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新型栽培种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承金 程群 李大春 《中国马铃薯》 2007年第5期303-305,共3页
马铃薯新型栽培种(Neo—tuberosum)是20世纪60年代初仿效历史上的安第斯亚种在欧洲经人工选择成为马铃薯亚种的选择过程,从秘鲁、玻利维亚及哥伦比亚等地广泛搜集适应短日照的安第斯亚种的许多类型,种植在英国长日照条件下进行轮回... 马铃薯新型栽培种(Neo—tuberosum)是20世纪60年代初仿效历史上的安第斯亚种在欧洲经人工选择成为马铃薯亚种的选择过程,从秘鲁、玻利维亚及哥伦比亚等地广泛搜集适应短日照的安第斯亚种的许多类型,种植在英国长日照条件下进行轮回选择,经过5个轮次,选育出适应长日照条件、结薯习性近似马铃薯普通栽培种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栽培种 应用 南方 日照条件 选择过程 人工选择 哥伦比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抗晚疫病资源的田间抗性评价及分子标记辅助筛选
2
作者 邹莹 张远学 +4 位作者 闫雷 郝苗 高剑华 宋威武 肖春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1-185,195,共6页
由致病疫霉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原性病害,采用抗性育种策略,培育具有垂直抗性的马铃薯品种,是防治此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旨在加速育种进程并提高选择效率,对引自国际马铃薯... 由致病疫霉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原性病害,采用抗性育种策略,培育具有垂直抗性的马铃薯品种,是防治此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旨在加速育种进程并提高选择效率,对引自国际马铃薯中心的61份抗晚疫病资源进行田间抗性评估。结果表明,18份表现高抗,26份表现中抗,6份表现为中感,11份表现为高感。进一步利用晚疫病抗性基因R8和RB的特异性分子标记进行筛选,发现37份材料含有R8基因,46份含有RB基因,且分子标记与抗性评价符合度分别达59.02%和60.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抗性评价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型构建马铃薯种质资源核心种质
3
作者 宋威武 陈火云 +3 位作者 程群 叶兴枝 邹莹 高剑华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29,共10页
利用湖北省马铃薯种质资源库1 069份资源的22个表型性状数据,首先从8个聚类方法中筛选出2个针对该群体最优的聚类法,从5个抽样比例中筛选2个针对该群体最优的抽样比例,然后对2种系统聚法、2个抽样比例、2个遗传距离和3个抽样方法进行组... 利用湖北省马铃薯种质资源库1 069份资源的22个表型性状数据,首先从8个聚类方法中筛选出2个针对该群体最优的聚类法,从5个抽样比例中筛选2个针对该群体最优的抽样比例,然后对2种系统聚法、2个抽样比例、2个遗传距离和3个抽样方法进行组合试验,共构建24个不同核心种质并进行代表性评价。结果表明,遗传距离选择欧氏距离,抽样比例选择15%,抽样方法选择偏离度取样法,系统聚类法选择离差平方和法为核心种质构建最佳策略,所构建核心种质包含160个样本,与原群体相比均值差异为4.35%,方差差异率为82.60%,极差符合率为100.00%,变异系数变化率为114.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种质资源 核心种质 表型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硒营养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胡百顺 李卫东 +3 位作者 黄光昱 陈永波 刘淑琴 秦邦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共4页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马铃薯是世界上第4大主粮作物,施用硒肥是生产富硒马铃薯的主要途径。本文介绍了马铃薯硒营养强化技术研究进展,阐述了硒在马铃薯植株内的一般累积分布规律,硒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介绍了马铃...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马铃薯是世界上第4大主粮作物,施用硒肥是生产富硒马铃薯的主要途径。本文介绍了马铃薯硒营养强化技术研究进展,阐述了硒在马铃薯植株内的一般累积分布规律,硒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介绍了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硒营养强化的生理遗传机制等内容;总结了近年来马铃薯富硒栽培技术和新型肥料研发情况;指出绿色环保、低廉高效的生物有机硒肥、缓释硒肥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硒肥 硒营养强化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丙二醇处理制备冷水可溶性马铃薯淀粉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志 罗祖友 +3 位作者 吴承金 陈龙 田成 宋波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51-253,共3页
