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基化终末产物及相关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
作者 杨秀颖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85-1188,共4页
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蛋白质和脂类经非酶糖基化后生成的含多种结构分子的混合物,阻断AGEs的致病途径有望成为改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缓解衰老,治疗老年痴呆等的新途径。该文主要综述了体内AGEs的来源,病理生理学机制,及AGEs生成抑制剂... 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蛋白质和脂类经非酶糖基化后生成的含多种结构分子的混合物,阻断AGEs的致病途径有望成为改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缓解衰老,治疗老年痴呆等的新途径。该文主要综述了体内AGEs的来源,病理生理学机制,及AGEs生成抑制剂,断裂剂及AGEs受体阻断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药物治疗 AGEs断裂剂 AGEs生成抑制剂 AGEs受体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老年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A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杨秀颖 强桂芬 +1 位作者 张莉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72-1076,共5页
目的研究丹酚酸A对缺血/再灌注性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方法采用Sprague Dawley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10 min,再灌注2 h,评价丹酚酸A(1.5、0.5mg.kg-1)静脉给药对在体状态下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以利多卡因(5 mg.kg-1)为阳性对... 目的研究丹酚酸A对缺血/再灌注性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方法采用Sprague Dawley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10 min,再灌注2 h,评价丹酚酸A(1.5、0.5mg.kg-1)静脉给药对在体状态下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以利多卡因(5 mg.kg-1)为阳性对照,各给药组均为结扎前10 min给药。同时评价丹酚酸A对培养的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结果丹酚酸A 1.5 mg.kg-1剂量组静脉给药可降低由于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从胞体中的漏出。另外,丹酚酸A可防止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提高细胞内ATP水平,降低细胞线粒体的膜电位和细胞内钙水平。结论丹酚酸A对缺血/再灌注性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抗氧化、抑制钙离子内流、保护线粒体功能、增加心肌细胞中ATP的含量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A 大鼠 再灌注损伤 心律失常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中五味子抗氧化和细胞毒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21
3
作者 黄锋 许利嘉 +1 位作者 杜冠华 肖培根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5-87,共3页
我们研究了华中五味子的根、茎、叶、果实乙醇提取物对脂性自由基DPPH及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同时观察了四种不同提取物在体外对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我们发现,华中五味子根的乙醇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活性和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比茎、... 我们研究了华中五味子的根、茎、叶、果实乙醇提取物对脂性自由基DPPH及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同时观察了四种不同提取物在体外对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我们发现,华中五味子根的乙醇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活性和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比茎、叶和果实的提取物都强,研究结果提示华中五味子的根可以作为抗氧化剂的新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五味子 抗氧化 细胞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4
作者 崔建梅 吴松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灯盏细辛 [Erigeronbreviscapine(vant)HandMass]是产于云南等地的一种具有良好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的植物。从 70年代开始 ,灯盏花中一系列化学成分被分离鉴定出来。其中 ,灯盏花素在治疗脑血栓、脑缺血、脑血管后遗症及对抗血小板凝聚... 灯盏细辛 [Erigeronbreviscapine(vant)HandMass]是产于云南等地的一种具有良好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的植物。从 70年代开始 ,灯盏花中一系列化学成分被分离鉴定出来。其中 ,灯盏花素在治疗脑血栓、脑缺血、脑血管后遗症及对抗血小板凝聚等方面有很好的临床疗效[1] ,本文对灯盏花素的提取分离、药理、临床应用及灯盏花乙素的全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灯盏花乙素 提取 分离 药理 临床应用 合成 菊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免疫学机制与抗肝炎新药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敏 刘耕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1-365,共5页
