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17世纪欧洲人对南海西部危险区的认知演变——以近代早期欧洲古地图为中心的考察
1
作者 刘金源 徐东波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26,178,共18页
16—17世纪欧洲人关于南海水文地理的认知,虽然建立在少量航海实践及经验基础之上,但仍有一定的想象与臆断色彩。当时,多数欧洲制图师认为,越南东部存在着影响船只航行的危险区域,并逐渐用古葡语Pracel表示。在绘制Pracel区域的地图时,... 16—17世纪欧洲人关于南海水文地理的认知,虽然建立在少量航海实践及经验基础之上,但仍有一定的想象与臆断色彩。当时,多数欧洲制图师认为,越南东部存在着影响船只航行的危险区域,并逐渐用古葡语Pracel表示。在绘制Pracel区域的地图时,其刀片状、逗号状、牛角状、锥状等绘法的变化,反映出欧洲人对南海西部水文地理的认知演变。从欧洲人绘制的地图及阐释来看,近代之前使用的Pracel,大体是用来指代岛屿或群岛,其区位在不同制图师笔下也不尽一致。直到17世纪中后期,Pracel才逐渐成为危险区的专称。以近代早期欧洲人绘制的古地图为研究对象,厘清危险区和Pracel的指向及差异,有助于我们回应并驳斥越南学界依托相关古地图强行解释Pracel即西沙群岛的谬论,进而为捍卫我国西沙主权提供历史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人 南海 危险区 Pracel 越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问题新特点与中国周边安全形势——2024年度“南海论坛”综述
2
作者 常娜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4,I0004,共11页
2024年南海局势复杂多变,南海问题依然是全球最为复杂的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争端之一。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和复杂的南海局势,为维护我国南海岛礁主权与海洋权益,为促进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在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2024年度... 2024年南海局势复杂多变,南海问题依然是全球最为复杂的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争端之一。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和复杂的南海局势,为维护我国南海岛礁主权与海洋权益,为促进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在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2024年度“南海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南海维权维稳斗争的新形势与新特点”“南海维权法律战的新形势与新挑战”“南海问题与中国—东盟关系”“南海问题与中国的周边安全局势”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南海论坛”旨在为相关涉海热点问题提供高质量的研究、对话和交流平台,积极促进南海研究的发展,论坛成果对于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具有重大理论及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论坛 维权维稳 法律战 周边安全 中国—东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海研究2015年度论坛”会议综述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途 谈中正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6年第1期123-129,共7页
2015年11月23-24日,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南海中心")主办的"中国南海研究2015年度论坛"在南京大学召开。论坛开幕式由南海中心执行主任朱锋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忠教授出席并致辞。
关键词 中国南海 论坛 综述 南京大学 党委副书记 创新中心 开幕式 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海研究2016年度论坛”会议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胜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7年第1期104-112,共9页
2016年12月7—8日,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南海中心”)与江苏省对外友好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南海研究2016年度论坛”在宁举行。开幕式由南海中心执行主任朱锋主持。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教育部... 2016年12月7—8日,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南海中心”)与江苏省对外友好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南海研究2016年度论坛”在宁举行。开幕式由南海中心执行主任朱锋主持。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任李建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海 论坛 综述 南京大学 创新中心 评价中心 社会科学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岛礁对航线搜救可达性评估
5
作者 石绍宸 吴文周 +2 位作者 张鹏 李丰宇 苏奋振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4-1283,共10页
