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电网停电风险的输电线路动态融冰决策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易永亮 徐望圣 +3 位作者 胡江 孟祥龙 熊小伏 沈智健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8,共12页
电网发生大面积冰灾情况时,多条输电线路存在覆冰故障隐患,电网稳定运行受到严重威胁,需要提前制定输电线路融冰方案,合理安排融冰顺序。针对此问题,分析输电线路覆冰继续运行给电网带来的停电风险,将与待融冰输电线路相关联的变电站的... 电网发生大面积冰灾情况时,多条输电线路存在覆冰故障隐患,电网稳定运行受到严重威胁,需要提前制定输电线路融冰方案,合理安排融冰顺序。针对此问题,分析输电线路覆冰继续运行给电网带来的停电风险,将与待融冰输电线路相关联的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展开,将传统削负荷模型改进后应用于输电网与变电站主接线的组合网络,建立断路器可靠性模型,计算靠后融冰线路因继续运行的电网停电风险;利用计及风速及降雨影响的输电线路覆冰增长预测模型,计算输电线路的覆冰率,根据覆冰率门槛值确定待融冰线路集,基于覆冰严重度模型构建系统全局的覆冰指数指标;综合考虑电网停电风险及系统全局覆冰指数建立输电线路融冰紧迫度指标,动态更新待融冰线路并决策融冰顺序。最后,以IEEE RBTS系统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融冰 输电线路 停电风险 覆冰预测 融冰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高电压高温下的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道豫 邱志远 +2 位作者 李学武 冯文昕 周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92-98,共7页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的内冷水系统中,铝散热器在高压高温下会腐蚀进而引起均压电极发生氢氧化铝结垢,导致生产异常。此状态下的铝的腐蚀行为少有报道。本文研究了与散热器相同材质的铝电极在高电压、高温下于蒸馏水和弱碱性溶液中的腐蚀...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的内冷水系统中,铝散热器在高压高温下会腐蚀进而引起均压电极发生氢氧化铝结垢,导致生产异常。此状态下的铝的腐蚀行为少有报道。本文研究了与散热器相同材质的铝电极在高电压、高温下于蒸馏水和弱碱性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及其电化学反应规律。理清了铝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建立铝在中性溶液中失去电子的反应的模型。建立了铝电极的腐蚀反应的等效电路,计算了各历程的阻抗,发现腐蚀的控制步骤为OH-穿过沉淀层。研究表明,在3.35mmol/L氨水溶液中具有最低的腐蚀趋势,其腐蚀电位为-0.731V,腐蚀电流密度为7.667×10-7 A/cm2,塔菲尔斜率为5.328。此时电化学反应的阻抗最大,其腐蚀速度最低。铝电极表面会覆盖氢氧化铝等腐蚀产物,其限制离子的扩散,减缓腐蚀趋势。由此建议在保证低电导率的前提下调整内冷水的pH,来改善换流阀内冷水系统的防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压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均压电极结垢的解析与改进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道豫 王圣平 +2 位作者 冯文昕 周培 吕刚 《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第1期26-29,共4页
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内冷水系统钳均压电极的结垢和铝散热器的腐蚀,严重影响输电的正常运行。为解决这一难题,根据一个阀段内均压电极、散热器的相对位置构建了部分电容模型,分析了腐蚀溶解、结垢等过程的行为特征,阐明了现场不同运行工况... 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内冷水系统钳均压电极的结垢和铝散热器的腐蚀,严重影响输电的正常运行。为解决这一难题,根据一个阀段内均压电极、散热器的相对位置构建了部分电容模型,分析了腐蚀溶解、结垢等过程的行为特征,阐明了现场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均压电极结垢、散热器腐蚀的成因和影响机制,得出降低均压电极表面A产浓度是解决结垢难题的根源。结合实际生产提出了减缓均压电极结垢、散热器腐蚀的技术改造思路,对提升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阀冷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压电极 结垢 散热器 腐蚀:高压直流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近地电场对接地极腐蚀的影响及防腐蚀措施
4
作者 胡全 胡泰山 +4 位作者 李波 易永亮 陈俊卫 胡上茂 汪金刚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86,共5页
介绍了输电线路近地电场的计算理论,通过Maxwell平台建立同塔四回输电线路仿真模型,得到输电线路空间电场与近地电场分布特征。利用多电极耦合测量技术测量了多种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变电站不同位置接地材料的腐蚀速率,以及有无近地电场情... 介绍了输电线路近地电场的计算理论,通过Maxwell平台建立同塔四回输电线路仿真模型,得到输电线路空间电场与近地电场分布特征。利用多电极耦合测量技术测量了多种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变电站不同位置接地材料的腐蚀速率,以及有无近地电场情况下接地极的腐蚀速率,探讨了电场对接地极腐蚀的影响。最后,结合电场效应与电化学分析提出减缓接地极腐蚀的具体措施。结果表明:近地电场稳定,电场强度约为几十V/m,对近地场域的影响不可忽略;由于强电场的存在,接地材料的大气腐蚀速率增加了近80倍,且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材料的腐蚀速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极 电磁监测 腐蚀评估 瞬态电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实际运行关键特性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谢惠藩 李桂源 +4 位作者 徐光虎 郑炜楠 李鹏 刘洪涛 陈秋鹏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0-57,共8页
