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院关于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指南(二) 被引量:18
1
作者 梁峰 沈珠军 +1 位作者 方全 胡大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8期689-692,共4页
I类推荐:①NSTE—ACS患者,如果未行冠脉血管重建治疗、不完全血管重建或血管重建不成功,以及血管重建后症状复发,则住院期控制缺血需要的药物,出院后应该持续,可能需要逐渐增加剂量(C)。@NSTE—ACS发作后的所有患者,应该给予... I类推荐:①NSTE—ACS患者,如果未行冠脉血管重建治疗、不完全血管重建或血管重建不成功,以及血管重建后症状复发,则住院期控制缺血需要的药物,出院后应该持续,可能需要逐渐增加剂量(C)。@NSTE—ACS发作后的所有患者,应该给予口头和书面指导舌下含服或雾化吸入硝酸甘油的使用方法(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实践指南 心肌血运重建术 早期侵入性策略 缺血指导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院关于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指南(一) 被引量:14
2
作者 梁峰 沈珠军 +1 位作者 方全 胡大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7期596-601,共6页
2014年美国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临床实践指南,是2007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治疗指南及2012更新版的完全再版。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实践指南 心肌血运重建术 早期侵入性策略 缺血指导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关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指南解读 被引量:11
3
作者 梁峰 胡大一 +1 位作者 沈珠军 方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4期302-309,共8页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一种致死性疾病,虽然其治疗获得进展,但仍然导致很高的死亡率和各种严重并发症.之前由于该病发病率低,缺乏随机试验而仅有有限数量的荟萃分析,IE的指南基本上基于专家意见.200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关于IE预...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一种致死性疾病,虽然其治疗获得进展,但仍然导致很高的死亡率和各种严重并发症.之前由于该病发病率低,缺乏随机试验而仅有有限数量的荟萃分析,IE的指南基本上基于专家意见.200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关于IE预防、诊断和治疗指南,推出各种创新理念,包括极高危患者预防性抗生素的限制使用、关注医疗相关IE以及手术最佳时机的确定.但是多种进展要求ESC更新原来的指南,大系列的IE文章发表,包括手术治疗的第一项随机研究;影像诊断的重要进展,尤其核素显像领域;与以前不同指南的巨大差异.另外最近多种新指南确立并强调“心内膜炎团队”,即需要一种多科协作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感染 指南 抗菌疗法 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曾勇 王廉一 +3 位作者 朱文玲 方全 张抒扬 郭丽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93-59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96例CHF患者超声心动图资料,根据不同程度MR,将患者分为重度(22例)、中度(34例)、轻度反流(40例)3...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96例CHF患者超声心动图资料,根据不同程度MR,将患者分为重度(22例)、中度(34例)、轻度反流(40例)3组,根据随访期间患者是否出现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将其又分为心脏事件组(36例)和无心脏事件组(60例)。检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并进行临床随访观察。结果重度反流组患者为22.9%,中度反流组为35.4%,轻度反流组为41.7%。MR严重程度与患者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左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以及肺动脉压相关(P<0.05)。心脏事件组和无心脏事件组MR的严重程度有显著差异(P<0.05),MR严重程度与患者病死率和再住院率相关(P<0.05)。hs-CRP的浓度随CHF和MR的严重程度增加而明显增加。结论CHF患者常见功能性MR,反流的严重程度与患者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二尖瓣闭锁不全 C反应蛋白质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动脉扩张性与高敏C反应蛋白和尿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徐瑞燚 郭丽琳 +1 位作者 方全 严晓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75-677,共3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动脉扩张性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尿酸(U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124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90例)和非冠心病组(34例),应用自动脉搏波速度(PWV)测量系统测定颈动脉-桡动脉PWV(C-RPWV)和颈动脉-...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动脉扩张性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尿酸(U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124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90例)和非冠心病组(34例),应用自动脉搏波速度(PWV)测量系统测定颈动脉-桡动脉PWV(C-RPWV)和颈动脉-股动脉PWV(C-FPWV)作为动脉扩张性的指标,测量所有患者的血hs-CRP和UA水平。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hs-CRP(3.87±3.35)mg/L、C-RPWV(10.86±2.51)m/s和C-FPWV(12.75±2.67)m/s高于非冠心病组患者hs-CRP(1.99±2.51)mg/L、C-RPWV(8.56±1.03)m/s和C-FPWV(8.77±1.35)m/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C-RPWV与hs-CRP水平独立相关,与C-RPWV和C-FPWV相关因素有hs-CRP和UA。