以鄂西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通过微波-丙二醇处理制备冷水可溶性马铃薯淀粉,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制备冷水可溶性马铃薯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水-丙二醇比(V/V)为1:1,微波处理时间为17.0min,淀粉乳浓度(W/V)为12%时,冷水可溶性... 以鄂西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通过微波-丙二醇处理制备冷水可溶性马铃薯淀粉,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制备冷水可溶性马铃薯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水-丙二醇比(V/V)为1:1,微波处理时间为17.0min,淀粉乳浓度(W/V)为12%时,冷水可溶性马铃薯淀粉的溶解度可达到8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可溶 马铃薯淀粉 微波处理 1 3-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脱毒原种一年制供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大恩 陈家吉 +7 位作者 沈艳芬 李卫东 程群 高剑华 田恒林 张远学 肖春芳 郭光耀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751-2753,共3页
马铃薯脱毒原种一年制供种技术是根据马铃薯植株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利用与组培室脱毒试管苗切段繁殖相同的原理和技术及巧妙利用当地高、中、低海拔地理气候条件,以脱毒试管苗、温室水培苗和水培薯、高海拔基地大面积栽培水培... 马铃薯脱毒原种一年制供种技术是根据马铃薯植株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利用与组培室脱毒试管苗切段繁殖相同的原理和技术及巧妙利用当地高、中、低海拔地理气候条件,以脱毒试管苗、温室水培苗和水培薯、高海拔基地大面积栽培水培苗的方式一年内生产批量脱毒原种。应用此项技术解决了组培基础种苗繁殖和源头种薯生产量少的瓶颈难题,使最新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在生产上能尽快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脱毒原种 一年制供种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马铃薯脱毒水培苗根原始体形成的营养液配方筛选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家吉 戴清堂 +5 位作者 田恒林 沈艳芬 郭光耀 郭光来 黄大恩 张远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4期61-61,共1页
以马铃薯脱毒苗为材料,进行诱导根原始体营养液配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以配方5的根原始体形成效果最佳,诱导根原始体株数最多,生根率、根原始体直径较高,其次为配方8,与其他处理的差异极显著。
关键词 诱导 马铃薯水培苗 根原始体形成 营养液配方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生长营养液配方筛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家吉 戴清堂 +5 位作者 田恒林 沈艳芬 郭光耀 郭光来 黄大恩 张远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7期76-76,共1页
水培扦插切断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在温网室条件下生根成活后,能否正常生长,是决定水培扦插切断马铃薯脱毒苗及脱毒种薯一年制供种技术研究成败的关键。通过对8个生长营养液配方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培马铃薯脱毒生根苗的生长过程中,生... 水培扦插切断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在温网室条件下生根成活后,能否正常生长,是决定水培扦插切断马铃薯脱毒苗及脱毒种薯一年制供种技术研究成败的关键。通过对8个生长营养液配方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培马铃薯脱毒生根苗的生长过程中,生长营养液配方3的生长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水培苗 生长营养液配方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生根营养液配方筛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家吉 戴清堂 +5 位作者 田恒林 沈艳芬 郭光耀 郭光来 黄大恩 张远学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11期36-37,共2页
