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潜质页岩形成和分布 被引量:36
1
作者 张金川 杨超 +3 位作者 陈前 赵倩茹 尉鹏飞 姜生玲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86,共13页
我国页岩盆地发育的大地构造背景复杂,板块规模偏小且地质活动性较强,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且在中、新生代以来受外缘板块环境影响较大,表现为南海北陆、南早北晚、南升北降等重大差异,在东西方向上,也由于塔里木与华北板块之间的演变差异... 我国页岩盆地发育的大地构造背景复杂,板块规模偏小且地质活动性较强,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且在中、新生代以来受外缘板块环境影响较大,表现为南海北陆、南早北晚、南升北降等重大差异,在东西方向上,也由于塔里木与华北板块之间的演变差异而出现较大区别。中国页岩的分布主要受控于板块特点及构造、沉积之间的相互匹配,板块及其相互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了不同时代沉降-沉积中心的迁移变化。塔里木、华北、华南三个板块均发生了四次沉降-沉积中心的转移,但总体上表现为早古生代海相时期的由东向西转移、晚古生代海陆交互相时期的背离板块汇聚中心式转移、中生代陆相和海陆交互相时期的由东向西转移、新生代陆相时期的由西向东转移。潜质页岩及页岩气主要发育在中部地区,具有时代交替、南海北陆、东西分异、时空变迁等特点。南方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原始地质条件优越,但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且后期改造强,页岩气的有利区分布既受控于构造与沉积条件,也更决定于构造与沉积两者的相互匹配;晚古生代为主的海陆交互相页岩分布范围广、累积厚度大,常与砂岩、煤系及灰岩频繁互层,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为适中,是我国页岩气进一步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层系。北方以中新生代陆相为代表的页岩分布受控于盆地结构,是我国页岩油发育的主体区域。针对各套潜质页岩特点,页岩气勘探宜分别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沉积 中心转移 潜质页岩 分布规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阶段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姜生玲 张金川 +1 位作者 李博 朱亮亮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2-646,共5页
为寻求现阶段我国页岩气资源评价合适、准确且易行的方法,文中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阐述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原理、使用范围及其关键参数获取,分析了每种方法现阶段在我国进行页岩气资源评价时,... 为寻求现阶段我国页岩气资源评价合适、准确且易行的方法,文中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阐述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原理、使用范围及其关键参数获取,分析了每种方法现阶段在我国进行页岩气资源评价时,因勘探程度、资料条件、地质条件各异而存在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如动态法、静态法中的地质类比法、成因法、体积法和综合分析法)。认为基于体积法改进的条件概率体积法是现阶段我国进行页岩气资源评价易行且有效的方法,但仍需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层系页岩气的发育背景、富集机理等特征有针对性地改造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资源评价 评价方法 条件概率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盆外复杂构造区页岩气井评价与认识——以湖北来凤咸丰区块来页1井为例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博 魏国庆 +3 位作者 洪克岩 彭传圣 胡晓兰 朱亮亮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9-35,共7页
为了在中国南方四川盆地以外复杂构造区确定页岩储层的核心评价参数,准确把握页岩气"甜点"目标,以湖北来凤咸丰区块来页1井为例,利用钻井、二维地震及实验室分析测试数据等资料,对该区块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 为了在中国南方四川盆地以外复杂构造区确定页岩储层的核心评价参数,准确把握页岩气"甜点"目标,以湖北来凤咸丰区块来页1井为例,利用钻井、二维地震及实验室分析测试数据等资料,对该区块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的形成条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具有厚度较大、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较高、储集物性及含气性较好、可压性良好和保存条件良好等优点,为该区页岩气的生成和富集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进而建立了适合南方复杂构造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的主要评价指标体系,归纳了获得商业发现的5项核心评价指标:(1)优质页岩厚度大于20 m;(2)有机碳含量超过2.0%;(3)脆性矿物含量介于40%~70%;(4)页岩含气量大于2 m^3/t且甲烷含量超过90%;(5)距离通天断裂及目的层剥蚀线超过3 km。结论认为:该区块志留系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满足上述评价标准,具有进一步开展工作的潜力;同时,五峰组—龙马溪组埋藏较浅,不属于超压体系,也对后期的规模开发和稳产提出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复杂构造区 湖北来页1井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 页岩气 评价指标 保存条件 含气性 T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峰地区中上二叠统海相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以HD1井为例
