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激光表面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德运 郑亚风 +5 位作者 安原龙 王贺超 冯亦武 张盼盼 张群莉 姚建华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184,共13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作为关键的能源转换设备,在众多工业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CFB锅炉的受热面在长期运行中常遭受磨损和腐蚀,这不仅降低了运行效率,还缩短了其使用寿命...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作为关键的能源转换设备,在众多工业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CFB锅炉的受热面在长期运行中常遭受磨损和腐蚀,这不仅降低了运行效率,还缩短了其使用寿命。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激光表面强化技术以其显著的优势,逐渐成为提升锅炉受热面性能的有效解决方案。综合评估了激光表面强化技术在提高CFB锅炉受热面耐磨和耐蚀性能方面的有效性,并对其在工业应用中的潜力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概述了激光表面强化技术的基础原理和关键方法,包括激光淬火、激光重熔、激光合金化、激光冲击强化和激光熔覆等。这些技术能够在材料表面形成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涂层,从而显著延长锅炉部件的使用寿命,增强其可靠性。进一步地,分析了这些技术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的效果,证实了激光表面强化技术不仅能显著提升材料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还能通过产生残余压应力层来增强材料的耐腐蚀性。此外,该技术还具备非接触性、强可控性和强化效果显著等优点。尽管如此,激光表面强化技术在推广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对工艺参数的精确控制、成本控制以及技术的复杂性等。针对这些挑战,未来的研究将集中于技术的优化,包括开发高精度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新型合金粉末和添加剂,以及探索更经济高效的激光设备和技术方案。文章还探讨了激光表面强化技术在工业环境中的适应性及其潜在的创新应用前景,为学术.界提供了新的交流视角,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了研究方向。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预计激光表面强化技术将在工业领域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对提升能源转换效率和促进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激光表面强化技术为CFB锅炉受热面的改进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有望在未来的工业应用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为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耐磨耐蚀 激光淬火 激光重熔 激光合金化 激光冲击强化 激光熔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近端策略网络的数据中心双层优化调度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秀 张相寅 +3 位作者 黄海涛 余文昶 陈永刚 曹俊波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121,131,共16页
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如5G、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不断演进,世界正迅速迈入数字经济的快车道。针对数据中心中可再生能源和工作负载预测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近端策略网络的数据中心双层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建立了数据中... 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如5G、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不断演进,世界正迅速迈入数字经济的快车道。针对数据中心中可再生能源和工作负载预测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近端策略网络的数据中心双层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建立了数据中心双层时空优化调度框架,对数据中心工作负载、IT设备、空调设备进行详细建模;在此基础上,提出数据中心的双层优化调度模型,上层以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运营管理商总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进行时间维度调度,下层以各IDC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进行空间维度调度;然后,介绍多智能体近端策略网络算法原理,设计数据中心双层优化调度模型的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和奖励函数。