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移植体外循环管理 被引量:3
1
作者 黑飞龙 王仕刚 龙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8-231,共4页
目的总结15例原位心脏移植体外循环(CPB)的管理经验。方法采用浅低温、高流量CPB。供体心脏心肌保护采用从主动脉根部灌注4℃St.Thomas液1000ml使供体心脏迅速停搏,再经主动脉根部一次灌注4℃威斯康星液(UW液)或康斯特保护液(HTK液)100... 目的总结15例原位心脏移植体外循环(CPB)的管理经验。方法采用浅低温、高流量CPB。供体心脏心肌保护采用从主动脉根部灌注4℃St.Thomas液1000ml使供体心脏迅速停搏,再经主动脉根部一次灌注4℃威斯康星液(UW液)或康斯特保护液(HTK液)1000ml进行脏器保护。升主动脉开放前灌注温血低钾St.Thomas液。结果热缺血时间(7.7±1.7)min,冷缺血时间(142.4±11.5)min,CPB时间(165.2±22.8)min。其中10例为升主动脉开放后自动复跳,5例电击除颤后复跳。术后1个月左室射血分数(64.1±4.6)%,所有患者均存活。结论有效的供体心脏保护措施和合适的CPB管理方法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次瓣膜替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桂民 李桂芬 李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12期741-743,共3页
再次瓣膜替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体外循环科,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孙桂民,李桂芬,李波人工瓣膜替换术后数年、数月乃至数小时,均可由于瓣膜机械故障、瓣周漏、... 再次瓣膜替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体外循环科,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孙桂民,李桂芬,李波人工瓣膜替换术后数年、数月乃至数小时,均可由于瓣膜机械故障、瓣周漏、细菌性心内膜炎或瓣膜退化损害等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瓣膜术 再手术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2例外科治疗的心脏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于坤 龙村 +2 位作者 黑飞龙 王红月 许建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877-880,884,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肿瘤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33108例心脏手术中242例心脏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良性肿瘤214例(占88.4%),其中粘液瘤186例(占76.9%);恶性肿瘤28例(占11.6%),其中继发性心脏肿瘤8例。良性肿... 目的:探讨心脏肿瘤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33108例心脏手术中242例心脏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良性肿瘤214例(占88.4%),其中粘液瘤186例(占76.9%);恶性肿瘤28例(占11.6%),其中继发性心脏肿瘤8例。良性肿瘤最常见的是生长在左房,共178例(占良性肿瘤的83.2%)。外科治疗行急诊手术者96例(占39.7%)。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实施手术233例,深低温低流量1例,深低温停循环2例,常温麻醉下6例。术中肿瘤全部切除者213例,部分切除27例,术后住院期间死亡1例。结论:外科治疗的心脏肿瘤多数为原发良性肿瘤,超声心动图是术前诊断心脏肿瘤的最佳手段,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心脏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粘液瘤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超滤技术对婴幼儿心脏手术后肺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晋萍 龙村 +2 位作者 冯正义 吉冰洋 李春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体外循环(CPB)中的常规超滤方法和改良超滤方法对婴幼儿心脏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30例7kg以下行心脏手术的婴幼儿患者,根据手术中应用常规超滤方法或改良超滤方法的不同,分成常规超滤组(CUF组,n=15)和改良超滤... 目的对比研究体外循环(CPB)中的常规超滤方法和改良超滤方法对婴幼儿心脏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30例7kg以下行心脏手术的婴幼儿患者,根据手术中应用常规超滤方法或改良超滤方法的不同,分成常规超滤组(CUF组,n=15)和改良超滤组(MUF组,n=15)。分别记录两组患儿术中超滤液量、库血预充量、超滤前后血细胞比容、术后监测呼吸功能(氧合指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气道峰压)、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和ICU监护时间。结果MUF组库血用量显著低于CUF组(P<0.01),且滤出水量明显多于CUF组(P<0.01);两组间超滤前后血细胞比容无明显差异;MUF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27.1±2.6)h和ICU监护时间(2.5±0.9)d,均短于CUF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32.2±1.4)h和ICU监护时间(3.8±2.2)d(P<0.05)。两组术后气道峰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术后12和24h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MUF组显著低于CUF组(P<0.05),氧合指数MUF组显著高于CUF组(P<0.05)。结论改良性超滤方法可明显改善小体重患儿心脏手术后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心脏手术 改良性超滤 体外循环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超滤对婴幼儿心脏手术输血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冯正义 李桂芬 +2 位作者 刘晋萍 李春华 龙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36-337,共2页
目的 观察改良超滤技术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中对输血及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6 0例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血管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均分为对照组 (不接受任何超滤 )、常规超滤组 (CUF组 )和改良超滤组 (MUF组 )。观察术中库血... 目的 观察改良超滤技术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中对输血及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6 0例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血管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均分为对照组 (不接受任何超滤 )、常规超滤组 (CUF组 )和改良超滤组 (MUF组 )。观察术中库血用量、血浆用量、血球压积的变化及术后2 4h出血量 ,并用SSPS/PC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MUF组库血用量、血浆用量、术后 2 4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CUF组 (P <0 0 1) ,且滤出水量明显多于CUF组 (P <0 0 1)。结论 在婴幼儿心血管手术中 ,改良超滤可有效排出体内水分 ,提高血球压积 ,明显减少输血及术后出血 ,是节约用血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婴幼儿 心脏手术 输血 体外循环 术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肺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对首次单纯二尖瓣置换病人的肺保护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柏松 杨研 +2 位作者 李景文 赵洪序 张秀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期间低温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对单纯二尖瓣置换病人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将 2 0例单纯二尖瓣置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主动脉阻断后、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脏停搏液的同时 ,经肺动脉灌注 4℃含抑肽酶、沐舒...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期间低温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对单纯二尖瓣置换病人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将 2 0例单纯二尖瓣置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主动脉阻断后、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脏停搏液的同时 ,经肺动脉灌注 4℃含抑肽酶、沐舒坦的低温保护液 ,对照组则不灌注肺保护液 ,分别于术前、开放升主动脉后 2 0 min、体外循环结束时采集外周动脉血 ,进行中性粒细胞计数 ,分别于术前、体外循环结束后 0、3、6和 1 2 h检测动脉血氧分压 ( Pa O2 )、吸入氧浓度 ( Fi O2 ) ,计算氧指数 ( Pa O2 /Fi O2 )及肺泡 -动脉氧压力差 ( P〔 A-a〕O2 )。结果 :对照组在升主动脉开放 2 0 min中性粒细胞计数较术前明显降低 ,实验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在体外循环结束时明显高于术前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 Pa O2 /Fi O2 在体外循环结束后 6h达到最低点 ,实验组的氧指数在体外循环结束后 1 2 h回升接近术前正常水平 ,而对照组则未回升至术前正常水平。在体外循环结束后 0、3、6和 1 2 h,实验组的 Pa O2 /Fi O2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灌注 60 min后实验组 P〔 A-a〕O2 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气道阻力在体外循环后各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体外循环后存在肺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肽酶 肺动脉 灌注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