数平均10次,尤其适合箭载GPS实时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指数 折射率 地心张角 射线描迹 大气折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测量船静电陀螺监控器海上动态标定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旭贤 周海渊 +1 位作者 程龙 孙昊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0-404,共5页
为减小海上动态条件下静电陀螺监控器标定过程外界因素的影响,提高航天测量船组合导航系统静电陀螺监控器海上测量数据的输出精度,通过对静电陀螺监控器标校过程原理的研究,分析了惯导水平姿态误差、船舶机动、标定参数耦合等因素对静... 为减小海上动态条件下静电陀螺监控器标定过程外界因素的影响,提高航天测量船组合导航系统静电陀螺监控器海上测量数据的输出精度,通过对静电陀螺监控器标校过程原理的研究,分析了惯导水平姿态误差、船舶机动、标定参数耦合等因素对静电陀螺监控器标定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试验,提出了静电陀螺监控器海上动态条件下进行标定的方法和航行工况保障要求。实际结果证明,通过提高惯导系统初校精度、施放减摇鳍减小船摇、减少船舶机动、改变船舶航向进行标定参数解耦等方法对提高海上动态条件静电陀螺监控器标定效果行之有效,对提高航天测量船组合导航系统数据输出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测量船 静电陀螺监控器 标校 漂移模型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星测控调度问题的禁忌遗传算法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凌晓冬 武小悦 刘琦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33-2139,共7页
对多星测控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测控调度模型。根据卫星测控需求及其调度特点,建立了可能任务模型,设计了一种各类型需求通用的编码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种禁忌遗传算法。完成了包括遗传算子设计、邻域设计、禁忌移动算... 对多星测控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测控调度模型。根据卫星测控需求及其调度特点,建立了可能任务模型,设计了一种各类型需求通用的编码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种禁忌遗传算法。完成了包括遗传算子设计、邻域设计、禁忌移动算子设计、算法流程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设计实现。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星测控 调度 禁忌遗传算法 局部搜索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息总线的测量船测控软件系统设计 被引量:5
9
作者 汪毅 李永刚 +2 位作者 毛文 胡上成 张龙 《遥测遥控》 2018年第4期15-20,共6页
消息总线是分布式软件系统领域中重要的软件架构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消息总线的测量船测控软件系统设计方案,分析了系统核心软件——消息中间件的设计思路。采用多种系统性能优化技术增强消息中间件处理效率,包括双线程池机制、三层架构e... 消息总线是分布式软件系统领域中重要的软件架构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消息总线的测量船测控软件系统设计方案,分析了系统核心软件——消息中间件的设计思路。采用多种系统性能优化技术增强消息中间件处理效率,包括双线程池机制、三层架构epoll处理机制、路由信息存储查询技术等。在Kylin操作系统平台上使用C++语言开发消息中间件。测试结果表明,软件能够支持较高的数据吞吐量,支持多客户并发连接和数据动态订阅/退订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息总线 消息中间件 发布/订阅 线程池 I/O多路复用 测控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大挠性桁架结构振动抑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成刚 李东旭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5-49,共5页
研究大型挠性空间桁架结构(LFST)的振动抑制问题。基于LFST特性,设计一套空间桁架试验系统。针对LFST具有大挠性、低刚度和低阻尼等特性,设计并研制一种圆柱式剪切型粘弹性阻尼器,给出具有粘弹性阻尼器的桁架阻尼杆的动力学模型。分别... 研究大型挠性空间桁架结构(LFST)的振动抑制问题。基于LFST特性,设计一套空间桁架试验系统。针对LFST具有大挠性、低刚度和低阻尼等特性,设计并研制一种圆柱式剪切型粘弹性阻尼器,给出具有粘弹性阻尼器的桁架阻尼杆的动力学模型。分别利用有限元方法和试验分析方法,对空间桁架的模态频率、模态阻尼比以及瞬态激励响应进行仿真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这种阻尼器,桁架结构系统的第一阶模态阻尼比从0.49%增大到13.1%,其他各阶模态阻尼比也都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桁架 粘弹性阻尼器 有限元分析 振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测控通信IP网中可控组播的实现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俊 陈雪军 +1 位作者 赵乾宏 李康 《遥测遥控》 2012年第4期61-63,68,共4页
航天测控通信IP网中部分业务以组播方式传输,由于IP组播标准协议缺乏控制和管理方面的机制,带来了用户和业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根据航天测控通信IP网络环境选择相应的组播协议,并对组播源、组播接收者、任意源组播RP、组播流四个方面... 航天测控通信IP网中部分业务以组播方式传输,由于IP组播标准协议缺乏控制和管理方面的机制,带来了用户和业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根据航天测控通信IP网络环境选择相应的组播协议,并对组播源、组播接收者、任意源组播RP、组播流四个方面配置相应的策略,实现了组播业务的可控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组播 组播源 组播接收者 RP 组播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tocol Buffers的航天测控数据交换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少林 李祥明 +2 位作者 李永刚 汪毅 顾晓霞 《遥测遥控》 2012年第4期55-60,共6页
介绍Protocol Buffers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设计基于Protocol Buffers的航天测控数据编码机制和解码机制,分析测控数据传输模式和数据更新维护模式,并归纳应用该技术的几点优势。
关键词 航天测控 数据交换 协议缓冲区 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频测控系统干扰容限的再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夏利利 吴有杏 +1 位作者 薛军 王健 《遥测遥控》 2012年第5期16-20,共5页