免疫反应在病毒导致的肝损伤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无效的免疫反应不仅不能清除病毒 ,相反导致肝细胞的持续损伤。肝损伤的免疫学机制涉及到多种细胞 ,包括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Kupffer细胞 )、肝内皮细胞... 免疫反应在病毒导致的肝损伤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无效的免疫反应不仅不能清除病毒 ,相反导致肝细胞的持续损伤。肝损伤的免疫学机制涉及到多种细胞 ,包括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Kupffer细胞 )、肝内皮细胞、肝实质细胞和星状细胞。淋巴细胞的激活是免疫介导肝损伤的起始步骤。激活的淋巴细胞通过死亡配体和受体的结合诱导肝细胞的凋亡。淋巴细胞进一步激活巨噬细胞 ,导致多种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 ,继而导致细胞死亡级联反应 ,介导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机制 病毒性肝炎 药物开发 炎症细胞因子 肝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EK-1双孔钾通道的功能研究进展
6
作者 孙丽娜 王晓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5-389,共5页
Tandem-pore-domain potassium channels are a diverse and highly regulated superfamily of channels that are thought to provide baseline regulation of membrane excitability. Of these, TREK are highly expressed in human C... Tandem-pore-domain potassium channels are a diverse and highly regulated superfamily of channels that are thought to provide baseline regulation of membrane excitability. Of these, TREK are highly expressed in human CNS. TREK can be regulated by both 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 Lately, study on knockout animals suggested that TREK-1 might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general anesthesia of some anesthe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孔钾通道 神经保护 麻醉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培养大鼠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8
7
作者 吴俊芳 刘少林 +1 位作者 潘鑫鑫 刘天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观察小檗碱(Ber)对缺氧/缺糖培养引起的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胎鼠脑皮层神经元,以缺氧加缺糖培养作为细胞“缺血”性损伤模型,观察Ber对神经元“缺血”性... 目的观察小檗碱(Ber)对缺氧/缺糖培养引起的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胎鼠脑皮层神经元,以缺氧加缺糖培养作为细胞“缺血”性损伤模型,观察Ber对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Ber5,25μmol·L-1能显著降低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时的细胞死亡率,减少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改善细胞形态,对缺氧/缺糖诱导的神经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生成,提高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论Ber对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缺血”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Ber抑制“缺血”性损伤诱导的[Ca2+]i异常升高,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增加抗氧化物质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大脑皮层神经元 脑缺血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自由基与疼痛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洁 宋必卫 +1 位作者 马传庚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7-109,共3页
氧自由基与疼痛王洁1宋必卫马传庚徐叔云(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合肥230032)1996-06-23收稿,1997-06-20修回1现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作者简介:王洁,... 氧自由基与疼痛王洁1宋必卫马传庚徐叔云(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合肥230032)1996-06-23收稿,1997-06-20修回1现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作者简介:王洁,男,26岁,博士生;徐叔云,男,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氧自由基 吞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厚朴的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吴立 马林 +2 位作者 郑启泰 宋万志 吕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61-864,共4页