大容量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涉及多端、混合、双阀组等多种技术特点,设计难度大,运行特性复杂。结合南方电网系统特性及安稳策略,首先提出了适用于昆柳龙特高压多端直流工程的交直流故障穿越策略,并明确了穿越及恢复特性要求。接着分析了... 大容量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涉及多端、混合、双阀组等多种技术特点,设计难度大,运行特性复杂。结合南方电网系统特性及安稳策略,首先提出了适用于昆柳龙特高压多端直流工程的交直流故障穿越策略,并明确了穿越及恢复特性要求。接着分析了工程实际运行情况,重点对直流线路故障穿越特性、交流故障穿越特性和第三站在线退站特性等关键运行控制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际运行特性充分验证了所提运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各种故障情况下直流系统恢复性能良好,有效保证了多端特高压混合直流工程在各种故障情况下安全稳定运行。研究成果可以指导工程实际运行并为后续多端特高压混合直流工程控制功能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直流 混合直流 交流故障穿越特性 直流线路故障穿越特性 在线退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计及地线影响的输电线路可靠性动态评估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易永亮 熊小伏 +4 位作者 徐望圣 胡江 孟祥龙 王建 王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7-84,共8页
雷击、冰灾等极端气象事件是导致输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输电线路的架空地线在夏季的防雷作用以及冬季更易覆冰的特点直接影响线路的可靠性水平。因此有必要研究地线对输电线路可靠性的影响及分析方法,并提出一种计及地线影响的输电线... 雷击、冰灾等极端气象事件是导致输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输电线路的架空地线在夏季的防雷作用以及冬季更易覆冰的特点直接影响线路的可靠性水平。因此有必要研究地线对输电线路可靠性的影响及分析方法,并提出一种计及地线影响的输电线路可靠性动态评估方法。以"月份"作为时间尺度,对地线自身和输电导线逐月故障率分别统计并进行拟合。分析夏季、冬季地线状态对输电导线可靠性的影响,并引入相应的修正系数对输电导线故障率进行修正。利用全概率公式对线路停运概率进行计算,得到了与地线及导线故障率有关的线路全年逐月停运概率函数。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可靠性 地线故障 逐月故障率 动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输电线路地线融冰改造后地线锈蚀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易永亮 田应富 +3 位作者 谭劲 陈军君 刘纯 刘泽青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29,共7页
随着近年来电网冰雪灾害频发,超高压线路进行了融冰改造,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抗冰效果,但在改造后的运行过程中发现了不容忽视的地线锈蚀隐患。针对某500 k V交流输电线路地线融冰改造后出现的地线外表面和连接线夹处存在不同种金属接触产... 随着近年来电网冰雪灾害频发,超高压线路进行了融冰改造,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抗冰效果,但在改造后的运行过程中发现了不容忽视的地线锈蚀隐患。针对某500 k V交流输电线路地线融冰改造后出现的地线外表面和连接线夹处存在不同种金属接触产生的地线锈蚀情况,通过锈蚀产物X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XRD)、金相分析、盐雾试验分析等试验,详细分析了锈蚀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治措施,并计划在现场运用实施,对于今后输电线路地线融冰改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输电线路 地线 融冰改造 地线锈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裂导线-间隔棒体系子导线不同期脱冰动力响应研究
8
作者 孟祥龙 朱登杰 +2 位作者 刁望圆 王郑 颜召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1-52,66,共13页