结论冠心病患者动脉扩张性降低,PWV和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程度和稳定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脉搏 C反应蛋白质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脉搏波流速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范中杰 程康安 +4 位作者 张抒扬 沈珠军 黄超联 张德利 朱文玲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10期726-729,共4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脉搏波流速(PWV)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住院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同时测定脉搏波流速(PWV)。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151例,其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68例,2支病变组51例,3支病变组32...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脉搏波流速(PWV)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住院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同时测定脉搏波流速(PWV)。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151例,其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68例,2支病变组51例,3支病变组32例,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狭窄的对照组87例。研究对象4个组的PWV分别为(11.66±2.14)mm/ms、(12.38±2.01)mm/ms、(12.59±2.24)mm/ms和(9.83±0.99)mm/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脉压高低、收缩压值、舒张压值、年龄大小、有否糖尿病病史、有否高血压病史、血脂是否异常、性别、吸烟、饮酒、体重指数与PWV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冠心病多支病变、脉压高、年龄大、有糖尿病史为PWV增大的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PWV越大。多支病变、年龄大、脉压高和糖尿病是PWV增大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脉搏 血管收缩 血管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美国心房颤动管理治疗指南概要 被引量:27
7
作者 梁峰 胡大一 +1 位作者 沈珠军 方全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9期9-16,共8页
2014年3月28日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与美国心律学会(HRS)联合美国心外科学会(STS),共同发布"2014年房颤患者管理指南,由于近年许多新的研究和新型药物的出现,需要进一步更新指南,本文简要阐述其执行概要。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栓风险评分 抗凝治疗 心室率控制 心脏节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现代药物治疗 被引量:4
8
作者 闫建玲 朱文玲 +1 位作者 金晓峰 范中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6期410-414,共5页
目的探讨在充分现代药物治疗情况下,不稳定型心绞痛短期及长期的临床转归。方法入选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我院心内科门诊已确诊的、因各种原因不能或不接受早期血管重建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7例,建立数据库。根据我国2000年发表的... 目的探讨在充分现代药物治疗情况下,不稳定型心绞痛短期及长期的临床转归。方法入选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我院心内科门诊已确诊的、因各种原因不能或不接受早期血管重建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7例,建立数据库。根据我国2000年发表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对每例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对劳力心绞痛根据加拿大分级(CCSC)标准进行分级,在门诊或病房进行充分的抗血小板、抗凝、抗缺血、他汀调脂等现代药物治疗,并严格控制危险因素至充分达标,同时给予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级预防。随访至少3年,记录心绞痛发生频度及程度、危险因素控制达标情况及心脏事件。结果共入选67例患者,3例失访。访期36-60个月。100%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及硝酸盐治疗;100%的高危患者及90%的中危患者接受了低分子肝素的治疗;97%的患者接受了B阻滞剂治疗;凡有自发心绞痛的患者100%接受钙拮抗剂治疗;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00%接受ACEI或ARB治疗。全组患者危险因素获得有效控制。治疗1周,劳力心绞痛CCSC分级下调1级以上的35例,占60%,静息心绞痛消失者14例,占32%。治疗1月后劳力心绞痛CCSC分级下调2级以上的54例,占90%,42例自发心绞痛消失,占91%。1个月内仅1例在治疗1周后停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在长达至少3年的治疗随访中,无1例再发生Q波或非Q波心梗。2例顽固性心肌缺血,因症状控制不理想分别于治疗后4个月和6个月接受PCI及搭桥治疗,仅占患者的4.5%。治疗1年仅1例梗死后心绞痛患者行搭桥术,6例在稳定劳力心绞痛的情况下接受介入医生建议行PCI术。结论充分的现代药物治疗可使绝大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从急性不稳定期进入稳定状态,并在长期治疗和严格的二级预防中有效地防止远期心脏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药物治疗 临床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ESC/EACTS关于心肌血管重建术的临床指南(三)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峰 胡大一 +1 位作者 方全 沈珠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3期212-215,共4页
16 抗栓治疗 16.1 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进行PCI的抗栓治疗推荐PCI前抗血小板治疗推荐:①择期PCI患者,一旦冠脉解剖清楚并决定进行PCI时,最好在PC!前2小时或以上服用氯吡格雷600mg(IA)。②显著冠脉病变可能性大的患者,可以考虑介入... 16 抗栓治疗 16.1 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进行PCI的抗栓治疗推荐PCI前抗血小板治疗推荐:①择期PCI患者,一旦冠脉解剖清楚并决定进行PCI时,最好在PC!前2小时或以上服用氯吡格雷600mg(IA)。②显著冠脉病变可能性大的患者,可以考虑介入前给予氯毗格雷治疗(ⅡbC)。③氯吡格雷75mg/d维持治疗的患者,一旦PCI的适应证明确,可以考虑加服600mg或更大的一次负荷剂量(Ⅱ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血管重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ESC/EACTS关于心肌血管重建术的临床指南(一)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峰 胡大一 +1 位作者 方全 沈珠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1期16-19,共4页