目的 :建立中药材厚朴的鉴定分析新方法。方法 :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结果 :通过对 3个中药材厚朴、3个凹叶厚朴、1 4个厚朴的代用品和习用品、1个伪品厚朴进行实验、分析 ,获得了中药材厚朴和凹叶厚朴的对照X射线... 目的 :建立中药材厚朴的鉴定分析新方法。方法 :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结果 :通过对 3个中药材厚朴、3个凹叶厚朴、1 4个厚朴的代用品和习用品、1个伪品厚朴进行实验、分析 ,获得了中药材厚朴和凹叶厚朴的对照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结论 :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可用于中药材厚朴和凹叶厚朴的鉴定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ier指纹图谱 凹叶厚朴 中药材 习用品 伪品 鉴定法 对照 鉴定分析 识别 代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鹿茸的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丽 王树春 +2 位作者 吴云山 吕扬 朱志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7-580,共4页
目的:建立中药材马鹿茸的鉴定分析新方法。方法: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结果:通过应用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对3个马鹿茸和1个花鹿茸中药材进行分析鉴定,获得了马鹿茸的对照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及... 目的:建立中药材马鹿茸的鉴定分析新方法。方法: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结果:通过应用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对3个马鹿茸和1个花鹿茸中药材进行分析鉴定,获得了马鹿茸的对照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及特征标记峰值。结论:表明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可用于中药材马鹿茸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鉴定 X射线衍射 Fourier指纹图谱 马鹿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基、芳甲基及哌嗪基脒类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及5-HT和NE重摄取双重抑制活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秦芳 杨静 +4 位作者 文辉 张建军 王亚芳 冀呈雪 杨光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8-944,共7页
基于药效团模型和前期的研究结果,设计合成了一类全新结构类型的芳基、芳甲基及哌嗪基脒类化合物,通过1HNMR,HRMS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确证,并完成了初步的体外药理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5-HT和NE重摄取抑制活性... 基于药效团模型和前期的研究结果,设计合成了一类全新结构类型的芳基、芳甲基及哌嗪基脒类化合物,通过1HNMR,HRMS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确证,并完成了初步的体外药理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5-HT和NE重摄取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4b的活性最好,化合物4a和8a在整体动物抗抑郁药效学实验中表现出明确的抗抑郁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药效团模型 双重重摄取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醇对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iNOS蛋白的表达和NF-κB活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敏 刘耕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38-1443,共6页
目的炎症是肝炎病毒或其它因素所致的肝损伤的一个共同特征,该文目的系研究抗肝炎新药双环醇对与炎症反应相关分子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无毒性浓度双环醇预先与巨噬细胞株RAW264.7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温孵1h后,加入一定量脂多糖(LPS)共同... 目的炎症是肝炎病毒或其它因素所致的肝损伤的一个共同特征,该文目的系研究抗肝炎新药双环醇对与炎症反应相关分子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无毒性浓度双环醇预先与巨噬细胞株RAW264.7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温孵1h后,加入一定量脂多糖(LPS)共同培养适当时间以诱导上述细胞的活化,培养上清中NO2-的含量和TNF-α的水平分别用Griess试剂及L929细胞株生物法测定,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iNOS蛋白的表达和NF-κB的活化。结果双环醇在0.1~0.5mmol.L-1剂量依赖性降低1mg.L-1LPS引起的RAW264.7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的释放以及TNF-α的分泌,双环醇0.5mmol.L-1能够明显抑制1mg.L-1LPS引起的iNOS蛋白的表达和NF-κB的活化。结论双环醇对与炎症相关的调控因子iNOS蛋白的表达和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醇 巨噬细胞 炎症反应 INOS TNF-α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5-HT重摄取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静 王小芳 +3 位作者 杜冠华 秦芳 文辉 杨光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03-1507,共5页