为探究分裂导线子导线不同步脱冰下的动力响应,建立了双分裂、四分裂、六分裂导线间隔棒体系有限元模型,提出了间隔棒偏转角度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双分裂导线子导线部分位置脱冰以及链式脱冰下的体系响应,识别了四分裂、六分裂导线的子导... 为探究分裂导线子导线不同步脱冰下的动力响应,建立了双分裂、四分裂、六分裂导线间隔棒体系有限元模型,提出了间隔棒偏转角度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双分裂导线子导线部分位置脱冰以及链式脱冰下的体系响应,识别了四分裂、六分裂导线的子导线最不利脱冰组合,分析了导线脱冰跳跃高度、水平应力、间隔棒偏转角度等脱冰响应结果,进而研究了导线扭转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脱冰子导线的脱冰跳跃高度大于其他子导线,但水平应力更小,档距最中央的次档距导线跳跃高度最大。对于双分裂导线,两根子导线从一端向另一端同步脱冰时风险最小,而档距中央位置的覆冰先脱落时风险更大;多分裂导线应避免仅下部导线脱冰而上部导线仍然存在大量覆冰的情况,该脱冰组合极易导致间隔棒翻转,除冰时应优先使上部两根子导线同步脱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导线 脱冰跳跃 不同期脱冰 链式脱冰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5D技术的特高压换流站工程管控系统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爱枫 彭东 项方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25-132,共8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BIM-5D技术的特高压换流站工程管控能力提升方法,在BIM-5D系统整体框架上,利用多次自适应最小二乘曲线拟合和分段预警方法,建立了施工进度和成本管控预警模型。采用挣得值法对预警模型进行了参数校正和预警阈值范围设...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BIM-5D技术的特高压换流站工程管控能力提升方法,在BIM-5D系统整体框架上,利用多次自适应最小二乘曲线拟合和分段预警方法,建立了施工进度和成本管控预警模型。采用挣得值法对预警模型进行了参数校正和预警阈值范围设置,获取最终的特高压换流站工程管控系统。结合具体案例对特高压换流站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成本进行分析,并得到了相应的应用场景。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BIM-5D技术的特高压换流站工程管控系统,能够有效地对施工进度和成本进行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换流站 工程管控 BIM-5D 预警模型 最小二乘法 挣得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矢量变换的TCR控制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钟科 龙云波 《陕西电力》 2010年第7期25-29,共5页
SVC的控制算法是静止无功补偿的关键。要及时和准确地跟踪无功功率的变化,实现对SVC的控制就要求控制算法必须快速和准确。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更加复杂和精确的算法得以应用于SVC的控制中。在电网电压定向矢量变换算法的基础上,... SVC的控制算法是静止无功补偿的关键。要及时和准确地跟踪无功功率的变化,实现对SVC的控制就要求控制算法必须快速和准确。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更加复杂和精确的算法得以应用于SVC的控制中。在电网电压定向矢量变换算法的基础上,以DSP芯片TMS320F2812为核心,开发了一套新的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的控制装置。使用ALTERA公司的CPLD芯片实现脉冲的触发,触发方式灵活,可以根据需要快速地跟踪负荷的情况进行三相平衡或者不平衡的无功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定向 矢量变换 触发脉冲 无功补偿 DSP T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输电线路耐张线夹钢锚断裂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徐望圣 孙志林 +2 位作者 谢亿 陈亮平 何朋非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4-146,153,共4页
采用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组织观察等方法分析了某500 kV线路耐张线夹钢锚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钢锚断裂的原因主要是压接工艺控制不当,在第一模部位产生了应力集中;钢锚压接后加工硬化效应明显,相较压接前钢锚... 采用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组织观察等方法分析了某500 kV线路耐张线夹钢锚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钢锚断裂的原因主要是压接工艺控制不当,在第一模部位产生了应力集中;钢锚压接后加工硬化效应明显,相较压接前钢锚硬度提高了72%,达到了210HB,室温冲击韧性降低了58%,为31 J,致使钢锚抵御冲击载荷能力降低,最终在应力集中部位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耐张线夹 钢锚 断裂 断口形貌 失效分析 Q235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地线融冰接线装置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望圣 曹伟伟 陆桂来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99-304,共6页
