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全断面拦藻装置自动调节与应急提升系统设计
1
作者 尚军 赵燕妮 +6 位作者 常志兵 段春建 王晓振 梁建奎 李克华 耿志彪 高大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28,87,共6页
全断面拦藻装置是一款集藻类拦截、打捞、处理和转运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装备。为有效应对由于水位壅高对其稳定性和工程安全的影响,设计了一套水位自动调节与应急提升系统。通过壅水水头计算分析,合理确定系统设计应急阈值,并根据全... 全断面拦藻装置是一款集藻类拦截、打捞、处理和转运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装备。为有效应对由于水位壅高对其稳定性和工程安全的影响,设计了一套水位自动调节与应急提升系统。通过壅水水头计算分析,合理确定系统设计应急阈值,并根据全断面拦藻装置的运行工况和运行原则制订了水位自动调节与应急提升系统的运行策略。实际应用表明,所设计水位自动调节与应急提升系统可有效提高全断面拦藻装置的运行效率,改善了装置的有效运行和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为保障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的供水、水质和工程安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断面拦藻装置 藻类异常增殖 水位自动调节 应急提升 系统运行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质指数法的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水质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2
作者 杜宣逸 林子雨 杨枫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7,15,共8页
采用水质指数法(waterquality index,I_(WQ))对南水北调中线干渠2016—2023年的水质进行深入分析,重点考察陶岔出库单元、南营村(豫一冀段)及惠南庄(冀一京段)三大流域单元。结果显示:干渠整体水质良好,但总氮(TN)和总磷(TP)为主要污染... 采用水质指数法(waterquality index,I_(WQ))对南水北调中线干渠2016—2023年的水质进行深入分析,重点考察陶岔出库单元、南营村(豫一冀段)及惠南庄(冀一京段)三大流域单元。结果显示:干渠整体水质良好,但总氮(TN)和总磷(TP)为主要污染物,其中TN污染趋势尤为显著。2016—2023年,I_(WQ)均值为37.77,水质类别主要为“优秀”和“良好”,分别占总体的31.56%和66.90%。在年际变化上,I_(WQ)值呈现先降后升趋势,主要受TN和TP影响显著。回归分析表明:水质变化受工业废水排放、化肥施用量及生活污水排放等驱动因素影响较大。本研究指出控制TN和TP污染、加强非点源污染源排查与治理,是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水质安全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水质评价 驱动因素分析 丹江口水库 水质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生态缓冲带调查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以天津市蓟运河为例
3
作者 李昊 李曌 +1 位作者 郑爽 王德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8-15,共8页
为查找摸清河流生态缓冲带范围内环境现状,结合河流生态系统特点,构建调查指标体系,并以蓟运河为例,基于北京三号卫星遥感数据和现场查勘,对缓冲带范围内的岸带结构和类型、生态系统、景观格局、服务功能等开展调查,结果表明:蓟运河左... 为查找摸清河流生态缓冲带范围内环境现状,结合河流生态系统特点,构建调查指标体系,并以蓟运河为例,基于北京三号卫星遥感数据和现场查勘,对缓冲带范围内的岸带结构和类型、生态系统、景观格局、服务功能等开展调查,结果表明:蓟运河左、右岸岸带类型中生态修复型岸带占比较重,部分河岸生态缓冲带宽度不足,两岸植被覆盖度和覆盖率整体不高,调查区域内平均生境质量仅为0.34,整体生境质量较差,破碎化程度较高。分析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议通过生境改造、沿河生态空间管控、水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农田面源污染防治等措施,在不影响河道行洪、排沥的条件下,尽可能恢复自然的生态多样性,因地制宜打造景观护岸生态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缓冲带 调查指标体系 调查方法 蓟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李昊 梁书涵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83-91,共9页
基于2010年、2015年和2021年三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对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格局分布特征、11年来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以来,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格局变化趋于稳定,林地、湿地恢复明显,草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从数量... 基于2010年、2015年和2021年三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对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格局分布特征、11年来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以来,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格局变化趋于稳定,林地、湿地恢复明显,草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从数量变化转向质量提升阶段,部分区域发生了大量林草转化现象,生态环境呈现持续向好的趋势。而在各种因素影响下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依然脆弱,在部分重点生态区仍存在生态退化问题,流域基础生态用地轻微减少,森林覆盖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气候变化影响下,黄河源冰川积雪呈持续退缩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系统 空间格局 转换率 时空演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马家滩矿区南湖水生态调查及评估