试验以马铃薯脱毒苗为材料,在智能温室进行马铃薯脱毒水培苗诱导生根试验,不同处理配方生根数经差异显著性分析,试验误差CV(%)=2.133,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本试验8个配方中配方2平均均值2 395根,与其他配方差异极显著,... 试验以马铃薯脱毒苗为材料,在智能温室进行马铃薯脱毒水培苗诱导生根试验,不同处理配方生根数经差异显著性分析,试验误差CV(%)=2.133,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本试验8个配方中配方2平均均值2 395根,与其他配方差异极显著,与对照(CK)比,增362.4%;平均每株生根5.7根,长4.8 cm。试验中以配方2生根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水培苗 生根营养液配方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马铃薯脱毒水培薯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家吉 戴清堂 +5 位作者 田恒林 沈艳芬 郭光耀 郭光来 张远学 黄大恩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9期68-70,共3页
以马铃薯脱毒苗为材料,于秋季在智能温室进行马铃薯脱毒水培薯诱导试验,不同处理配方结薯数经差异显著性分析,试验误差CV(%)=4.927。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经低温诱导结薯,对照(CK)结薯1 037个/m2,单株结... 以马铃薯脱毒苗为材料,于秋季在智能温室进行马铃薯脱毒水培薯诱导试验,不同处理配方结薯数经差异显著性分析,试验误差CV(%)=4.927。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经低温诱导结薯,对照(CK)结薯1 037个/m2,单株结薯0.43个/株,单个薯重1.1g/个。各处理中结薯数最多、薯块最重的为配方6,结水培薯3 500个/m2,与对照比差异极显著,单株结薯为1.46个/株,结薯率比对照(CK)增237.4%;薯块重3.1 g/个。其他处理单株结薯数、平均薯块重均高于对照(CK)处理,试验中9个处理试验结果以配方6的结薯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 马铃薯脱毒水培薯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马铃薯产量评价及植株倒伏性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闫雷 张远学 +5 位作者 邹莹 王甄 肖春芳 张等宏 高剑华 沈艳芬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8-91,共4页
为筛选出适合湖北地区种植的中晚熟、高产、抗倒伏新品种,探讨植株高度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试验以鄂马铃薯5号为对照,评价14个无性系主要农艺性状和总产表现,并进一步分析了倒伏与产量、比重的关系。结果表明,倒伏差与植株垂直高度呈极显... 为筛选出适合湖北地区种植的中晚熟、高产、抗倒伏新品种,探讨植株高度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试验以鄂马铃薯5号为对照,评价14个无性系主要农艺性状和总产表现,并进一步分析了倒伏与产量、比重的关系。结果表明,倒伏差与植株垂直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呈负相关,与比重呈正相关;垂直高度与比重呈正相关。无性系HB 1207-20、HB 1330-2和HB 1184-1小区产量显著高于对照,折合产量2298.3 kg、2110.0 kg和1963.3 kg,比对照增产54.6%、41.9%、32.1%,倒伏分别为30.9、37.2、40.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无性系 产量 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雾栽培在脱毒马铃薯生产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巧玲 程群 +3 位作者 高剑华 徐怡 叶兴枝 陈火云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S02期58-60,共3页
气雾栽培是一种新型的植物培养方法,是促进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脱毒种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技术。综述了气雾栽培技术的设施智能化发展、营养液应用及配套栽培方法的研究动态,同时展望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气雾栽培 植物培养 马铃薯脱毒种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地区马铃薯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13
作者 邹莹 闫雷 +4 位作者 张远学 郝苗 肖春芳 杨国才 高剑华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130,共6页
为明确恩施地区自主选育的16个马铃薯品种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利用筛选的9对SSR引物,对16份恩施地区自主选育的马铃薯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9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17个位点,其中114个为多态性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扩增... 