直流融冰法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输电线路导线除冰方法。为将直流融冰法应用到地线的融冰,需研制专用的地线融冰接线装置。文章详细介绍了工程中使用的手动、自动和远控三代地线融冰接线装置的结构特点、更迭过程以及应用情况,提出了手动... 直流融冰法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输电线路导线除冰方法。为将直流融冰法应用到地线的融冰,需研制专用的地线融冰接线装置。文章详细介绍了工程中使用的手动、自动和远控三代地线融冰接线装置的结构特点、更迭过程以及应用情况,提出了手动接线装置初步实现了导地线的短接,自动接线装置在大幅提高接线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风险,远程控制系统实现了接线装置的集中管理。最后指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希望最终实现地线融冰的一键顺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线融冰 手动接线装置 自动接线装置 远程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换流阀内水冷系统致垢离子带电特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卢世才 李道豫 +2 位作者 王行飞 邱志远 刘学忠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4-70,共7页
换流阀内水冷系统中均压电极表面发生的结垢问题会引发冷却水路阻塞、漏水和散热失灵等故障,甚至导致直流闭锁事故,危及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本文通过模拟腐蚀和结垢试验确定了冷却水中致垢离子带电特性的决定性因素;依据... 换流阀内水冷系统中均压电极表面发生的结垢问题会引发冷却水路阻塞、漏水和散热失灵等故障,甚至导致直流闭锁事故,危及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本文通过模拟腐蚀和结垢试验确定了冷却水中致垢离子带电特性的决定性因素;依据热力学理论对不同条件下内冷水中致垢离子的存在形态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金属散热器腐蚀是冷却水中致垢离子产生的根源,但致垢离子在冷却水中扩散和迁移阶段的带电特性并不由腐蚀反应所决定,而是完全取决于冷却水环境的pH值;在弱酸性冷却水环境下,致垢离子绝大多数以正电性铝配离子的形态存在,而在弱碱性冷却水环境下,致垢离子几乎全部以负电性铝配离子形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内冷却系统 均压电极 结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4的输电线路耐张线夹缺陷检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郑 杜怀云 +2 位作者 王金沛 彭冲 周大为 《广东电力》 2023年第5期105-114,共10页
为了减少耐张线夹压接缺陷判别过程中人为因素对结果的干扰,提升评判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4的输电线路耐张线夹缺陷检测方法。首先,通过“三跨”线路耐张线夹X光探伤工程,建立包含6类常见压接缺陷的图像样本集;其次,依次采用对比... 为了减少耐张线夹压接缺陷判别过程中人为因素对结果的干扰,提升评判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4的输电线路耐张线夹缺陷检测方法。首先,通过“三跨”线路耐张线夹X光探伤工程,建立包含6类常见压接缺陷的图像样本集;其次,依次采用对比度拉伸、拉普拉斯算子增强、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及高斯滤波等图像处理方法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然后,引入卷积块注意力模块和残差结构对原始YOLOv4模型的路径聚合网络层和空间金字塔池化层进行改进,增强模型对空间和通道维度的关注度,优化模型多感受野特征表达能力,提升算法对深层语义特征的提取效果;接着,利用预处理数据对YOLOv4及其改进模型进行训练与测试;最后,根据YOLOv4及其改进模型对各类压接缺陷的检测性能不尽相同这一特点,采用2次非极大值抑制搭建多网络融合缺陷检测模型,并完成模型的测试。先后的测试结果表明,改进YOLOv4、多网络融合模型对6类压接缺陷检测的平均精度均值分别为92.22%、93.08%,可实现对耐张线夹压接缺陷的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张线夹 压接缺陷 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 YOLOv4 卷积块注意力模块 多网络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寻优算法的双馈风力机控制参数分步辨识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恒山 李颜汝 +2 位作者 李文昊 薛飞 王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7-256,共10页
为获得准确的双馈风力机(DFIG)控制参数以提高电力系统机电/电磁仿真分析和计算的准确性,将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与改进粒子群(IPSO)算法相结合对DFIG的控制参数进行辨识。首先,利用RT-LAB平台通过硬件在环(HIL)实验获得真实DFIG控... 为获得准确的双馈风力机(DFIG)控制参数以提高电力系统机电/电磁仿真分析和计算的准确性,将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与改进粒子群(IPSO)算法相结合对DFIG的控制参数进行辨识。首先,利用RT-LAB平台通过硬件在环(HIL)实验获得真实DFIG控制器的响应数据集;其次,为避免无关特征干扰LSTM模型的预测结果,利用最大信息系数提取出DFIG中高相关性的观测量特征;在此基础上,为提高算法的寻优速度,利用LSTM初步寻优到DFIG控制参数的初始值与搜索范围;最后,通过IPSO算法精确辨识出DFIG的控制参数,提高了辨识算法的寻优效率和精度。HIL测试结果证实了LSTM-IPSO辨识方法在20%~80%低电压穿越工况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能有效提高DFIG控制参数的辨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长短时记忆网络 粒子群算法 参数辨识 最大信息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igBee技术的直流滤波器电容塔在线监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文昕 《广东电力》 2015年第6期98-101,共4页
