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华电集团生产岗位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召松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08年第3期114-116,共3页
通过对华电集团生产岗位及其作业内容的深入调查,结合火电生产实例,从岗位的角度,将风险分为可变风险和固有风险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生产岗位存在和潜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风险预控措施,帮助企业实施岗位风险预... 通过对华电集团生产岗位及其作业内容的深入调查,结合火电生产实例,从岗位的角度,将风险分为可变风险和固有风险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生产岗位存在和潜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风险预控措施,帮助企业实施岗位风险预控管理。对电力企业实行风险评估和预控管理具有实用价值,对其他行业的风险预控管理也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风险 安全风险评估 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模式研究综述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洋 吴豪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6-39,共4页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深化发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在我国金融服务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但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本文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模式的研究成果进行梳...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深化发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在我国金融服务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但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本文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模式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从而对我国企业财务公司的发展现状有个清晰明确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公司 管理模式 职能定位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电集团600MW燃煤机组电除尘提效科技项目通过验收
3
《农村电气化》 2014年第4期63-63,共1页
3月10日,中国华电集团公司“600MW燃煤火电机组电除尘器提效技术研究及应用”科技项目验收在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通过验收。
关键词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600MW燃煤机组 科技项目 电除尘器 燃煤火电机组 项目验收 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电集团启动首例循环水余热利用科技项目
4
《农村电工》 2011年第11期47-47,共1页
2011年8月9日,由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设,华电集团公司首例“循环水余热利用”科技项目在新疆苇湖梁电厂正式实施,计划工期为4个半月。
关键词 科技项目 余热利用 循环水 华电集团 合同能源管理 科学研究院 模式建设 集团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电未来之路:加快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7
5
作者 贺恭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8,共4页
经数十年的努力,中国的水电开发已达到相当的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水电开发与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快对中国丰富的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是中国优化能源结构所定,是实现可... 经数十年的努力,中国的水电开发已达到相当的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水电开发与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快对中国丰富的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是中国优化能源结构所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开发 可持续发展 水能资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风电场风速短期预测 被引量:45
6
作者 杨洪 古世甫 +1 位作者 崔明东 孙禹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4-48,61,共6页
风电场短期风速的准确预测能为风电并网运行的规划、调度、运行和控制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向量机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从整体上考虑曲线的平滑度对数据进行拟合,对风速预测时能及时跟踪其变化趋势。针对支持向量参数难以确定问... 风电场短期风速的准确预测能为风电并网运行的规划、调度、运行和控制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向量机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从整体上考虑曲线的平滑度对数据进行拟合,对风速预测时能及时跟踪其变化趋势。针对支持向量参数难以确定问题,采用遗传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惩罚系数C和核参数σ2寻优,在对参数遗传编码时,通过对数变换编码提高了搜索灵敏度,加快了模型收敛速度。最终利用现场连续150h实测风速样本,对其中最后12h进行预测,结果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相比,表明LS-SVM有更好的泛化能力,且取得了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为8.32%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支持向量机 参数优化 短期风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厂网协调模式下梯级AGC控制策略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树山 廖胜利 +4 位作者 申建建 程春田 何光宏 戴建炜 严新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13-1123,共11页