文章首先将岛礁和航线分别抽象为点要素和线要素,利用Voronoi图划分出每个岛礁的作用区域,然后利用多级缓冲区对搜救范围进行分级表达,最后分别从出水有人、出水无人及未出水3类岛礁的角度,对南海138个岛礁与航线之间的搜救强度关系进... 文章首先将岛礁和航线分别抽象为点要素和线要素,利用Voronoi图划分出每个岛礁的作用区域,然后利用多级缓冲区对搜救范围进行分级表达,最后分别从出水有人、出水无人及未出水3类岛礁的角度,对南海138个岛礁与航线之间的搜救强度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以评估南海岛礁的搜救可达性能力及潜在价值。结果表明:1)岛礁对航线的搜救可达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其他岛礁的空间配置关系。具体而言,岛礁到航线的距离是决定其搜救可达性的关键因素,距离航线越近,通常搜救强度越高,搜救可达性也越高;然而,在岛礁分布较为密集的区域,岛礁对航线的搜救缓冲区会因受到其他岛礁的竞争挤压而减小,导致搜救强度减弱,搜救可达性变低。2)从对航线的搜救可达性角度分析,出水有人岛礁中,东岛、弹丸礁、中建岛和北子岛对不同航线具有更突出的搜救可达性能力,具有最高的价值;出水无人岛礁中,黄岩岛、全富岛的搜救可达性能力较高,具有最高的价值;未出水岛礁中,司令礁、海马滩、榆亚暗沙、紫滩、浪花礁和皇路礁的综合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潜在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搜救 空间配置 VORONOI图 可达性 搜救强度 南海岛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W-NSGA-Ⅱ算法的海上搜救力量调度研究
6
作者 薛清仁 程亮 +1 位作者 吴洁 宋彦杰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4,共9页
针对海上搜救力量调度决策复杂、涉及因素多和全局优化难等问题,建立海上搜救力量调度模型,并采用一种基于去重策略的第二代非支配遗传算法(DW-NSGA-Ⅱ)进行求解。详细阐述考虑目标生存概率的搜寻成功率指标(POSAS)和搜救力量到达搜寻... 针对海上搜救力量调度决策复杂、涉及因素多和全局优化难等问题,建立海上搜救力量调度模型,并采用一种基于去重策略的第二代非支配遗传算法(DW-NSGA-Ⅱ)进行求解。详细阐述考虑目标生存概率的搜寻成功率指标(POSAS)和搜救力量到达搜寻区域时间的相关数学模型,以最大搜寻成功率、最短搜救物资到达时间和最小搜救成本为优化目标建立搜救力量调度模型;针对第二代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Ⅱ)在求解搜救力量调度模型过程中因重复解多导致拥挤距离失效、全局优化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去重策略的第二代非支配遗传算法(DW-NSGA-Ⅱ);以某事故为例,分别采用DW-NSGA-Ⅱ和NSGA-Ⅱ求解模型并比较优化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充分考虑海洋环境信息、事故救援需求和搜救力量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搜救力量调度方案,在相同的初始条件下,DW-NSGA-Ⅱ算法的优化效果优于NSGA-Ⅱ算法,验证DW-NSGA-Ⅱ在搜救力量调度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搜救力量调度 NSGA-Ⅱ 搜救成功率 物资到达 搜救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南方”视角下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合作评析
7
作者 马博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24,I0003,共22页
在“全球南方”崛起和绿色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凭借领先的电池技术、整车制造及供应链优势,积极拓展东盟市场,而东盟国家通过政策激励、资源优势及市场... 在“全球南方”崛起和绿色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凭借领先的电池技术、整车制造及供应链优势,积极拓展东盟市场,而东盟国家通过政策激励、资源优势及市场需求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双方合作涵盖整车出口、本地化生产、供应链安全及技术共享,展现了“全球南方”国家间的互利共赢。然而,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加剧给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合作带来挑战。美国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通过产业补贴、供应链重组及技术封锁等手段增加外部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中国与东盟需加强技术协同、供应链整合及政策协调,以提升区域竞争力并抵御外部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南方 新能源汽车 中国—东盟合作 供应链安全 绿色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苏黑海撞船事件看中美在南海的风险管控
8
作者 刘金源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4,I0001,I0002,共19页