4
作者 姜生玲 彭传圣 +4 位作者 周庆华 张立原 胡晓兰 洪克岩 朱亮亮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0,共10页
以鹤峰地区参数井HD1井为例,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全岩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温吸附以及现场解吸等实验分析,对湘鄂西褶冲带鹤峰地区中上二叠统孤峰组—大隆组海相页岩的非均质性展开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中上二叠统孤... 以鹤峰地区参数井HD1井为例,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全岩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温吸附以及现场解吸等实验分析,对湘鄂西褶冲带鹤峰地区中上二叠统孤峰组—大隆组海相页岩的非均质性展开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中上二叠统孤峰组—大隆组海相页岩主要发育硅质、混合质、钙质和黏土质4类页岩岩相。受岩石相控制,不同岩相的宏观构造裂缝线密度差异较大,且发育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微观孔缝结构。位于孤峰组和大隆组下部的硅质页岩相有机碳含量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渗透率参数指标极差、突进系数和变异系数显示大隆组混合质页岩相和钙质页岩相的层内非均质性较弱,硅质页岩相的层内非均质性强;下窑组和孤峰组不同类型岩相均表现出较强的层内非均质性特征。孤峰组—大隆组页岩生气能力和储集能力的非均质性致使不同类型岩相含气性亦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总体上,有机碳含量高,脆性矿物、宏观裂缝、微观有机孔及矿物内部微裂隙较发育,储集物性好、解吸气含量高的层段均位于孤峰组和大隆组下部的硅质页岩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页岩 岩石相 非均质性 HD1井 中上二叠统 鹤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永顺区块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前景及选区评价 被引量:11
5
作者 董清源 田建华 +3 位作者 冉琦 邓模 许江桥 陈勇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69,共9页
永顺区块位于中上扬子地台牛蹄塘组页岩气富集区,整体勘探程度较低,页岩气勘探前景不明。利用露头、岩心、测试和地震等资料,分析研究区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前景,以页岩气富集理论为指导,结合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地质评价—地球物理联合... 永顺区块位于中上扬子地台牛蹄塘组页岩气富集区,整体勘探程度较低,页岩气勘探前景不明。利用露头、岩心、测试和地震等资料,分析研究区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前景,以页岩气富集理论为指导,结合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地质评价—地球物理联合预测技术,评价有利勘探区块。结果表明:永顺区块牛蹄塘组具有优越的烃源供给条件,厚度大,分布广,燕山期是其主要的聚集及成藏期;页岩储层低孔低渗特征明显,储集类型多样,脆性矿物丰富,有利于页岩气储集及压裂改造;研究区构造样式相对简单,断裂、盖层发育分区性明显,关键构造事件控制源盖动态匹配。残留向斜斜坡是研究区有利的勘探目标,Ⅰ类有利区面积为102.1km^2,Ⅱ类有利区面积为88.2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顺区块 页岩气 牛蹄塘组 地质特征 勘探前景 选区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地区安页1井下志留统松坎组天然气成因 被引量:8
6
作者 张金川 雷怀玉 +4 位作者 张福 李龙 刘子驿 刘飏 张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9-428,共10页
黔北安页1井是四川盆地外围获得重大油气突破的页岩气井,该井下志留统松坎组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潜力。为了对该区出气地层(松坎组)天然气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将该区下志留统松坎组与下志留统石牛栏组以示区分,并对松坎组展开了地球... 黔北安页1井是四川盆地外围获得重大油气突破的页岩气井,该井下志留统松坎组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潜力。为了对该区出气地层(松坎组)天然气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将该区下志留统松坎组与下志留统石牛栏组以示区分,并对松坎组展开了地球化学、气体组分和气体同位素等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区松坎组特殊岩性组合条件下的TOC均值为0.16%,Ro分布在2.75%~2.92%,均值为2.95%,干酪根类型以Ⅱ1型为主;松坎组气体烃类组分主要以甲烷为主(96%以上),含少量的乙烷、丙烷及其它烃类气体。