梯级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是电力市场过渡期电网和发电企业协调调度探寻的新模式。以乌江干流梯级AGC工程为依托,在分析电力市场过渡期电力调度运行方式的基础上,以厂网协调日前计划电量为控制目标,综合考虑... 梯级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是电力市场过渡期电网和发电企业协调调度探寻的新模式。以乌江干流梯级AGC工程为依托,在分析电力市场过渡期电力调度运行方式的基础上,以厂网协调日前计划电量为控制目标,综合考虑电网安全、振动区、调节速率、机组启停等约束,构建梯级AGC模型。引入AGC投入序位和相对耗水率比例,并结合数学组合和集合运算理论,系统地提出了梯级AGC控制策略。该策略主要包括AGC投入序位计算方法、电站组合确定策略、厂间负荷优化分配方法、电站组合振动区求解方法及避开策略、超载断面校正控制策略。乌江梯级AGC模拟闭环运行结果表明,所提策略是有效的,能够满足AGC安全性、时效性、实用性、经济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 厂网协调 控制策略 梯级电站 稳定断面 振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锅炉蒸汽侧氧化皮生成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18
8
作者 曾令大 张开利 +1 位作者 陈启卷 贾建民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6-50,共5页
为减少和防止超临界锅炉蒸汽侧氧化皮剥落造成高温受热面爆管而停机,阐述了锅炉受热面蒸汽侧氧化皮的特征,重点分析了铁素体钢和奥氏体钢蒸汽氧化皮的生成、剥落、阻塞的机理及危害;从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从锅炉选材、设计... 为减少和防止超临界锅炉蒸汽侧氧化皮剥落造成高温受热面爆管而停机,阐述了锅炉受热面蒸汽侧氧化皮的特征,重点分析了铁素体钢和奥氏体钢蒸汽氧化皮的生成、剥落、阻塞的机理及危害;从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从锅炉选材、设计制造、检修运行等多方面入手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氧化皮剥落的具体措施,从而避免这类非计划性停机事故的频繁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 高温受热面 蒸汽氧化皮 生长与剥落特性 爆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工业4.0到能源5.0:智能能源系统的概念、内涵及体系框架 被引量:58
9
作者 邓建玲 王飞跃 +1 位作者 陈耀斌 赵向阳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003-2016,共14页
分析推动工业进程和能源进程交互发展的因素和趋势,结合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要求,提出了建立能源5.0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着重讨论了在网络化之后,能源系统呈现的社会性问题,认为在传统方式之外,必须引入人类社会学、管理学等软科学进行分析建... 分析推动工业进程和能源进程交互发展的因素和趋势,结合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要求,提出了建立能源5.0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着重讨论了在网络化之后,能源系统呈现的社会性问题,认为在传统方式之外,必须引入人类社会学、管理学等软科学进行分析建模;指出了虚拟人工系统根本不同于传统仿真系统等理念,只有利用虚拟人工模型,采用平行系统,才能建立能源5.0.阐述了能源5.0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明确了能源5.0、基于社会物理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social system,CPSS)的平行能源是等价的概念.指出能源5.0核心是构建与实际能源系统同构的虚拟人工能源系统,通过虚拟人工能源系统的计算实验,确定优化控制策略,引导实际能源系统运行,并使虚拟人工系统和实际系统平行执行、共同演化,形成智能能源系统.最后以华电集团已经完成的分布式能源5.0示范项目和正在实施的火力发电5.0项目及智能家居能源系统,探讨了能源5.0的研究内容、技术途径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5.0 人工能源系统 平行能源系统 智能能源系统 社会物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 被引量:13
10
作者 钱霞 袁建华 +1 位作者 高厚磊 高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93,98,共5页
基于直流微电网母线电压稳定的实际情况,获得光伏电源电压和直流变换器占空比的函数关系,把占空比作为输入变量,在仅需测量光伏电源电流的基础上对其准确实施最大功率点追踪;可省略光伏发电直流微电网中众多分布式光伏电源端电压传感器... 基于直流微电网母线电压稳定的实际情况,获得光伏电源电压和直流变换器占空比的函数关系,把占空比作为输入变量,在仅需测量光伏电源电流的基础上对其准确实施最大功率点追踪;可省略光伏发电直流微电网中众多分布式光伏电源端电压传感器及其相关电路,减少干扰,提高可靠性,降低系统成本。MATLAB下系统模型仿真和样机试验证明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光伏电池 直流微电网 电压传感器 占空比 最大功率点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智能设备自取能电源的效率提升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郭琳云 尹项根 +1 位作者 严新荣 张乐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17-221,共5页
现有配电网络普遍缺少智能设备的工作电源,已使用的一些工作电源也存在输出功率不够、有安全隐患、不适用改造工程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提升取能电源输出效率的方法。介绍了取能线圈的工作原理,比较不同铁心材料及截面积对输出功... 现有配电网络普遍缺少智能设备的工作电源,已使用的一些工作电源也存在输出功率不够、有安全隐患、不适用改造工程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提升取能电源输出效率的方法。介绍了取能线圈的工作原理,比较不同铁心材料及截面积对输出功率的影响。提出一种多取能线圈排列组合方法,在不增加配电占空的前提下,可显著提高取能线圈的工作效率。根据此方法设计了一套智能设备自取能电源,试验表明其能够在20~800A电流范围内稳定输出3W功率,满足配电网智能设备对工作电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智能设备 自取能电源 开合式取能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影响图评价算法的探讨 被引量:23
12
作者 程铁信 王平 张伟波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77-182,共6页
模糊影响图是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价的一种较新的方法,因其直观性和易于理解而受到欢迎,论文就可用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模糊影响图评价算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并改正了其评价算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详细说明了改正后的评价算法.