在对已知各种结构类型的5-HT重摄取抑制剂分子结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SSRIs药效团模型.基于该模型应用UNITY程序对NCI-3D和Maybridge-3D数据库进行三维结构的限制性查询,在获得的命中结构的信息指导下,设计合成了3种全新结构类型... 在对已知各种结构类型的5-HT重摄取抑制剂分子结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SSRIs药效团模型.基于该模型应用UNITY程序对NCI-3D和Maybridge-3D数据库进行三维结构的限制性查询,在获得的命中结构的信息指导下,设计合成了3种全新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并完成了初步的药理活性评价.这些化合物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5-HT重摄取抑制活性,其中5个化合物显示高抑制活性.哌嗪取代的二苯脒类化合物的结构新颖,较好地符合5-HT重摄取抑制剂药效团模型,与SSRIs类化合物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得到的CoMFA模型有较好的适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5-HT重摄取抑制剂(SSRIs) 抗抑郁 药效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二羟基苯乙酮对大鼠肺内动脉平滑肌细胞钾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洪志刚 王迪浔 +3 位作者 金肆 张晋 王晓良 叶笃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6-389,共4页
目的 研究 3、4 二羟基苯乙酮 (3、4 Dihydroxyace tophenone,DHAP)对钾通道的作用。 方法 建立大鼠肺内动脉平滑肌全细胞膜片钳方法并观察 3、4 二羟基苯乙酮对大鼠肺内动脉平滑肌细胞钾离子通道的作用。结果 ①将平滑肌细胞钳制... 目的 研究 3、4 二羟基苯乙酮 (3、4 Dihydroxyace tophenone,DHAP)对钾通道的作用。 方法 建立大鼠肺内动脉平滑肌全细胞膜片钳方法并观察 3、4 二羟基苯乙酮对大鼠肺内动脉平滑肌细胞钾离子通道的作用。结果 ①将平滑肌细胞钳制在 - 4 0mV ,给予从 - 30mV复极化至 +6 0mV、阶跃电压为 10mV、脉冲时间是 30 0ms的去极化刺激10次时 ,可记录到时间及电压依赖性的延迟整流钾电流。②在指令电位 +5 0mV、+6 0mV时 ,细胞外给予 10 -6mol·L-1DHAP 5min后 ,可使该电流由用药前 (12 97± 2 4 5 )、(16 83± 3 2 8)pA/pF ,增加至 (18 2 9± 2 6 3)、(2 2 90±3 2 1)pA/pF ,增加百分比为 4 1%和 36 % (P <0 0 5 ,n =6 )。结论 DHAP可能通过开放钾通道而舒张肺内动脉平滑肌细胞 ,这可能是其降低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有效成分 3、4-二羟基苯乙酮 大鼠 肺内动脉平滑肌细胞 钾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和泽泻提取物对二甘醇致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朱深银 周远大 杜冠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考察大黄和泽泻提取物对二甘醇(Diethylene glycol,DEG)致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EG(18.7ml/kg,ig)造成小鼠肝脏损伤模型。大黄醇提物0.8及0.4g/kg、大黄水提物0.8及0.4g/kg和泽泻醇提物3.6及1.8g/kg连... 目的:考察大黄和泽泻提取物对二甘醇(Diethylene glycol,DEG)致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EG(18.7ml/kg,ig)造成小鼠肝脏损伤模型。大黄醇提物0.8及0.4g/kg、大黄水提物0.8及0.4g/kg和泽泻醇提物3.6及1.8g/kg连续灌胃给药4d,第5dDEG染毒造模后1h,再分别灌胃给药1次,染毒24h后观察小鼠中毒表现;测定血清中丙氨酸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lirubin,TBIL)水平;取肝脏制备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 de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Glutathion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含量(Malondialdehyde,MDA)变化。结果:小鼠二甘醇染毒后,出现明显中毒表现,肝脏体重比增加,血清中ALT、AST和TBIL水平显著升高,肝组织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大黄醇提物、大黄水提物和泽泻醇提取物给药组小鼠中毒表现明显减轻,肝脏体重比减少,血清中ALT、AST和TBIL水平明显降低,肝组织SOD和GSH-PX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结论:大黄和泽泻提取物对DEG所致的小鼠急性肝脏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作用与其改善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及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甘醇 肝脏损伤 大黄 泽泻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甘醇对大鼠肾脏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深银 周远大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观察二甘醇(DEG)致肾脏损伤的作用特点,并探讨其毒性作用靶细胞。方法采用离体肾脏灌流技术,分别用含0.3%,1.0%和3.0%DEG的灌流液灌流大鼠离体肾脏90min,监测肾脏灌流压力和尿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尿蛋白含量、肾组织内丙二醛(MDA... 目的观察二甘醇(DEG)致肾脏损伤的作用特点,并探讨其毒性作用靶细胞。方法采用离体肾脏灌流技术,分别用含0.3%,1.0%和3.0%DEG的灌流液灌流大鼠离体肾脏90min,监测肾脏灌流压力和尿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尿蛋白含量、肾组织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活性。体外传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和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HK-2),观察DEG0.1~1.0mmol.L-1暴露2~24h后,细胞形态、存活率及乳酸脱氢酶(LDH)漏出变化。结果DEG增加离体灌流大鼠肾脏的灌流压力、尿量和尿蛋白含量,但对肾小球滤过率影响不明显;使灌流肾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DEG使EA.hy926细胞和HK-2细胞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LDH漏出明显增加,细胞形态明显改变。损伤具有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DEG能导致肾脏明显损伤,毒性作用靶细胞可能为肾脏的血管内皮细胞和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作用与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甘醇 肾脏/损伤 内皮细胞 肾小管 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活性黄皮酰胺类化合物体外对黄曲霉毒素B_1损伤大鼠肝细胞非程序性DNA合成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宇群 刘耕陶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3-398,共6页
