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糖微环境下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赖氨酸乙酰化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韩笑 阎启昌 王欣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94-700,共7页
目的探讨高糖微环境下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赖氨酸乙酰化生物学过程和功能。方法采用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系α-TN4建立正常处理组(葡萄糖5.5 mmol/L)和高糖处理组(葡萄糖45 mmol/L)。利用稳定同位素标记氨基酸标记2组细胞,使用泛乙酰化... 目的探讨高糖微环境下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赖氨酸乙酰化生物学过程和功能。方法采用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系α-TN4建立正常处理组(葡萄糖5.5 mmol/L)和高糖处理组(葡萄糖45 mmol/L)。利用稳定同位素标记氨基酸标记2组细胞,使用泛乙酰化抗体富集,高分辨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和生物信息学数据挖掘。基因本体(GO)、亚细胞定位、真核直系同源组(KOG)、GO富集、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结构域富集和复合物富集分析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乙酰化生物学过程和功能。结果在高糖微环境下,晶状体上皮细胞中乙酰化分别在分子功能、细胞成分、生物学过程、KOG和亚细胞定位中存在上调或下调变化;功能富集显示乙酰化主要参与和影响物质和能量代谢以及线粒体生物学过程。结论高糖诱导的赖氨酸乙酰化参与和改变多种生物功能、通路、结构域和蛋白质复合物,进而改变众多蛋白的表达及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乙酰化 生物信息学 糖尿病性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miR-138的表达及其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陆博 马立威 +5 位作者 王欣玲 冯莉 江陵峰 王春霞 张劲松 阎启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检测miR-138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miR-138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靶基因。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 CR)检测年龄相关... 目的检测miR-138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miR-138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靶基因。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 CR)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白内障组)与正常对照组中miR-138和预测靶基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氉的表达水平。向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细胞中分别转染miR-138模拟物、模拟物阴性对照物、miR-138抑制物、抑制物阴性对照物,采用RT-qP CR检测SIRT1的mR 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SIRT1的蛋白表达水平;转染72 h后细胞暴露于200μmol·L-1H2O21 h,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R-138与SIRT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白内障组miR-138的表达(3.64±0.19)显著升高(P<0.001),SIRT1的mR NA表达(0.32±0.06)显著下降(P<0.001);相对于模拟物阴性对照组,miR-138模拟物组的SIRT1的mRNA(0.42±0.05)及蛋白(0.46±0.05)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Caspase-3活性(3.24±0.17)明显升高(均为P<0.05);相对于抑制物阴性对照组,miR-138抑制物组的SIRT1的mR NA(2.95±0.13)及蛋白(1.98±0.12)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Caspase-3活性(0.42±0.05)均明显下降(均为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确证SIRT1为miR-138的直接作用靶点。结论 miR-138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囊膜中高表达,miR-138通过靶向性负性调控SIRT1表达,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38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凋亡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小鼠晶状体组织石蜡切片固定液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于紫燕 王春霞 +2 位作者 孙琦 赵江月 张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比较3种固定液对小鼠晶状体组织石蜡切片的影响,优化小鼠晶状体组织石蜡切片固定方法。方法选取3种常用固定液(改良Davison’s固定液、传统Davison’s固定液和10%中性甲醛固定液),固定小鼠晶状体组织,并制成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在... 目的比较3种固定液对小鼠晶状体组织石蜡切片的影响,优化小鼠晶状体组织石蜡切片固定方法。方法选取3种常用固定液(改良Davison’s固定液、传统Davison’s固定液和10%中性甲醛固定液),固定小鼠晶状体组织,并制成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传统Davison’s固定液固定的晶状体组织切片无碎裂,改良Davison’s固定液固定的晶状体组织中央区碎裂。