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立法70年制度走向与理念遵循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龙 曹文奕 +2 位作者 董昕 阚凯 郑雪倩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立法历经近70年的发展演变,实现了从制度萌芽到体系成熟的蜕变,在法律体系日益完善的同时也展现出较为清晰的制度走向和理念遵循。目前已逐渐形成了纠纷倾向预防、风险保险分担、矛盾着力调解以及鉴定同行评议等制度...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立法历经近70年的发展演变,实现了从制度萌芽到体系成熟的蜕变,在法律体系日益完善的同时也展现出较为清晰的制度走向和理念遵循。目前已逐渐形成了纠纷倾向预防、风险保险分担、矛盾着力调解以及鉴定同行评议等制度设计思路,核心的价值理念源于保护医患权益、实质化解纠纷、多元分担风险及促进行业发展。回顾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的立法进程,可看出立法不仅契合了国内法治建设的进程,更映射了社会变革和矛盾转变。未来需继续探索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法律制度,在夯实医疗卫生法律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纠纷化解的“中国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纠纷预防 纠纷处理 法律制度 法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疗损害风险分担机制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5
2
作者 文学斌 曹艳林 +3 位作者 田勇泉 魏占英 高新强 郑雪倩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医疗损害风险是客观存在,目前中国还缺乏有效的医疗损害风险分担机制。通过对中国医疗损害风险分担现状的分析,就完善中国医疗损害风险分担机制建议如下: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处理立法;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综合全面的医疗损害风险分担体系... 医疗损害风险是客观存在,目前中国还缺乏有效的医疗损害风险分担机制。通过对中国医疗损害风险分担现状的分析,就完善中国医疗损害风险分担机制建议如下: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处理立法;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综合全面的医疗损害风险分担体系;促进各种医疗损害风险保险救助制度与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的有机衔接,构建高效医疗纠纷化解途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损害 风险 分担机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病历在医疗纠纷处理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超 胡燕生 +5 位作者 李丽华 郑雪倩 高树宽 童云洪 邓利强 王婧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97,共5页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颁布实施5年来,对于医疗纠纷预防和解决、保障患者权益、提高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鉴于医疗纠纷处理实践中关于病历的法律属性和责任承担的争议不断,对病历与病案的区别、复印病历的主...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颁布实施5年来,对于医疗纠纷预防和解决、保障患者权益、提高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鉴于医疗纠纷处理实践中关于病历的法律属性和责任承担的争议不断,对病历与病案的区别、复印病历的主体、电子病历的法律适用以及手术录像的法律适用等7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旨在厘清病历的法律属性,强化病历在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中的标准化共识,为提高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水平、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历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医疗纠纷 纠纷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香港地区医疗卫生管理与医院法律顾问制度及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岳靓 郑雪倩 +3 位作者 曹艳林 王将军 陈伟 高树宽 《中国医院》 2020年第7期56-59,共4页
中国香港地区医院管理局作为法定机构直接管理所有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单位。医院管理局依照《医院管理局条例》成立,医院管理局及其下属40多所医疗机构是同一个法人。医院管理局的法律顾问为所有公立医院提供法律服务,提供法律意见、管... 中国香港地区医院管理局作为法定机构直接管理所有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单位。医院管理局依照《医院管理局条例》成立,医院管理局及其下属40多所医疗机构是同一个法人。医院管理局的法律顾问为所有公立医院提供法律服务,提供法律意见、管理法律问题和制定法律策略。医院管理局十分重视风险管理,设计了风险管理框架、程序指引、管理工具、汇报安排等以降低风险。从中国香港地区的实践经验中,可以获得有关社会办医、公立医院法律顾问制度、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法律 顾问制度 中国香港 医院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新体制机制探讨
5
作者 刘诗卉 赵双 +6 位作者 陈伟 曹艳林 高树宽 邓利强 刘凯 童云洪 郑雪倩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5,共5页
聚焦于《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实施5年来的立法效果评估,深入分析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的新体制和新机制。具体内容包括法治引领下的医疗纠纷管理机制、医疗纠纷预防工作机制、医疗纠纷处理工作机制、医疗过错评判机制及医疗风险分担... 聚焦于《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实施5年来的立法效果评估,深入分析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的新体制和新机制。具体内容包括法治引领下的医疗纠纷管理机制、医疗纠纷预防工作机制、医疗纠纷处理工作机制、医疗过错评判机制及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等5个方面。通过剖析这些工作机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建议构建法治化的合规管理体制机制,并统一医疗纠纷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医疗机构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多部门协调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建立统一的医疗过错评判机制,以及坚持政府主导、完善社会共治的闭环补偿分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预防和处理 立法评估 机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2012年全国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171
