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母细胞瘤中酪氨酸激酶受体和神经营养素的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荣道建 张锦华 +3 位作者 李心元 李爱敏 李旭 张继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NB)中酪氨酸激酶受体(TR Ks)和神经营养素(NTs)的基因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半定量检测27例N B中TrkA、TrkB、TrkC及BDN F m R NA的表达。结果:TrkA的高表达率及总表达率在低分期...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NB)中酪氨酸激酶受体(TR Ks)和神经营养素(NTs)的基因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半定量检测27例N B中TrkA、TrkB、TrkC及BDN F m R NA的表达。结果:TrkA的高表达率及总表达率在低分期组均明显大于高分期组(P<0.05),而其高表达水平与患者2年存活率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TrkB的高表达率及总表达率在高分期组均明显大于低分期组(P<0.05),而BD NF的三种表达率在两组间比较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这两者的共同表达率在高分期组则明显大于低分期组(P<0.05)。TrkC的表达通常伴有TrkA的表达,而这两者的共同表达率在低分期组则明显大于高分期组(P<0.05),但它们的表达之间并不存在着关联性趋势。结论:RT-PCR法检测酪氨酸激酶受体和神经营养素的基因表达对NB肿瘤的分期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酪氨酸激酶受体 神经营养素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末期及分娩后妇女血浆Fb增高机制的研究
2
作者 杨威 刘卓刚 +3 位作者 康绍婵 张红 吴斌 王德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 :探讨分娩前后纤维蛋白原 (Fb)浓度增加的机制。方法 :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Fb浓度 ;Fb片段的定量采用电泳和超声扫描仪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 (CRP)。结果 :分娩前 ,总Fb及其片段浓度增加 ,CRP浓度正常。阴式分娩 3d后 ,总Fb... 目的 :探讨分娩前后纤维蛋白原 (Fb)浓度增加的机制。方法 :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Fb浓度 ;Fb片段的定量采用电泳和超声扫描仪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 (CRP)。结果 :分娩前 ,总Fb及其片段浓度增加 ,CRP浓度正常。阴式分娩 3d后 ,总Fb浓度及其片段均比分娩前下降 (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 ) ,其中高分子量Fb(HFb)下降程度比低分子量 (LFb)小 ,HFb/LFb比值增加 ;剖宫产后 3d ,总Fb浓度和HFb浓度升高 ,LFb浓度下降到与阴式分娩后相同水平 ,HFb/LFb比值增加 ;分娩后 3d ,两种分娩形式CRP浓度均增加 ,但阴式分娩者 ,浓度增加到分娩前的 3倍 ,剖宫产者浓度可增加到 2 5倍。分娩后 3d ,Fb或HFb浓度与CRP浓度呈显著相关。分娩 6周后 ,所有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妊娠期间导致纤维蛋白浓度增高的机制是不同的。分娩后HFb/LFb比值增加依赖急性时相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片段 阴式分娩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kA基因表达在神经母细胞瘤合成及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中作用的研究
3
作者 张继红 张锦华 李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8-320,共3页
目的 :观察trkA基因在神经母细胞瘤 (NB)中表达对NB合成、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建立trkA基因高表达的NB细胞系 ;RT PCR、免疫细胞化学及ELISA技术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VEGF量的变化。结果 :trkA转... 目的 :观察trkA基因在神经母细胞瘤 (NB)中表达对NB合成、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建立trkA基因高表达的NB细胞系 ;RT PCR、免疫细胞化学及ELISA技术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VEGF量的变化。结果 :trkA转染后细胞中的VEGFmRNA及VEGF蛋白表达较亲代SY5Y细胞均明显下降 (P均 <0 0 1) ;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VEGF含量也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trkA基因的高表达有效抑制NB细胞合成、分泌VEGF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kA基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神经母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激肽原富含组氨酸区域抑制细胞伸展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威 宋永胜 +2 位作者 李春义 徐大庆 陈世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2-228,共7页
活化型高分子量激肽原 (activehighmolecularweightkininogen ,HKa)是组织培养板上体外连接蛋白 (vitronectin ,VN)促使细胞伸展的潜在抑制物 ,已证实轻链的富含组氨酸区域 (histidine richdomain ,HRD)是HKa抗细胞伸展的活性区域 .HK... 活化型高分子量激肽原 (activehighmolecularweightkininogen ,HKa)是组织培养板上体外连接蛋白 (vitronectin ,VN)促使细胞伸展的潜在抑制物 ,已证实轻链的富含组氨酸区域 (histidine richdomain ,HRD)是HKa抗细胞伸展的活性区域 .HK的重组HRD (r HRD)能够促使成纤维细胞伸展 .通过基于HRD序列的选择肽分析 ,定位了HRD的细胞伸展序列 .5个肽中的 3个能够使TIG 3细胞伸展 .P 1肽引起的细胞伸展能够被可溶性P 5肽或HKa所抑制 .P 2肽不能抑制P 1或P 5肽引起的细胞伸展 .r HRD以及 3种肽介导的细胞伸展能够被RGD合成肽以及抗αvβ3或α5β1整合素抗体所抑制 .结果提示 ,选择肽引起的细胞伸展是由整合素介导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量激肽原 富含组氨酸区域 细胞伸展 作用机制 抑制作用 糖蛋白 活化型高分子量激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和白血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锦华 陈世浩 +3 位作者 王亚柱 齐霁 白炎 张德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6期455-458,共4页