1988年黑海撞船事件是冷战后期美苏海洋权益争端的典型案例。该事件是美国在敏感海域持续推行“航行自由”并导致苏联采取强硬对抗措施的缩影,凸显出双方就无害通过权的法理诠释存在显著分歧。此事件一度引发国际社会对冷战局势可能升... 1988年黑海撞船事件是冷战后期美苏海洋权益争端的典型案例。该事件是美国在敏感海域持续推行“航行自由”并导致苏联采取强硬对抗措施的缩影,凸显出双方就无害通过权的法理诠释存在显著分歧。此事件一度引发国际社会对冷战局势可能升级的担忧,但美苏双方随后展现了卓有成效的危机管控能力。在紧张局势下双方仍然保持外交渠道的畅通,表达对话解决争端的政治意愿,迅速升级既有的预防性协议,最终达成法理共识,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和解。这一危机化解过程表明,在根本矛盾难以消弭的情况下,构建有效的危机管控机制是维系大国关系稳定的关键。有鉴于此,面对当前中美在南海“意外相遇”风险,中国需要制定多层次的危机管控策略,坚定维护南海权益和地区和平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苏冷战 黑海撞船事件 南海 航行自由 无害通过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珊瑚环礁开放程度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娟 苏奋振 +2 位作者 石伟 左秀玲 方月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56,共5页
南海环礁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开放程度不同的环礁类型,依据环礁不同地貌部位的几何因子作为反映环礁开放程度的指标可以定量划分环礁开放程度类型。如果将澙湖潮汐通道作为环礁地貌结构要素用来反映环礁开放程度,则潮汐通道可以成为新的度... 南海环礁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开放程度不同的环礁类型,依据环礁不同地貌部位的几何因子作为反映环礁开放程度的指标可以定量划分环礁开放程度类型。如果将澙湖潮汐通道作为环礁地貌结构要素用来反映环礁开放程度,则潮汐通道可以成为新的度量因子。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 GIS 技术,以澙湖潮汐通道的几何参数为主构建反映环礁开放程度的模型,结果表明,以口门宽度与礁体中轴线长度之比为指标建立的经验式,可用来划分环礁开放程度类型,封闭型环礁的开放度为0,准封闭型环礁的开放度为0-0.06,半开放型环礁的开放度为0.06-0.25,开放型岛礁的开放度为0.25-1。因此,采用这一量化表达式反映南海环礁的开放程度类型,可为珊瑚环礁的开放程度发育规律研究提供科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环礁 潮汐通道 发育规律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诸岛珊瑚礁人工岛建造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赵焕庭 王丽荣 《热带地理》 2017年第5期681-693,共13页
文章介绍了人工岛的概念、发展和面临的问题及在珊瑚礁上建造人工岛的特点。结合南海诸岛珊瑚礁的实际情况,分析南海诸岛珊瑚礁适宜建造人工岛的地质地貌条件,认为南海诸岛的岛屿、沙洲和干出礁均适合建造人工岛,而受限制的生态环境条... 文章介绍了人工岛的概念、发展和面临的问题及在珊瑚礁上建造人工岛的特点。结合南海诸岛珊瑚礁的实际情况,分析南海诸岛珊瑚礁适宜建造人工岛的地质地貌条件,认为南海诸岛的岛屿、沙洲和干出礁均适合建造人工岛,而受限制的生态环境条件则从珊瑚礁相带方面来分析,并指出人工岛建造工程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人工岛建造导致的水动力改变对珊瑚礁地貌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已建设的和正在建设的人工岛,提出在南海诸岛礁人工岛建设上应注重规划和选址,工程建设应采用"自然仿真"的总体技术思路,力求使人工岛今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诸岛 珊瑚礁 人工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功能主义范式的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以2015年以来的研究文献为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曲飞帆 杜骏飞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24,62,共5页
经过对国内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的新媒体传播研究文献进行梳理认为,自2015年以来,新媒体研究者以"创新"和"治理"为主要话语,回应新媒体技术发展所引致的用户行为、新闻实践及社会结构三个方面的广泛变革;作者指出... 经过对国内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的新媒体传播研究文献进行梳理认为,自2015年以来,新媒体研究者以"创新"和"治理"为主要话语,回应新媒体技术发展所引致的用户行为、新闻实践及社会结构三个方面的广泛变革;作者指出对策话语泛滥的背后,是学人在内外交困压力下对功能主义范式的依赖,未来新媒体传播研究应强调"人的存在"这一终极关怀,借助主体性的解释力克服功能主义范式的思维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媒体融合 网络舆论 功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南海浮游植物藻华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正 毛志华 李晓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84-1390,共7页
浮游植物藻华对气候变化敏感且响应迅速,是生物海洋学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海洋碳循环的关键。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简述了南海浮游植物藻华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重点综述了南海浮游植物藻华研究的主要内容,归... 浮游植物藻华对气候变化敏感且响应迅速,是生物海洋学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海洋碳循环的关键。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简述了南海浮游植物藻华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重点综述了南海浮游植物藻华研究的主要内容,归纳了南海浮游植物藻华研究的主要手段,并总结提出了目前南海浮游植物藻华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挑战,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浮游植物藻华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磋商背景下的英国南海情报体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东波 王沙骋 祝小茜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3,共9页