最后,针对算例进行离线训练和在线调度决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和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系统成本和能耗,实现工作负载的最佳分配,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 数据中心 近端策略优化 时空调度 工作负载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光伏系统生态影响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森 赵京东 +3 位作者 李泽东 张飞 白建华 杨晓晖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9-716,共8页
全球化石能源危机和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使沙漠、戈壁和荒漠(沙戈荒)地区成为光伏项目开发的重点区域。为全面了解光伏开发的阶段性变化及其生态效应,采用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30年发表在国内外主要数据库的相关文献... 全球化石能源危机和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使沙漠、戈壁和荒漠(沙戈荒)地区成为光伏项目开发的重点区域。为全面了解光伏开发的阶段性变化及其生态效应,采用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30年发表在国内外主要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结果表明,光伏开发经历了从技术探索到性能优化再到综合应用的阶段性演进:早期研究(2010年以前)集中于光伏系统的理论基础与可行性分析;2011—2015年,研究重点转向光伏系统优化与实际应用;2016年至今,关注光伏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与多功能产业模式的融合,如“光伏+”在沙漠治理、农业种植及生态旅游中的应用。光伏开发在沙戈荒地区的生态影响展现出双重效应:一方面通过光伏板集雨与遮阴改善局地水分与气候条件,但同时大规模开发也可能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并引发生境破碎化等生态风险。未来应聚焦于光伏设施的更新迭代管理与废物回收技术开发,推动沙戈荒地区光伏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戈壁和荒漠(沙戈荒) 光伏 生态影响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戈荒地区光伏电站对地表温度的影响——以骏马电站为例
4
作者 杨宏伟 李泽东 +3 位作者 赵京东 刘永青 白建华 杨晓晖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6,共9页
实施“双碳”战略的背景下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愈发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国和应用市场,但大规模光伏电站建设期间以及建成后都会对所在区域及周围地区的热环境产生特定影响。本研究基于GEE平台和多景Landsat 8影像,利用单窗... 实施“双碳”战略的背景下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愈发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国和应用市场,但大规模光伏电站建设期间以及建成后都会对所在区域及周围地区的热环境产生特定影响。本研究基于GEE平台和多景Landsat 8影像,利用单窗算法,反演了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骏马电站”建设前后地表温度(LST)的变化,结果显示:1)光伏电站建成后,厂区的LST均值显著低于缓冲区,出现明显的“冷岛”效应,降温幅度0.28℃~2.82℃,与缓冲区域外区域相比,降温更明显;2)光伏电站建设之前和建设期间,各缓冲区之间LST差异不大;光伏电站建成后,缓冲区LST显著低于不受光伏电站影响的区域,最高达-3.31℃,且越靠近光伏电站的缓冲区,温差越明显,光伏电站对LST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电站周围200 m内;3)冬季,光伏电站的“冷岛”效应最明显,降温幅度达1.91℃,其次是夏季和秋季,春季的“冷岛”效应最不明显。研究结果对沙戈荒地区光伏电站及其周边地区防沙治沙和人为扰动的生态系统恢复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地表温度 单窗算法 冷岛效应 遥感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混凝土坝热力学参数反演和温控措施优化
5
作者 杨映 曾乾礼 +1 位作者 郑磊 张磊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82-287,共6页
