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的生存获益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何英 王士勇 +7 位作者 于环 张晖 杜微丽 张哲 梁春艳 王佳玲 武秀艳 张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6-477,共2页
回顾分析不同内科治疗方案对143例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评价其生存获益情况。结果发现,序贯治疗疗效总体上优于单纯化疗和吉非替尼治疗,化疗仅在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方面优于吉非替尼治疗。
关键词 吉非替尼 化疗 序贯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分子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纤维连接蛋白诱导的CI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对肺癌细胞株杀伤活性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士勇 杜微丽 +7 位作者 张晖 乌兰图雅 张远 何英 杨云锋 刘飒 张哲 王佳玲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77-281,共5页
背景与目的CIK细胞是过继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简化体外培养过程从而提高其增殖率和杀瘤活性仍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本研究观察重组人纤维连接蛋白(recombinant human fibronectin,RN)诱导CI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建立一种高效、... 背景与目的CIK细胞是过继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简化体外培养过程从而提高其增殖率和杀瘤活性仍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本研究观察重组人纤维连接蛋白(recombinant human fibronectin,RN)诱导CI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建立一种高效、简便的体外CIK细胞扩增方法。方法抽取10名健康人外周静脉血各50mL,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分别采用RN诱导法和传统方法培养CIK细胞,记录细胞增殖数;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免疫细胞表型和分泌IFN-γ、IL-4、穿孔素和颗粒酶B细胞的百分比;用MTT法测定CIK细胞对4种人肺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率。结果RN诱导的CIK细胞扩增倍数为传统方法的2.0倍-3.5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N诱导组和传统方法组CD3+CD16+CD56+细胞绝对数分别增加了3778倍和2069倍;RN诱导组细胞中CD3+CD8+细胞比例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组(P<0.05);但CD3+CD4+细胞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4种肺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RN诱导的CIK较诱导前:分泌IFN-γ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分泌IL-4的细胞比例略有降低;释放穿孔素、颗粒酶B的阳性细胞比例较诱导前增加。结论RN诱导法是一种高效、简便的体外扩增CIK方法,可以替代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连接蛋白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性细胞 CD8+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连接蛋白诱导CIK细胞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士勇 张晖 +7 位作者 杜微丽 张远 乌兰图雅 何英 刘飒 张哲 王佳玲 武秀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纤维连接蛋白(Retro Nectin,RN)诱导的CIK细胞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观察85例晚期癌症患者,经RN诱导的自体或异体血CIK细胞治疗的安全性。选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6例,分为2组:CIK细胞治疗组20例,化疗... 目的:评价重组人纤维连接蛋白(Retro Nectin,RN)诱导的CIK细胞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观察85例晚期癌症患者,经RN诱导的自体或异体血CIK细胞治疗的安全性。选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6例,分为2组:CIK细胞治疗组20例,化疗组1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用汉化生活量表QLICP系统测试)、临床疗效差异;选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2倒,分为CIK细胞治疗组及姑息治疗组各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期。结果:安全性:自体及异体CIK细胞治疗过程中主要出现兴奋感、失眠、低热,未见明显毒副反应。近期疗效:20例患者经CIK细胞治疗:PR 1例,SD 10例,PD 9例,ORR 5.00%,DCR 55.00%;16例患者经化疗:PR 5例,SD 5例,PD 6例,ORR 31.25%,DCR 62.50%,2组的DCR差异不显著(P>0.05),但化疗组的ORR明显高于CIK组(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化疗后病人心理模块中情绪方面明显低落(P<0.05),CIK细胞治疗的患者多有生活质量提高;CIK细胞治疗组与化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CIK细胞治疗组(11.0个月)比姑息治疗组(6.0个月)中位生存期延长,但总生存时间无统计差异(x^2=2.301,P=0.129)。结论:RN诱导的CIK细胞自体及异体治疗均简便、安全、有效,可以改善晚期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过继免疫治疗 恶性肿瘤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5
4
作者 朱利娜 杨振君 +1 位作者 王士勇 汤燕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08-215,共8页
背景与目的康莱特注射液上市至今,全国各地的研究者均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报道,本研究旨在评价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Pubmed... 背景与目的康莱特注射液上市至今,全国各地的研究者均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报道,本研究旨在评价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Pubmed、Embase、Cancerlit、CBM、CNKI和VIP等电子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附加检索。纳入康莱特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使用国际Cochrane中心推荐的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用RevMan 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研究,且均为低质量研究。5项研究合并结果显示康莱特+长春瑞滨+顺铂的疗效优于长春瑞滨+顺铂(RR_(合并)=1.46,95%CI:1.13-1.91);3项研究合并结果显示康莱特+丝裂霉素+长春地辛+顺铂与单用化疗药比较疗效有统计学差异(RR_(合并)=1.84,95%CI:1.22-2.76);2项研究合并结果显示康莱特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疗效优于单独化疗(RR_(合并)=1.63,95%CI:1.09-2.43);14篇单个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康莱特可能减少由常规治疗引起的副反应。10篇研究显示康莱特联合化疗可明显改善或稳定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结论康莱特与常规疗法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一定程度上可增强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减少副反应例数,稳定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目前收集到的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肺癌的临床试验质量较低,各种治疗方案纳入研究数量少,尚不能根据纳入研究获得康莱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证据,尚需设计严密、实施科学的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莱特 肺肿瘤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利娜 杨振君 王士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32-439,共8页