6
作者 贾晓莉 周洪柱 +3 位作者 赵越 郑莉丽 魏琪 郑雪倩 《中国医院》 2014年第3期1-3,共3页
针对当前医院场所暴力伤医事件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群体围攻医院或者殴打医务人员现象经常发生的严重事态,中国医院协会自2012年12月开始,历时9个月,组织开展了"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研",为分析暴力伤医事件的深层... 针对当前医院场所暴力伤医事件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群体围攻医院或者殴打医务人员现象经常发生的严重事态,中国医院协会自2012年12月开始,历时9个月,组织开展了"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研",为分析暴力伤医事件的深层次原因、从法律角度和行业管理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提供详实的依据,从而促进医疗机构健康发展、为医生执业和患者就医创造良好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场所 暴力伤医 伤医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建议的探讨 被引量:20
7
作者 曹艳林 王将军 +4 位作者 刘方 刘宇 文学斌 郑雪倩 魏占英 《中国医院》 2012年第7期11-13,共3页
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方兴未艾,但其中尚存有不足,对于完善其机制,提出重视卫生立法工作;发挥政府在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中的支持和领导作用;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与其他解决方式之间的衔接机制;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的稳定筹资渠... 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方兴未艾,但其中尚存有不足,对于完善其机制,提出重视卫生立法工作;发挥政府在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中的支持和领导作用;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与其他解决方式之间的衔接机制;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的稳定筹资渠道;积极稳妥地推动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建立专职、专业、稳定的调解人才队伍;加大对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的宣传力度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第三方调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疗损害概念讨论 被引量:7
8
作者 袁江帆 陈特 +4 位作者 郑雪倩 刘方 曹艳林 白松 高树宽 《中国医院》 2014年第9期5-6,共2页
对于医疗损害的概念,目前国内学界存在较大争议。作者通过对国内医疗损害概念进行梳理,认为医疗损害应当包括无过错医疗损害和有过错医疗损害,并分别对无过错医疗损害和有过错医疗损害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医疗损害过错 医疗损害无过错 医疗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将军 曹艳林 +4 位作者 郑雪倩 魏占英 刘宇 靳清汉 文学斌 《中国医院》 2012年第7期2-4,共3页
阐述了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相关概念,分析了第三方调解的特征,指出第三方调解在医疗纠纷解决中具有程序简易性和灵活性,能够节约时间和成本;调解协议具有较好的执行力;调解内容具有开放性,医患双方能够实现"共赢";具有... 阐述了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相关概念,分析了第三方调解的特征,指出第三方调解在医疗纠纷解决中具有程序简易性和灵活性,能够节约时间和成本;调解协议具有较好的执行力;调解内容具有开放性,医患双方能够实现"共赢";具有保密性,有利于保护医患双方的隐私;有利于改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等比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第三方调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的历史沿革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君辉 高树宽 +4 位作者 刘方 邓利强 袁江帆 于宏 吴迪 《中国医院》 2014年第9期I0002-I0002,1,2,共3页
医疗损害赔偿与医患双方密切相关,往往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为了对医疗损害赔偿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对建国以来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发现目前国内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仍不... 医疗损害赔偿与医患双方密切相关,往往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为了对医疗损害赔偿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对建国以来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发现目前国内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够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损害 医疗损害赔偿 医疗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疗器械无过错损害补偿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焦玲艳 郑雪倩 《中国医院》 2018年第4期46-49,共4页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医疗领域中,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但由于医学的局限性,经批准、检测合格的医疗器械本身存在的安全风险仍可能导致患者损害。