改良Davison’s固定液和传统Davison’s固定液固定的小鼠眼球外形均无明显变形和收缩,未见明显的视网膜脱离,镜下视网膜组织结构完整清晰,各层细胞排列紧密,无明显裂隙,染色鲜艳。采用10%中性甲醛固定液固定的小鼠眼球壁组织发生严重皱缩,晶状体组织皱缩,空隙和空泡形成。结论传统Davison’s固定液固定的小鼠眼球晶状体组织石蜡切片质量效果优于改良Davison’s固定液和10%中性甲醛固定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眼球 石蜡切片 固定液 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n2在TGF-β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于童 张劲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6-210,共5页
目的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基因2(mitofusin 2,Mfn2)在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s)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 目的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基因2(mitofusin 2,Mfn2)在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s)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浓度(10 ng·mL-1、50 ng·mL-1、100 ng·mL-1)TGF-β2处理HLECs 24 h后,各TGF-β2处理组与对照组(0 ng·mL-1 TGF-β2)Mfn2 mRNA表达量差异。选取最佳作用浓度后,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TGF-β2处理组与对照组的Mfn2蛋白表达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分别验证TGF-β2处理组与对照组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变化。Mfn2基因荧光表达载体(pEGFP-Mfn2)转染后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分别验证转染组和对照组Mfn2、E-Cadherin和Vimentin mRNA表达量差异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TGF-β2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E-Cadherin mRNA表达量减少;Vimentin、Mfn2的mRNA表达量均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Vimentin、Mfn2的蛋白表达增加。成功转染Mfn2后转染组与对照组相比,E-Cadherin mRNA表达量下调,Vimentin mRNA表达量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Vimentin蛋白表达增加。结论HLECs在发生EMT时Mfn2表达量上调,过表达Mfn2可使HLECs发生EMT。Mfn2参与了TGF-β2诱导的HLECs的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2 晶状体上皮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ATG4A对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闫楚凡 王静 张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4A(ATG4A)过表达对晶状体上皮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水平的影响。方法用细胞转染的方法在晶状体上皮细胞中过表达ATG4A并设为过表达ATG4A组(OE-ATG4A组),转染进空载体的细胞设为阴性对照组(NC组),通过实时q PCR和West...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4A(ATG4A)过表达对晶状体上皮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水平的影响。方法用细胞转染的方法在晶状体上皮细胞中过表达ATG4A并设为过表达ATG4A组(OE-ATG4A组),转染进空载体的细胞设为阴性对照组(NC组),通过实时q 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2组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水平,并测定2组活性氧(ROS)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OE-ATG4A组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ROS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ATG4A能够促进上皮-间质转化水平,但不影响ROS水平。结论ATG4A能够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相关基因4A 晶状体 上皮-间质转化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外分区囊袋模型的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对晶状体上皮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
6
作者 廉飞玥 李阳 +5 位作者 姜凌峰 沈皓月 赵江月 严肖啸 于佳明 秦宇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5-402,共8页
