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市场的目标、结构及中国电力市场建设的关键问题讨论 被引量:24
1
作者 肖谦 喻芸 荆朝霞 《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0年第5期508-517,共10页
中国电力改革与市场化建设逐步进入深水区,面临着多方面目标难以协调、不同阶段的改革目标不一致、电力市场设计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等问题。首先提出和分析了电力市场的终极目标和路径目标,将社会福利分配结构纳入市场结构中形成广义的... 中国电力改革与市场化建设逐步进入深水区,面临着多方面目标难以协调、不同阶段的改革目标不一致、电力市场设计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等问题。首先提出和分析了电力市场的终极目标和路径目标,将社会福利分配结构纳入市场结构中形成广义的市场结构概念,然后结合中国国情讨论了如何通过市场设计让市场和政府协调发挥作用,最后对中国当前电力市场建设中的中长期与现货市场衔接、省内与省间市场衔接、计划与市场衔接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建议的解决思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讨论中国电力市场改革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旨在寻求长期的、根本性的解决机制,为各地区电力市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机制设计 改革目标与路径 市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光伏集群扩展规划的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曾君 王天伦 +1 位作者 黄智鹏 张轩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共11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逐年攀升,其消纳问题备受关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集群是一种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新模式,在规划时需要着重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影响。以分布式光伏集群新增光伏并网规划为背景,计及源荷的不确定性... 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逐年攀升,其消纳问题备受关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集群是一种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新模式,在规划时需要着重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影响。以分布式光伏集群新增光伏并网规划为背景,计及源荷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的光伏集群扩展规划方法。考虑规划阶段和运行阶段侧重的不同,建立了以年等值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机组出力约束和电网承载能力的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模型。为了提高计算效率,结合K-means聚类和极限场景法对区域分布式光伏和随机负荷的历史数据进行削减和修正,并基于修正后的场景集构造了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概率分布模糊集。接着采用列和约束生成算法将建立的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模型分解为主问题和子问题,通过主问题和子问题的迭代进行求解,进一步提高了求解效率。其中,为实现子问题的求解,引入了拉格朗日对偶法将子问题转化为确定性优化问题。最后,以某分布式光伏集群为例开展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的基于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的光伏集群扩展规划方法可以有效协调规划运行方案的经济性和鲁棒性,根据历史场景集的大小和可靠程度可以灵活调整模型控制参数以满足多种工程应用场景下对可靠性和经济性的不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集群 极限场景 Wasserstein距离 分布鲁棒优划 列与约束生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超大特大城市新型能源体系的探索实践——以广州市为例
3
作者 林紫菡 陈丽萍 +3 位作者 岑海凤 游晔 张轩 刘坚 《中国能源》 2024年第8期43-52,共10页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聚合中心,城市中心地区也是中国人均能耗较高的地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顺应全球能源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下,超大城市新型能源体系的规划和建设要着眼长...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聚合中心,城市中心地区也是中国人均能耗较高的地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顺应全球能源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下,超大城市新型能源体系的规划和建设要着眼长远。本文以广州市为例,从能源结构、系统形态、产业体系、治理基础、供应链韧性等角度,分析了超大特大城市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与实施路径,并采用LEAP模型定量评估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经济环境影响。研究发现,加快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能源数智化技术推广应用,是超大特大城市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共性选择,有必要在产业规划、科技研发、业态创新方面提前谋划,以确保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城市 新型能源体系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汽车 能源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电氢协同发展问题、不同模式经济性分析与政策建议
4
作者 潘军 卓煜 +2 位作者 刘坚 张轩 邹庄磊 《中国能源》 2023年第7期14-23,共10页
氢能是新型能源体系中电能大规模长周期存储和远距离输送的重要载体,将氢能融入电力系统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当前电氢协同仍然存在电解水制氢成本高、资源与需求不匹配、基础设施不完善、体制机制不适... 氢能是新型能源体系中电能大规模长周期存储和远距离输送的重要载体,将氢能融入电力系统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当前电氢协同仍然存在电解水制氢成本高、资源与需求不匹配、基础设施不完善、体制机制不适应等问题。为此,本文重点从生产、储运两个环节分析了不同电氢协同典型模式的经济性,研究发现电氢协同系统在降低绿氢生产成本、可再生能源远距离输送,以及电力系统大规模储能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近、中、远期电氢协同的发展前景,并从战略规划、关键技术、体制机制等层面,提出了推动电氢协同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氢协同 电解水制氢 氢气管道 储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