此种情况下,应由...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医疗领域中,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但由于医学的局限性,经批准、检测合格的医疗器械本身存在的安全风险仍可能导致患者损害。此种情况下,应由谁来承担对患者的补偿责任,目前国内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引发的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通过对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生产厂家、患者、法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不同主体对建立医疗器械无过错损害补偿机制的态度和看法。在此基础上,为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建立医疗器械无过错损害补偿机制,保障患者安全,推动国内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无过错损害 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视角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路径研究——基于产科医疗损害案件判例的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江帆 刘诗卉 郑雪倩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90,共8页
分析了中国裁判文书网2020年1月—2022年6月期间20例产科医疗损害案件中医方存在的法律问题,希望在法律背景下探索医方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可借鉴的路径。第一,医疗机构应建立危重症孕、产妇抢救评审制度和预警机制,确保孕产妇和新生儿... 分析了中国裁判文书网2020年1月—2022年6月期间20例产科医疗损害案件中医方存在的法律问题,希望在法律背景下探索医方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可借鉴的路径。第一,医疗机构应建立危重症孕、产妇抢救评审制度和预警机制,确保孕产妇和新生儿生命健康安全,防范产科不良事件的发生。第二,加强产科医疗执业人员人文素质培养是和谐产科医患关系的基础。第三,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等相关法律和法规的培训和学习。第四,尊重患者的知情权,用制度规范知情同意履行的环节和程序,更进一步探索知情同意履行形式。第五,探索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建议产妇购买产科意外保险合理分担医疗风险。第六,引入医务社工,加强医患沟通,提升全社会产科风险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视角 医患关系 产科 医疗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暴力伤医事件和医疗纠纷的相关建议 被引量:25
13
作者 郑雪倩 高树宽 +3 位作者 周洪柱 王玲玲 贾晓莉 魏琪 《中国医院》 2014年第3期10-11,共2页
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防范和解决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综合中国医院协会暴力伤医调查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营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保证患者就医安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化解医患矛盾;建立... 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防范和解决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综合中国医院协会暴力伤医调查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营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保证患者就医安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化解医患矛盾;建立健全医疗风险保险制度;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困局;完善立法,依法有效处理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伤医 执业环境 医疗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支付在医院服务流程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安其 顾梓玉 +1 位作者 郑雪倩 高树宽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39,共3页
第三方手机支付平台正在打造的"未来医院计划"项目有望使患者在手机上完成挂号、候诊、缴费等环节,为患者就医提供便利。但与此同时,第三方手机支付平台也存在着如何克服支付主体资格不合法、支付安全无法保障以及患者隐私可... 第三方手机支付平台正在打造的"未来医院计划"项目有望使患者在手机上完成挂号、候诊、缴费等环节,为患者就医提供便利。但与此同时,第三方手机支付平台也存在着如何克服支付主体资格不合法、支付安全无法保障以及患者隐私可能受到侵害等缺陷的难题。文章通过对第三方手机支付系统在医疗体系中应运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旨在针对其在运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支付 医疗系统 第三方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法治建设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将军 王婧 +1 位作者 邓利强 郑雪倩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82,共4页
目前医疗机构法治建设仍面临着较多挑战,如医疗机构管理人员法治意识有待提高、依法决策和依法运行发展仍不平衡、依法推进医疗机构发展和解决纠纷的能力仍需强化等。作者通过调查问卷、专家座谈等方式,对国内67家医疗机构的管理者、2 ... 目前医疗机构法治建设仍面临着较多挑战,如医疗机构管理人员法治意识有待提高、依法决策和依法运行发展仍不平衡、依法推进医疗机构发展和解决纠纷的能力仍需强化等。作者通过调查问卷、专家座谈等方式,对国内67家医疗机构的管理者、2 956名医务人员、9 787名卫生行政主管机关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全国各地医疗机构法治建设现状,探讨医疗机构法治建设在顶层设计、体制机制、重视程度方面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从明确医疗机构法治建设内涵和完善法律规范体系、制度建设体系、党内法规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及法治监督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医院法治 依法治院 法律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定《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的思考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将军 高新强 +5 位作者 刘宇 陈伟 王北京 郑雪倩 吴迪 赵宁 《中国医院》 2015年第2期I0002-I0002,1-3,共4页