1前言 肺癌在所有癌症中死亡率最高^[1,2],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所有诊断病例中大约占87%^[3]。多数病人不能接受手术治疗,接受治疗的病人也经常复发^[4]。许多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接受铂类化疗的患者到晚期生活质量普遍较... 1前言 肺癌在所有癌症中死亡率最高^[1,2],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所有诊断病例中大约占87%^[3]。多数病人不能接受手术治疗,接受治疗的病人也经常复发^[4]。许多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接受铂类化疗的患者到晚期生活质量普遍较低,中位生存期不超过10个月,而且很少有病人生存期超过两年^[5-7]。尽管研究者进行了不同化疗方案的多重研究,系统化疗的益处似乎已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强化方案只能增加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手术治疗 吉非替尼 中位生存期 随机对照试验 化疗方案 生活质量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移植瘤小鼠髓样抑制细胞比例变化及亚砷酸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士勇 张远 +7 位作者 杨云锋 杜微丽 张晖 刘飒 张哲 何英 王佳玲 武秀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髓样抑制细胞(MDSCs)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寻找抑制肿瘤生长的方法。方法:建立H_(22)肝癌细胞昆明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DSCs形态;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及脾脏中MDSCs数量在肿瘤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趋势... 目的:探讨髓样抑制细胞(MDSCs)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寻找抑制肿瘤生长的方法。方法:建立H_(22)肝癌细胞昆明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DSCs形态;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及脾脏中MDSCs数量在肿瘤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给予As_2O_3药物干预,即随机分为对照组、As_2O_3低剂量组(2mg/kg)、As_2O_3高剂量组(4mg/kg);每周腹腔给药2次,重复上述测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体外细胞培养观察As_2O_3对小鼠MDSCs数量的直接影响。结果:皮下接种肿瘤细胞株后,瘤重逐渐增加,第25天增加至5.67g,外周血和脾脏MDSCs比例也逐渐增加,分别达20.46%和9.50%;对瘤重与外周血和脾脏MDSCs比例的变化趋势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95和0.96(t=5.270、5.939,P<0.05),两者明显呈正相关关系。当用As_2O_3药物干预时,外周血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MDSCs比例在第28天上升至11.31%和10.00%,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t=3.193、5.486,P<0.05),且高剂量组MDSCs比例明显低于低剂量组(t=3.066,P<0.05);脾脏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MDSCs比例在第28天上升至10.90%和9.04%,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t=3.586、5.279,P<0.05),但高、低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8,P>0.05)。体外实验中,在加入H_(22)肿瘤腹水上清后,培养液中MDSCs比例于第12天上升至12.67%;加入As_2O_3继续培养,MDSCs的比例于第18天下降至7.44%,分别与其前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荷H_(22)肝癌细胞小鼠体内MDSCs比例随着肿瘤负荷增大而增加,两者存在正相关性;As_2O_3可以降低MDSCs的比例,缓解肿瘤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样抑制细胞 亚砷酸 肝细胞癌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露 毛晓韵 刘国良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6-617,共2页
目的:探讨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慢性炎症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在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按体质指数(BMI)分为肥胖组30例(BMI≥25kg/m2)和非肥胖组30例(BMI<25kg/m2),在40例无糖尿病对照组中按BMI分为肥胖组20例和非肥胖组20例... 目的:探讨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慢性炎症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在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按体质指数(BMI)分为肥胖组30例(BMI≥25kg/m2)和非肥胖组30例(BMI<25kg/m2),在40例无糖尿病对照组中按BMI分为肥胖组20例和非肥胖组20例,分别测定4组外周血的C反应蛋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C反应蛋白都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1),且肥胖者高于非肥胖者。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比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更为严重的慢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肥胖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药物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影响
8
作者 焦雪 王士勇 +2 位作者 刘畅 刘迪杰 单风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42-46,共5页
探讨化疗药物及地塞米松对CIK细胞增殖活性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分别选取不同浓度顺铂、氟尿嘧啶、紫杉醇和地塞米松与不同诱导天数的CIK细胞共培养,在加入或不加入IL-2的情况下,采用MTT法检测各种药物对CIK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 探讨化疗药物及地塞米松对CIK细胞增殖活性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分别选取不同浓度顺铂、氟尿嘧啶、紫杉醇和地塞米松与不同诱导天数的CIK细胞共培养,在加入或不加入IL-2的情况下,采用MTT法检测各种药物对CIK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CIK细胞中各亚群的比例。顺铂、氟尿嘧啶、紫杉醇及地塞米松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CIK细胞的增殖活性,其中顺铂和紫杉醇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5);IL-2可对CIK细胞产生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化疗药物对CIK细胞的抑制作用(P<0.05)。顺铂主要降低CD3+CD56+亚群比例(P<0.05),对CD3+CD4+、CD3+CD8+亚群比例无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药物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MTT 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