关键词 模糊影响图 风险分析 风险评价算法 模糊理论 模糊集 工程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电功率预测的电网静态调峰能力极限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宏 苑津莎 吴立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6-273,共8页
电网调峰问题是限制我国大规模风电并网的主要问题之一,掌握现有电网的调峰能力极限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关键环节。目前,针对我国电网特点的调峰能力计算都没有考虑风电功率预测对电网调峰模型的影响,而直接采用数值仿真法又比较繁琐... 电网调峰问题是限制我国大规模风电并网的主要问题之一,掌握现有电网的调峰能力极限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关键环节。目前,针对我国电网特点的调峰能力计算都没有考虑风电功率预测对电网调峰模型的影响,而直接采用数值仿真法又比较繁琐。为此,文中提出一种静态优化方法计算电网的调峰能力极限,该方法不仅能够快速简便地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还可以和数值仿真法配合使用,提高仿真法的实用性。算例研究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调峰能力极限 数值仿真法 静态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技术工程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8
14
作者 张建华 池毓菲 +3 位作者 邹宜金 王炳煌 张净瑞 郑煜铭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19,共6页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水量波动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开发经济高效的脱硫废水处理技术备受关注。综述了传统三联箱、厂内回用和零液体排放3类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实际工程案例中不同技术的处理效果、工艺...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水量波动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开发经济高效的脱硫废水处理技术备受关注。综述了传统三联箱、厂内回用和零液体排放3类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实际工程案例中不同技术的处理效果、工艺参数边界特征、潜在影响及运行成本。实践表明,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节节加码,零液体排放技术是脱硫废水处理的主要发展趋势,降低投资与运行成本是未来的研发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零排放 蒸发结晶 烟道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再热机组再热压力的选取 被引量:10
15
作者 邓建玲 杨志平 +2 位作者 陶新磊 周璐瑶 刘吉臻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5-468,414,共5页
随着机组的蒸汽参数不断提高,汽轮机末级乏汽湿度不断增加,不仅降低汽轮机效率,更进一步影响汽轮机的安全运行。选择合适的二次再热参数可以降低乏汽湿度并提高机组效率。随着蒸汽温度超过700℃的高参数机组计划在国内外的提出,采用二... 随着机组的蒸汽参数不断提高,汽轮机末级乏汽湿度不断增加,不仅降低汽轮机效率,更进一步影响汽轮机的安全运行。选择合适的二次再热参数可以降低乏汽湿度并提高机组效率。随着蒸汽温度超过700℃的高参数机组计划在国内外的提出,采用二次再热将是未来机组的必然选择。再热循环中,最优再热压力选取问题,是循环确定的关键之一。分别对无回热的二次再热循环和典型的八级回热的热力循环进行设计和优化,以模拟实际机组,并预测未来超临界参数机组的蒸汽参数选择和热力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VIEW 热力系统 蒸汽参数 系统模拟 二次再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LUE方法的分布式水文模型BTOPMC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理 冯威 +2 位作者 黎小东 张洪波 敖天其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6-29,33,共5页
为了解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BTOPMC参数不确定性对模拟精度和预测结果的影响程度,以湄公河为例,采用GLUE方法对BTOPMC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研究。在选定参数的先验分布为均匀分布的基础上,选择用累计似然分布的5%和95%的评价作为预测不确... 为了解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BTOPMC参数不确定性对模拟精度和预测结果的影响程度,以湄公河为例,采用GLUE方法对BTOPMC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研究。在选定参数的先验分布为均匀分布的基础上,选择用累计似然分布的5%和95%的评价作为预测不确定性的界限,得到90%置信区间的降雨径流(洪水)过程线。结果表明,大部分时段实测洪水流量都落在了90%置信区间之内,说明采用GLUE方法对BTOPMC模型的参数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似然不确定性估计方法 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BTOPMC 不确定性 异参同效 湄公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施工中的交叉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刁培滨 郭海林 +1 位作者 李晓磊 孟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676-7678,共3页
