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前景与可行路径 被引量:6
1
作者 林勇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共3页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丝")的时代内涵包含了和平之路、商贸之路、合作之路、开放之路、发展之路、安全之路等六个方面;其推进落实将为中国和沿"路"参与国家及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创造新的战略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丝")的时代内涵包含了和平之路、商贸之路、合作之路、开放之路、发展之路、安全之路等六个方面;其推进落实将为中国和沿"路"参与国家及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创造新的战略机遇期。当前,中国应通过加强宣传、构建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推进基础设施等优先领域合作、构筑人才战略储备体系等举措稳步推进新"海丝"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创新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登政府的南海叙事逻辑、政策意涵与行为选择 被引量:15
2
作者 贺先青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5-132,共18页
拜登当选美国总统后,美国的南海政策走向以及南海行为方式,引发了南海周边国家广泛关注。南海一系列新态势、新情况将如何影响拜登政府在南海的行为选择,是一个重要的政策议题。以拜登政府官方话语为基础,对拜登政府的南海叙事逻辑和政... 拜登当选美国总统后,美国的南海政策走向以及南海行为方式,引发了南海周边国家广泛关注。南海一系列新态势、新情况将如何影响拜登政府在南海的行为选择,是一个重要的政策议题。以拜登政府官方话语为基础,对拜登政府的南海叙事逻辑和政策意涵进行了分析,并以美国国会、议员、智库的观点为支撑,对拜登政府南海行为的实施、主要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拜登政府正在构建以中美战略竞争为主基调的南海故事,通过加强在南海的“灰色地带”行动增加中国行动成本,并通过构建南海“同盟—伙伴关系”网络增强遏制中国的实力。这项研究为研判拜登政府南海政策走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登政府 南海政策 灰色地带行动 同盟—伙伴关系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政府的南海政策:话语、行为与趋势 被引量:9
3
作者 贺先青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63-75,共13页
影响特朗普政府南海政策的个性、情势以及"美国优先"3变量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这对人们预测特朗普政府的南海政策造成较大难度。然而,特朗普政府涉南海话语有其隐含的身份、内容、含义和逻辑。通过对话语的分析,可以对特朗普... 影响特朗普政府南海政策的个性、情势以及"美国优先"3变量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这对人们预测特朗普政府的南海政策造成较大难度。然而,特朗普政府涉南海话语有其隐含的身份、内容、含义和逻辑。通过对话语的分析,可以对特朗普政府南海行为的必然趋势进行把握。分析表明,特朗普政府涉南海话语把中国的身份塑造成具有威胁性的"他者",并传达出美国关注"秩序、航行自由、军事化、和平"等内容。这些内容通过"权力、知识、事实"的逻辑连接起来,体现出"秩序权力化、知识滥用化、事实歪曲化"的特征。实际上,美国南海政策以维护其在南海地区秩序中的权力地位为目标,并通过滥用国际法以及航行自由权等知识,歪曲对军事化、和平事实的描述以建构中国的负面形象。由此推之,特朗普政府在南海地区的挑衅行为将呈长期化趋势,并将强化与同盟国和伙伴国的关系来干预南海,同时继续加强法理攻势和舆论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南海政策 官方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多重身份与对外行为——以印度参与“印太战略”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贺先青 林勇新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6-154,160,共20页
美国以"印太战略"来拉拢印度进而遏制中国的意图明显,而印度如何参与其中事关中国重要的利益关切。学界普遍认为印度存在积极参与、有限参与和保持平衡三种不同的对外行为方式,但他们忽视了印度对外行为的多重身份背景,这对... 美国以"印太战略"来拉拢印度进而遏制中国的意图明显,而印度如何参与其中事关中国重要的利益关切。学界普遍认为印度存在积极参与、有限参与和保持平衡三种不同的对外行为方式,但他们忽视了印度对外行为的多重身份背景,这对预判印度的对外行为趋势造成了困难。鉴此,文章以"身份-行为"理论为基础,分析国家多重身份对其对外行为的影响。文章认为,国家通常根据其身份产生的驱动力施行对外行为,在多重身份背景下,国家对身份产生的行为驱动力进行排序并根据特定身份的使用场景选择主导的对外行为。印度参与"印太战略"时显示出了地区霸权国、新兴国家、民主国家的身份认知,这三种身份分别产生了追求大国地位、实现经济增长、维护民主认同的行为驱动力,印度的对外行为根据它对驱动力排序的变化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在"印-美"或"印-中"关系的场景下,印度倾向于运用不同的身份来强调彼此合作的重要性,并利用中美相互制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身份认知 多重身份 印度外交 印度对外行为 印太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国家要价行为与“一带一路”项目投资风险——以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计划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贺先青 林勇新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42,155,156,共20页
“一带一路”参与国大多是中小国家,在这些国家进行项目投资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实施的主要方式之一。但中国的这些投资项目面临着一系列风险,既有研究成果尽管从总体上分析了这些风险图景,但是忽视了参与国对中国施行的要... “一带一路”参与国大多是中小国家,在这些国家进行项目投资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实施的主要方式之一。但中国的这些投资项目面临着一系列风险,既有研究成果尽管从总体上分析了这些风险图景,但是忽视了参与国对中国施行的要价行为及由此导致的“一带一路”投资项目的投资损益风险。中小国家总是在中国与其他大国的竞争压力之下进行对外行为选择,同时中小国家本身也具有自主性,能够判断自身的利益和选择实现利益的方式,这为中小国家对中国施行要价行为提供了可能性。要价行为理论认为具有强自主性的中小国家,在大国受到来自其他大国的战略制约时,会对该大国施行要价行为。马来西亚马哈蒂尔政府对东海岸铁路计划体现出的矛盾态度,正是他施行要价行为的表现。要价行为是对中小国家在强自主性和强体系压力之下的外交行为的理论概括,该理论为预判“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的项目投资风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要价行为 投资风险 东海岸铁路计划 马哈蒂尔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