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阶段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姜生玲 张金川 +1 位作者 李博 朱亮亮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2-646,共5页
为寻求现阶段我国页岩气资源评价合适、准确且易行的方法,文中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阐述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原理、使用范围及其关键参数获取,分析了每种方法现阶段在我国进行页岩气资源评价时,... 为寻求现阶段我国页岩气资源评价合适、准确且易行的方法,文中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阐述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原理、使用范围及其关键参数获取,分析了每种方法现阶段在我国进行页岩气资源评价时,因勘探程度、资料条件、地质条件各异而存在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如动态法、静态法中的地质类比法、成因法、体积法和综合分析法)。认为基于体积法改进的条件概率体积法是现阶段我国进行页岩气资源评价易行且有效的方法,但仍需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层系页岩气的发育背景、富集机理等特征有针对性地改造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资源评价 评价方法 条件概率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低勘探程度区构造解释及页岩气保存条件——以来凤咸丰区块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洪克岩 李博 +2 位作者 姜生玲 胡晓兰 朱亮亮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9-782,804,共5页
来凤咸丰区块地处四川盆地东缘,紧邻川东高陡褶皱带,山地地貌,地表和地下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在研究了区域构造特征及邻区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文中主要以来凤咸丰区块采集和处理的11条二维地震剖面资料及1口资料井为研究对象,运用地质、地... 来凤咸丰区块地处四川盆地东缘,紧邻川东高陡褶皱带,山地地貌,地表和地下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在研究了区域构造特征及邻区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文中主要以来凤咸丰区块采集和处理的11条二维地震剖面资料及1口资料井为研究对象,运用地质、地震及井震联合的研究手段,准确标定页岩气层底界面,确定2套重点目的层地震反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Tε_(1n)波组反射特征能量强、频率低、连续性好,一般有2~4个强相位,可解释追踪多相位中较强的相位;下志留统五峰—龙马溪组TS_1l频率低,双强相位,分布稳定,可进行全区追踪。同时,确定了2套目的层的底界埋深与厚度、区域展布特征、构造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了页岩气保存条件,优选了有利构造位置,为下步页岩气勘探部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构造解释 保存条件 五峰-龙马溪组 来凤咸丰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峰地区中上二叠统海相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以HD1井为例
3
作者 姜生玲 彭传圣 +4 位作者 周庆华 张立原 胡晓兰 洪克岩 朱亮亮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0,共10页
以鹤峰地区参数井HD1井为例,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全岩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温吸附以及现场解吸等实验分析,对湘鄂西褶冲带鹤峰地区中上二叠统孤峰组—大隆组海相页岩的非均质性展开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中上二叠统孤... 以鹤峰地区参数井HD1井为例,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全岩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温吸附以及现场解吸等实验分析,对湘鄂西褶冲带鹤峰地区中上二叠统孤峰组—大隆组海相页岩的非均质性展开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中上二叠统孤峰组—大隆组海相页岩主要发育硅质、混合质、钙质和黏土质4类页岩岩相。受岩石相控制,不同岩相的宏观构造裂缝线密度差异较大,且发育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微观孔缝结构。位于孤峰组和大隆组下部的硅质页岩相有机碳含量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渗透率参数指标极差、突进系数和变异系数显示大隆组混合质页岩相和钙质页岩相的层内非均质性较弱,硅质页岩相的层内非均质性强;下窑组和孤峰组不同类型岩相均表现出较强的层内非均质性特征。孤峰组—大隆组页岩生气能力和储集能力的非均质性致使不同类型岩相含气性亦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总体上,有机碳含量高,脆性矿物、宏观裂缝、微观有机孔及矿物内部微裂隙较发育,储集物性好、解吸气含量高的层段均位于孤峰组和大隆组下部的硅质页岩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页岩 岩石相 非均质性 HD1井 中上二叠统 鹤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聚集条件及含气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4
作者 姜生玲 毛曼 +4 位作者 洪克岩 胡晓兰 朱亮亮 王珊珊 王茜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82,共8页
以钻井、野外露头测量、实验测试数据为资料依据,通过对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有机碳含量、热演化程度、矿物含量、储集特征等的分析,认为牛蹄塘组页岩全区分布,富有机质页岩发育于牛蹄塘组中下部,分布稳定,厚度介于40~150m之... 以钻井、野外露头测量、实验测试数据为资料依据,通过对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有机碳含量、热演化程度、矿物含量、储集特征等的分析,认为牛蹄塘组页岩全区分布,富有机质页岩发育于牛蹄塘组中下部,分布稳定,厚度介于40~150m之间;有机碳含量高,介于2.0%~14.64%之间;热演化程度高,主体大于2.0%以上,综合评价页岩品质好。等温吸附实验表明,牛蹄塘组页岩具有较强的天然气吸附能力。现场解吸实验表明,牛蹄塘组含气量整体偏低且氮气含量高。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和大型通天断层的发育是影响牛蹄塘组页岩含气性的主要因素,过高的热演化程度对含气性亦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地区 鄂西地区 寒武纪 牛蹄塘组 页岩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凤咸丰区块LD2井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发育特征及含气性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姜生玲 李博 +3 位作者 彭传圣 胡晓兰 洪克岩 朱亮亮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3-210,共8页