结合扩频测控系统天地对接抗干扰试验的工程实际,在归纳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处理增益的基础上,对扩频测控系统的干扰容限上界进行再推导和完善,得出更切合实际的干扰容限上界闭式表达,并分析干扰容限与输入信号干扰功率比的关系。分析结果... 结合扩频测控系统天地对接抗干扰试验的工程实际,在归纳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处理增益的基础上,对扩频测控系统的干扰容限上界进行再推导和完善,得出更切合实际的干扰容限上界闭式表达,并分析干扰容限与输入信号干扰功率比的关系。分析结果可为扩频测控系统抗干扰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频测控 抗干扰 处理增益 干扰容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测控软件共用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力兵 李永刚 +2 位作者 王恒 白小舒 刘海兵 《遥测遥控》 2013年第1期61-66,75,共7页
软件共用是航天测控软件的发展趋势。分析航天测控软件共用的可行性,选取火箭遥测软件作为原型验证系统,提出设计方案,并采用ICE中间件和构件技术加以实现。该原型验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航天测控软件共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ICE 中间件 构件 共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五号”发射及入轨段X频段测控任务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海涛 程承 +4 位作者 黄磊 陈少伍 李宇波 强立 康凯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3-190,共8页
X频段测量具有精度高、无线电干扰少等优势,已成为月球与深空探测的主用频段。“嫦娥五号”任务探测器首次在发射段使用X频段测控。与S频段测控相比,X频段在发射及入轨段存在目标动态范围大、地面天线波束更窄、系统捕获时间长等不足。... X频段测量具有精度高、无线电干扰少等优势,已成为月球与深空探测的主用频段。“嫦娥五号”任务探测器首次在发射段使用X频段测控。与S频段测控相比,X频段在发射及入轨段存在目标动态范围大、地面天线波束更窄、系统捕获时间长等不足。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火箭采用了窄窗口多轨道发射方案,两者共同对测控系统发射段快速捕获、测量船位选择和入轨后地面站首次捕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嫦娥五号”发射及入轨段的测控重点难点,采用了特征点覆盖船位分析、多普勒预置快速扫描捕获和入轨段欧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ESA)库鲁站与中国阿根廷深空站协同备份等方法,设计X频段测控任务总体方案,有效降低了任务实施的风险,保障了任务成功。总结“嫦娥五号”任务成功经验,对未来月球与深空任务测控总体设计、建设规划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五号 发射及入轨段 双向捕获 测控总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增量修正的卫星入轨段外测数据定轨新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茅永兴 马静远 +2 位作者 钟德安 倪晓秋 向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49-1055,共7页
在传统的数值积分精密定轨方法基础上,提出基于器箭分离速度增量修正的定轨方法,实现了器箭分离前后两段外测数据的联合定轨。仿真计算结果和任务实战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提高了地月转移轨道入轨段外测定轨精度,比传统初轨确定... 在传统的数值积分精密定轨方法基础上,提出基于器箭分离速度增量修正的定轨方法,实现了器箭分离前后两段外测数据的联合定轨。仿真计算结果和任务实战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提高了地月转移轨道入轨段外测定轨精度,比传统初轨确定方法提高约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月转移轨道 速度增量修正 精密定轨方法 轨道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事卫星通信的发展及其在远洋船舶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建飞 傅俊璐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4年第5期46-49,共4页
简介了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以及目前的运行状况,阐述即将发射的第四代海事卫星的性能特点和新一代海事终端——F系统的技术性能以及业务范围,展望了海事卫星通信新技术和新业务在远洋船舶上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海事卫星 通信系统 远洋船舶 终端 发射 新业务 技术性能 性能特点 新技术 运行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X频段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快速校相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瞿元新 毛南平 《遥测遥控》 2014年第2期69-72,共4页
双通道单脉冲跟踪接收机必须通过校相保持和、差信道相位一致性,才能实现天线对目标的正常跟踪。快速校相已在陆地测控站的卫星长管任务中得到广泛应用,方法具有校相流程简单快捷等优点,但由于受到船摇的影响以及引导精度的限制,方法必... 双通道单脉冲跟踪接收机必须通过校相保持和、差信道相位一致性,才能实现天线对目标的正常跟踪。快速校相已在陆地测控站的卫星长管任务中得到广泛应用,方法具有校相流程简单快捷等优点,但由于受到船摇的影响以及引导精度的限制,方法必须改进后才能应用到船载X频段微波统一测控系统。提出"粗校+精校"的多次快速校相方法,可有效解决船载窄波束天线海上角度标校的难题,提高船载测控设备自动化标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载X频段微波统一测控系统 角度标校 快速校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测量船外测设备海上精度鉴定GPS数据处理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晓勇 张忠华 李辉芬 《遥测遥控》 2007年第S1期228-233,共6页
介绍航天远洋测量船外测设备海上精度鉴定中使用的以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新方法、新技术,重点介绍其中的GPS数据处理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为GPS精度鉴定系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处理模型。
关键词 航天测量船 外测设备 精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X频段统一测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国虎 陶小红 +1 位作者 胡照军 钟德安 《遥测遥控》 2010年第4期60-63,67,共5页
深空探测是我国未来航天发展的主要领域之一,X频段将作为深空探测的主用频段。根据我国深空网初步总体设计以及后期探月工程的总体要求,需在航天测量船上加装X频段统一测控系统(UXB)。对航天测量船UXB天线口径选择、窄波束天线捕获跟踪... 深空探测是我国未来航天发展的主要领域之一,X频段将作为深空探测的主用频段。根据我国深空网初步总体设计以及后期探月工程的总体要求,需在航天测量船上加装X频段统一测控系统(UXB)。对航天测量船UXB天线口径选择、窄波束天线捕获跟踪等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同时介绍一种UXB海上无塔标校的新方法——快速校相法,为后期船载UXB的工程实现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XB 天线口径 捕获跟踪 无塔标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