目的研究9种光学活性黄皮酰胺类化合物体外对黄曲霉毒素B1(AFB1)引起大鼠肝细胞非程序性DNA合成(UDS)损伤和谷丙转氨酶(GPT)释放的保护作用有无差异。方法用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将分离的大鼠肝细胞与羟基脲(终浓度10 mmol.L-1... 目的研究9种光学活性黄皮酰胺类化合物体外对黄曲霉毒素B1(AFB1)引起大鼠肝细胞非程序性DNA合成(UDS)损伤和谷丙转氨酶(GPT)释放的保护作用有无差异。方法用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将分离的大鼠肝细胞与羟基脲(终浓度10 mmol.L-1)和所试化合物于37℃5%CO2培养1 h,再加入AFB1(终浓度0.1μmol.L-1)和[3H]TdR,测定UDS合成和GPT释放的量。结果所试9种光学活性黄皮酰胺类化合物在0.1 mol.L-1浓度时,右旋(+)黄皮酰胺、左旋(-)新黄皮酰胺、消旋(±)新黄皮酰胺、(-)表新黄皮酰胺和(±)表新黄皮酰胺对AFB1引起的大鼠肝细胞UDS损伤有显著的阻抑作用;而(-)黄皮酰胺、(+)新黄皮酰胺和(±)新黄皮酰胺、(-)表新黄皮酰胺和(±)表新黄皮酰胺则能显著抑制AFB1引起的大鼠肝细胞GPT的释放。(±)黄皮酰胺和右旋表新黄皮酰胺二者则对UDS损伤和GPT释放均无影响。结论黄皮酰胺类化合物对上述的AFB1引起大鼠肝细胞非程序性UDS合成的损伤和GPT释放的不同作用与其立体结构的不同有关系,5S6R构型有利于保护AFB1引起的大鼠肝细胞UDS损伤,而5R6S构型则利于保护AFB1引起的大鼠肝细胞GPT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酰胺 肝细胞 黄曲霉毒素B1 非程序性DNA合成 谷丙转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AF受体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珊瑛 欧阳雪宇 王文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5-587,共3页
目的 建立简便、快速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AF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法 ,考察巨噬细胞表面PAF受体的特性。方法 以♂C5 7BL/ 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受体材料 ,[3 H] PAF为标记配基 ,非膜过滤法进行结合放射配基分离 ,液闪计数测定。结果 ... 目的 建立简便、快速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AF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法 ,考察巨噬细胞表面PAF受体的特性。方法 以♂C5 7BL/ 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受体材料 ,[3 H] PAF为标记配基 ,非膜过滤法进行结合放射配基分离 ,液闪计数测定。结果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AF受体结合符合简单单位点受体结合模型 ,Scatchard分析求出的PAF受体结合参数Bmax=10 0 2fmol·1× 10 6cells-1,KD=3 2nmol·L-1。 [3 H] PAF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AF受体的结合呈现单一、饱和特点 ,并可被特异性PAF受体拮抗剂BN5 2 0 2 1竞争性抑制。结论 利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贴壁特性 ,采用非滤过法处理细胞 ,能够在保持受体生理学活性的状态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PAF受体 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方法 小鼠腹腔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尿中避孕药炔诺酮代谢物的GC-MS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霁 刘春胜 周同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84-186,共3页
本文用GC-MS方法分析炔诺酮及其在人尿中的代谢产物,从收集的服药后5h的尿样中检出并鉴定了炔诺酮的2个主要代谢物Met 1和Met 2,同时还发现2个浓度较低的次要代谢物Met3和Met 4,与诺龙的代谢情况不同,容易区别。
关键词 炔诺酮 诺龙 代谢物 GC-MS分析 人尿 避孕药 药物分析 药物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5月龄S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行为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天友 王秋萍 +3 位作者 李泽卿 左萍萍 吴昆旻 汤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424-425,共2页
目的 :了解正常 5月龄S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行为的变化规律。 方法 :对 1 0只雄性 5月龄SD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训练。 结果 :随训练次数增加 ,5月龄SD大鼠寻找平台的平均潜伏期和运动路程逐渐减小且趋于平稳 ;运动速度无明显变化 ;大... 目的 :了解正常 5月龄S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行为的变化规律。 方法 :对 1 0只雄性 5月龄SD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训练。 结果 :随训练次数增加 ,5月龄SD大鼠寻找平台的平均潜伏期和运动路程逐渐减小且趋于平稳 ;运动速度无明显变化 ;大鼠寻找平台的策略 ,由边缘式和随机式逐渐转变为趋向式和直线式。 结论 :检测大鼠的陈述性记忆采用Morris水迷宫是比较恰当的 ;取 1 2 0s为 5月龄SD大鼠的最大潜伏期较合理 ;训练 4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学习记忆 MORRIS水迷宫 行为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