研究区松坎组天然气干燥系数明显小于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干燥系数,同时研究区新滩组的CO_(2)含量明显高于上覆松坎组和下伏五峰-龙马溪组的CO_(2)含量。松坎组气体同位素δ^(13)C_(1)值在-33.2‰^-33.9‰,均值为-33.5‰;δ^(13)C_(2)值在-36.5‰^-37.0‰,均值为-36.8‰;δD_(CH4)值在-145.8‰^-156.6‰,均值为-150.0‰;该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在-32.9‰^-32.6‰,均值为-32.75‰。结合CO_(2)示踪天然气运移理论、天然气干燥系数以及气源对比特征,说明安页1井松坎组地层中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本层泥页岩热裂解生成的页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干燥系数 CO_(2)示踪天然气运移 气源对比 安页1井 页岩气 松坎组 黔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聚集条件及含气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7
作者 姜生玲 毛曼 +4 位作者 洪克岩 胡晓兰 朱亮亮 王珊珊 王茜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82,共8页
以钻井、野外露头测量、实验测试数据为资料依据,通过对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有机碳含量、热演化程度、矿物含量、储集特征等的分析,认为牛蹄塘组页岩全区分布,富有机质页岩发育于牛蹄塘组中下部,分布稳定,厚度介于40~150m之... 以钻井、野外露头测量、实验测试数据为资料依据,通过对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有机碳含量、热演化程度、矿物含量、储集特征等的分析,认为牛蹄塘组页岩全区分布,富有机质页岩发育于牛蹄塘组中下部,分布稳定,厚度介于40~150m之间;有机碳含量高,介于2.0%~14.64%之间;热演化程度高,主体大于2.0%以上,综合评价页岩品质好。等温吸附实验表明,牛蹄塘组页岩具有较强的天然气吸附能力。现场解吸实验表明,牛蹄塘组含气量整体偏低且氮气含量高。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和大型通天断层的发育是影响牛蹄塘组页岩含气性的主要因素,过高的热演化程度对含气性亦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地区 鄂西地区 寒武纪 牛蹄塘组 页岩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凤咸丰区块LD2井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发育特征及含气性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姜生玲 李博 +3 位作者 彭传圣 胡晓兰 洪克岩 朱亮亮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3-210,共8页
来凤咸丰区块位于湘鄂西褶冲带。页岩气参数井LD2井的钻探揭示了来凤咸丰区块两河口向斜翼部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发育特征和含气性特点,通过有机地球化学、X衍射全岩矿物、扫描电镜以及现场解析等实验方法手段,明确了LD2井五峰-龙马溪组... 来凤咸丰区块位于湘鄂西褶冲带。页岩气参数井LD2井的钻探揭示了来凤咸丰区块两河口向斜翼部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发育特征和含气性特点,通过有机地球化学、X衍射全岩矿物、扫描电镜以及现场解析等实验方法手段,明确了LD2井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有机碳含量较高(TOC:0.42%~3.20%)、热演化程度适中(Ro:1.47%~2.63%)、矿物成分以碎屑岩脆性矿物为主(石英+长石:37.4%~65.3%)、特低孔特低渗的特征。通过与位于两河口向斜轴部的LD1井对比研究,认为两口井页岩品质大致相当,但LD2井含气量明显偏低,最大含气量仅0.72m^3/t,分析认为LD2井在新滩组钻遇断层,且龙马溪组顶界距离断层的横向距离不足20m,保存条件被破坏是导致LD2井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含气量偏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凤咸丰区块 LD2井 五峰-龙马溪组 含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聚集条件及资源潜力 被引量:7
9
作者 姜生玲 汪生秀 +2 位作者 洪克岩 朱亮亮 胡晓兰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8,共8页
为了系统研究渝东北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聚集条件,利用野外露头观测、实验测试分析、概率统计等多种方法,分别对2套页岩的分布、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集条件及含气性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 为了系统研究渝东北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聚集条件,利用野外露头观测、实验测试分析、概率统计等多种方法,分别对2套页岩的分布、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集条件及含气性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2套页岩均具有有机碳(TOC)含量高、成熟度高、厚度适中、有机质类型以腐泥型干酪根为主、含气量较高的特征;2套页岩均夹有薄层粉砂岩、细砂岩,富含石英、长石等碎屑组分,易于破裂形成裂缝、微裂缝,为页岩气的聚集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及储集空间;2套页岩均对甲烷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现场解析平均含气质量体积分别为1.07 m^3/t和2.30 m^3/t。