高寒高海拔地区气象环境复杂,设计条件与实际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增大混凝土的开裂风险,因此需要对施工期热力学参数和温度场进行反演分析,优化温控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采用全坝全过程仿真分析方法,结合施工期实... 高寒高海拔地区气象环境复杂,设计条件与实际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增大混凝土的开裂风险,因此需要对施工期热力学参数和温度场进行反演分析,优化温控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采用全坝全过程仿真分析方法,结合施工期实测温度数据,全面对比分析室内热学和力学参数与现场实际参数之间的差异。采用反演的温度参数和实际浇筑进度,通过仿真分析对陡坡坝段的温控措施进行优化研究。反演分析显示,三级配常态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调整至27.5℃后,计算值与实测值相符;二级配常态混凝土的绝热温升终值为35℃时,计算值与反演分析值最为接近。设计绝热温升与反演分析的对比表明,反演的早期温度高于设计值,但终值低于设计值。仿真计算结果显示,基础强约束区常态混凝土的最大顺河向应力为1.50 MPa,安全系数为1.64;其他区域的应力和安全系数均在合理范围内,但基础强约束区和垫层常态混凝土的安全储备略低。在准确反演热力学参数的基础上,结合仿真分析成果发现基础强约束区和垫层常态混凝土的温控措施需进一步优化,特别是需要进一步严格控制最高温度并加强表面保护。本文采用的参数反演和温度应力场的反馈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施工情况,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和措施的优化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温度控制 参数反演 温控措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天气计及停机概率的电能、惯性与一次调频联合出清模型
6
作者 朱兰 张学涵 +2 位作者 李振坤 仇念航 余文昶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2-570,I0011-I0016,共15页
台风天气下,电力系统发生停机故障与新能源机组大规模脱网的概率增大,频率安全问题凸显。电力市场通过在现货市场出清模型中增加频率安全约束来维持系统稳定,传统的频率安全约束是基于设定固定的扰动功率推导获取,不能兼顾系统的安全性... 台风天气下,电力系统发生停机故障与新能源机组大规模脱网的概率增大,频率安全问题凸显。电力市场通过在现货市场出清模型中增加频率安全约束来维持系统稳定,传统的频率安全约束是基于设定固定的扰动功率推导获取,不能兼顾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为此,推导计及停机概率的频率安全约束,提出计及停机概率的电能、惯性与一次调频联合出清模型,并将该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基于算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讨论台风天气下不同方案对资源出清结果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计及停机概率的电能、惯性和一次调频出清模型可以在满足系统频率安全要求的基础上降低系统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天气 惯性 一次调频 停机概率 频率安全约束 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数阶导数的强-弱非局部连续介质本构建模
7
作者 方俊 吴一石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4-780,共17页
研究了以空间分数阶导数为基础的非局部介质本构建模方法,为研究复杂非局部材料的力学性能提供了理论指导.首先,通过扩展Chen⁃Holm分数阶Laplace算子的定义,得到了新型0~4阶空间分数阶导数算子.然后,基于强⁃弱非局部连续介质理论,建立... 研究了以空间分数阶导数为基础的非局部介质本构建模方法,为研究复杂非局部材料的力学性能提供了理论指导.首先,通过扩展Chen⁃Holm分数阶Laplace算子的定义,得到了新型0~4阶空间分数阶导数算子.然后,基于强⁃弱非局部连续介质理论,建立了含该算子的非局部介质本构关系,并以此构建了新的力学元件.通过对力学元件的不同组合,可以得到几类非局部分数阶导数本构模型:Kelvin模型、Maxwell模型和Zener模型.此后,基于散射波方程与介质本构方程之间的关联性,确定了模型各参数的表达式及物理意义,并研究了部分模型的蠕变和应力松弛.最后,通过含砂软土蠕变的实例研究,验证了非局部Kelvin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导数 非局部介质 本构建模 散射波方程 蠕变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石膏—硅粉协同水泥固化工程渣土的力学性质及固化机理
8
作者 贺帅奇 贾沼霖 +2 位作者 练继建 赵启翔 李更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1,共5页
采用水泥固化的方式处理工程渣土会造成碳排放量提高、环境污染加剧的问题,为降低渣土处理中水泥用量,对工程应用中渣土处理提供可行性方案。采用固废材料脱硫石膏和硅粉协同水泥固化工程渣土,开展了不同液固比、不同固化材料掺量配比... 采用水泥固化的方式处理工程渣土会造成碳排放量提高、环境污染加剧的问题,为降低渣土处理中水泥用量,对工程应用中渣土处理提供可行性方案。采用固废材料脱硫石膏和硅粉协同水泥固化工程渣土,开展了不同液固比、不同固化材料掺量配比下的定量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pH试验、X射线衍射试验(XRD)和电镜扫描试验(SEM),分析了改良渣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因素、微观结构发展规律及材料间协同固化的适用环境。结果表明,液固比的大小与固化渣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大小呈先增后减的相关性,且在0.2~0.3之间时效果最好。各配比下改良土浊液均呈碱性,随着浊液pH值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不断增加,同配比试样随着养护龄期增加,浊液pH值不断降低。改良渣土随养护龄期增长,土体内部结构逐渐致密,形成针状、棒状物质的致密层大幅提升土体强度。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工程渣土处理提供可选方案,亦为协同固化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硅粉 固化 无侧限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现货市场的独立储能经济性分析与容量补偿机制探索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坚 王建光 +4 位作者 王晶 张弘毅 颜豪 刘思宇 何则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9,共11页
