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ogistic回归的辽宁省基层医院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宪 邢元昊 +3 位作者 郑宏宇 郑佳 魏士博 董擂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9-741,746,共4页
目的分析辽宁省基层医院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减少辽宁省基层医院股沟疝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家辽宁省县级基层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以腹股沟疝为出院诊断完成诊治的共计788... 目的分析辽宁省基层医院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减少辽宁省基层医院股沟疝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家辽宁省县级基层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以腹股沟疝为出院诊断完成诊治的共计7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门诊患者发现疝至就诊时间、疝囊高位结扎术和术后急性疼痛为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P<0.05)。经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急性疼痛(P<0.001)为术后慢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辽宁省的基层医院,患者腹股沟疝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原因主要与较低的年龄、门诊患者发现疝至就诊时间较长、行疝囊高位结扎术以及出现术后急性疼痛有关,究其原因是基层医院手术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较低,以及缺少疝相关医疗知识的宣讲,应当加强对基层医院外科医师的疝相关手术技能培训,加强对社会面疝相关知识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并发症 慢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与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13
2
作者 许东 徐红艳 +3 位作者 于浩 姜洪磊 马冬岩 金俊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87-789,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single-port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SPLA)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7月~2014年12月施行64例SPLA(SPLA组),与同期84例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three-port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TPLA)...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single-port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SPLA)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7月~2014年12月施行64例SPLA(SPLA组),与同期84例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three-port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TPLA)进行比较,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SPLA组手术时间(52.7±12.9)min,与TPLA组(49.2±21.8)min无统计学差异(t=1.124,P=0.263);SPLA组术中出血量(9.8±6.2)ml,与TPLA组(10.3±7.2)ml无统计学差异(t=-0.438,P=0.662);SPLA组术后排气时间(19.9±7.4)h,与TPLA组(20.8±6.9)h无统计学差异(t=-0.751,P=0.454);SPLA组术后住院时间(4.0±0.9)d与TPLA组(3.5±0.8)d有统计学差异(t=3.518,P=0.000)。2组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均无腹腔脓肿、阑尾残端漏、阑尾残株炎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结论 SPLA安全可行,且具有美观、创伤小等更多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蛋白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在3T3-L1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耿东华 赵文嫣 +2 位作者 孙明 冯勇 刘金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8-542,共5页
目的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成熟并建立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探讨微囊蛋白1(caveolin-1)及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在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时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3T3-L1前脂肪细胞经诱导分化成熟、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成功后进入实验,... 目的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成熟并建立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探讨微囊蛋白1(caveolin-1)及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在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时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3T3-L1前脂肪细胞经诱导分化成熟、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成功后进入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GLUT4、caveolin-1、磷酸化微囊蛋白1(p-caveolin-1)蛋白的表达,qRT-PCR检测GLUT4、caveolin-1 mRNA的表达。结果地塞米松成功诱导建立了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模型组细胞对胰岛素刺激下葡萄糖摄取率降低,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胰岛素抵抗后,脂肪细胞摄取荧光葡萄糖量明显减少。诱导3T3-L1胰岛素抵抗后,GLUT4 mRNA、caveolin-1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GLUT4、caveolin-1及p-caveolin-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地塞米松可成功诱导建立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诱导3T3-L1细胞胰岛素抵抗后,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能力降低,caveolin-1表达与功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 胰岛素抵抗 微囊蛋白1 葡萄糖转运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部分切除后大鼠残肝一氧化氮的产生及其对肝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4
作者 涂巍 赵嫚 +3 位作者 曲文志 于作夫 金光华 胡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9-531,538,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肝部分切除后残存肝分离细胞一氧化氮(NO)的产生,探讨NO对肝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成肝部分切除组(PH组)和假手术对照组,胶原酶灌注法分离剩余肝细胞并进行培养;IL-1β等细胞因子处理培养肝细胞;Griess re...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肝部分切除后残存肝分离细胞一氧化氮(NO)的产生,探讨NO对肝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成肝部分切除组(PH组)和假手术对照组,胶原酶灌注法分离剩余肝细胞并进行培养;IL-1β等细胞因子处理培养肝细胞;Griess reagent法检测肝细胞NO的产生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的产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肝细胞核苷酸含量;酶法检测肝细胞酮体含量并计算酮体比率(KBR)。结果:PH组肝细胞NO的产生量是对照组的2倍。IL-1β能够降低两组肝细胞的ATP含量和KBR,PH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加入L精氨酸(L-Arg),PH组肝细胞NO的产生增加,ATP水平和KBR降低。NOS抑制剂NG-甲基-L-精氨酸(L-NMMA)可以抑制NO的产生,并使降低的肝细胞ATP含量、KBR得以恢复。结论:肝部分切除后NO能够通过抑制ATP的合成,促进肝细胞线粒体功能发生障碍,对NO产生的调节可能会成为预防肝部分切除后肝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三磷酸腺苷 白介素1Β 一氧化氮 肝部分切除 肝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高表达长链非编码RNA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自噬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崔大炜 邢育柏 +3 位作者 金宏远 彭雪强 杨良 范庆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70-974,共5页
目的探讨肝癌高表达(HULC)长链非编码RNA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自噬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60例肝癌组织以及相应正常肝组织中HULC的表达水平,并检测HULC在肝癌细胞系及正常肝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通过pcDNA3.1-HULC转染肝癌细... 目的探讨肝癌高表达(HULC)长链非编码RNA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自噬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60例肝癌组织以及相应正常肝组织中HULC的表达水平,并检测HULC在肝癌细胞系及正常肝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通过pcDNA3.1-HULC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Bel-7402过表达HULC;分别采用CCK-8试剂盒、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增殖改变情况、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和自噬相关蛋白Atg3的表达变化以及LC3斑点数目的变化情况。结果 HULC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过表达HULC能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并且过表达HULC的肝癌细胞中LC3-Ⅰ向LC3-Ⅱ的转化和Atg3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 <0.05)。免疫荧光可见,过表达HULC后LC3荧光斑点明显增多。结论肝癌组织中HULC的表达高于正常肝组织,HULC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并且能够提高肝癌细胞自噬水平,有望成为肝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肝癌高表达 自噬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