[目的/意义]历史上,英国染指南海极深。在《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阶段,决意脱欧的英国依托其帝国精神遗产和海外合作框架,意欲卷入区域事务而强化其全球作用,寻求利益支点。分析英国的南海情报体制,有助于预判英国在该地带的外交和... [目的/意义]历史上,英国染指南海极深。在《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阶段,决意脱欧的英国依托其帝国精神遗产和海外合作框架,意欲卷入区域事务而强化其全球作用,寻求利益支点。分析英国的南海情报体制,有助于预判英国在该地带的外交和军事动向。[方法/过程]其体制是由不同性质和范围的跨域情报网络组成,采用结构功能分析法和开源情报,可初步研判英国与域内其它声索国、域外大国之间的情报关系,尝试构建英涉南海的“B-F2-JV”情报体制。[结果/结论]渐进发展中的英国南海情报体制,为域外大国“航行自由”和“飞越自由”提供了情报保障,也影响到中国与域内国家的COC磋商。应从情报竞争、区域合作和军事先制等方面,削其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行为准则 海洋安全 情报体制 情报合作 东盟国家 航行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国别学:比较、鉴别与创新 被引量:12
14
作者 朱锋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2年第6期1-21,I0002,共22页
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宣布设立“区域国别学”为一级学科,这对于中国高校和学术界将区域国别研究和人才培养推上大发展的新高峰提供了强劲动力。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科技和人才创新三结合的... 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宣布设立“区域国别学”为一级学科,这对于中国高校和学术界将区域国别研究和人才培养推上大发展的新高峰提供了强劲动力。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科技和人才创新三结合的重要观点,区域国别学在中国的落地不仅将带来中国自主学科知识体系新的丰富和发展,更将为第二个百年新征程提供更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新支持。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学科性质是国际问题研究,需要在国际关系理论范式、学科基础和学术标准的基础上融合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术规范,借鉴美国区域国别研究的经验,结合不同高校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已有的积累,集中规划、分头落实,全面推进区域国别学在全国高校体系内的系统建设和提质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研究 区域国别学 学科建设 美国区域国别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区馆藏档案在南海问题研究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继伟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83-88,92,共6页
随着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越南"国际仲裁"等南海争端的逐渐升级,我国南海维权压力面临巨大挑战。历史性权利的维护在南海维权斗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探讨台湾地区馆藏的"中华民国"时期南海档案的... 随着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越南"国际仲裁"等南海争端的逐渐升级,我国南海维权压力面临巨大挑战。历史性权利的维护在南海维权斗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探讨台湾地区馆藏的"中华民国"时期南海档案的重要作用,并分析馆藏档案的分布和类型,借助"档案资源整合查询平台"分析南海档案的搜集与利用,以期从档案应用视角为南海问题的历史依据研究提供支持。认为搜集、整理和利用好留存于台湾地区的"中华民国"时期档案,对于应对当前越南、菲律宾南海问题"司法化"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问题 历史依据 档案资源整合查询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菲仲裁案后中国南海政策的再定位
16
作者 鲁鹏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6年第3期43-46,共4页
本文以重新定位中菲仲裁案之后的中国南海政策为主线而展开:首先.探讨中菲仲裁案对中国外交政策的意义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其次,回顾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以期对其有一个比较清晰和准确的认识;然后,讨论中国南海政策在近年来发生... 本文以重新定位中菲仲裁案之后的中国南海政策为主线而展开:首先.探讨中菲仲裁案对中国外交政策的意义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其次,回顾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以期对其有一个比较清晰和准确的认识;然后,讨论中国南海政策在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尤其是在中菲仲裁案中所体现出来的南海政策的新特点;最后,在比较中国全球战略与南海政策的基础上,就中菲仲裁案之后的中国南海政策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政策 南海政策 仲裁案 再定位 中国外交战略 全球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南海文献知识元内容抽取规则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浩洋 沈固朝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2-139,共8页
