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DM1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冰冰 张四洋 +2 位作者 惠林萍 邱雪杉 崔泽实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867-872,共6页
背景与目的锌指蛋白转录抑制因子(positive regulatory domain zinc finger protein,PRDM)是一个有关人类肿瘤形成的转录调节因子家族,在细胞分化和恶性变中发挥重要作用。PRDM14是PRDM家族的成员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PRDM14在非小... 背景与目的锌指蛋白转录抑制因子(positive regulatory domain zinc finger protein,PRDM)是一个有关人类肿瘤形成的转录调节因子家族,在细胞分化和恶性变中发挥重要作用。PRDM14是PRDM家族的成员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PRDM1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和7例癌旁组织中PRDM14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癌旁肺组织中PRDM14蛋白的表达。结果 7例癌旁肺组织中PRDM14弱表达,在7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有8例为PRDM14阴性表达(11.43%),9例为PRDM14弱阳性表达(12.86%),36例PRDM14阳性表达(51.43%),有17例PRDM14强阳性表达(24.29%),PRDM14的表达情况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P=0.046)和组织学类型(P=0.047)有关,PRDM14在高分化腺癌、鳞癌中表达最高,在中分化腺癌、鳞癌中表达次之,在低分化腺癌、鳞癌表达最低,PRDM14在腺癌中的表达高于鳞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RDM14的蛋白在癌旁肺组织和肺腺癌、鳞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RDM1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肺组织(P<0.001),而且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17),在高、中分化腺癌、鳞癌中的表达高于在低分化腺癌、鳞癌中的表达。结论 PRDM14在癌旁肺组织中低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组织学类型有关,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PRDM14 组织学分型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F-1/CXCR4生物学轴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宦大为 惠林萍 +3 位作者 滕猛 王巧欢 张文竹 张弘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乳腺浸润癌、导管原位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乳腺浸润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探讨SDF-1/CXCR4生物学轴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乳腺浸润癌、导管原位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乳腺浸润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探讨SDF-1/CXCR4生物学轴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乳腺浸润癌、15例导管原位癌和15例癌旁组织中SDF-1及CXCR4蛋白的表达。应用RT-PCR检测40例乳腺浸润癌、5例导管原位癌和5例癌旁组织中SDF-1及CXCR4 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SDF-1、CXCR4在乳腺浸润癌与导管原位癌,导管原位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XCR4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和分期有关(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SDF-1与CXCR4 mRNA在乳腺浸润癌与导管原位癌,导管原位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F-1、CXCR4蛋白及mRNA在乳腺浸润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SDF-1/CXCR4生物学轴在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F-1/CXCR4生物学轴 乳腺癌 免疫组化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4噬菌体诱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向M1型再极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嵚 于涛 +2 位作者 何琳 惠林萍 赵晨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目的:观察T4噬菌体对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再极化的诱导作用,并检测再极化的M1型巨噬细胞诱导小鼠Lewis肺癌细胞凋亡和抑制其侵袭的作用效果。方法: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经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为替代性活化巨噬细胞(M2型),以T4噬菌体... 目的:观察T4噬菌体对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再极化的诱导作用,并检测再极化的M1型巨噬细胞诱导小鼠Lewis肺癌细胞凋亡和抑制其侵袭的作用效果。方法: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经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为替代性活化巨噬细胞(M2型),以T4噬菌体对M2型巨噬细胞再极化诱导;Real-time PCR检测IL-4诱导极化及T4噬菌体再极化后巨噬细胞中IL-12、TNF-α、Arg-1、TGF-β、IL-10和iNOS基因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巨噬细胞内iNOS和Arg-1蛋白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和IL-12的含量;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T4噬菌体再极化巨噬细胞诱导小鼠Lewis肺癌细胞凋亡和抑制其侵袭的作用效果。结果:RAW264.7细胞经IL-4处理后被诱导成为M2型巨噬细胞,其iNOS和IL-12 mRNA表达分别下降为对照组的1/2.5和1/6.2,而Arg-1和IL-10 mRNA表达分别增加了161.2和120.3倍。M2型巨噬细胞经野生型和突变型T4噬菌体处理后,IL-12、TNF-α、iNOS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逆转上调,IL-10、TGF-β、Arg-1则明显逆转下调,呈现M1型特征;其中突变型T4噬菌体的诱导作用显著强于野生型。野生型和突变型T4噬菌体诱导M1再极化的巨噬细胞致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凋亡率较M2型巨噬细胞显著增高[(35.3±2.44)%、(39.1±2.08)%vs(4.68±0.56)%;均P<0.01)],同时,显著抑制了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侵袭细胞数:(43.8±7.51)、(23.2±4.33)个vs(177.5±12.33)个;均P<0.01]。结论:T4噬菌体能够诱导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再极化,并增强巨噬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侵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4噬菌体 巨噬细胞 极化 肺癌 Lewis细胞 凋亡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与小窝蛋白1 mRNA表达量下降有关
