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电线路高频、高压激励融冰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红斌 王琦 崔翔 《广东电力》 2009年第8期21-24,36,共5页
针对2008年南方电网50年未遇的罕见冰雪灾害情况,介绍了国内外输电线路高频、高压融冰有关理论及当前研究状况。参照110kV输电线路建立融冰仿真计算模型,对不同线路长度、频率、冰介质参数进行仿真计算,对融冰设备的设计、制造进行了初... 针对2008年南方电网50年未遇的罕见冰雪灾害情况,介绍了国内外输电线路高频、高压融冰有关理论及当前研究状况。参照110kV输电线路建立融冰仿真计算模型,对不同线路长度、频率、冰介质参数进行仿真计算,对融冰设备的设计、制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高频电源 高压激励融冰 覆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广直流孤岛运行过电压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胡铭 蔡汉生 +4 位作者 田杰 高鹏 金小明 吴小辰 陈松林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905-1909,共5页
云南-广东±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孤岛运行方式下发生直流双极闭锁时,送端交流系统将产生很高的工频过电压。为研究抑制过电压的直流控制措施,基于RTDS实时数字仿真器和南瑞继保公司开发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建立了云南-广东&#... 云南-广东±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孤岛运行方式下发生直流双极闭锁时,送端交流系统将产生很高的工频过电压。为研究抑制过电压的直流控制措施,基于RTDS实时数字仿真器和南瑞继保公司开发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建立了云南-广东±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利用该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对不同直流控制措施及其对于交流系统过电压水平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针对交流滤波器断路器不同性能,提出了两种切实可行减小交流系统过电压的直流控制措施。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将送端交流系统的工频过电压限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过电压 实时数字仿真 控制与保护 孤岛运行 双极闭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云广线换流站母线电晕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万保权 张小武 +6 位作者 张广洲 邬雄 饶宏 倪小林 罗宾 王琦 李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88-1791,共4页
为实现±800kV直流换流站母线电晕特性影响换流站管母线的优化设计和经济运行,对不同对地高度的φ250和φ300管母线的起晕电压、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和地面合成场强进行了实验室试验。试验表明,φ250、300管母线施加±800kV直... 为实现±800kV直流换流站母线电晕特性影响换流站管母线的优化设计和经济运行,对不同对地高度的φ250和φ300管母线的起晕电压、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和地面合成场强进行了实验室试验。试验表明,φ250、300管母线施加±800kV直流电压时,管母线在高度10m和12m时起晕电压>±1200kV;管母线下地面合成场强<30kV/m,可听噪声<55dB,无线电干扰<60dB。φ250和φ300管母线电晕特性均满足±800kV换流站控制指标的要求。考虑到±800kV云广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的海拔高度影响,建议送端站选择φ300管母,受端站选择φ250管母,且其对地高度≥12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0 KV 换流站 管母线 电晕特性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广域稳定控制技术及工程实验 被引量:25
4
作者 韩英铎 吴小辰 吴京涛 《南方电网技术》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多回直流基于广域信息的自适应协调控制"为南方电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其目的是要充分利用广域测量信息的优势及南方电网现有多回直流的调制能力抑制交流系统的区域间低频振荡,目前已完成理论研究和样机开发,并做了RTDS测试... "多回直流基于广域信息的自适应协调控制"为南方电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其目的是要充分利用广域测量信息的优势及南方电网现有多回直流的调制能力抑制交流系统的区域间低频振荡,目前已完成理论研究和样机开发,并做了RTDS测试。该测试在南方电网仿真实验室内进行,由控制系统(样机)、直流极控系统屏柜、RTDS系统联接构成闭环测试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系统广域稳定控制技术发展的现状,然后对于本项目RTDS测试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直流 调制控制 协调控制 自适应控制 低频振荡 实时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无功补偿器改善特高压直流运行性能仿真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胡铭 金小明 +5 位作者 田杰 高鹏 蔡汉生 许爱东 吴小辰 陈松林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39,共5页
