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国外药用植物的引种与栽培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马小军
-
机构
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
-
出处
《作物品种资源》
1989年第3期40-41,共2页
-
文摘
我国是使用药用植物最多的国家,种类约6000种。我国除有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外,还栽培有200多种常用中药,种植面积达500多万亩。然而从世界范围看,已被人类利用的药用植物估计有15000种,许多种类在我国并无分布。有些国外药材有很好的疗效,但因没有引种而未被利用;
-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引种
栽培
-
分类号
S567.022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药用猫爪草的习性及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钟仕强
冯世鑫
-
机构
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广西分所
-
出处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1期22-22,共1页
-
基金
广西卫生厅资助课题
-
文摘
猫爪草(RanunculusternatusThunb.)为毛莨科毛莨属多年生植物。其地下块根有解毒散结功效,主治肺结核、淋巴结结核等症,民间用于治癌。由于野生资源少,单株产量低,而用量却逐年扩大,市价年年攀高,进行人工栽培,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
关键词
猫爪草
药用作物
习性
高产
栽培
-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苯酚—硫酸法测定小柴胡汤口服液多糖的含量
被引量:38
- 3
-
-
作者
余世春
徐金龙
汪海孙
朱成举
张先芬
肖培根
-
机构
安徽省药品检验所
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所
-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2-13,共2页
-
文摘
运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了新药小柴胡汤口服液中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3批样品中多糖含量(mg/ml)分别为;11.421,12.397,10.80。
-
关键词
小柴胡汤
口服液
多糖
苯酚
硫酸
-
分类号
R286.0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海南粗榧生物生态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 4
-
-
作者
王有生
崔雯涛
王献溥
-
机构
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海南分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出处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2年第2期63-64,共2页
-
基金
中国医学科学院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文摘
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mannii Hook.f.)主产海南,是生产抗癌药物三尖杉酯碱(harringtonine)及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的主要原料。开发利用已有10多年的历史,由于发现该植物的药用价值时,其资源蕴藏量已经很少,经过10多年的开发利用,现已成罕见树种,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进行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繁殖技术研究,可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及建立原料生产基地提供基础资料。
-
关键词
海南粗榧
生态保护
生物生态学
榧树
-
Keywords
Cephalotaxus mannu Hook. f.
b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onservation
-
分类号
S791.530.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基诺山阳春砂衰老殊群的更新试验初报
被引量:5
- 5
-
-
作者
彭建明
李春阳
许朝元
雷顺良
-
机构
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云南分所
-
出处
《云南热作科技》
1994年第4期37-38,共2页
-
文摘
基诺山阳春砂衰老殊群的更新试验初报彭建明(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云南分所)李春阳,许朝元,雷顺良(云南省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科委)基诺山是西双版纳景洪市以基诺族聚居的纯山区民族乡,总面积623平方公里,海拔575—1691米,年均气温19—...
-
关键词
阳春砂仁
阳春砂
衰老株群
更新试验
药用植物
-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葱的食疗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顾智章
陈瑛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
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所
-
出处
《蔬菜》
1999年第9期38-38,共1页
-
文摘
葱原产我国西部及中亚地区,现在全国各地都有栽培,它的食用部位是肥大的假茎(葱白)和嫩叶。北方的普通大葱,辛香味美;南方的分葱、细香葱,味香浓郁。葱容易栽培,适应性强,耐贮耐运,为四辣蔬菜之一,可作调味品,也可药用。葱的营养成分除含碳水化合物等外,还含...
-
关键词
葱
食疗
大葱
分葱
细香葱
-
分类号
R459.3
[医药卫生—治疗学]
R247.1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爪哇白豆蔻青枯病发生及防治的研究
- 7
-
-
作者
李木荣
陈华平
-
机构
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海南分所
-
出处
《热带作物研究》
1989年第2期46-48,共3页
-
文摘
本文描述了爪哇白豆蔻青枯病的田间症状,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侵染循环。分析了病害发生流行与田间气候条件及周围环境条件的关系,并进行了农药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多菌灵或福尔马林在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在病害大发生前喷施多菌灵2~3次,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关键词
爪哇白豆蔻
青枯病
药
植物
-
分类号
S435.6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