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命运
1
作者 崔俊杰 陈富红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28-32,共5页
 前资本主义社会人类是互相隔绝的。第一、二次科技革命造成了世界经济的第一次全球化,导致了殖民地与宗主国对立统一的格局。这一时期,中国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后,通过浴血奋战,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赢得了国格人格。第三次科技革命...  前资本主义社会人类是互相隔绝的。第一、二次科技革命造成了世界经济的第一次全球化,导致了殖民地与宗主国对立统一的格局。这一时期,中国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后,通过浴血奋战,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赢得了国格人格。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经济进一步全球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世界经济大潮由大西洋流向亚太地区。此时,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在近代史上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经济腾飞的大好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 经济全球化 社会主义中国 历史命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与对话:一种非黑格尔式的哲学史观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志伟 马丽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1-8,共8页
哲学问题是一些永恒无解但人类精神却不得不永远追问的难题 ,由于这些难题并没有统一的终极答案 ,只有不同的解答方式 ,哲学史上哲学家们的不同理论通常就是这些不同解答方式的典型代表 ,因此哲学不同于科学 ,它不是线性的知识积累的过... 哲学问题是一些永恒无解但人类精神却不得不永远追问的难题 ,由于这些难题并没有统一的终极答案 ,只有不同的解答方式 ,哲学史上哲学家们的不同理论通常就是这些不同解答方式的典型代表 ,因此哲学不同于科学 ,它不是线性的知识积累的过程 ,而是围绕哲学问题而展开的无穷探索 ,哲学家们的思想作为一条条探索之路 ,相互之间不仅仅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更具有相互独立的存在价值。本文试图通过对哲学的本性乃至哲学问题的性质的分析 ,将哲学家们的思想活动看作围绕哲学问题而展开的争论 ,我们称之为思想与思想之间的“对话” ,从而对于“哲学是哲学史”给出一种不同于黑格尔的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哲学问题 哲学史 哲学史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STS教育模式探索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新庆 《医学与哲学》 2001年第1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医学院校 STS教育模式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平衡我国性别比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睢素利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年第2期89-90,123,共3页
指出了我国性别比失调的严重现状,分析提出了传统生育观念和对生育行为管理上的漏洞是其产生的原因,阐述了我国目前用法律手段调整性别比的现行规定和发展历程,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性别比 胎儿性别鉴定 选择性终止妊娠 禁止性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铁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
5
作者 睢素利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79-182,共4页
本文对铁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进行了分析。文章分析了问题与情况,在此基础上区分铁路机车与行人、非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和火车与火车或其他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两类情况。通过立法例的佐证、法理上的分析、类比分析、... 本文对铁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进行了分析。文章分析了问题与情况,在此基础上区分铁路机车与行人、非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和火车与火车或其他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两类情况。通过立法例的佐证、法理上的分析、类比分析、一般规定和特别规定的关系,分析得出铁路机车与行人、非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无过错原则的结论。进而,还分析了受害人自身原因和不可抗力能否成为铁路交通事故中铁路方免责事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交通事故 人身损害赔偿 归责原则 无过错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模式的命运
6
作者 崔俊杰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6期46-48,共3页
美国模式是指新自由主义模式。它的制度基础是金融资本主义。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固有的经济危机已经出现了新的实现方式,即通过建立在一定经济增长点上的局部性经济危机,发展到金融危机,再由金融危机走向全面的乃至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美国模式是指新自由主义模式。它的制度基础是金融资本主义。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固有的经济危机已经出现了新的实现方式,即通过建立在一定经济增长点上的局部性经济危机,发展到金融危机,再由金融危机走向全面的乃至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种危机同样具有周期性。美国模式将在这种周期性的痛苦中蹒跚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模式 金融资本主义 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深层次理论与共产主义
7
作者 崔俊杰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69-72,共4页
马克思的浅层次理论是指关于资本主义“灭亡在即”的理论,深层次理论则是在主客体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框架内建立起来的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化的理论。马克思主义除了有在特定条件下对当时资本主义微观断代分析的理论之外,还有对整... 马克思的浅层次理论是指关于资本主义“灭亡在即”的理论,深层次理论则是在主客体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框架内建立起来的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化的理论。马克思主义除了有在特定条件下对当时资本主义微观断代分析的理论之外,还有对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大尺度的宏观分析。较之对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规律的微观断代分析,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大尺度的宏观分析更容易减少历史条件对人们认识的限制,因而会有更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应该注重挖掘马克思的这种深层次理论,认识到必然王国不是人类的永恒状态,它迟早会被超越,使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也就是从资本主义和民族的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浅层次理论 深层次理论 学生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哲学角度把握人的素质和素质教育 被引量:4
8
作者 崔俊杰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71-76,共6页
人的素质深藏于内 ,表露于外。对内 ,它既作为人的本质 (劳动 )的基本规定性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生成 ,又作为人的本质的基本属性表现着人的本质达到的程度。对外 ,它通过人的主体性行为表现着人的本质力量 ,既表现为主体自由能力的高低 ,... 人的素质深藏于内 ,表露于外。对内 ,它既作为人的本质 (劳动 )的基本规定性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生成 ,又作为人的本质的基本属性表现着人的本质达到的程度。对外 ,它通过人的主体性行为表现着人的本质力量 ,既表现为主体自由能力的高低 ,又表现为人的价值取向的性质。从外部来看 ,决定人的素质的固然是特定的社会氛围 ,但这种决定作用只有通过自我主体的选择作用才能起作用。素质教育除了需要制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外 ,更根本的是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 ,增强他们选择、建构自身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人的素质 人的本质 客体 自我主体 实践的唯物主义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