在庆祝首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50周年及首例冠脉介入治疗37周年之际,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SC/EACTS)指南工作组系统回顾了1980年以来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即不同血管重建策略的头对头对比试验,包括CABG... 在庆祝首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50周年及首例冠脉介入治疗37周年之际,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SC/EACTS)指南工作组系统回顾了1980年以来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即不同血管重建策略的头对头对比试验,包括CABG、球囊血管成形术,使用裸支架和药物支架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与药物及不同再血管化策略比较,检索到100项RCT,涉及93 553例患者和262 090人年的随访,综合考虑了多种其他因素,制定了该项以患者为中心、证据为主导的心肌血管重建术临床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血管重建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律失常诱发的心肌病 被引量:4
11
作者 梁峰 胡大一 沈珠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4期5-8,共4页
快速心室率、心律不规则以及非同步已被认为是心律失常诱导心肌病的主要病因,但患者通常进展到症状明显时才就诊,此时致病性心律失常可能已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导致心肌重构、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某些病例出现心律失常并在检查时一定... 快速心室率、心律不规则以及非同步已被认为是心律失常诱导心肌病的主要病因,但患者通常进展到症状明显时才就诊,此时致病性心律失常可能已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导致心肌重构、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某些病例出现心律失常并在检查时一定出现的,必须治疗后才能对诊断进行回顾性证实。由于不同研究差异较大,严格的诊断标准难以确立。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导管介入治疗以及再同步治疗。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部分或完全恢复,并需严格随访监查复发且仍需要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优化患者的危险分层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肌病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性别的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范中杰 孙国强 +1 位作者 梁国英 许燕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11期827-832,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及其他临床情况对于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01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13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年龄在40-79岁之间,有完整的各项住院费用记录。住院费用包括药费、检查费、治...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及其他临床情况对于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01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13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年龄在40-79岁之间,有完整的各项住院费用记录。住院费用包括药费、检查费、治疗费、床位费、材料费、其他费用以及总费用。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CAG),部分患者进行了冠脉介入处理。结果40-59岁男性患者1130例,60-79岁男性患者1167例,40-59岁女性患者420例,60-79岁女性患者903例,各组患高血压病、心肌梗死、脑中风、糖尿病等疾病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性别组住院总费用在23237.11~47282.72元,从多到少排序分别为60-79岁男性患者、60~79岁女性患者、40~59岁男性患者和40~59岁女性患者。冠脉无明显狭窄患者以及CAG明显狭窄但未进行介入处理的患者,各组间总费用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CAG明显狭窄并进行介入处理的患者,总费用在各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大组的各项费用大于年轻组的费用。同一年龄性别组的不同冠脉处理情况的住院费用比较,有冠脉狭窄未介入处理亚组住院总费用为14771.99-21967.94元,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亚组住院总费用为8787.55—10757.86元,前者是后者的1.68-2.28倍,材料费是2.16-3.99倍,治疗费是1.12~2.51倍,检查费是1.31-1.56倍,药费是1.89~2.14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介入处理亚组住院总费用(57356.76-67420.77元)是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亚组的6.13-7.01倍,材料费是13.99-17.251倍,治疗费是3.53-4.50倍,检查费是1.40~1.87倍,药费是2.52~2.90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总费用与是否介入、性别、年龄、高血压、心肌梗死、中风病史、外周血管病史、糖尿病和肾功不全等均有一定相关性,住院总费用与以上各项参数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住院费用与是否冠脉介入、心肌梗死史、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是否有外周血管病和肾功能不全7项参数有独立相关性。结论年龄越大,住院费用越高,性别不是住院总费用的独立影响因素;影响住院总费用的其他独立因素包括是否进行冠脉介入,是否有心肌梗死史、高血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和肾功能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性别 冠状动脉疾病 冠脉介入术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替洛尔和依那普利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中杰 满开兰 +2 位作者 耿铁侠 林沁 吴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目的观察阿替洛尔和依那普利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分析药物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前随机分成阿替洛尔组、依那普利组和对照组三个治疗组,出院前、出院后半年和出院后1年检查动态心电图,分析心率变异... 