为明确恩施地区自主选育的16个马铃薯品种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利用筛选的9对SSR引物,对16份恩施地区自主选育的马铃薯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9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17个位点,其中114个为多态性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3个等位位点、12.67个多态性位点;16个马铃薯品种的遗传距离在0.1818~0.6867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3780;在相似系数为0.553附近,16份试验品种可分为三类,第Ⅰ类仅含1个品种(鄂马铃薯1号);第Ⅱ类包括6个品种(鄂马铃薯4号、鄂马铃薯5号、鄂马铃薯6号、鄂马铃薯15号、鄂马铃薯8号、鄂马铃薯13号);第Ⅲ类包括9个品种(鄂马铃薯2号、鄂马铃薯3号、鄂马铃薯9号、鄂马铃薯10号、鄂马铃薯7号、鄂马铃薯11号、鄂马铃薯12号、鄂马铃薯14号、鄂马铃薯16号)。研究结果为南方冬作区马铃薯育种亲本的选择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优良品系“395049.62”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群 吴承金 李大春 《中国马铃薯》 2006年第4期225-227,共3页
对CIP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优良高代无性系395049.62设计了微型薯、普通薯育芽带薯移栽,667m2种植4000株、6000株二种密度,施用尿素15kg、20kg二次追施的三因素、二水平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品系395049.62产量以微型薯... 对CIP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优良高代无性系395049.62设计了微型薯、普通薯育芽带薯移栽,667m2种植4000株、6000株二种密度,施用尿素15kg、20kg二次追施的三因素、二水平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品系395049.62产量以微型薯育芽带薯移栽、667m2种植6000株、追施尿素15kg两次处理最高;大中薯率以微型薯育芽带薯移栽、667m2种植4000株、追施尿素20kg两次处理最高,其次是微型薯育芽带薯移栽、667m2种植4000株、追施尿素15kg两次追施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水平抗性 优良品系 栽培技术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马铃薯品种(系)块茎膨大规律研究
15
作者 吴承金 程群 +2 位作者 李大春 柳俊 王尔惠 《中国马铃薯》 2006年第5期277-279,共3页
试验研究了CIP晚疫病水平抗性优良品系395049.62、西南山区大面积栽培品种Mira、目前推广品种鄂马铃薯3号在冠层覆盖率、块茎鲜重、商品薯率、经济系数等性状的变化差异。Mira在冠层覆盖率达到最大值后,只维持了较短时期即开始缓慢下降... 试验研究了CIP晚疫病水平抗性优良品系395049.62、西南山区大面积栽培品种Mira、目前推广品种鄂马铃薯3号在冠层覆盖率、块茎鲜重、商品薯率、经济系数等性状的变化差异。Mira在冠层覆盖率达到最大值后,只维持了较短时期即开始缓慢下降,鄂马铃薯3号表现出与Mira相似的趋势,但进入急剧下降的时间比Mira推迟7d左右。395049.62则相反,保持最大冠层覆盖率的时间可达1个月左右;Mira的块茎鲜重增长速率较鄂马铃薯3号和395049.62快,达到最大值的时间较鄂马铃薯3号和395049.62提早15 d,鄂马铃薯3号和395049.62基本相似,在后期的增长速率较快,说明两者的块茎主要是在后期膨大的,尤其是395049.62在成熟前一周左右增长速率明显加快;395049.62的商品薯率最高,鄂马铃薯3号次之,Mira最低;而经济系数则以鄂马铃薯3号最高,Mira次之,395049.62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水平抗性 优良品系 结薯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熟性马铃薯品种主要生理性状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迎春 田祚茂 +5 位作者 杨维平 袁明山 覃大吉 黄元勋 程群 沈艳芬 《中国马铃薯》 2002年第4期211-213,共3页
试验研究了早熟、中早熟、中熟品种在块茎鲜重、干重、商品薯重及根系、茎叶、叶面积等生理性状上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 :除个别品种在少数性状上表现特殊外 ,一般都表现为 :中熟品种发生速度快 ,鲜、干重出现最大值的时间迟 ,变化幅度... 试验研究了早熟、中早熟、中熟品种在块茎鲜重、干重、商品薯重及根系、茎叶、叶面积等生理性状上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 :除个别品种在少数性状上表现特殊外 ,一般都表现为 :中熟品种发生速度快 ,鲜、干重出现最大值的时间迟 ,变化幅度大 ;早熟品种发生速度慢 ,鲜、干重出现最大值的时间早 ,变化幅度小 ;中早熟品种介于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生理性状 熟性品种 生育期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脱毒原种快繁技术研究——不同密度栽培对单位面积产量、结薯个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大恩 戴清堂 +2 位作者 田祚茂 沈艳芬 向常青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4期63-65,共3页