来凤咸丰区块位于湘鄂西褶冲带。页岩气参数井LD2井的钻探揭示了来凤咸丰区块两河口向斜翼部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发育特征和含气性特点,通过有机地球化学、X衍射全岩矿物、扫描电镜以及现场解析等实验方法手段,明确了LD2井五峰-龙马溪组... 来凤咸丰区块位于湘鄂西褶冲带。页岩气参数井LD2井的钻探揭示了来凤咸丰区块两河口向斜翼部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发育特征和含气性特点,通过有机地球化学、X衍射全岩矿物、扫描电镜以及现场解析等实验方法手段,明确了LD2井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有机碳含量较高(TOC:0.42%~3.20%)、热演化程度适中(Ro:1.47%~2.63%)、矿物成分以碎屑岩脆性矿物为主(石英+长石:37.4%~65.3%)、特低孔特低渗的特征。通过与位于两河口向斜轴部的LD1井对比研究,认为两口井页岩品质大致相当,但LD2井含气量明显偏低,最大含气量仅0.72m^3/t,分析认为LD2井在新滩组钻遇断层,且龙马溪组顶界距离断层的横向距离不足20m,保存条件被破坏是导致LD2井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含气量偏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凤咸丰区块 LD2井 五峰-龙马溪组 含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聚集条件及资源潜力 被引量:7
6
作者 姜生玲 汪生秀 +2 位作者 洪克岩 朱亮亮 胡晓兰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8,共8页
为了系统研究渝东北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聚集条件,利用野外露头观测、实验测试分析、概率统计等多种方法,分别对2套页岩的分布、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集条件及含气性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 为了系统研究渝东北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聚集条件,利用野外露头观测、实验测试分析、概率统计等多种方法,分别对2套页岩的分布、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集条件及含气性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2套页岩均具有有机碳(TOC)含量高、成熟度高、厚度适中、有机质类型以腐泥型干酪根为主、含气量较高的特征;2套页岩均夹有薄层粉砂岩、细砂岩,富含石英、长石等碎屑组分,易于破裂形成裂缝、微裂缝,为页岩气的聚集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及储集空间;2套页岩均对甲烷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现场解析平均含气质量体积分别为1.07 m^3/t和2.30 m^3/t。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2套页岩有利区分布面积,采用条件概率体积法对其资源潜力分别进行了评价,得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量分别为0.42万亿m^3和0.38万亿m^3,均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城口地区的明中—厚坪一带和巫溪地区的咸水—文峰—大同一带均可作为渝东北地区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聚集条件 资源潜力 古生界 渝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页岩非均质性研究--以Ld1井龙马溪组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鹏 黄宇琪 +3 位作者 张金川 李博 刘洪洋 杨军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68-1577,共10页
页岩非均质性直接决定了页岩的储层可改造性和含气量,是页岩气勘探开发基础研究的内容之一。以湘鄂西Ld1井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在矿物岩石、显微薄片、地球化学和低温N2吸附-脱附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的非均质性... 页岩非均质性直接决定了页岩的储层可改造性和含气量,是页岩气勘探开发基础研究的内容之一。以湘鄂西Ld1井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在矿物岩石、显微薄片、地球化学和低温N2吸附-脱附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的非均质性。研究发现Ld1井龙马溪组页岩主要发育硅质页岩、混合质页岩和黏土质页岩三大类,三大类页岩在有机质的赋存状态、有机质含量、矿物组成、显微结构和构造、脆性以及微观孔隙类型等方面具有较强非均质性,沉积作用、后期成岩作用和陆源输入是影响页岩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硅质页岩具有有机碳含量高、脆性和孔渗条件好等成藏条件,是后期重点勘探开发层段,但通过FHH分形维数定量研究发现,硅质页岩段孔喉细小且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且联通性差,需要进行有效的储层改造才能够适应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岩相 有机质赋存 非均质性 孔隙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HY1井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可压性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姜生玲 周庆华 +4 位作者 蒋礼宏 姬安召 杨日丽 朱秀兰 李彦举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24-1032,共9页
为系统深入研究湘西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可压裂性,以HY1井为依托,通过密集取心采样、实验测试分析、测井综合解释等多种方法手段,系统分析了牛蹄塘组页岩储层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集物性、裂缝发育特征、脆性矿物组成、岩石... 为系统深入研究湘西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可压裂性,以HY1井为依托,通过密集取心采样、实验测试分析、测井综合解释等多种方法手段,系统分析了牛蹄塘组页岩储层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集物性、裂缝发育特征、脆性矿物组成、岩石力学性质,进而探讨了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可压裂性。结果表明:HY1井牛蹄塘组有机碳含量高(0.25%~13.3%),富有机质页岩发育于牛蹄塘组下部,厚约65 m;富有机质页岩段构造缝密度低(0.27~1.21条/m),页理缝发育;矿物脆性指数高(17.7%~86.4%)、静态杨氏模量大(37~62 GPa)、静态泊松比较低(0.14~.0.26)、两相水平压力差异系数较大(0.21~0.54)。总体上,牛蹄塘组页岩脆性好,岩石强度大,有利于压裂改造,但大量页理缝的存在增加了裂缝复杂度的同时,对压裂缝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且两相水平压力差较大,易形成双翼缝。因此,压裂设计时要综合考虑页理缝可能造成的漏失和对裂缝高度及长度延伸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北 HY1井 牛蹄塘组 页岩储层 可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