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2套页岩有利区分布面积,采用条件概率体积法对其资源潜力分别进行了评价,得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量分别为0.42万亿m^3和0.38万亿m^3,均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城口地区的明中—厚坪一带和巫溪地区的咸水—文峰—大同一带均可作为渝东北地区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聚集条件 资源潜力 古生界 渝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低勘探程度区构造解释及页岩气保存条件——以来凤咸丰区块为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洪克岩 李博 +2 位作者 姜生玲 胡晓兰 朱亮亮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9-782,804,共5页
来凤咸丰区块地处四川盆地东缘,紧邻川东高陡褶皱带,山地地貌,地表和地下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在研究了区域构造特征及邻区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文中主要以来凤咸丰区块采集和处理的11条二维地震剖面资料及1口资料井为研究对象,运用地质、地... 来凤咸丰区块地处四川盆地东缘,紧邻川东高陡褶皱带,山地地貌,地表和地下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在研究了区域构造特征及邻区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文中主要以来凤咸丰区块采集和处理的11条二维地震剖面资料及1口资料井为研究对象,运用地质、地震及井震联合的研究手段,准确标定页岩气层底界面,确定2套重点目的层地震反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Tε_(1n)波组反射特征能量强、频率低、连续性好,一般有2~4个强相位,可解释追踪多相位中较强的相位;下志留统五峰—龙马溪组TS_1l频率低,双强相位,分布稳定,可进行全区追踪。同时,确定了2套目的层的底界埋深与厚度、区域展布特征、构造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了页岩气保存条件,优选了有利构造位置,为下步页岩气勘探部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构造解释 保存条件 五峰-龙马溪组 来凤咸丰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页岩非均质性研究--以Ld1井龙马溪组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鹏 黄宇琪 +3 位作者 张金川 李博 刘洪洋 杨军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68-1577,共10页
页岩非均质性直接决定了页岩的储层可改造性和含气量,是页岩气勘探开发基础研究的内容之一。以湘鄂西Ld1井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在矿物岩石、显微薄片、地球化学和低温N2吸附-脱附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的非均质性... 页岩非均质性直接决定了页岩的储层可改造性和含气量,是页岩气勘探开发基础研究的内容之一。以湘鄂西Ld1井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在矿物岩石、显微薄片、地球化学和低温N2吸附-脱附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的非均质性。研究发现Ld1井龙马溪组页岩主要发育硅质页岩、混合质页岩和黏土质页岩三大类,三大类页岩在有机质的赋存状态、有机质含量、矿物组成、显微结构和构造、脆性以及微观孔隙类型等方面具有较强非均质性,沉积作用、后期成岩作用和陆源输入是影响页岩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硅质页岩具有有机碳含量高、脆性和孔渗条件好等成藏条件,是后期重点勘探开发层段,但通过FHH分形维数定量研究发现,硅质页岩段孔喉细小且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且联通性差,需要进行有效的储层改造才能够适应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岩相 有机质赋存 非均质性 孔隙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马拉雅前渊和孟加拉湾盆地形成演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茜 辛仁臣 +1 位作者 董瑞杰 樊啸天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8年第11期10-19,共10页