新型储能技术的快速进步为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提供了更多技术选择,也为构建竞争性灵活资源市场提供了条件。国外部分独立系统运营商为适应储能物理特性,在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输电资产方面做了机制探索;国内一系列电力... 新型储能技术的快速进步为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提供了更多技术选择,也为构建竞争性灵活资源市场提供了条件。国外部分独立系统运营商为适应储能物理特性,在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输电资产方面做了机制探索;国内一系列电力体制改革文件强调探索容量补偿机制以鼓励新型储能投资建设,但国家层面尚未出台针对新型储能的容量补偿政策。结合主流新型储能技术经济参数与国内典型地区现货市场价格曲线,测算了现货市场环境下各类新型储能经济性差异与未来趋势,并基于国内外容量补偿机制经验与研究成果,研究不同容量补偿机制情景下容量电价对提升新型储能经济性的作用。研究发现,以锂电池为代表的新型储能已开始显现相对于抽水蓄能的经济性,赋予新型储能独立市场地位,鼓励其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有助于降低新能源发电系统消纳成本。然而,目前新型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仍面临阻碍,为此在容量补偿、现货与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等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储能 独立储能 电力现货市场 容量机制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与语义知识融合的金具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刚 蔡泽浩 +1 位作者 孙华勋 赵振兵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9-986,共8页
针对输电线路螺栓金具缺陷检测任务中存在的缺陷样本类间分布不均、缺陷微小特征提取困难等问题,提出基于改进YOLOv8和语义知识融合的输电线路螺栓缺陷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深入分析数据样本中螺栓金具缺陷种类与该螺栓承载金具种类之间... 针对输电线路螺栓金具缺陷检测任务中存在的缺陷样本类间分布不均、缺陷微小特征提取困难等问题,提出基于改进YOLOv8和语义知识融合的输电线路螺栓缺陷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深入分析数据样本中螺栓金具缺陷种类与该螺栓承载金具种类之间的关系,完成语义关联构建工作;之后,在YOLOv8模型Neck部分引入BiFusion和RepBlock模块,增强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其次,使用改进的融合语义知识校正权重的Loss函数,进一步提高训练模型的准确性,减少误检的发生;最后,分别完成基线选取实验、消融实验、超参数调整实验以及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Baseline模型,改进YOLOv8方法在平均精确率(mAP)上提升了4.0%,在关键少样本类精确率上提升了24.6%,可有效提高输电线路螺栓金具缺陷检测的效果,该语义关联构建及语义知识融合方法具有一定的泛用性,为输电线路无人机智能巡检领域提供了新的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巡检 输电线路金具 螺栓缺陷检测 语义信息融合 YOLOv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巷道支护方案智能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万辉 郭瑞 +6 位作者 韩伟 宋永明 梁燕翔 刘耀 王佳明 许娜 孟波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83,90,共9页
目前煤矿巷道支护方案设计仍以人工设计、工程类比、FLAC模型模拟为主,存在主观性强、普适性低、未充分利用煤矿支护大数据等问题,而基于专家系统的设计方法规则设定程序繁琐,工程量大,智能化程度较低。将案例推理(CBR)和深度学习技术... 目前煤矿巷道支护方案设计仍以人工设计、工程类比、FLAC模型模拟为主,存在主观性强、普适性低、未充分利用煤矿支护大数据等问题,而基于专家系统的设计方法规则设定程序繁琐,工程量大,智能化程度较低。将案例推理(CBR)和深度学习技术引入巷道支护方案设计领域,基于煤矿支护规程、支护规范及煤矿巷道地质报告等文本大数据,提出了一种煤矿巷道支护方案智能设计方法。获取346份不同煤矿的巷道支护资料,抽取结构化数据并划分为输入、输出参数,通过常属性变量滤波和高相关性滤波方法对输入、输出参数进行优化。建立CBR模型,并将抽取的结构化数据导入CBR模型,形成支护方案比选案例库,计算新的巷道支护方案与历史方案的相似度,输出相似度最高的3条历史方案进行对比,实现相似案例比选。分别采用BP神经网络和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建立煤矿巷道支护方案自动生成模型,通过对比预测指标,确定采用基于LSTM模型与CBR模型结合,建立煤矿巷道支护方案智能设计系统。将该系统用于不连沟煤矿掘进F6226工作面辅运巷支护方案设计,通过试验验证了系统生成方案下巷道两帮变形量和顶板最大位移均小于人工设计方案,巷道顶板及两帮完整性较好,围岩承载能力增强,支护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巷道支护 支护方案设计 案例推理 案例比选 深度学习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体时空网格可视化智能管理方法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涛 胡中瑞 +3 位作者 匡建宇 杨猛 李智明 魏同寿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13872-13878,共7页
