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八届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关于医学专业精神和医患关系研讨内容综述 被引量:11
1
作者 邱仁宗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年第2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生命伦理学 医患关系 医学专业 研讨内容 精神 世界 综述 市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伦理学挑战和机遇:人类行为学时代 被引量:2
2
作者 Darryl Macer 苏保琪 《医学与哲学》 2004年第4期4-7,共4页
2 0 0 2年 11月绘制思想图计划在自然杂志上发表 (Nature 42 0 :12 1,2 0 0 2 )。它具有从发展对于跨文化和多学科的生命伦理学的描述性方法 ,到制定代表更多少数人想法和观点的下策的几个目的。为了获得绘制想法的最适当的方法 ,绘制... 2 0 0 2年 11月绘制思想图计划在自然杂志上发表 (Nature 42 0 :12 1,2 0 0 2 )。它具有从发展对于跨文化和多学科的生命伦理学的描述性方法 ,到制定代表更多少数人想法和观点的下策的几个目的。为了获得绘制想法的最适当的方法 ,绘制思想图计划设立了个方法组 ,其目的是发展平行的方法 ,建立一个对行为进行描述的全面基本的结构。对于确定第二年计划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和集中精力于何处 ,我们考虑了一些方法组的意见。我们邀请更多的人成为这个计划的参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伦理学 挑战 机遇 人类行为学时代 思想图计划 绘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实验在伦理学上能够得到辩护吗——动物实验与人体实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永慧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年第5期51-52,96,共3页
生物医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动物实验基础上的,笔者从价值、智商、权利、义务等角度将多数动物实验与不符合伦理的人体实验进行对比,分析论证后认为其同样不能得到伦理学的辩护,而社会对此截然不同的态度是由于对其应用了不同的伦理学理论... 生物医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动物实验基础上的,笔者从价值、智商、权利、义务等角度将多数动物实验与不符合伦理的人体实验进行对比,分析论证后认为其同样不能得到伦理学的辩护,而社会对此截然不同的态度是由于对其应用了不同的伦理学理论。最后建议我国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或条例以保障动物的福利和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人体实验 价值 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心理咨询业的伦理学探讨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伟志 袁玮 +1 位作者 万能武 刘涛生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3-44,47,共3页
目前我国心理咨询需求日趋增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异常火爆,但是从业者的素质良莠不齐,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伦理道德和行业规范不健全,导致了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伦理学困惑和问题,本文系统地分析我国心理咨询工作中的伦理学现状,结合欧美国... 目前我国心理咨询需求日趋增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异常火爆,但是从业者的素质良莠不齐,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伦理道德和行业规范不健全,导致了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伦理学困惑和问题,本文系统地分析我国心理咨询工作中的伦理学现状,结合欧美国家心理咨询伦理规范的发展历程,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原则 行业规范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代理孕母问题的伦理学问题 被引量:5
5
作者 袁玮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年第4期61-63,共3页
代理母亲是指代人妊娠的妇女,根据胎儿与孕母之间有无遗传关系,可将代理孕母分为“遗传代孕”及“妊娠代孕”两种方式。在其作为一种解决不孕问题的方法带给不孕夫妇好处的同时,也引起了许多伦理争论。本文概括了当前代理孕母支持者和... 代理母亲是指代人妊娠的妇女,根据胎儿与孕母之间有无遗传关系,可将代理孕母分为“遗传代孕”及“妊娠代孕”两种方式。在其作为一种解决不孕问题的方法带给不孕夫妇好处的同时,也引起了许多伦理争论。本文概括了当前代理孕母支持者和反对者的主要观点,并引述了部分学者为代理孕母所进行的伦理学辩护,他们认为:代理孕母制度本身并不存在剥削,没有将妇女的身体物化、商品化;代理孕母并不一定必然会破坏家庭和婚姻,相反出于仁慈帮助她人的、非商业化的代孕技术的合理使用会促进家庭的幸福,代理孕母与买卖婴儿也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全面禁止代理孕母的政策需要重新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理孕母 伦理 辩护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卫生伦理学中的危机处理——优先治疗,流行病,生物医学恐怖活动与战争 被引量:1
6
作者 汉斯.马丁塞斯 王春水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年第1期16-21,共6页
关键词 公共卫生伦理学 优先治疗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生命科学技术伦理治理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7
7
作者 樊春良 张新庆 陈琦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8-65,共8页