4
作者 赵芳坤 赵江月 +4 位作者 李嶔 于佳明 刘秋芳 赵恂 张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紫外线(UV)照射导致的氧化损伤是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原因之一,而小窝蛋白(Caveolin)参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过程。本实验拟研究紫外线造成的氧化损伤中Caveolin-1表达变化与晶体上皮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阿司匹林(ASA)作... 目的紫外线(UV)照射导致的氧化损伤是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原因之一,而小窝蛋白(Caveolin)参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过程。本实验拟研究紫外线造成的氧化损伤中Caveolin-1表达变化与晶体上皮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阿司匹林(ASA)作为抗氧化剂对Caveolin-1表达及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UVB(4.43 mw/cm2)照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0 s,5 s,10 s,20 s),按照是否加入阿司匹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活性;利用AnnexinV-EGFP法检测细胞凋亡率;real time RT-PCR方法定量分析Caveolin-1 mRNA的量随照射剂量不同,及加入抗氧化剂前后所产生的变化。结果随UV照射时间延长,单纯紫外线照射组细胞活性,Caveolin-1 mRNA表达量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加入阿司匹林后,细胞活性增加。5 s,10 s组Caveolin-1 mRNA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下降(P<0.05)。但是照射20 s的条件下,加药后的细胞凋亡率及Caveolin-1 mRNA的表达量较未加药组无变化(P>0.05)。结论 UV照射可造成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Caveolin-1 mRNA表达量减少,推测Caveolin-1表达量的变化可能与凋亡有关。低剂量的阿司匹林(3μmol/L)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UV照射造成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增加Caveolin-1的表达;但大剂量阿司匹林(>30μmol/L)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找到一个合适安全的剂量范围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小窝蛋白1 凋亡 阿司匹林 晶状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转染Dicer基因对HELF细胞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何琳 王禄增 郑志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50-55,90,共7页
目的观察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在稳定转染Dicer基因后增殖能力及迁移能力的变化。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方法转染Dicer基因表达载体于HELF细胞,G418筛选,PCR检测整合情况,RT-PCR检测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确定稳定... 目的观察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在稳定转染Dicer基因后增殖能力及迁移能力的变化。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方法转染Dicer基因表达载体于HELF细胞,G418筛选,PCR检测整合情况,RT-PCR检测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确定稳定转染细胞株,MTT方法检测细胞增值能力,Transwell方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Dicer基因稳定转染HELF细胞系建立,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到Dicer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都明显增强。与转染空载体的HELF细胞相比,转染Dicer基因的HELF细胞48、72、96h的MTT光吸收值明显升高(P<0.05),并且穿过人工重构基底膜的细胞数明显增多。结论Dicer基因稳定转染HELF细胞后,HELF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都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CER HELF 稳定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封M2与M16培养液及二甲基亚砜对小鼠双线期阻滞释放期间卵母细胞的影响
6
作者 李汉文 刘玲玲 +3 位作者 李亘松 朱铄同 李春雨 邓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矿物油封闭(油封) M2液滴培养与传统M16液滴培养以及二甲基亚砜(DMSO)对双线期阻滞释放期间(即第一次减数分裂的恢复)小鼠卵母细胞形态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提取卵母细胞,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30μL油封M2液滴、油封过夜M16液滴和... 目的探讨矿物油封闭(油封) M2液滴培养与传统M16液滴培养以及二甲基亚砜(DMSO)对双线期阻滞释放期间(即第一次减数分裂的恢复)小鼠卵母细胞形态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提取卵母细胞,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30μL油封M2液滴、油封过夜M16液滴和M16液滴中培养4 h至胚泡破裂期,镜下观察每组卵母细胞的形态改变及生存率。将卵母细胞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0%(对照组)、1%、2%DMSO中培养4 h,观察不同浓度DMSO在双线期阻滞释放期间对卵母细胞的影响。结果与M16相比,油封M2培养的卵母细胞生存率更高(P <0.05),细胞形态结构更完好,对卵母细胞双线期阻滞释放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 0.05)。对照组、1%、2%DMSO组卵母细胞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2%DMSO对卵母细胞的双线期阻滞释放具有促进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小鼠卵母细胞双线期阻滞释放期间,油封M2培养卵母细胞较M16生存率更高、形态更好。0%、1%和2%DMSO对卵母细胞的存活率无影响,而2%DMSO能更有效地促进卵母细胞双线期阻滞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卵母细胞 矿物质油 生存率 M2培养液 M16培养液 二甲基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