目的观察阿替洛尔和依那普利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分析药物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前随机分成阿替洛尔组、依那普利组和对照组三个治疗组,出院前、出院后半年和出院后1年检查动态心电图,分析心率变异。结果入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9例,年龄33~75(均61)岁,男性32例,女性16例。出院时随机分为阿替洛尔组16例,依那普利组17例,治疗对照组16例。心肌梗死半年和心肌梗死后1年,阿替洛尔组和依那普利组患者的心率变异均大于治疗对照组(P<0.05),两个药物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发病3周、6个月和12个月,随时间推移心率变异逐渐增大,心肌梗死发病6个月较发病3周时的心率变异显著增大(P<0.05),发病12个月时心率变异多项参数虽有增大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心肌梗死发病不同时期的患者,心率变异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50例,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洛尔和依那普利1年,心率变异持续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率变异 阿替洛尔 依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病发病机制的变迁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峰 胡大一 +1 位作者 姚远 沈珠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0期28-34,共7页
心肌病为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心肌疾病。由于其定义、分类和临床诊断的不确定性,长期临床实践对其病理机制认识不清。最近几十年,诸多方面获得重大进展,如分子和遗传学、病理生理学、以及临床和放射学评价。同时多种心肌病治疗取得进展。... 心肌病为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心肌疾病。由于其定义、分类和临床诊断的不确定性,长期临床实践对其病理机制认识不清。最近几十年,诸多方面获得重大进展,如分子和遗传学、病理生理学、以及临床和放射学评价。同时多种心肌病治疗取得进展。对这些疾病的深入认识提示心肌病为一类复杂疾病的总体。本文强调了心肌病分类的演变,目的在于临床医生超越各种分类诊断,诊断更多的特异性心肌病。心肌病基因型的认识改变了病因和临床过程的病理机制理解,在心肌病的临床诊断和预防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心肌病的现代分子机制,提供了临床和预后评价的新方法。基因型与表型的复杂方法用于评估,改变了这些疾病的临床评价和治疗。同时阐述了影像学的重要性,尤其超声心动图和心脏核磁共振。总之该文是对心肌病现状的全面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分类 基因遗传学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IFT试验预示着伊伐布雷定对心力衰竭治疗的开始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峰 胡大一 沈珠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5期23-26,74,共5页
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试验早期证实,心率和多种心脏病患者的风险强烈相关。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β-阻滞剂的有益效果至少部分与心率降低有关。伊伐布雷定是心脏窦房结起搏细胞的特异性If离子通道选择性抑制剂。对窦性心律患者降... 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试验早期证实,心率和多种心脏病患者的风险强烈相关。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β-阻滞剂的有益效果至少部分与心率降低有关。伊伐布雷定是心脏窦房结起搏细胞的特异性If离子通道选择性抑制剂。对窦性心律患者降低静息和和运动时心率,而不降低心肌收缩性和房室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FT试验 伊伐布雷定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ESC/EACTS关于心肌血管重建术的临床指南(二)
16
作者 梁峰 胡大一 +1 位作者 方全 沈珠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2期126-128,共3页
10 需要心脏瓣膜干预治疗患者的血运重建 瓣膜和冠脉联合治疗的推荐诊断方法:①严重瓣膜性心脏病合并下列情况,手术前推荐行冠脉造影:既往冠心病史、可疑心肌缺血、左室功能障碍、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一项冠心病心血管风... 10 需要心脏瓣膜干预治疗患者的血运重建 瓣膜和冠脉联合治疗的推荐诊断方法:①严重瓣膜性心脏病合并下列情况,手术前推荐行冠脉造影:既往冠心病史、可疑心肌缺血、左室功能障碍、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一项冠心病心血管风险因素(Ic)。②评价继发性二尖瓣反流推荐冠脉造影(Ic)。③严重瓣膜性心脏病但冠心病可能性低的患者,传统的冠脉造影技术方面不可行或高危,瓣膜手术前应该考虑进行CT冠脉血管造影(II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血运重建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的标准体位 被引量:10
17
作者 薛华丹 张竹花 +4 位作者 金征宇 林松柏 赵文敏 张立仁 张抒扬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24-327,共4页
目的 :探讨建立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标准体位。材料和方法 :对 12 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 16层螺旋CT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扫描。所有患者用舒张期增强扫描重建像行最大密度投影 (MIP)重建及容积漫游技术 (VRT)重建 ,其中 3 0例与常规... 目的 :探讨建立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标准体位。材料和方法 :对 12 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 16层螺旋CT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扫描。所有患者用舒张期增强扫描重建像行最大密度投影 (MIP)重建及容积漫游技术 (VRT)重建 ,其中 3 0例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照。总结 16层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造影不同体位的显示情况 ,得出CT冠状动脉造影统一体位。结果 :分别定义了 6个MIP重建体位和 9个VRT重建体位。结论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无创、简便、优良的冠状动脉造影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脉造影 标准体位 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和非诺贝特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泡沫细胞胆固醇外流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严晓伟 陈连凤 江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2-295,共4页