针对高压换流站直流滤波器电容塔不平衡电流过大导致保护装置频繁跳闸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直流滤波器电容塔在线监测装置,根据各电容单元电容值的在线监测值对电容塔两臂电容分布进行重新调整,达到降低电容塔运行不平衡电... 针对高压换流站直流滤波器电容塔不平衡电流过大导致保护装置频繁跳闸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直流滤波器电容塔在线监测装置,根据各电容单元电容值的在线监测值对电容塔两臂电容分布进行重新调整,达到降低电容塔运行不平衡电流值和不平衡保护跳闸率的目的。介绍了在线监测装置的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并对装置进行经济性分析,预测投运初期为负收益,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滤波器电容塔 不平衡保护 ZIGBEE 技术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活地线融冰接线装置的研制
17
作者 徐望圣 胡江 +4 位作者 贾迪 程孟 陈作新 易永亮 李德平 《江苏电机工程》 2016年第5期77-79,共3页
针对架空输电线路覆冰问题,提出采用短路电流融冰方式解决地线覆冰问题,并研制了一种灵活地线融冰接线装置实现导、地线间临时搭接、过流,该装置可对任意局部区段内的地线覆冰进行融化,施工人员可在塔上安装和拆卸,避免了线上操作的风险... 针对架空输电线路覆冰问题,提出采用短路电流融冰方式解决地线覆冰问题,并研制了一种灵活地线融冰接线装置实现导、地线间临时搭接、过流,该装置可对任意局部区段内的地线覆冰进行融化,施工人员可在塔上安装和拆卸,避免了线上操作的风险,具有质量轻、便于携带、操作简单、通用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线融冰 接线装置 直流融冰 地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下脂环族环氧树脂绝缘子和硅橡胶复合绝缘子芯棒-护套界面老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孟祥龙 尚瑞琦 +5 位作者 樊浩楠 王郑 崔健 刁望园 王黎明 尹芳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6-403,共8页
脂环族环氧树脂绝缘子因其优异的电气性能和良好的芯棒-护套界面粘接能力,有效地解决了早期硅橡胶体系复合绝缘子的界面问题,有望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上。目前缺少对环氧树脂复合绝缘子和硅橡胶复合绝缘子芯棒-护套界面吸水老化特性的对... 脂环族环氧树脂绝缘子因其优异的电气性能和良好的芯棒-护套界面粘接能力,有效地解决了早期硅橡胶体系复合绝缘子的界面问题,有望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上。目前缺少对环氧树脂复合绝缘子和硅橡胶复合绝缘子芯棒-护套界面吸水老化特性的对比研究。该文对比了脂环族环氧树脂材料和硅橡胶材料的吸水、脱水、透水和透湿特性,并进行了水扩散试验方法,结果表明脂环族环氧树脂绝缘子具有更好的芯棒-护套界面粘接和耐老化性能。该文同时研究了氢氧化铝(alumina trihydrate,ATH)填料对环氧树脂吸水渗水特性的影响,为绝缘子用脂环族环氧树脂配方中ATH粒径和添加量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特性 脂环族环氧树脂 硅橡胶 界面问题 水扩散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环境下的“西电东送”发展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哲 唐成鹏 +3 位作者 周青 吴吕吕 孙坤 朱一兵 《广东电力》 2023年第9期26-33,共8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不断深入,“西电东送”作为实现新能源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其经营发展迎来了严峻挑战和重要机遇。为此,首先综合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相关政策和专家观点,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内涵特征进行系统分析,...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不断深入,“西电东送”作为实现新能源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其经营发展迎来了严峻挑战和重要机遇。为此,首先综合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相关政策和专家观点,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内涵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新型电力系统应以新能源为供应主体,以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为前提,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为目标,以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并具体提出发电侧、电网侧和负荷侧的内涵特征。进而从主网架形态和规模、电网规划和投资以及跨省区输电价格机制等多个方面,分析新型电力系统的新特点给“西电东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研究得出,应逐步建立和发展适应电力系统发展的主网架形态和电网投资优化策略,结合底层技术保障“西电东送”安全稳定运行,并将原有的、仅由终端用户支付的单一制电量输电价调整为双侧付费的两部制输电价,以期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我国“双碳”目标的加速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电东送 新型电力系统内涵特征 主网架形态及规模 电网规划和投资 跨省区输电价格机制 安全稳定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