大数据体时空网格可视化涉及的数据量通常非常庞大,并且数据类型多样、结构复杂。同时,随着时间推移,数据的动态性也带来了挑战。处理和分析如此庞大和复杂的数据集,需要强大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时空数据排序技术,为此,设计大数据体时空网... 大数据体时空网格可视化涉及的数据量通常非常庞大,并且数据类型多样、结构复杂。同时,随着时间推移,数据的动态性也带来了挑战。处理和分析如此庞大和复杂的数据集,需要强大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时空数据排序技术,为此,设计大数据体时空网格可视化智能管理方法。通过预处理时空数据,剔除冗余时空数据并补齐缺失时空数据,制定大数据体时空网格化流程。以此为基础,根据时空数据重要程度编码与排序时空网格,确定时空网格的优先级,以地图作为基础底图,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视化功能,通过地图形式可视化展示时空网格与时空数据,并采用HBase数据库存储时空数据,实现大数据体时空网格可视化智能管理方法的设计。试验数据表明:在不同试验工况背景下,所涉及方法应用后的时空数据网格匹配率最大值为98%,时空数据可视化分辨率最大值为960 ppi,充分证实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数据 大数据体 网格编码 数据可视化 智能管理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需求响应的MPIES多时空尺度鲁棒随机优化调度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海涛 田胜轩 +1 位作者 余文昶 曹俊波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9,58,共13页
针对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问题,结合各时间尺度源、荷不确定性特征与响应特性、园区数目对计算规模的影响,提出一种计及需求响应的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多时空尺度鲁棒随机优化调度架构。日前调度建立计及可中断负荷的多... 针对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问题,结合各时间尺度源、荷不确定性特征与响应特性、园区数目对计算规模的影响,提出一种计及需求响应的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多时空尺度鲁棒随机优化调度架构。日前调度建立计及可中断负荷的多园区多能流系统鲁棒优化调度模型,确定系统最恶劣运行场景下基本调度策略;日内调度建立计及可中断负荷和替代型需求响应的单园区多能流系统随机优化调度模型,细化并调整调度策略;实时调度建立计及直接负荷控制的单园区电气系统随机优化调度模型,削弱调度策略受源、荷出力波动的影响。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架构能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多时空尺度 不确定性 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国有企业国际传播效能提升路径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玮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49-53,共5页
国有企业走出去具有得天独厚的平台、品牌和个体效应,已逐渐成为我国国际传播的主体之一。立足新时代国有企业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应坚持党对... 国有企业走出去具有得天独厚的平台、品牌和个体效应,已逐渐成为我国国际传播的主体之一。立足新时代国有企业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应坚持党对国有企业传播能力建设的全面领导,更加重视效果评估和价值传播,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等,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国际传播效能,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国际传播 文化强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地区天然气与水电融合发展战略初探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宝军 朱力洋 +4 位作者 王文利 熊波 蒋龙 胡荣涛 梅琦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6-143,共8页