目的构建体外分区囊袋模型,探讨不同类型360°连续直角边缘人工晶状体(IOL)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使用Transwell小室、细胞爬片、人源Ⅳ型胶原、IOL建立后发性白内障(PCO)体外分区囊袋模型作为模型组,并设置... 目的构建体外分区囊袋模型,探讨不同类型360°连续直角边缘人工晶状体(IOL)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使用Transwell小室、细胞爬片、人源Ⅳ型胶原、IOL建立后发性白内障(PCO)体外分区囊袋模型作为模型组,并设置一个空白处理的Transwell小室作为对照组。人LECs细胞系SRA01/04培养于各组Transwell小室中,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中PCO早期病理表现;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改变。根据体外分区囊袋模型植入的IOL类型分为平台板式袢HydroSmart组、C型袢HydroSmart组、C型补偿袢Hydrophobic组,并设置不植入IOL为空白对照组。应用Transwell法检测各组IOL前囊膜区迁移细胞数目并计算前囊膜细胞迁移抑制率;应用细胞排斥区分析法检测各组IOL后囊膜区细胞迁移数目并计算后囊膜细胞迁移抑制率。结果模型组细胞培养48 h后体外分区囊袋模型后囊膜区可见细胞形成类似早期Soemmering环和小型Elschnig珍珠样小体等PCO特征性病理表现;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模型组迁移的细胞呈纤维状。对照组中均未见类似细胞分布及形态改变。平台板式袢HydroSmart组、C型袢HydroSmart组、C型补偿袢Hydrophobic组前囊膜区域单位面积迁移细胞计数分别为18.80±5.53、24.67±9.80和34.47±10.80,后囊膜袢光学部移行区迁移细胞计数分别为56.43±9.00、162.20±16.38和121.30±12.01,IOL前囊膜细胞迁移抑制率分别为(92.02±1.94)%、(89.76±3.10)%和(86.27±4.54)%;后囊膜细胞迁移抑制率分别为(91.60±3.65)%、(70.14±5.35)%和(78.43±3.48)%。平台板式袢HydroSmart组前囊膜区迁移细胞数目明显少于C型补偿袢Hydrophobic组,细胞迁移抑制率明显高于C型补偿袢Hydrophobi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台板式袢HydroSmart组后囊膜袢光学部移行区迁移细胞数、细胞迁移抑制率明显高于C型袢HydroSmart组和C型补偿袢Hydrophobi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成功构建体外分区囊袋模型。与C型袢HydroSmart IOL、C型补偿袢Hydrophobic IOL相比,HydroSmart平台板式袢IOL能更有效抑制LECs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后囊膜混浊 细胞迁移抑制 人工晶状体 晶状体上皮细胞 体外囊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注射水凝胶治疗眼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钰池 纪力旸 +1 位作者 王静 张劲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96-900,共5页
眼部结构的特殊性使眼科疾病的治疗面临很多阻碍。水凝胶作为一种具备多维应用潜能的高分子材料,有着可控的力学性能及生物性能,是组织工程、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水凝胶良好的透明性、安全性、兼容性也提示了水凝胶在眼科领域广... 眼部结构的特殊性使眼科疾病的治疗面临很多阻碍。水凝胶作为一种具备多维应用潜能的高分子材料,有着可控的力学性能及生物性能,是组织工程、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水凝胶良好的透明性、安全性、兼容性也提示了水凝胶在眼科领域广阔的研究前景。目前已应用于眼科的水凝胶有人工泪液、药物载体、黏附剂等。本综述介绍了可注射水凝胶在制作、性能及应用方面的特点,概述了可注射水凝胶作为药物载体、组织黏附剂、空间填充剂以及细胞载体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及挑战,特别介绍了可注射水凝胶近年来在角膜外伤、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眼科疾病 黏附剂 眼部给药 细胞载体 玻璃体替代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大黄素对神经节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金璐 王春霞 +2 位作者 宁远 孙琦 张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密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前房灌注法使眼内压升高,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后未注射药物组(IR组)、注射对照液干预组(IR+DMS...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密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前房灌注法使眼内压升高,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后未注射药物组(IR组)、注射对照液干预组(IR+DMSO组)和注射大黄素干预组(IR+Emodin组),其中IR组根据损伤后时间不同分为损伤1、2、3周组(IR1w组、IR2w组、IR3w组),每组6只。IR+DMSO组与IR+Emodin组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第3、9、15天玻璃体腔分别注射DMSO和蛋白激酶2(CK2)抑制剂大黄素。3周后采用逆行荧光金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标记RGC,计数各组RGC密度,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R2w、IR3w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GC密度明显减少(分别为P<0.01和P<0.001)。IR+DMSO组与IR3w组比较,RGC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Emodin组与IR3w组比较,RGC存活密度明显增多(P<0.001)。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RGC密度随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CK2抑制剂大黄素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RGC有保护作用,提示CK2参与了RGC损伤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蛋白激酶2 大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