通过区域地质、地球物理、板块重建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综合研究,揭示了喜马拉雅前渊和孟加拉湾盆地形成演化及动力学背景。喜马拉雅前渊与孟加拉湾盆地被西隆(Shillong)高原分隔。喜马拉雅前渊位于西隆高原北侧,主要以拉萨地块前白垩系为... 通过区域地质、地球物理、板块重建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综合研究,揭示了喜马拉雅前渊和孟加拉湾盆地形成演化及动力学背景。喜马拉雅前渊与孟加拉湾盆地被西隆(Shillong)高原分隔。喜马拉雅前渊位于西隆高原北侧,主要以拉萨地块前白垩系为基底,晚白垩世—早始新世为新特提斯洋向洋内岛弧、拉萨板块俯冲形成的弧前和弧后盆地;中始新世—中新世早期,新特提斯洋逐渐俯冲消亡,印度板块与拉萨地块的陆陆碰撞逐渐加剧,形成前陆盆地;中新世中期以来,随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陆陆碰撞的加剧,喜马拉雅前陆盆地隆升、剥蚀,只保留了前陆盆地的前渊。孟加拉湾(Bengal)盆地位于西隆高原南侧,其西北部以印度板块的前寒武系为基底,石炭—二叠纪为裂谷盆地,三叠纪为剥蚀区,侏罗纪—早白垩世以火山作用为主,晚白垩世—早始新世为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中始新世以来随着印度板块向拉萨板块俯冲加剧,印度洋板块向缅甸大陆俯冲,孟加拉湾盆地演化为陆缘碎屑供应逐渐增强的残留洋盆。孟加拉湾东南部的基底为前古近系洋壳,始新世以来形成巨厚的残留洋盆充填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前渊 孟加拉湾盆地 弧后盆地 前陆盆地 残留洋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递减分析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宝益 刘斌彦 +3 位作者 刘同敬 张羽 颜春惺 张林立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510-513,518,共5页
近年来,随着致密气藏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不同的致密气藏递减分析方法应运而生,但由于致密气藏特殊的储层特征及现场施工特点,并不是每一种递减分析方法都适用于所有的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的产能预测,合理地选择递减分析方法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致密气藏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不同的致密气藏递减分析方法应运而生,但由于致密气藏特殊的储层特征及现场施工特点,并不是每一种递减分析方法都适用于所有的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的产能预测,合理地选择递减分析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在调研国内外致密气藏递减分析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加拿大蒙特尼致密气井实例,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致密气藏产能分析的三种主流方法,包括Arps法、时间相关的双指数递减法和Duong法。对比分析表明,Arps法分析致密气藏递减曲线递减率大于1,预测结果偏差较大;时间相关的双指数递减法虽然考虑了流体和岩石物性的变化,但后期拟合效果变差,而Duong方法明确了裂缝控制流动阶段,使得预测结果更加准确。该结论为致密气藏开发选择合理的递减分析方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产能评价 递减分析 方法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构造复杂区页岩气井含气性及可压性评价——以湖北鹤峰区块HY1井为例 被引量:14
14
作者 洪克岩 朱亮亮 +3 位作者 程晓艳 姜生玲 谢伍平 佟恺林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1-725,共5页
为了在湘鄂西复杂构造区确定页岩储层的可压性核心评价参数,以湖北鹤峰区块HY1井为例,利用地震、钻井、录井、测井、现场解析及实验室分析测试数据等资料,以中上二叠统页岩沉积相、岩石相分析为基础,以岩石相控制下的储层特征、页岩品... 为了在湘鄂西复杂构造区确定页岩储层的可压性核心评价参数,以湖北鹤峰区块HY1井为例,利用地震、钻井、录井、测井、现场解析及实验室分析测试数据等资料,以中上二叠统页岩沉积相、岩石相分析为基础,以岩石相控制下的储层特征、页岩品质分析为手段,进行页岩气含气性评价,优选有利层段再作可压性评价。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湘鄂西构造复杂区内中上二叠统页岩可压性的主要评价指标:脆性矿物体积分数为50%~70%;钻井附近无大断裂或大型裂缝发育较弱;泊松比在0.20~0.25;水平应力差异系数在0.13~0.20。通过深入分析,认为该区中上二叠统页岩基本满足上述评价标准。同时,该套页岩应力差异系数较大,压裂改造工艺技术要求高,对后期的产能建设提出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气性 可压性 保存条件 评价指标 构造复杂区 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礁地震地质综合识别技术——以ZJ坳陷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邢占涛 韩建光 +1 位作者 何文刚 任玉秀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生物礁因具高孔隙度、高渗透率且富含大量的油气资源而得到广泛关注。生物礁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与火成岩体、火山锥、砂体、古潜山、泥底辟及岩丘等地质体极为相似,构造解释和识别相对困难。为此,以ZJ坳陷区生物礁为例进行地震地质... 生物礁因具高孔隙度、高渗透率且富含大量的油气资源而得到广泛关注。生物礁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与火成岩体、火山锥、砂体、古潜山、泥底辟及岩丘等地质体极为相似,构造解释和识别相对困难。为此,以ZJ坳陷区生物礁为例进行地震地质综合识别研究,通过宏观地震相、地震属性、地震反演及沉积相等综合分析,正确地识别出了古隆起生物礁、台地边缘生物礁和斜坡—盆地中孤立礁等3种类型生物礁,同时利用生物礁相模式对单个礁体进行解剖,准确识别礁体边界,共划分出7个生物礁有利区,解决了该区无井区生物礁识别问题,从而为勘探甜点区优选提供有利依据,大大提高了钻探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质解释 生物礁 振幅强度 瞬时相位 速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永善-大关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聚集条件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生玲 周庆华 +4 位作者 彭传圣 李彦举 杨日丽 朱秀兰 巢皓文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82-1190,共9页