云南—广东±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孤岛运行方式下,由于送端系统较弱,直流系统投切交流滤波器或电容器将会在换流母线上产生较大的电压波动,影响直流系统运行。利用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和南瑞继保公司开发的直流控制保护系... 云南—广东±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孤岛运行方式下,由于送端系统较弱,直流系统投切交流滤波器或电容器将会在换流母线上产生较大的电压波动,影响直流系统运行。利用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和南瑞继保公司开发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建立了云南—广东±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闭环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在此基础上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应用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抑制换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利用SVC能够很好地抑制投切交流滤波器或电容器引起的换流母线电压波动,改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性能,为解决国内特高压直流工程中类似问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静止无功补偿器 实时数字仿真 电压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直流线路大吨位绝缘子配置方法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福增 赵锋 +4 位作者 杨皓麟 王黎明 关志成 黎小林 罗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21-26,共6页
为给中国高海拔地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外绝缘设计提供参考,该文在1970m实际高海拔条件下,以10片/串大吨位钟罩型瓷绝缘子XZP1-300为试品(染污采用固体污层法),采用恒压升降法,在人工雾室中对大吨位绝缘子外绝缘配置方法进行系统研究。... 为给中国高海拔地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外绝缘设计提供参考,该文在1970m实际高海拔条件下,以10片/串大吨位钟罩型瓷绝缘子XZP1-300为试品(染污采用固体污层法),采用恒压升降法,在人工雾室中对大吨位绝缘子外绝缘配置方法进行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灰密为1.0mg/cm2条件下,50%闪络电压与盐密大小满足幂函数关系;盐的种类、上下表面污秽分布及灰密大小对直流污闪电压影响较大,沿绝缘子串轴向污秽分布不均匀的影响相对较小,并分别给出上述各因素对污闪电压影响的修正系数。以此为基础,对外绝缘配置公式的应用方法进行了说明,该公式可用来估算自然污秽和人工污秽试验中污闪电压值,并可作为高海拔地区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外绝缘设计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直流 外绝缘 配置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复合绝缘子的电气线性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黎小林 罗兵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3-36,共4页
针对南方电网公司自主研发的±800 kV直流复合绝缘子样品,提出了全电压全尺寸污秽电气线性特性验证试验方案。介绍了南方电网公司在瑞典输电研究院(Sweden transmission research institute,STRI)完成的±800 kV直流复合绝缘子... 针对南方电网公司自主研发的±800 kV直流复合绝缘子样品,提出了全电压全尺寸污秽电气线性特性验证试验方案。介绍了南方电网公司在瑞典输电研究院(Sweden transmission research institute,STRI)完成的±800 kV直流复合绝缘子全电压全尺寸污秽电气线性特性验证试验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特高压直流复合绝缘子的污闪电压与绝缘子长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STRI实验室与国内试验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复合绝缘子 电气线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覆冰力学计算模型 被引量:92
8
作者 阳林 郝艳捧 +4 位作者 黎卫国 戴栋 李立浧 朱功辉 罗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00-105,共6页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要求准确监测输电线路覆冰状况。为准确计算覆冰,提出了以绝缘子串悬挂点拉力和倾斜角为基本参量,考虑风偏因素,将导线力学参量归算到风偏平面,并通过风偏平面内竖直方向上的静力学受力平衡计算覆冰厚度的...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要求准确监测输电线路覆冰状况。为准确计算覆冰,提出了以绝缘子串悬挂点拉力和倾斜角为基本参量,考虑风偏因素,将导线力学参量归算到风偏平面,并通过风偏平面内竖直方向上的静力学受力平衡计算覆冰厚度的力学计算模型。针对贵州电网覆冰在线监测系统运行数据,利用该模型计算的导线覆冰结果与监测系统采集的现场微气象和监测照片数据均吻合较好,验证了该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和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 架空输电线路 在线监测 力学计算模型拉力 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孤岛运行的稳定控制措施 被引量:37
9
作者 胡铭 金小明 +2 位作者 高鹏 田杰 吴小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5-8,共4页