本文系统地观察了单克隆抗体对36例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瘤细胞与229例各类白血病细胞的反应性。探讨了单克隆抗体对骨髓转移的神经母细胞瘤瘤细胞与白血病细胞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与注意事项,以达到快速、准确诊断的目的。本组观察结果与临... 本文系统地观察了单克隆抗体对36例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瘤细胞与229例各类白血病细胞的反应性。探讨了单克隆抗体对骨髓转移的神经母细胞瘤瘤细胞与白血病细胞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与注意事项,以达到快速、准确诊断的目的。本组观察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神经母细胞瘤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kB受体的激活在神经母细胞瘤化疗耐药机制中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爱敏 张锦华 +1 位作者 张继红 藤绍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51-553,共3页
目的:探讨TrKB受体在神经母细胞瘤(NB)化疗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缺乏TrkB及BDNF表达的人类NB细胞株SH-SY5Y,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TrkB表达,用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激活TrkB受体通路,通过四甲基偶氮蓝比色(MTT)法及流... 目的:探讨TrKB受体在神经母细胞瘤(NB)化疗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缺乏TrkB及BDNF表达的人类NB细胞株SH-SY5Y,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TrkB表达,用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激活TrkB受体通路,通过四甲基偶氮蓝比色(MTT)法及流式细胞仪(FCM)检测TrkB受体激活后顺铂对SY5Y生长及凋亡的影响。结果:BDNF+顺铂组、ATRA+顺铂组细胞存活率同单用顺铂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ATRA+BDNF+顺铂组(浓度2.5~20μg/ml)NB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顺铂组(P<0.01);ATRA+BDNF+顺铂组(5μg/ml)凋亡率明显低于ATRA+顺铂组(5μg/ml)(P<0.01)。结论:TrkB受体激活可阻断顺铂对SY5Y细胞的杀伤作用,其阻断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实现的。TrkB激活在NB的化疗耐药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KB 顺铂 神经母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单体D区与E区聚合后E区结构的变化
7
作者 杨威 吴斌 孙冬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3-218,共6页
应用纤维蛋白单克隆抗体IF 5 3,观察当纤维蛋白的“A”位点与另一纤维蛋白D区域的“a”位点结合后纤维蛋白E区的变化 .纤维蛋白原Aα链经赖氨酰肽链内切酶消化后 ,应用反相HPLC分离纯化 ;通过ELISA法检测单克隆抗体IF 5 3与纤维蛋白原... 应用纤维蛋白单克隆抗体IF 5 3,观察当纤维蛋白的“A”位点与另一纤维蛋白D区域的“a”位点结合后纤维蛋白E区的变化 .纤维蛋白原Aα链经赖氨酰肽链内切酶消化后 ,应用反相HPLC分离纯化 ;通过ELISA法检测单克隆抗体IF 5 3与纤维蛋白原及其衍生物的反应情况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RGD合成肽抑制纤维蛋白单体与IF 5 3反应的情况 .发现IF 5 3能与纤维蛋白原Aα链的一个片段反应 ,该片段经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为纤维蛋白原Aα链氨基末端 (1~ 2 9) .该抗体能与酸溶解的纤维蛋白单体和可溶性纤维蛋白及XDP反应 ,但不能与酸化纤维蛋白原或GPRP反应 ,因此IF 5 3的抗原决定簇在Aα 2 0~ 2 9,与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肽A ,暴露出的聚合位点“A”(Aα17~19)紧邻 .当GPRP存在于纤维蛋白原溶液时 ,经凝血酶作用产生这种纤维蛋白单体不能与IF 5 3反应 .Aα(93~ 99) (ILRGDFS)合成肽部分抑制纤维蛋白单体与IF 5 3的反应 .实验结果提示 ,当纤维蛋白单体相互聚合 ,或纤维蛋白单体与纤维蛋白原聚合时 ,纤维蛋白单体结构会发生变化 ,其中Aα2 0~ 2 9片段成为新抗原暴露于E区表面 ,并且Aα2 0~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单体 D区 E区 聚合 结构 单克隆抗体 凝血酶 IF-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
8
作者 张锦华 吕小华 +3 位作者 杨威 蒋俊 徐葆野 吴振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30-132,共3页
通过X线检查,详细观察了小儿神经母细胞瘤(NB)骨髓转移前后骨破坏的程度及好发部位。结果发现,NB骨转移先于骨髓转移,多数伴有发热、骨痛、血沉快、抗“O”高,极易误诊为风湿热、骨髓炎或风湿性关节炎。本组拍骨片111例次,骨转移56例次... 通过X线检查,详细观察了小儿神经母细胞瘤(NB)骨髓转移前后骨破坏的程度及好发部位。结果发现,NB骨转移先于骨髓转移,多数伴有发热、骨痛、血沉快、抗“O”高,极易误诊为风湿热、骨髓炎或风湿性关节炎。本组拍骨片111例次,骨转移56例次,转移部位以骨盆及双下肢最多见,为35例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骨转移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