川渝地区水电及天然气资源的产输规模均位居全国前列,但两种能源在该区的互补利用效率并不高。为了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结合川渝地区的实际情况,探索性地提出了天然气和水电资源“气水融合”的发展战略:基于四川水电存在“丰多枯少”... 川渝地区水电及天然气资源的产输规模均位居全国前列,但两种能源在该区的互补利用效率并不高。为了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结合川渝地区的实际情况,探索性地提出了天然气和水电资源“气水融合”的发展战略:基于四川水电存在“丰多枯少”及川电外输线路季节性闲置、川渝两地天然气面临上游快速增储上产而下游消费市场增速放缓,且管道外输受限局面的特点,充分发挥川渝地区储气库群的季节调峰作用,探索采取在夏季丰水期储气用电,冬季枯水期采气发电外输的模式,实现气水互补融合发展。研究结果表明:①川渝地区实施气水融合发展战略具有发电用气潜力大、储气库加速布局建设、气电技术发展成熟、气源资源地综合成本低、发电企业积极参与气电项目等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能够提高地区清洁电力供应质量,实现相关企业提质增效发展的内在需求;②制约气水融合发展的问题主要为体现气电环保调峰价值的上网电价机制未建立、气电燃机设备采购及运维费用偏高、供气价格影响气电的经济效益等。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以下优化途径与建议:①构建气水融合战略合作联盟以优化内部协调配置;②合力争取气水融合发展的相关规划及配套政策;③在川渝地区加快推行气电上网两部制电价;④跟进并出台国产燃机示范项目的配套扶持政策;⑤建立储气电价与发电气价的价价优惠联动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水电 川电外输 天然气发电 储气库 气水融合 政策扶持 两部制电价 战略合作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结构在风沙荷载激励下的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万润 黄杰 +3 位作者 丁明轩 李德强 王雪平 杜永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7-114,共8页
为研究风沙荷载对风力发电结构的危害,对风力发电结构进行风沙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基于某2 MW风力发电机,建立不考虑风机叶片、考虑叶片旋转以及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三种有限元模型.采用Davenport风速谱和谐波叠加法模拟脉动风... 为研究风沙荷载对风力发电结构的危害,对风力发电结构进行风沙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基于某2 MW风力发电机,建立不考虑风机叶片、考虑叶片旋转以及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三种有限元模型.采用Davenport风速谱和谐波叠加法模拟脉动风速时程,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和风沙流密度建立风沙荷载力学计算模型.通过ANSYS分别模拟三种模型在风荷载和风沙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风力发电结构在风沙荷载作用下响应较大,其作用不容忽略;采用简化的集中质量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时得到的结果偏于不安全;土-结构相互作用对风荷载及风沙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响应均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结构 有限元模型 风荷载 风沙荷载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逐次逼近法的水库调度图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8
17
作者 黄显峰 吴志远 +2 位作者 李昌平 刘志佳 颜山凯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共7页
针对水库调度图寻优过程中的调度线形态畸变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廊道约束和改进粒子群-逐次逼近法。该方法以粒子群算法和动态规划逐次逼近法的混合算法为框架,通过引入改进廊道约束、特殊个体进化方式、外部精英集策略等改进策略来优化... 针对水库调度图寻优过程中的调度线形态畸变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廊道约束和改进粒子群-逐次逼近法。该方法以粒子群算法和动态规划逐次逼近法的混合算法为框架,通过引入改进廊道约束、特殊个体进化方式、外部精英集策略等改进策略来优化进化过程,使得所得解集尽可能接近多目标问题的真实Pareto前沿。福建省池潭水库调度图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实例分析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控制寻优过程中的调度线形态畸变,具有良好的优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调度图 多目标优化 廊道约束 粒子群算法 逐次逼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系脱硝催化剂抗硫酸氢铵中毒改进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亮 王朝曦 +5 位作者 李鑫龙 张高山 王守阳 张林林 陆畅 卿梦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5-225,共11页