《侵权责任法》实施以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愈发不能适应司法实践需求,在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针对这种现状,作者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概念的使用、医疗纠纷预防与机制、患者权利、病历管理、行政处罚等方... 《侵权责任法》实施以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愈发不能适应司法实践需求,在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针对这种现状,作者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概念的使用、医疗纠纷预防与机制、患者权利、病历管理、行政处罚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提出制定《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医疗损害 医疗纠纷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所医疗机构实地调研分析我国互联网医疗运行现状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雪倩 王安其 +2 位作者 王爽 王玲玲 高树宽 《中国医院》 2016年第6期8-10,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3所医疗机构互联网医疗运行形式。方法:对广东省A医院、宁波B医院以及杭州C医院等3所医疗机构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不同医疗机构互联网医疗开展的情况。结果:3所医疗机构开展的互联网医疗形式各有利弊。结论:在法律法规的指引... 目的:总结分析3所医疗机构互联网医疗运行形式。方法:对广东省A医院、宁波B医院以及杭州C医院等3所医疗机构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不同医疗机构互联网医疗开展的情况。结果:3所医疗机构开展的互联网医疗形式各有利弊。结论:在法律法规的指引下,互联网医疗有助于促进国家分级诊疗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医疗运营 分级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调查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郑雪倩 高树宽 +4 位作者 王将军 曹艳林 靳清汉 文学斌 刘方 《中国医院》 2012年第7期5-7,共3页
目的:对我国部分地区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焦点组访谈和个人深入访谈方法,对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构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访谈。结果:我国形成了以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的多元化医疗纠纷调解机... 目的:对我国部分地区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焦点组访谈和个人深入访谈方法,对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构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访谈。结果:我国形成了以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的多元化医疗纠纷调解机制,调解作为医疗纠纷的一种解决方式,对化解医患矛盾,维护医患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第三方调解在资金、人员及社会认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结论:不断完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更好地发挥其在医疗纠纷解决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第三方调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医疗行为的讨论与分析 被引量:27
19
作者 王安其 郑雪倩 《中国医院》 2015年第10期51-53,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网上求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互联网医疗成为人们防治疾病的又一手段。但互联网医疗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如相关概念界定不清晰、不同机构服务权限不明确、医疗纠纷责任划分不清等。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网上求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互联网医疗成为人们防治疾病的又一手段。但互联网医疗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如相关概念界定不清晰、不同机构服务权限不明确、医疗纠纷责任划分不清等。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互联网医疗行为的概念进行界定,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行为 互联网医疗 医患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统一医疗损害技术鉴定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郑雪倩 高树宽 +2 位作者 曹艳林 王北京 邓利强 《中国医院》 2015年第2期4-5,共2页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定了医学会鉴定医疗事故的地位,而《侵权责任法》出台后,医疗纠纷民事赔偿中没有了医疗事故的概念,医疗损害责任鉴定由谁承担在实践中存在争议。通过对目前国内现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司法鉴定两种鉴定模式的利...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定了医学会鉴定医疗事故的地位,而《侵权责任法》出台后,医疗纠纷民事赔偿中没有了医疗事故的概念,医疗损害责任鉴定由谁承担在实践中存在争议。通过对目前国内现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司法鉴定两种鉴定模式的利弊比较,进一步提出建立统一医疗损害技术鉴定制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医疗损害技术鉴定 医疗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