基于实时数字仿真器和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样机搭建了云南—广东±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实时闭环仿真系统。在该仿真环境中对云南—广东±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孤岛"运行方式下的送端交流系统故障进行了仿真研究,... 基于实时数字仿真器和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样机搭建了云南—广东±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实时闭环仿真系统。在该仿真环境中对云南—广东±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孤岛"运行方式下的送端交流系统故障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系统失稳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系统稳定的控制措施,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今后±800kV云南—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孤岛"运行方式下系统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稳定 实时数字仿真器 孤岛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灵敏度分析模型 被引量:31
10
作者 周家启 陈炜骏 +2 位作者 谢开贵 刘洋 金小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8-23,共6页
为从元件层面刻画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影响程度,提出了直流系统元件可靠性灵敏度指标,结合故障树法及频率和持续时间法建立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元件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的组合模型,提出了直流系统可靠性评估概率灵敏度和关键重要度的定... 为从元件层面刻画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影响程度,提出了直流系统元件可靠性灵敏度指标,结合故障树法及频率和持续时间法建立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元件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的组合模型,提出了直流系统可靠性评估概率灵敏度和关键重要度的定义。最后通过2个算例,对单/双12脉高压/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及灵敏度分析,基于计算结果对各元件或子系统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及元件备用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探讨。该方法对于识别系统的薄弱环节,对系统的增强措施分析及系统运行维修决策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可靠性评估 灵敏度分析 故障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中短空气间隙流注放电过程数值仿真 被引量:53
11
作者 张赟 曾嵘 +4 位作者 黎小林 罗兵 杨学昌 何金良 张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6-12,共7页
介绍了气体放电过程的流体数值模型,并将有限元(finite element,FE)和通量校正传输(flux-corrected-transport,FCT)法结合求解该模型。针对求解时间过长的问题,引入网格自适应剖分法和并行计算方法,提高了计算精度和效率。采用所提出方... 介绍了气体放电过程的流体数值模型,并将有限元(finite element,FE)和通量校正传输(flux-corrected-transport,FCT)法结合求解该模型。针对求解时间过长的问题,引入网格自适应剖分法和并行计算方法,提高了计算精度和效率。采用所提出方法仿真了棒板间隙流注放电过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基于仿真方法研究了电压大小、电极形状对放电的影响。基于气体放电现象的物理本质,从微观上研究了气体放电过程,得到了流注过程中空间电荷、电场分布等难以直接测量的微观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注放电 流体模型 有限元-通量校正传输法 自适应剖分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实时闭环仿真建模 被引量:15
12
作者 高鹏 胡铭 +2 位作者 蔡汉生 田杰 陈松林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4,共5页
仿真研究是发展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的必要手段。为深入研究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特性,基于RTDS仿真器和南瑞继保研制的±800kV直流控制保护样机搭建了云广直流输电系统"孤岛"运行方式实时闭... 仿真研究是发展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的必要手段。为深入研究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特性,基于RTDS仿真器和南瑞继保研制的±800kV直流控制保护样机搭建了云广直流输电系统"孤岛"运行方式实时闭环仿真模型。为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可信性,与非实时电磁暂态软件PSCAD/EMTDC对单电气元件特性、云广直流输电系统稳态潮流和暂态特征进行了仿真校核和分析。校核结果显示,2种仿真工具模拟的电气元件特性、系统稳态潮流和暂态特征基本一致,从而表明了搭建的实时闭环云广直流输电系统的可用性和可信性。由于考虑了UHVDC控制与保护设备的控制作用的实时参与,所搭建的闭环云广直流仿真系统将更能反映实际交直流系统的动态特性,更具实际工程参考价值。所述的闭环云广直流输电仿真系统已成功应用于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相关的多项关键科研项目,从而为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实时数字仿真 控制与保护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秽颗粒对直流输电导线表面电场影响的仿真 被引量:8
13
作者 关志成 楚金伟 +2 位作者 赵宇明 卞星明 王黎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87-2090,共4页