[研究目的]南海问题的深入研究,需要从海量历史文献中快速获得知识描述,实现由文献向语句描述的内容抽取,因此引入最小知识描述单位--知识元,并研究其抽取规则,为南海维权信息内容抽取提供新思路,以方便研究者快速浏览文献知识。[研究方... [研究目的]南海问题的深入研究,需要从海量历史文献中快速获得知识描述,实现由文献向语句描述的内容抽取,因此引入最小知识描述单位--知识元,并研究其抽取规则,为南海维权信息内容抽取提供新思路,以方便研究者快速浏览文献知识。[研究方法]基于民国南海文献总结知识元分类,归纳不同属性类型知识元句法规则,提炼形成规则模板,匹配文本与知识元描述规则,人工干预确定知识元内容,实现知识元的内容抽取。[研究结论]匹配结果发现,内容描述规则能较好地实现知识元抽取,满足研究者对知识元内容的阅览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元 知识元分类 知识元抽取 知识元描述规则 抽取规则 提炼规则 南海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南海诸岛主权的关键性历史依据与战略选择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晓鹏 郑海麟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7-63,63,共7页
—、缘起近年,美国不断强化在南海周边的战略部署,意在挑动南海局势走向复杂化与扩大化。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妄图实现在南海问题上的角色升级,由过去试图充当的"中立者""制衡者"角色,转而成为南海问题的"仲裁者",逐步将介入南海问... —、缘起近年,美国不断强化在南海周边的战略部署,意在挑动南海局势走向复杂化与扩大化。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妄图实现在南海问题上的角色升级,由过去试图充当的"中立者""制衡者"角色,转而成为南海问题的"仲裁者",逐步将介入南海问题的模式由有限介入、介入而不陷入变成深度介入,将隐性介入变成公开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问题 历史依据 战略部署 更路簿 太平岛 杨信沙洲 波茨坦公告 仲裁者 中国帆船 岛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南海疆维权证据本体模型构建 被引量:3
19
作者 司徒凌云 孙鹤 +1 位作者 石进 沈固朝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8,共11页
[研究目的]大国博弈背景下,南海疆维权关乎国家安全、区域和平与亚太经济发展。南海疆维权证据本体模型的构建是南海维权证据链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多模态南海疆维权证据链系统的迫切需求。[研究方法]首先,从本体模型构建和本体属... [研究目的]大国博弈背景下,南海疆维权关乎国家安全、区域和平与亚太经济发展。南海疆维权证据本体模型的构建是南海维权证据链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多模态南海疆维权证据链系统的迫切需求。[研究方法]首先,从本体模型构建和本体属性标记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其次,从文本型和图片型两种模态出发,对多模态南海疆维权证据要素进行了界定;接着,融合属性层、逻辑层和证明层关系,构建了多模态南海疆维权证据本体模型;最后,基于提出的本体模型对《开罗宣言》实现了语义结构化表示。[研究结论]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多模态南海疆维权证据本体模型能够较好地表示多模态证据的多维度语义与多层次关系,为多模态南海维权证据链的智能化构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疆维权 多模态证据 本体模型 本体属性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身份和历史:从孟加拉湾到中国南海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潮 萨蒂斯.钱德拉 希芒舒.普拉布哈.雷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6年第1期116-122,共7页
本书作者Satish Chandra是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教授,主要研究中世纪印度历史,是印度知名的历史学家;Himanshu Prabha Ray是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教授,主要研究航海和海洋联系以及印度考古史等。本书分为十一章,第一章... 本书作者Satish Chandra是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教授,主要研究中世纪印度历史,是印度知名的历史学家;Himanshu Prabha Ray是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教授,主要研究航海和海洋联系以及印度考古史等。本书分为十一章,第一章为简介,其他每一章都是一篇独立的论文,出自于新德里尼赫鲁纪念博物馆和图书馆下属的印度洋学会2011年4月22—23日所举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家 中国南海 孟加拉湾 海洋 大学教授 尼赫鲁 印度 中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