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具有较高的脱硝效率、优良的选择性和实用性,是当前燃煤电厂去除NO_(x)的主流方法。其中V_(2)O_(5)/TiO_(2)催化剂在中温段(300~450℃)具有较高的脱硝活性和抗硫性,被广泛应用。但是,烟气中的SO_(3)、NH_... 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具有较高的脱硝效率、优良的选择性和实用性,是当前燃煤电厂去除NO_(x)的主流方法。其中V_(2)O_(5)/TiO_(2)催化剂在中温段(300~450℃)具有较高的脱硝活性和抗硫性,被广泛应用。但是,烟气中的SO_(3)、NH_(3)和水蒸气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氢铵(ABS)和硫酸铵(AS),其中硫酸氢铵在低温条件下因毛细冷凝现象沉积在V_(2)O_(5)/TiO_(2)催化剂表面致其中毒,活性降低。为了改善低温条件下催化剂中毒问题,本文通过分析ABS在催化剂表面的生成机理、对催化剂的危害及催化剂抗ABS中毒改性研究进展,发现钒钛系脱硝催化剂抗ABS中毒改进措施主要集中在抑制硫酸氢铵生成、促进硫酸氢铵分解两方面。最后,总结了合理调控催化剂壁厚、孔径和隔离层等物理结构以及添加MoO_(3)、BaO、Nb_(2)O_(5)、Fe_(2)O_(3)、CeO_(2)、SiO_(2)等助剂对低温条件下SCR脱硝催化剂抗ABS中毒性能的促进作用,为未来提高低温条件下SCR脱硝催化剂抗ABS中毒性能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_(2)O_(5)/TiO_(2)催化剂 催化剂载体 选择性催化还原 SO_(2)氧化 硫酸氢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脱硝伴生硫酸氢铵对飞灰颗粒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颜鲁 李秀财 +1 位作者 孙奉仲 梁登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987-2993,共7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过程中伴生硫酸氢氨(ABS)引起的空气预热器堵塞和腐蚀问题尤为严重,这与烟气飞灰的物理性质密切相关。基于此,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脱硝过程中伴生ABS对烟气飞灰粒径、吸湿性和...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过程中伴生硫酸氢氨(ABS)引起的空气预热器堵塞和腐蚀问题尤为严重,这与烟气飞灰的物理性质密切相关。基于此,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脱硝过程中伴生ABS对烟气飞灰粒径、吸湿性和粘附力等物理性质的影响。灰分粒径筛分结果表明,ABS的存在使得灰样粒径增大,尤其当硫酸氢铵–灰质量比(R)在1/90以上时增大较为明显。吸湿性实验发现飞灰吸湿率随灰中ABS含量和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两者对飞灰吸湿率的影响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通过自主搭建的飞灰粘附力实验平台研究发现,飞灰粘附力随着粒径范围的增大而减小,而灰粒填充度、相对湿度和ABS含量的增大对其起到促进作用,其中相对湿度和ABS含量影响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氢铵(ABS) 飞灰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空气预热器 粘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数值模拟和AI算法的燃气轮机燃烧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顾颀 钟文琪 +2 位作者 石岩 石永锋 封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5-554,共10页
为提高燃气轮机的燃烧性能和稳定性,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出了一种基于CFD数值模拟和AI算法的燃气轮机燃烧优化方法.利用大涡模拟(LES)和部分预混火焰面生成流形(FGM)燃烧模型来保证CFD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将其计算结果与电厂运行数据相结合... 为提高燃气轮机的燃烧性能和稳定性,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出了一种基于CFD数值模拟和AI算法的燃气轮机燃烧优化方法.利用大涡模拟(LES)和部分预混火焰面生成流形(FGM)燃烧模型来保证CFD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将其计算结果与电厂运行数据相结合,建立更全面的训练数据库,然后利用拉依达法则和核主成分分析法(KPCA)进行数据预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个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分别用来预测NOx排放量、燃烧效率和压力脉动最大幅值,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562%、0.336%和0.469%.结果表明,CFD模拟数据的加入使该预测模型适用范围更广,稳定性和准确性更高.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结果,采用遗传算法(GA)对燃料比例分配、空燃体积比等参数进行优化,最终得到NOx排放量、燃烧效率和压力脉动最大幅值的平均优化量分别为3.692×10^-6、0.568%和0.926 kPa,基本满足优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LS-SVM-GA 燃气轮机燃烧 CFD数值模拟 数据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