导线表面染污是影响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为此,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导线表面存在污秽颗粒时的电场分布情况进行了仿真,重点研究了圆锥、圆柱、球、半球形4种突起的几何参数和相对介电常数对导线表面最大电场强度的影... 导线表面染污是影响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为此,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导线表面存在污秽颗粒时的电场分布情况进行了仿真,重点研究了圆锥、圆柱、球、半球形4种突起的几何参数和相对介电常数对导线表面最大电场强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污秽突起的长度(半径)、顶角以及污染物的介电常数是影响染污导线表面电场强度的重要因素;污秽导线的电场强度较正常值增加5倍;污秽物突起的顶点处场强最高,可导致电晕;圆锥型污秽物电场畸变最严重;污秽导线场强与污秽物介电常数呈正相关。该研究可用于指导污秽地区输电线路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线路 污秽 导线表面电场 污秽颗粒 电磁环境 几何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标准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64
14
作者 范建斌 于永清 +4 位作者 刘泽洪 赵杰 宿志一 刘永东 王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6,共6页
论述了建立特高压直流输电标准体系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并据此提出了特高压直流输电标准体系,按照通用技术、设计、设备订货技术条件、施工及验收、运行维护、设备试验方法、系统控制与保护等分类逐一介绍了所建立的特高压直流标准体系。
关键词 ±800 KV 特高压 直流输电 标准体系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棒形瓷绝缘子的冲击电压放电特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阳林 卢文浩 +5 位作者 郝艳捧 赵宇明 黎小林 孙夏青 李立浧 李锐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30-2435,共6页
为了研究长棒形瓷绝缘子的冲击电压放电特性,在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国家工程实验室分别进行了串长为2~5节(干弧距离2.9~7.25m)的单串和双串并联布置方式下的操作冲击和雷电冲击试验,得到了该型绝缘子50%放电电压与干弧距离的关系,研... 为了研究长棒形瓷绝缘子的冲击电压放电特性,在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国家工程实验室分别进行了串长为2~5节(干弧距离2.9~7.25m)的单串和双串并联布置方式下的操作冲击和雷电冲击试验,得到了该型绝缘子50%放电电压与干弧距离的关系,研究了引弧环、均压环及绝缘子串并联间隙距离对50%放电电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操作冲击放电电压与干弧距离为非线性关系,雷电冲击放电电压随干弧距离增加而线性增大;引弧环和均压环对长棒形瓷绝缘子操作冲击放电电压无影响,但对雷电冲击放电电压影响较大,相比无引弧环和均压环时降低了11.7%;在50~60cm的并联间隙距离下,双串并联布置对操作冲击和雷电冲击放电电压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棒形瓷绝缘子 放电特性 操作冲击 雷电冲击 干弧距离 均压环 并联间隙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棒涂覆H-PRTV长棒形瓷绝缘子直流污闪特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郝艳捧 孙夏青 +6 位作者 阳林 赵宇明 卢文浩 谢从珍 李立浧 黎小林 文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48-2153,共6页
外形结构和材料对绝缘子的污秽闪络特性有较大影响。为此,采用恒压升降法,在高海拔地区进行了大吨位长棒形瓷绝缘子的直流人工污秽试验,通过测量泄漏电流和污闪电压,拍摄电弧发展照片,对比研究了芯棒涂覆强疏水型长效防污闪涂料H-PRTV... 外形结构和材料对绝缘子的污秽闪络特性有较大影响。为此,采用恒压升降法,在高海拔地区进行了大吨位长棒形瓷绝缘子的直流人工污秽试验,通过测量泄漏电流和污闪电压,拍摄电弧发展照片,对比研究了芯棒涂覆强疏水型长效防污闪涂料H-PRTV对长棒形瓷绝缘子直流污闪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芯棒涂覆H-PRTV后,长棒形瓷绝缘子直流污闪电压明显提高,电弧发展过程明显缩短,临闪前大幅值泄漏电流脉冲减少,整个污秽闪络过程有延缓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棒形瓷绝缘子 直流污闪特性 芯棒 高海拔 泄漏电流 电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釉-电瓷组合形式绝缘子串污闪特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关志成 刘敏 +2 位作者 王黎明 张福增 赵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01-2106,共6页
针对半导体釉绝缘子存在的老化耗能问题,提出了半导体釉与普通电瓷绝缘子的组合方案(S-P组合绝缘子串)。利用有限元方法对S-P组合绝缘子串进行了电位分析,进行了实际污秽闪络特性的试验,分析了这种组合形式绝缘子串的闪络过程,并与其它... 针对半导体釉绝缘子存在的老化耗能问题,提出了半导体釉与普通电瓷绝缘子的组合方案(S-P组合绝缘子串)。利用有限元方法对S-P组合绝缘子串进行了电位分析,进行了实际污秽闪络特性的试验,分析了这种组合形式绝缘子串的闪络过程,并与其它类型绝缘子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半导体釉绝缘子位于高压端的绝缘子串污闪特性优于其低压端污闪特性;单位绝缘长度和单位爬距的污闪电压,S-P组合绝缘子串低于半导体釉绝缘子,高于进行对比的电瓷绝缘子和一大一小复合绝缘子;维持半导体釉绝缘子表面污秽不变的情况下,普通绝缘子表面的污秽度提高,泄漏电流增大,S-P组合绝缘子串表面电位分布更均匀,产生的热量增加,抑制了沿面放电的产生,提高了污闪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位分布 半导体釉 组合绝缘子串 盐密 污闪特性 泄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