为深入探讨永善-大关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聚集条件、有利区分布和资源潜力,从页岩空间展布、有机地化特征、储层特征、含气性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五峰-龙马溪组泥页岩发育于海相浅水-深水陆棚沉积环境,具有埋深适中(1... 为深入探讨永善-大关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聚集条件、有利区分布和资源潜力,从页岩空间展布、有机地化特征、储层特征、含气性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五峰-龙马溪组泥页岩发育于海相浅水-深水陆棚沉积环境,具有埋深适中(1000~3000 m)、厚度大(40~120 m)、有机碳含量适中(1.0%~3.0%)、热演化程度高(>2.5%)的特征,页岩储层主要以脆性矿物为主(石英+长石+碳酸盐岩类矿物占35.8%~92.0%),微米-纳米级孔缝发育,具备页岩气生成所需的物质基础和储集空间;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平均最大吸附气量2.12 m^(3)/t)和较高的含气量(现场解析气量0.5~3.38 m^(3)/t);以此为基础,采用多因素叠合法优选了页岩气发育有利区,分布在高桥-新场-天宁寺-木杆向斜所围区域,面积480.58 km^(2),并采用条件概率体积法初步评价了有利区页岩气资源量为1256.4×10^(8) m^(3),具有一定的页岩气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善-大关地区 五峰-龙马溪组 页岩气 聚集条件 有利区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HY1井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可压性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生玲 周庆华 +4 位作者 蒋礼宏 姬安召 杨日丽 朱秀兰 李彦举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24-1032,共9页
为系统深入研究湘西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可压裂性,以HY1井为依托,通过密集取心采样、实验测试分析、测井综合解释等多种方法手段,系统分析了牛蹄塘组页岩储层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集物性、裂缝发育特征、脆性矿物组成、岩石... 为系统深入研究湘西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可压裂性,以HY1井为依托,通过密集取心采样、实验测试分析、测井综合解释等多种方法手段,系统分析了牛蹄塘组页岩储层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集物性、裂缝发育特征、脆性矿物组成、岩石力学性质,进而探讨了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可压裂性。结果表明:HY1井牛蹄塘组有机碳含量高(0.25%~13.3%),富有机质页岩发育于牛蹄塘组下部,厚约65 m;富有机质页岩段构造缝密度低(0.27~1.21条/m),页理缝发育;矿物脆性指数高(17.7%~86.4%)、静态杨氏模量大(37~62 GPa)、静态泊松比较低(0.14~.0.26)、两相水平压力差异系数较大(0.21~0.54)。总体上,牛蹄塘组页岩脆性好,岩石强度大,有利于压裂改造,但大量页理缝的存在增加了裂缝复杂度的同时,对压裂缝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且两相水平压力差较大,易形成双翼缝。因此,压裂设计时要综合考虑页理缝可能造成的漏失和对裂缝高度及长度延伸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北 HY1井 牛蹄塘组 页岩储层 可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页岩油气纵向地质甜点识别方法
18
作者 陈晓智 陈桂华 +4 位作者 邹拓 祝彦贺 胡晓兰 吕玉民 白玉湖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3-158,共6页
准确识别页岩油气地质甜点、确定关键识别参数、优选水平井靶点是开展页岩油气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勘探开发实践表明,页岩油气的地质甜点为"甜点体",其纵向上遵循从远景段、有利段、核心段,再到甜点的递进识别过程。本文以北... 准确识别页岩油气地质甜点、确定关键识别参数、优选水平井靶点是开展页岩油气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勘探开发实践表明,页岩油气的地质甜点为"甜点体",其纵向上遵循从远景段、有利段、核心段,再到甜点的递进识别过程。本文以北美Eagle Ford组页岩为例,从构造沉积背景确定了浅海-半深海相沉积的下白垩统为远景段;利用野外露头和钻井岩芯,通过层序地层分析明确了Eagle Ford组为晚白垩世的有利页岩发育层;结合测井解释得出了下Eagle Ford段为该组的核心段;同时,提出了自然伽马、有机碳含量、电阻率、含烃饱和度4类测井曲线进行划分核心段和识别纵向甜点段的应用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扫描电镜和薄片资料,分析A、B、C三个亚段生烃能力和储集能力,明确了下Eagle Ford段的B亚段为纵向地质甜点。分析PH、EM、BL三口井初始产量和水平井段钻井轨迹在A、B、C三个亚段的钻遇时间,结果显示B亚段对页岩油气较高产量贡献率最大,是下Eagle Ford段最佳的水平井靶点优选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气 纵向地质甜点 水平井靶点 EAGLE FO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