5
作者 汪海涛 王军利 +1 位作者 陈清 陈媛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6-22,共7页
为了解宁夏典型矿井水湖泊的水生态现状,通过采样调查的方式从种类、密度、生物量、优势种和多样性5个层面,对宁夏灵武市马家滩南湖进行水生态调查及评估。结果表明:南湖植物种类较多,共有浮游植物43属64种、着生藻类51属94种,动物种类... 为了解宁夏典型矿井水湖泊的水生态现状,通过采样调查的方式从种类、密度、生物量、优势种和多样性5个层面,对宁夏灵武市马家滩南湖进行水生态调查及评估。结果表明:南湖植物种类较多,共有浮游植物43属64种、着生藻类51属94种,动物种类较少,共有浮游动物6种、底栖动物11种。从地理分布来看,在南湖全部4个湖泊中,被划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级湿地公园的大南湖物种密度最高。通过采样比较和横向对比分析获得的数据可以为马家滩南湖后续的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湖泊 水生生物 生物量 优势种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工程东赵河全断面拦藻装置设计与应用
6
作者 彭辉 黄金彪 +6 位作者 常志兵 何建刚 耿磊 梁建奎 胡剑杰 张智勇 高大伟 《水电能源科学》 2025年第7期142-147,共6页
近年来,着生藻类异常增殖问题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及工程安全带来威胁,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针对中线工程悬浮于水体中的着生藻类,基于物理拦截方法,综合考虑水体流动特性、拦藻效果、调水影响、安全性... 近年来,着生藻类异常增殖问题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及工程安全带来威胁,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针对中线工程悬浮于水体中的着生藻类,基于物理拦截方法,综合考虑水体流动特性、拦藻效果、调水影响、安全性及操作维护便捷性等设计因素,设计开发一款集藻类拦截、打捞、处理、转运等功能于一体的应急处置装备,并布置于东赵河渠道倒虹吸进口检修闸处。装置具有环境友好、操作简便、实施周期短等优点,为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工程着生藻类异常增殖问题处置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藻类异常增殖 物理拦截方法 全断面拦藻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牙河流域某小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扩建工程实例
7
作者 黄鑫 陈清 +2 位作者 高伟 崔骏 李成浩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0-36,共7页
以河北某小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扩建工程为例,通过对一期工程总结分析,结合《子牙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3/2796—2018)流域重点控制区排放限值要求,采用设施降负荷运行、优化处理流程、增设处理设施等多项举措。工程采用“格栅... 以河北某小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扩建工程为例,通过对一期工程总结分析,结合《子牙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3/2796—2018)流域重点控制区排放限值要求,采用设施降负荷运行、优化处理流程、增设处理设施等多项举措。工程采用“格栅+旋流沉砂池+混凝反应池+初沉池+调节池+A^(2)/O+高效澄清池+纤维转盘滤器+消毒”的组合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出水COD_(Cr)、BOD_(5)、氨氮、TN、SS、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7~33、1.8~5.1、0.65~2.25、5.7~10.3、1.9~8.1、0.15~0.39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3%、98%、92%、77%、98%、93%,运行出水稳定,满足新地标排放要求。本研究为小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扩建工程提供借鉴,对发挥工程综合效益,维护子牙河流域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牙河流域 流域治理 小城镇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 提标改造 扩建工程 A^(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分析的北京市密云水库流域建设策略研究
8
作者 孟琳琳 李凤翀 +3 位作者 王绍斌 苏强平 孙翠莲 肖建波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12期25-28,共4页
对密云水库流域内各尺度范围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运用ArcGIS空间叠加分析功能进行数据处理和梳理汇总。根据综合分析结果,针对密云水库流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出分区治理措施策略:在生态保护区布设封育保护和补植补种措施,防治坡... 对密云水库流域内各尺度范围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运用ArcGIS空间叠加分析功能进行数据处理和梳理汇总。根据综合分析结果,针对密云水库流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出分区治理措施策略:在生态保护区布设封育保护和补植补种措施,防治坡面水土流失;在生态治理区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布设矿山修复和村庄绿化美化等措施;在沟(河)道及湖库周边整治区,布设沟(河)道清障、清淤疏浚、水系连通、生物过滤带、人工湿地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土地利用 水土流失 分区治理 密云水库流域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