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为人类带来进步和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伦理、社会和法律问题。由于生命伦理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且涉及社会不同的方面,因此,国际上越来越多采取治理的方式解决生命伦理问题。本论文阐明生命伦理治理机制应... 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为人类带来进步和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伦理、社会和法律问题。由于生命伦理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且涉及社会不同的方面,因此,国际上越来越多采取治理的方式解决生命伦理问题。本论文阐明生命伦理治理机制应包含的主要内容,分析我国生命伦理研究与管理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我国生命科学技术伦理治理机制的若干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伦理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商业化基因检测中的社会伦理问题 被引量:3
8
作者 睢素利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5-139,共5页
基因检测能够为个人提供了解和知悉自己的基因信息和对于某些疾病易感性的渠道。然而,目前商业化的基因检测服务却存在诸多社会和伦理问题,本文介绍了目前中国商业化基因服务的现状,论述了商业化基因检测可能引起的社会和伦理问题。
关键词 商业化基因检测 基因缺陷 社会伦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析生殖细胞基因治疗中的两类伦理问题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新庆 《医学与哲学》 2003年第3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生殖细胞 基因治疗 实质伦理问题 程序伦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细胞基因治疗中的伦理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新庆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6-88,共3页
体细胞基因治疗在伦理上的可接受性并不等于伦理问题就消失了。Gelsinger事件表明:严重不良事件的背后有着深刻的非技术根源,尤其是知情同意问题和利益冲突的存在。在体细胞基因治疗临床试验中,要规避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就必须满足基本... 体细胞基因治疗在伦理上的可接受性并不等于伦理问题就消失了。Gelsinger事件表明:严重不良事件的背后有着深刻的非技术根源,尤其是知情同意问题和利益冲突的存在。在体细胞基因治疗临床试验中,要规避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就必须满足基本的伦理要求:尊重、不伤害、有利和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基因治疗 医学伦理 知情同意 临床试验 受试者 利益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对于用颅脑手术治疗毒瘾的意见 被引量:3
11
作者 翟晓梅 邱仁宗 《医学与哲学》 2004年第12期32-32,37,共2页
关键词 颅脑手术 毒瘾 伦理学 科研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移植用器官来源的第三条道路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春水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年第5期17-19,共3页
供体器官来源不足是目前我国人体器官移植领域的主要问题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现存的获取移植器官的框架有着严重的缺陷。对公民大力加强器官移植方面的教育,改变人们对于自身器官的认识,提倡人类团结互助的精神、实行义务回应原... 供体器官来源不足是目前我国人体器官移植领域的主要问题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现存的获取移植器官的框架有着严重的缺陷。对公民大力加强器官移植方面的教育,改变人们对于自身器官的认识,提倡人类团结互助的精神、实行义务回应原则、同时明确规定给予器官捐献者及其家属以经济和精神上的补偿,可能不失为解决中国大陆供体器官来源比较好的方法,这也是除了现存框架、器官买卖以外的第三条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团结互助 义务回应 补偿 器官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诊断中的诠释学因素
13
作者 刘俊香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年第6期85-87,共3页
临床诊断是建立在完全客观的事实基础上的还是渗透着医患双方的诠释和理解?这一问题涉及到作为科学的事实是否负荷价值、负荷价值的医学事实是否仍具有客观性等重大哲学问题。通过详细分析病史搜集这一过程,试图指出诠释学因素在临床诊... 临床诊断是建立在完全客观的事实基础上的还是渗透着医患双方的诠释和理解?这一问题涉及到作为科学的事实是否负荷价值、负荷价值的医学事实是否仍具有客观性等重大哲学问题。通过详细分析病史搜集这一过程,试图指出诠释学因素在临床诊断中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这些客观的价值是永远无法消除的,这就是医生和患者的历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事实 价值负荷 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贝马斯关于基因技术应用的人性论论证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俊香 邱仁宗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S期19-22,共4页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对自身生命过程的干预和控制成为可能,与此同时也对人的尊严和价值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在新的情势下,怎样利用技术才能避免伤害,体现尊重人的精神?哈贝马斯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认为每个人只有将...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对自身生命过程的干预和控制成为可能,与此同时也对人的尊严和价值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在新的情势下,怎样利用技术才能避免伤害,体现尊重人的精神?哈贝马斯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认为每个人只有将自己看作是人类当中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是人种当中的一个份子,才能避免对其他生命控制和操纵,才能避免对待他人的工具化态度。只有从人类学的广阔视野出发,变人与人之间的主客体关系为主体间性关系,才能深刻理解生命伦理学尊重原则的哲学基础和人文内涵,从而为技术的道德化使用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基因技术 人性 尊重 主体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