目的了解巨噬细胞对胆固醇处理能力的改变在糖尿病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以及调脂药物治疗对细胞内胆固醇(IC)外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8例(Ⅰ组)、非糖尿病AS患者8例(Ⅱ组)和非糖尿病非AS患者6例(Ⅲ组)... 目的了解巨噬细胞对胆固醇处理能力的改变在糖尿病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以及调脂药物治疗对细胞内胆固醇(IC)外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8例(Ⅰ组)、非糖尿病AS患者8例(Ⅱ组)和非糖尿病非AS患者6例(Ⅲ组)。外周血单核细胞经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LDL)诱导成泡沫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阿托伐他汀钙和非诺贝特酸处理后泡沫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处理前后IC和胆固醇酯(CE)转运率。结果Ⅰ组患者巨噬细胞对乙酰化LDL有很强的吞噬能力。乙酰化LDL显著抑制细胞PPARα和ABCA1的表达。非诺贝特酸明显上调细胞PPARα和ABCA1的表达,并在Ⅰ组显著促进IC外流。两药均可抑制巨噬细胞对脂质的吞噬和脂质引起的细胞损伤,并加速泡沫细胞IC和CE的外流。结论糖尿病巨噬细胞对胆固醇处理能力的改变与细胞内脂质沉积相关,调脂药物对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促进IC外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泡沫细胞 降血脂药 胆固醇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尸检脑动脉内超声显像与组织学的对比检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姚依群 刘芳龄 +2 位作者 韩丁 朱文玲 崔吉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了解颅内动脉的粥样硬化病变特点。方法 以脑动脉内超声 (ICUS)和组织学两种方法对 35例死亡患者的体外脑动脉进行对比检测。结果 仅 1例患者ICUS基本正常 ;其余 34例均有不同性质和程度的粥样硬化病变。血管内...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了解颅内动脉的粥样硬化病变特点。方法 以脑动脉内超声 (ICUS)和组织学两种方法对 35例死亡患者的体外脑动脉进行对比检测。结果 仅 1例患者ICUS基本正常 ;其余 34例均有不同性质和程度的粥样硬化病变。血管内超声对测定血管直径、面积与组织学方法测定值近似 ,两种方法的相关性良好。r =0 .76~ 0 .83,P >0 .0 5。结论 血管内超声对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点可以提供准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尸体解剖 超声检查 组织学 颅内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年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闫建玲 范中杰 +2 位作者 袁晋青 郁琦 徐苓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0期728-731,共4页
目的分析中年女性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特点,评价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构成、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方面年龄和性别的差异。方法入选1998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0日9年间在我院临床疑诊冠心病、年龄40~79岁、行... 目的分析中年女性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特点,评价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构成、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方面年龄和性别的差异。方法入选1998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0日9年间在我院临床疑诊冠心病、年龄40~79岁、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5685例。根据年龄分为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79岁),根据性别分为女性组和男性组。以同龄男性及老年女性为对照,回顾性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在中年女性的分布情况、冠心病的检出率、冠状动脉病变及介入治疗特点、肾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特点。结果①中年女性与同龄男性比较:血脂异常患病率女性(75.68%)显著低于男性(88.80%)(P<0.01);高血压患病率女性(59.42%)显著高于男性(50.66%)(P<0.01);糖尿病患病率女性(30.47%)与男性(33.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陈旧心肌梗死患病率女性(11.48%)显著低于男性(42.50%)(P<0.01);脑卒中患病率女性(5.01%)与男性(4.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肾功能下降患病率女性(1.71%)低于男性(2.87%)(P=0.07)。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检出率女性(36.64%)显著低于男性(69.10%)(P<0.001);在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受累血管数量及严重程度中年女性组比男性轻(P<0.01);介入治疗比例(58.87%)低于男性(67.08%)(P<0.01)。肾动脉狭窄检出率女性(8.62%)高于男性(4.97%)(P<0.05)。②中年女性与老年女性比较: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陈旧心梗、脑卒中、肾功能不全患病率,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冠状动脉病变受累血管数量及严重程度,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例,肾动脉狭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老年女性组(P<0.01)。结论在临床疑诊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中年女性血脂异常、陈旧心梗患病率、冠心病检出率、冠状动脉病变受累血管数量及严重程度、介入治疗比例显著低于同龄男性及老年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女性 冠状动脉造影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