试验以鄂马铃薯5号新品种温室水培薯为材料,利用温室生产的脱毒水培薯直接进入田间进行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生产标准原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产量形成,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而相应增加;不同密度的单位面积个数形成,随着密度的增加... 试验以鄂马铃薯5号新品种温室水培薯为材料,利用温室生产的脱毒水培薯直接进入田间进行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生产标准原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产量形成,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而相应增加;不同密度的单位面积个数形成,随着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结薯个数相应增加,当密度高达一定程度时,单位面积结薯个数随密度增加而递减;不同密度的单株个数形成,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结薯个数呈递减趋势,密度越高单株结薯越少;5g以上有效薯单位面积薯块数百分率,随着密度增加,有效薯百分率呈缓减趋势;55g以上薯块重量百分率,当667㎡达3.0万株以上密度时,再随着密度增加,有效薯重百分率呈缓减趋势。根据试验结果,从产量、结薯个数、有效薯百分率和单位面积用种量的经济角度综合分析,生产标准原种,667㎡单位面积以选用2.5万株密度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原种 快繁 密度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模型在马铃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从华 《马铃薯杂志》 1989年第3期176-179,共4页
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数学模型现已成为我们研究植物生态学和生理学的一个有效手段。近20年来,一些描述作物群体特性的数学模型已在玉米(dewit,et al.1978)、大豆(Carry,et al.1975)、甜菜(Fick,et al.1975)、棉花(Duncan,1972)、苜... 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数学模型现已成为我们研究植物生态学和生理学的一个有效手段。近20年来,一些描述作物群体特性的数学模型已在玉米(dewit,et al.1978)、大豆(Carry,et al.1975)、甜菜(Fick,et al.1975)、棉花(Duncan,1972)、苜蓿(Holt,et al.1975)、马铃薯(Ng and Loomis,1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数学模型 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马铃薯品种(系)对软腐病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学君 王金生 +2 位作者 方中达 洪霞 郑景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4-58,共5页
4年内测定了来自全国6省区的597个马铃薯品种(系)对软腐病(E.carotovora 的 subsp.carotovora 和subsp.atroseptica)的抗性反应.进一步证实了马铃薯块茎对软腐病的抗性具有皮孔抗侵染和伤口抗侵染两种相互独立类型的理论,并将皮孔抗侵... 4年内测定了来自全国6省区的597个马铃薯品种(系)对软腐病(E.carotovora 的 subsp.carotovora 和subsp.atroseptica)的抗性反应.进一步证实了马铃薯块茎对软腐病的抗性具有皮孔抗侵染和伤口抗侵染两种相互独立类型的理论,并将皮孔抗侵染能力进一步分成抗侵入和抗扩展两个部分.试验鉴定出了一批两类抗性兼有的好品种,如 Murlur,Diamant,Jnongtvia,高原4号等;只具伤口抗侵染的有:Isola,S_2-91-2-2-19,紫花里外黄,长薯4号;只具皮孔抗侵染的有 Alaska Red,Советский,Wauseon(10A-1),临薯7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软腐病 抗病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承金 李大春 +1 位作者 颜学明 沈艳芬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5419-5422,共4页
研究了银法利(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SC)、力泰勒(76%丙森锌·霜脲氰WP)、尚典(80%烯酰吗啉WDG)、拜赛(65%代森锌WP)、72%甲霜灵·锰锌WP 5种药剂及不同施用量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用方差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研究了银法利(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SC)、力泰勒(76%丙森锌·霜脲氰WP)、尚典(80%烯酰吗啉WDG)、拜赛(65%代森锌WP)、72%甲霜灵·锰锌WP 5种药剂及不同施用量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用方差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评价防效。结果表明,银法利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最佳,其下依次为拜赛、72%甲霜灵·锰锌WP、尚典、力泰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药剂 防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