以水电站施工项目为出发点,从作业安全风险出发,分析了水电施工中的作业类型;针对交叉作业危险性大但安全风险计算分析欠缺的现状,提出了交叉作业安全风险分析计算的可行性方法,方便计算机实现。为交叉作业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使交... 以水电站施工项目为出发点,从作业安全风险出发,分析了水电施工中的作业类型;针对交叉作业危险性大但安全风险计算分析欠缺的现状,提出了交叉作业安全风险分析计算的可行性方法,方便计算机实现。为交叉作业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使交叉作业控制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交叉作业 安全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及发展模式 被引量:62
18
作者 邓建玲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共5页
通过解析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分析了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可行性,提出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基于分布式能源的2种能源互联网模式将形成新的创新、新的业态,能够解决能源与环境的问题。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大型能源互联网,是能源系统未来发展... 通过解析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分析了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可行性,提出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基于分布式能源的2种能源互联网模式将形成新的创新、新的业态,能够解决能源与环境的问题。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大型能源互联网,是能源系统未来发展的远景目标,需要一个实现的过程;而基于分布式能源的微型能源互联网,更加符合当前电力系统发展实际,已经在我国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并将成为当下能源系统发展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大数据 云计算 分布式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压分相计量电能脉冲实现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琳云 尹项根 +1 位作者 严新荣 赵小林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2-114,共3页
由于高压电能表相间存在高压电位差,各相电能信息需通过光纤或无线通信等方式进行高速通信,从而造成硬件成本高。提出一种基于高电压分相电能计量和慢速率通信的电能脉冲实现方法,将A、C相分别计量的电能信息在B相电能综合单元中进行综... 由于高压电能表相间存在高压电位差,各相电能信息需通过光纤或无线通信等方式进行高速通信,从而造成硬件成本高。提出一种基于高电压分相电能计量和慢速率通信的电能脉冲实现方法,将A、C相分别计量的电能信息在B相电能综合单元中进行综合及累加,计算本周期的电能增量,并将电能增量所对应的电能脉冲在下个周期内均匀地发出。理论和实际均表明该实现方法能在保证智能设备计量准确度的同时,大幅降低硬件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脉冲 计量准确度 高电压 分相计量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MW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中燃气轮机的通流匹配特性(英文)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晓利 张东晓 +4 位作者 吴少华 李振中 郭波 李文颖 王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1-7,共7页
解决燃气轮机的通流问题,确定燃用中低热值合成气燃气轮机的最佳运行工况是研究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系统的重点内容之一。该文对一台200 MW级IGCC机组进行研究,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提出燃气... 解决燃气轮机的通流问题,确定燃用中低热值合成气燃气轮机的最佳运行工况是研究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系统的重点内容之一。该文对一台200 MW级IGCC机组进行研究,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提出燃气轮机通流的3种调整方案,并分析方案变化对燃气轮机特性和IGCC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减小压气机入口空气流量或增大透平通流面积,有利于提高燃用中低热值合成气的燃气轮机特性与IGCC系统性能。合理搭配压气机抽气比例和氮气回注量可提高IGCC的系统效率。3种调节方案都存在最佳值,使燃气轮机和IGCC系统获得最大功率与最高效率。研究结果为燃用中低热值合成气燃气轮机的最佳运行工况的确定以及IGCC电站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燃气轮机 通流匹配 调整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